漢語語法

漢語語法

標準漢語語法中最大的特點是沒有嚴格意義的形態變化。名詞沒有格的變化,也沒有性和數的區別動詞不分人稱,也沒有時態。這一不同於歐洲語言的特點,使得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內,漢語被很多語言學家認為沒有語法也沒有詞類,就連20世紀著名的歷史學家威爾·杜蘭在《文明的故事》第一卷《東方的遺產》一書中,仍舊認為漢語沒有語法和詞類。現在的一種觀點認為,漢語有語法也有詞類,只是它的語法不同於歐洲語言,而且一個詞語存在多詞性現象。 漢語語法的另外一個特點是省略——不影響整體意思的詞往往會被這么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語語法
  • 外文名:Chinese Grammar
  • 分類:語法
  • 特點:以虛詞和語序作為主要的語法手段
語素,單音節語素,雙音節語素,多音節語素,分類方法,構成方式分類,詞性分類,短語,並列短語,偏正短語,動賓短語,動補短語,主謂短語,介賓短語,復指短語,連動短語,兼語短語,特殊短語,句子,句子結構,句子成分,區分參見,附:,病句,種類,基本方法,變換句式,

語素

語素是最小的語音語義結合體,是最小的語言單位。語素按音節分類可以分成:

單音節語素

如:土、人、水、風、子、民、大、海。(獨立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

雙音節語素

組成該語素的兩個音節合起來才有意思,分開來沒有與該語素有關的意義,雙音節語素主要包括聯綿字、外來詞和專用名詞。
漢語語法漢語語法
A.雙聲聲母相同的聯綿字,如:琵琶、桌球、澎湃、韃靼、荊棘、蜘蛛、躑躅、躊躇、仿佛、瓜葛、忐忑、淘汰、倜儻含糊慷慨、叮噹、蹊蹺、玲瓏、猶豫。
B.疊韻,韻母相同的聯綿字,如:從容、蔥蘢、葫蘆、糊塗、匍匐、燦爛、蜿蜒、蒼茫、朦朧、蒼莽、邋遢、囉嗦、慫恿、螳螂、桫欏、倥侗、蜻蜓、轟隆、噹啷、惝恍、魍魎、縹緲、飄渺、耷拉。
C.非雙聲疊韻聯綿字,如:蜈蚣、蓊鬱、珊瑚、疙瘩、蚯蚓、惺忪、鈴鐺、奚落、褡褳、茉莉、螞螂、窟窿、伉儷、蝴蝶、笊籬、蹦達、蟪蛄、狡獪、狡猾、蛤蚧、蛤蜊、牡丹、磅礴、提溜。
漢語語法漢語語法
D.外來詞,由漢語以外的其他語種音譯過來的詞語,如:幹部、滌綸、甲克(夾克)、的士、巴士、尼龍、吉普、坦克、芭蕾、噠爹。
E.專用名詞,主要是地名、人和事物名稱,如:紐約、巴黎、北京、蘇軾、李白、孔子、蘿蔔、菠菜、番茄、紅薯。

多音節語素

主要是擬聲詞、專用名詞和音譯外來詞,如:喜馬拉雅、珠穆朗瑪、安迪斯、法蘭克福、奧林匹克、白蘭地、凡士林、噼里啪啦、淅淅瀝瀝、馬克思主義、中華人民共和國。

分類方法

詞是由語素組成的最小的造句單位。有兩種分類方式:1、按構成方式分單純詞和合成詞;2、按詞性分為實詞和虛詞。
漢語語法漢語語法

構成方式分類

① 單純詞,由一個語素組成的詞,所有的單音節語素和所有的雙音節、多音節語素都可以組成單純詞,如:山、水、天、地、人、有、土、紅、湊;仿佛、蒼茫、蜈蚣、琉璃、參差、蹉跎;敵敵畏、阿司匹林、薩克斯、麥克風。
合成詞,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語素組成的詞。

詞性分類

實詞(共6個)有實際意義的詞,包括:
(1).名詞:表示人或事物名稱的詞,有:
人物名詞:學生、民眾、老頭、婦女、同志、叔叔、維吾爾族、酒鬼……
事物名詞:筆、杉木、蝸牛、獵豹、奧托、棒球、戰鬥機、冥王星、思想、中學、物理、過程……
時間名詞:上午、過去、將來、午夜、三更、甲戊、世紀……
漢語語法漢語語法
方位名詞:東南、上面、前方、內部、中間……
(2).動詞:表示動作行為,發展變化,可能意願及心理活動的詞,有:
行為動詞:跑、唱、喝、敲、吆喝、盯、踢、聞、聽、摸……
發展動詞:生長、枯萎、發芽、結果、產卵……
心理動詞:喜歡、恨、氣憤、覺得、思考、厭惡……
存現動詞:消失、顯現、有、丟失、幻滅……
使令動詞:使、讓、令、禁止、勒令……
能願動詞:會、願意、可以、能夠、寧可……
趨向動詞:來、去、上、下……
判斷動詞:是、為、乃……
(3).形容詞表示事物性質、狀貌特徵的詞,有:
表示形狀的:大、高、胖、癟、細、壯……
表示性質的:甜、好、香、漂亮、圓滑、機智、單調……
表示狀態的:快、濃、滿、多、迅速、悄悄……
(4).數詞表示事物數目的詞,有:
漢語語法史漢語語法史
確數詞:1、2、3、一、二、三、壹、貳、叄、二分之一、3.45……
概數:幾、一些、左右、以下、余……
序數:第一、第二、老大、老三、初九、初十……
(5).量詞表示事物或動作的單位,有:
名量詞:尺、寸、里、公里、斤、兩、輛、角、元……
動量詞:把、次、趟、下、回、聲、腳、幢、座……
時量詞:天、年、秒、小時、分(鐘)。
(6).代詞能代替事物名稱的詞,有:
人稱代詞:我、你、它、她們、大家、咱們……
疑問代詞:誰、什麼、怎么、哪裡、為什麼、何以……
指示代詞:這、那、那裡、那邊,這邊……
虛詞沒有實在意義的詞,包括:
(1).副詞, 起修飾或限制動詞或形容詞作用、表程度或範圍的詞,有:
程度副詞:很、極、非常、太、過分……
時間副詞:已、剛、才、將、要……
範圍副詞:都、全、總、只、僅……
情態副詞:正好、果然、剛好、依然、全然、悄然……
語氣副詞:準保、確實、不、沒有、豈、難道、尤其、甚至、絕對……
重複副詞:又、再、還、仍……
(2).介詞,用在名詞、代詞或名詞性詞組前邊,合起來表示方向、對象等的詞,如:從、往、在、當、把、對、同、為、以、比、跟、被、由於、除了。
(3).連詞,連線詞。連線短語或句子的詞,如:和、同、跟、不但、並且、只要、而且、與其、尚且。
(4).助詞,附著在別的詞後面、獨立性差、無實義的一種特殊的虛詞,有:
結構助詞:的、地、得、所……
時態助詞:著、了、過……
語氣助詞:呢、吧、嗎、喲、哩、呀、啥……
(5).嘆詞,表示感嘆或者呼喚答應的詞,如:啊、哎、喔、噢、哼、呸、呀。
(6).擬聲詞,模擬事物的聲音的詞,如:嘩嘩、轟隆隆、淅淅瀝瀝、咚咚、噼里啪啦、嘩啦啦、滴答、喔喔、旺旺、喵喵、唧唧、嘰嘰喳喳、啪啪。
一詞多義、多用,如:
(1).他(人稱代詞)怎么(疑問代詞)還(語氣副詞)不(語氣副詞)來(趨向動詞)呀(嘆詞)?
(2).下回(量詞)我(人稱代詞)還(重複副詞)來(趨向動詞)。
(3).有(存現動詞)借(行為動詞)有(存現動詞)還(行為動詞),再(重複副詞)借(行為動詞)不(語氣副詞)難(形容詞)。

短語

短語,也稱詞組,是詞和詞組合成的語言單位。根據其構成方式可以分成:

並列短語

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名詞、動詞、形容詞並列組成的短語,如:老師和同學、調查研究、培養和提高、萬紫千紅、理直氣壯、豐功偉績、是非黑白。

偏正短語

詞和詞按修飾關係構成的短語,由定語或狀語加中心詞組成,如:我的老師、一個顧客、偉大的人民、世外桃源;小心觀察、更加堅決、突然發現、非常壯觀、相當迅速。

動賓短語

詞和詞按照支配關係構成的短語,由動詞賓語組成,如:吃晚飯、蓋房子、歌唱祖國、顧全大局、關心集體、飽經風霜、理清思路等。

動補短語

詞和詞按照補充關係構成的短語,由動詞或形容詞加上補語組成,如:看明白、想得太多、送出去、住一宿、說兩句、紅得發紫、害怕得要命、好得很、傻呆了、漂亮極了。

主謂短語

詞和詞按照陳述關係構成的短語,由主語和謂語組成,如:心情舒暢、人聲鼎沸、春光明媚、好人一生平安、月兒彎彎照九州。

介賓短語

由介詞加上賓語組成的短語,如:從山中、向沙漠、為人民、因下雨、在教室、當太陽升起的時候。

復指短語

由兩個所指意思基本一致的詞構成的短語,如:故鄉四川、偉大領袖毛澤東、詩仙李白、智多星吳用、小明他們、天王麥可傑克遜。

連動短語

由動詞或動詞短語連用而成的短語,如:踢球去、領書去、畫蛇添足、守株待兔、買菜回來、打靶歸來。

兼語短語

由一個動賓短語和一個主謂短語套合構成的短語,如:叫你不要講話、讓他把話說完、引狼入室、請君入甕、引人入勝、使羊將狼、放虎歸山。

特殊短語

1、“所”字短語,如:所講的、所見、所想、所不願看到的;2、“的”字短語,如:我們的、看見的、婆婆媽媽的、匪夷所思的;3、能願短語,如:能看見、會說話、願意聽命、可以出發、寧可缺席;數量短語,由數詞和量詞組合成的短語,如:一群、一條、一籮筐、兩趟、四十年。
按照語法功能,短語可以分為名詞短語、形容詞短語、動詞短語、主謂短語、介賓短語等。

句子

句子是由詞或短語構成的語言單位,能表達一個相對完整的意思,能完成一次簡單的交際任務,在語音上有一定的語調,表示陳述、疑問、祈使、感嘆的語氣,在書面上用句號、問號、感嘆號表示出來。

句子結構

(定) 主 + [狀] 謂 <補> +(定) 賓
例如:(我們)學生[一定][要]學<好>(專業)課程。
[狀(修飾全句的)] + (定) 主 + [狀] 謂 <動補> + (定) 賓<賓補>
例如:[每當有外地人來],(好客的)天津人[總是][眉飛色舞地]談<起了>(天津的)小吃<有多么地道>。
定語,用在主語前面,對主語、賓語進行修飾、限制,如:(冬天裡的)春天
補語,用在謂語的後面,對謂語進行補充說明,如:辨認<仔細>

句子成分

① 主語
主語是謂語陳述的對象,指明說的是“什麼人”或“什麼事物”,如:
(1).中國人民志氣高。
(2).提高整箇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是億萬人民民眾的切身事業。
② 謂語
謂語是陳述主語的,說明主語的,說明主語“是什麼”或“怎么樣”,如:
(1).滿天烏雲頓時消散了。
(2).樹葉黃了。
(3).小王十六歲。
(4).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
(5).明天星期日。
(6).什麼書他都看。
③ 賓語
賓語在動詞後面,表示動作、行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誰”或“什麼”一類問題,如:
(1).什麼叫信息?
(2).門口圍著一群看熱鬧的。
(3).馬克思認為知識是進行鬥爭和為無產階級解放事業服務的手段。
④ 定語
定語是名詞或代詞前面的連帶成分,用來修飾限制名詞或代詞,表示人或事物性質、狀態、數量、所屬等,如:
(1).(那沉甸甸的)稻穀,象(一壟壟金黃的)珍珠。
(2).(三杯)(美)酒敬(親)人。
(3).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
(4).(中國的)歷史有(自己的)特點。
⑤ 狀語
狀語是動詞或形容詞前面的連帶成分,用來修飾、限制動詞或形容詞,表示動作的狀態、方式、時間、處所或程度等,如:
(1).他[已經]走了。
(2).咱們[北京]見。
(3).歌聲[把王老師]帶入深沉的回憶。
(4).科學[終於以偉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戰勝了神權。
副詞、形容詞經常作狀語,表時間、處所的名詞經常作狀語,一般名詞不作狀語。動詞中除助動詞外,一般動詞很少作狀語,介詞短語常作狀語。一般狀語緊連在中心詞的前邊,但表時間、處所、目的的名詞或介詞短語作狀語時,可以放在主語的前邊,如:[在杭州]我們遊覽[了]西湖勝景。
⑥ 補語
補語是動詞或形容詞後面的連帶成分,一般用來補充說明動作、行為的情況、結果、程度、趨向、時間、處所、數量、形狀等,如:
(1).廣大人民幹得<熱火朝天>。
(2).他寫的字比原來不是好<一點>,而是好得<多>。
(3).他生<於1918年>。
(4).他坐<在桌子旁>。
(5).顏色是那么濃,濃得<好像要流下來似的>。
⑦ 獨立成分
在句子中不與其他成分(主、謂、賓、定、狀、補)產生結構關係。但意義上又是全句所必需的,具有相對獨立性的一種成分。用來表示稱謂呼叫,以及對事物原推測、估計、注釋、補充、感嘆、摹擬語氣等,如:
(1).事情明擺著,你看,我們能不管嗎?
(2).十分明顯,不大大提高整箇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四個現代化就是一句空話。
(3).啊,多么使人心醉的絢麗燦爛的秋色!
(4).砰,砰,一陣槍聲傳來……
充當獨立成分的,有的是一個詞,有的是短語,它在句子的位置比較靈活,有的在句首,有的在句中。
⑧ 復指成分
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或短語指同一事物,作同一個句子成分,如:
(1).先生自己也要書。
(2).國家要獨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這已經成為擋不住的歷史潮流。
(3).這就是朝鮮戰場上一次最壯麗的戰鬥--松骨峰戰鬥。

區分參見

其一,細推敲兩種概念,從回答問題入手。
賓語是動詞中心語的支配對象,補語是對動詞、形容詞中心詞起補充說明作用的成份,根據這兩個不同的概念,我們知道賓語是動詞的連帶成分,它與動詞之間是被涉及與涉及的關係,回答的是“誰”或“什麼”一類的問題;而補語是動詞或形容詞後邊的連帶成分,它與動詞、形容詞之間是補充和被補充,說明和被說明的關係,回答的“怎么樣”的問題。
例如:
(1).他打球。
(2).他打<輸>了。
例(1)中,“球”是“打”涉及的對象,回答“什麼”的問題,所以是賓語;而例(2)中“輸”是補充說明“打”的結果,回答的是“怎么樣”的問題,所以是補語。
從概念和回答不同問題兩個方面進行比較是區分賓語和補語的最基本方法。
其二,依詞性類別判定,細辨認數量結構。
用分辨詞性的辦法進行對比也是判定句子成份的方法之一。賓語作為動詞所涉及的對象,經常用名詞、代詞或其他名詞性短語來充當;而補語則經常用形容詞、動詞、介詞結構或其他動詞、形容詞性的詞語來充當。
例如:
(1).他看書。
(2).他看<完>了。
(3).他看什麼?
(4).他看得<很認真>。
(5).他去新華書店。
(6).他來<自南方>。
以上(1)、(3)、(5)例句分別以名詞、代詞和名詞短語來充當賓語,而(2)、(4)、(6)例句則以動詞、形容詞或介詞結構充當補語。
數量結構在句子中既可以充當賓語,也可以充當補語,這時我們就要從詞的意義上去區分。
例如:他寫了三篇;他唱了<三遍>。
前者中“三篇”指文章之類的東西,是以定語代替中心詞,故而是賓語;而後者中“三遍”是指唱的次數,是補充說明“唱”這個動詞的,故而是補語。
又如:他浪費了三天,他休息了<三天>。
以上兩個句子都出現了“三天”這個“數詞+時間名詞”的結構,“三天”後面顯然都省去了“時間”這箇中心詞。
這時我們要看謂語動詞能否跟省略去的“時間”一詞進行搭配。能搭配成為動賓結構的,說明動詞後面的是賓語;如果不能,則是補語。在前一句中“浪費”可與中心詞“時間”構成動賓關係,所以“三天時間”的“三天”是定語代替中心詞充當賓語。在後一句中,“休息”雖然可與“時間”搭配,但構成了偏正關係,而不是動賓關係,不合句意,故而這裡的“三天”是表示時段的補語。
再如:他買了二米,線長<二米>。
前者“二米”是“買”的對象,自然是賓語。後者“二米”是補充說明形容詞“長”的,形容詞具有不帶賓語的特點,故而這“二米”只能是補語。此外,非動作動詞“有、等於、變成”等後面所帶的數量結構都是這些詞所涉及的對象,所以不是補語,而是賓語。
例如:我有十個;一個變成了二個;三個加三個等於六個。這些句子中的數量結構都是賓語。
其三,用“得”、“這”二字檢驗,從“順序”“結構”分析。
我們知道,結構助詞“得”是補語的標誌。
如:
他笑得<非常天真>;
這花香得<很>;
他說得<怎么樣>?
但是,如果“得”字不作為結構助詞而作為獨立詞素出現時,我們就不能混為一談。
如:
他懂得這事。
你值得學習。
這些句子中“得”字與其它詞素結合而成一個不可分割的詞,故而不是補語的標誌,它後面的成份是賓語。
用代詞“這”可以判定“個”字的賓語和補語。“個”字是最常見的量詞,通常用在名詞前頭。
例如:
(1).吃個西瓜。
(2).吃個〈痛快〉。
第(1)句中“西瓜”是“吃”對象,是賓語,且可以在“個”字前面加“這”字;第(2)句中“痛快”是補充說明“吃”的,不可能在“個”字前邊加“這”字。也就是說,通常情況下“個”字前邊能加“這”字的是賓語,否則即為補語。
一般說,動詞後邊同時有賓語或補語時,是補在前、賓在後,所以賓語和補語在動詞後的位置有時也可以做為判定依據。
如:
他打了<三次>球。
我織<成>一件毛衣。
但也有些情況卻恰恰相反,是賓在前、補在後。
例(1),他每天上山<兩趟>。
當補語是量詞結構時,這種順序較為常見。
例(2):你拿杯水<來>吧!他撕<下>一張紙<來>。
這兩個句子中前者補語是趨向動詞,置於賓語之後;後者補語是合成趨向動詞,兩個部份分別置於賓語前頭和後頭。有些介詞結構也可以放置在賓語之後作補語,如:這件事<給人以巨大的鼓舞>。
另外,有些形式相同的短語可以通過分析結構的方法來對比判定。
例如:他跑<下大堤>。他摘下眼鏡。這兩個句子中都有帶“下”字的詞組,前一句“下”與“大堤”構成動賓關係,做“跑”的補語,補充說明跑的結果是下了大堤,而不是“大堤”被“跑下”;後一句的“下”與“摘”搭配成詞,做謂語,“眼鏡”做“摘下”一詞的賓語“眼鏡”是被“摘下”;再如:我希望去一次;我去<一次>。這兩個句子中也都有形式相同的“去一次”,但根據結構分析,它在句子中充當的成份顯然不同。
總之,雖然賓語和補語有難以分辨的一面,但只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認真對待,多做對比、總結,經過反覆訓練,總還是能夠達到預期目的的。
句子按照結構方式可以分成:
1.單句,不可再分析出分句的句子,包括:
① 主謂句(由主謂短語構成的句子),如今天‖星期五。她‖身份特殊。趙州橋‖[非常]雄偉。(橋的)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等等。
② 非主謂句(由其他短語或單個詞構成的句子),如:呀!好漂亮的彩虹呀!快一點吧!禁止吸菸!去吧!嘿!等等。
③ 特殊單句,句式特點比較特殊的句子,主要是:
(1).把字句:用“把”(或“將”)將動詞支配的對象提到動詞之前的一種句型。把字句在結構上有:“把+賓語”作狀語。語義上,把字句表示主動。主語是施動者,發出動作,處置某一對象。處置的對象是指定的或已知的事物。如:
A 我們把豹子打死了。
B 你簡直把我嚇死了。
C 不要把自己做的壞事賴在別人身上。
(2).被字句:用介詞“被”組成介賓短語作狀語,並且表達被動語義的句子。被字句的典型格式是:主語+被+被的賓語+動詞短語。語義上,被動句表被動。主語是還被動者,接受動作。如:
A 兇手被警察抓住了。
B 小鳥被他們嚇跑了。
C 玻璃杯被小王子打碎了。
(3).連動句:用連動短語充當謂語的主謂句,其主要特點是:連用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動詞或動詞短語共同陳述一個主語;動詞或動詞短語之間有先後、目的、方式或手段關係;兩個動詞或動詞短語之間沒有語音停頓,也沒有關聯詞語。如:
A 他上街買書去了。
B 他拿了東西走了。
C 他們正下河游泳呢。
D 小李今天坐電車回家。
(4).兼語句:用兼語短語充當謂語的主謂句。其主要特點有:它的謂語由一個動賓短語和一個主謂短語套接而成;動賓短語中的動詞通常是使令性動詞。如:“叫、讓、派、使、請、教、勸、命令、禁止、任命、號召、選舉”等等。有時還用“有”。如:
A 我請周恩來同志來解釋。
B 你讓他下午到我辦公室來一下。
C 蔚藍的天空中正有一群大雁飛過。

附:

[兼語句和主謂短語作賓語的區別]:
區分第一動詞。兼語句中第一個動詞一半是表使令、要求的,它所支配的對象是人;主謂短語做賓語的第一個動詞,一般是表感知的(看見、發現、知道等),表心理活動的(想、認為、希望、覺得等),表意見的(主張、證明、表明、說明、標誌等),它所支配的對象是一件事(人物連同他的動作行為)。
2.複句,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分句組成的句子。包括:
重複句,只有兩個分句的句子。主要有八種類型:
(1).並列複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分句分別陳述幾種事物,或者幾種事情,或一種事情的的幾個方面,分句之間是平行相對的並列關係。主要關聯詞語是:既……又……,還,也,同樣,不是……而是……,是……不是……,同時,一方面……一方面……,有時……有時……,有的……有的……。如:
①它既不需要誰來施肥,也不需要誰來灌溉。
②我們不是要空話,而是要行動。
③從門到窗子是七步,從窗子到門也是七步。
(2).承接複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分句,一個接著一個的敘述連續發生的動作,或者接連發生的幾件事情。分句之間有先後順序。常用關聯詞語有:就,便,才,又,於是,然後,接著,首先(起初)……然後……,從而。如:
①他們倆手拉著手,穿過樹林,翻過山坡,回到草房。
②起初他們問我個人的情況,然後又問到有關革命形勢的一些問題和鎮頭市敵駐軍的動靜。
③吃過了飯,老秦跟小福去場裡打穀子。
(3).遞進複句,後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進了一層,分句之間是層進關係。常用的關聯詞是:不但(不僅、不只、不光)……而且(還,也,又)……,尚且……何況(更不用說,還)……,況且。如:
①這種橋不但形式優美,而且結構堅固。
②橋的設計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術頸是巧妙絕倫。
③他這樣膽小的人尚且不怕,我還怕嗎?
(4).選擇複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分句,分別說出兩件或幾件事,並且表示從中選擇一件或幾件。分句之間就構成選擇關係。常用的關聯詞是:與其……不如……,寧可……也不……,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許……或許……,可能……可能……,也許……也許……。如:
①作為一個有骨氣的男兒,與其跪著生,不如站著死。
②我們寧可挨批評,也不能昧著良心去搞假呀!
武松這一去,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別無選擇。
(5).轉折複句,後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順著前一個分句的意思說下去,而是作了一個轉折,說出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對或部分相反的意思來。分句之間構成轉折關係。常用的關聯詞有:雖然(雖、儘管)……但是(但、可是、卻、而、還是)……,但是,但,然而,只是,不過,倒,竟然。如:
①他小小年紀,膽量可不小啊。
②雖然我一見便知是閏土,但又不是我記憶上的閏土了。
③我們幾個苦口婆心地給他講道理,他竟然一句也沒聽進去。
(6).假設複句,前一個分句假設存在或出現了某種情況,後一個分句說出假設情況一旦實現產生的結果。兩個分句之間是一種假定的條件與結果的關係。常見的關聯詞語是:如果(假如、倘若、若、要是、要、若要、假若、如若)……就(那么、那、便、那就)……,即使(就是、就算、縱然、哪怕、即便、縱使)……也(還、還是)……,再……也……。如:
①如果老王不能前去,那就讓我去吧。
②即使天塌下來,這件事也得繼續做完。
③誰如果要鑑賞中國的園林,蘇州園林就不該錯過。
(7).因果複句,前面分句說明原因,後面分句說出結果,可分為說明因果和推論因果。說明因果一個分句說明原因,另一分句說明由這個原因產生的結果,因和果是客觀事實。常用關聯詞有:因為(因)……所以(便)……,由於……因而……,因此,故此,故而,之所以……是因為……。推論因果一個分句提出一個依據或前提,後一分句由此推出結論,結論是主觀判定的,不一定是事實。常用關聯詞有:既然(既是)……就(那就、便、又何必)……。如:
①我們主張積極的思想鬥爭,因為它是達到黨內和革命團體內的團結使之利於戰鬥的武器。
②哥哥嫂嫂既然扔開他像潑出去的水,他又何必戀戀不捨呢?
③幾房本家大約已經搬走了,所以很寂靜。
④由於病魔纏身,兩次體檢未通過,他只好第二次踏進補習班的門檻。
(8).條件複句,前一個分句提出一個條件,後一個分句說明這個條件一旦實現所要產生的結果,分為充分、必要、完全等三種類型。常見關聯詞語有: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不)……,無論(不管,不論)……都……。如:
①衣服只要乾淨整齊,越樸素穿著越稱心。
②只有具備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膽識,才能昂首闊步於成功的大道之上。
③我們除非預先作了準備,這次行動絕無成功的可能。
④不管人員是不是齊整,我們都得趕往陣地。
(9).解說複句,一個分句說明一種情況,其他分句對這種情況進行解釋、說明或總括。一般不常用關聯詞語。如:
①紡線有幾種姿勢:可以坐著蒲團紡,可以坐著矮凳紡,也可以把紡車墊得高高地站著紡。
②一種是教條主義,一種是經驗主義,兩種都是主觀主義。
(10).目的複句,一個分句表示實現或避免某種目的,一個分句表示為此而採取的行為。常用關聯詞語有:為了,以便,以,用以,好,為的是,以免,免得,省得。如:
①我在這裡吃雪,正是為了我們祖國的人民不吃雪。
②這段時間 校衛要好好檢查校園設施,以免出現安全事故。
③答題之前,我們應仔細思考,省得過後又來修改。
多重複句,結構上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層次的複句叫多重複句。有兩個層次的叫二重複句,有三個層次的叫三重複句,其餘依次類推。多重複句是由一重複句擴展而成的。分析多重複句可以採用符號法和框式圖解法。如:
(1).符號法:
①有些人背上雖然沒有包袱,‖(並列)②有聯繫民眾的長處,|(轉折)③但是不善於思考,|‖(並列)④不願多動腦筋多想苦想,‖(因果)⑤結果仍然做不成事業。
①他後來還托他父親帶給我一包貝殼和幾支很好看的鳥毛,‖(並列)②我也曾送他一兩次東西,|(轉折)③但從此沒有再見面。
(2).框式圖解法:
①有些人背上雖然沒有包袱,②有聯繫民眾的長處,③但是不善於思考,④不願多動腦筋多想苦想,⑤結果仍然做不成事業。
①他後來還托他父親帶給我一包貝殼和幾支很好看的鳥毛,②我也曾送他一兩次東西,③但從此沒有再見面。
(3).分析多重複句的步驟:
①總覽全局,確定分句數目。
②理解全句語義,確立第一層次。
③辨析關聯詞語,依據搭配關係逐層分析。
[並列複句與承接複句的區別]
1.並列複句的分句是相互對稱的,成平行的雁行式排列。其基本格式是A,B,C……,分句的排列比較自由,有時可以前後對調。如:
他一邊看報,一邊聽音樂,一邊吃飯。
小李十八歲,小王二十四歲,至於老陳嘛已是年過古稀了。
2.承接複句的分句排列次序是由分句所表示的時間和事理上的先後決定的,因此,分句的派順序不能前後對調。其基本格式是A→B→C……成魚貫式的排列。如:
見過了小李和小王,老陳便帶著他們到田間去打穀子。
看過報紙,聽了兩段音樂,他心滿意足地去吃飯了。
[承接複句與連動句的區別]
1.承接複句的分句有語音停頓,書面上用逗號或分號標出這種停頓。連動句沒有。
2.承接複句的分句可以有不同的主語,連動句只能共帶一個主語。
3.承接複句在分句間可以用上關聯詞語,連動句則不能用。如:
①過了那樹林,船便彎進了叉港,於是趙莊便真在眼前了。(承接複句)
②他上街買菜去了。(連動句)
[假設複句與轉折複句的區別]
用“即使(就算、縱然、哪怕、縱使、就是)……也……”這組關聯詞語組合成的假設複句。含有轉折意思(有的書稱為轉折式假設複句,有的稱之為讓步假設複句),它與用“儘管……還是……”這組關聯詞語組合成的轉折複句最容易混淆,其區別是:
1.讓步假設複句前後分句所說的事情都沒有成為現實,“即使”表示撇開的是虛擬的事實,是做最大的假設罷了。
2.轉折複句前後分句所說的事情都已成為現實,“儘管”所撇開的是既成事實。如:
①即使明天颳風下雨,我們也要到達山頂。(“颳風下雨”說不準)
②儘管今天颳風下雨,我們還是要到達山頂。(“颳風下雨”是確定的事實)
[條件複句與假設複句的區別]
相同點:前後分句的關係都是條件與結果的關係,都是沒有實現的事情。
不同點:條件複句著重於條件,假設複句著重於假設。
只要記住條件複句的幾種類型和關聯詞語就很容易區別了。如:
①如果美國政府仍然一意孤行搞對抗,中國政府願意奉陪到底。(假設複句)
②只要美國政府仍然一意孤行搞對抗,中國政府就要奉陪到底。(條件複句)

病句

種類

1.語序不當
① 中國棉花的生產,已經自給有餘。(定語和中心語的位置顛倒,應改為 “生產的棉花”。)
② 在休息室里許多老師昨天都同他熱情地交談。(多層狀語語序不當,表對象的介賓短語一般緊挨中心語,應改為“熱情地同他交談”。)
③ 檔案對經濟領域中的一些問題,從理論上和政策上作了詳細的規定和深刻的說明。(詞語的前後順序排列不當,“深刻說明 ”應照應“理論”,“詳細的規定”應照應“政策”。)
2.搭配不當
① 春風一陣陣吹來,樹枝搖曳著,月光、樹影一齊晃動起來,發出沙沙的聲響。(主謂搭配不當,“月光”不會發出聲響。)
② 她拍攝完這部影片,就宣布正式退出演員生涯。(動賓搭配不當,“生涯”不能“退出”。)
③ 這是一次競爭激烈的考試,非用十分的努力才能戰勝其他競爭者。(關聯詞搭配不當,“非”與“才能”不能配合使用。)
3.成分殘缺或贅余
① 魯迅先生在鬥爭中創造了雜文,成了文學藝術中的奇葩。(缺主語,將“創造了”改為“創造的”。)
② 他就主動參與社會災害性事故處理,化解風險,安定社會生活的責任。(缺謂語,在“參與”前加上“承擔”。)
③ 只要有勤奮、肯吃苦,什麼樣的難題都難不倒你。(缺賓語,在“肯吃苦”後加上“的決心”。)
④ 其餘這是過慮的想法。(多餘,“慮”就是想,可刪去“的想法”。)
4.結構混亂
① 止咳祛痰片,它裡面的主要成分是遠志、桔梗、貝母、氯化銨等配製而成的。(應該是“主要成分是……”或“是由……配製而成”,兩種格式或選用一個。)
② 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譯作是要經過多少人的努力以後,才能與讀者見面的。(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譯作……見面的”兩句話揉在一塊兒說了,只能選一句說。)
5.表意不明
① 局長、副局長和其他局領導出席了這次表彰會。(其他的局領導還是別的部門的領導,不明確。)
巴勒斯坦游擊隊對以色列的進攻是早有準備的。(是“巴勒斯坦游擊隊進攻以色列”,還是“以色列進攻巴勒斯坦游擊隊”,不清楚。)
6.不合邏輯
他是多少個死難者中倖免的一個。(既然是“倖免”,就是沒有死,怎么能說“死難者”中的“一個”呢?)

基本方法

1、了解病句的幾種常見類型: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還要熟悉改病句的常規方法。
2、修改病句的目的是為了使句子表達準確,語句明白無誤。
修改病句時,必須保留原意,不可改走樣了。
一走進西湖公園,就看到公園裡彩旗飄揚,歌聲嘹亮。
這個句子犯的是搭配不當的毛病,“彩旗飄揚”可以看到,“歌聲嘹亮”卻看不到。修改這個病句時,不能因為搭配不當就把“歌聲嘹亮”刪去,因為整個句子是要從兩個方面來表現公園的熱鬧非凡的,刪去“歌聲嘹亮”就把句子的原意給改了。這個句子可以改成“一走進西湖公園,就看到彩旗飄揚,聽到歌聲嘹亮”。
3、從語法角度入手,抓住句子主幹。
無論是單句、複句,抓住了句子主幹,也就抓住了句子的基本意思,在改病句時有利於保留原意。抓住主幹時要注意辨認主幹是否有毛病,如是否有成分殘缺,主謂、動賓搭配不當等毛病,要先予以改正。
糧庫主任的失職,使40噸小麥霉爛變質。上級領導為了嚴肅法紀,決定給他行政記過處分,並賠償部分經濟損失。
這個句子的主幹是“上級領導……決定……並賠償……”顯然有悖整個句子的意思,“賠償”的人應該是失職的糧庫主任,而不是上級領導。應在“賠償”前面加上“責令他”。
4、從詞法角度入手,看看句子的修飾語同中心語的搭配是否恰當,句子的實詞、虛詞的運用是否恰當。
語文課下課後,黃曉靜交給老師二篇課外完成的作文。
這個句子中數詞運用不當,應把“二”改成“兩”。如不說“二張桌子”“二盞燈”,而說“兩張桌子”“兩盞燈”。
5、從邏輯事理入手。
中學課文雖沒有章節專門介紹邏輯知識,但在修改病句時卻常需要一定的邏輯知識。平時應注意掌握一些基本的邏輯知識。有些句子在邏輯上出現毛病,修改時就要從邏輯角度加以考慮。
汽車在蜿蜒的山道上急馳,如離弦之箭一般。
“離弦之箭”是筆直向前的,而“蜿蜒”是曲曲折折的,句子中的比喻不合事理,不合邏輯。應改為“汽車在高速公路上急馳,如離弦之箭一般。”
修改病句的常規方法是增加、刪減和調換詞語。

變換句式

一個意思,不僅可以用這一種句式來表達,也可以選用另一種句式來表達。
如“我們把書看完了”也可以說成“書被我們看完了”;“商店裡的東西很多”也可以說成“商店裡的東西真不少”。
不過由於不同句式的不同語氣、情調、語體色彩,修辭作用也就不一樣。因此,說話作文要根據表情達意的需要,精心選擇和變換最合適最有表現力的一種句式來表達。句式有多種,如主動句式和被動句式,肯定句式和否定句式,一般句式和特殊句式等等。掌握了各種句式變化的規律,就能夠選擇最合適的句式,為表達思想內容服務。
1、肯定句變換為否定句
同樣一句話,既可用肯定句式表達,也可用否定句式表達,但後者比前者語意要輕些。在將肯定句變為否定句時,要注意不可將句子的意思弄反了。
這座大樓的外觀好看。
用否定句式來表達,可以說“這座大樓的外觀不難看”,卻不能簡單地加入否定短語“不好看”,說成“這座大樓的外觀不好看 ”。這樣,雖然也是否定句,但將句子的意思說反了。
這個句子還可以用雙重否定句式來表達,雙重否定表達的肯定的意思,可以說成“不得不承認這座大樓的外觀很好看。”意思與原句無異,語氣卻更強些。
2、長句變換為短句
面對一個複雜的長句,首先要找出它的主幹,然後再分清是句子的主幹還是枝葉部分複雜,把複雜的部分變成分句,長句也就變為短句了。
秦嶺西部太白山的遠峰和松坡,渭河平原上游的竹林、村莊和市鎮,都籠罩在茫茫的春雨中了。
句子的主幹是“遠峰和松坡,竹林、村莊和市鎮籠罩在茫茫的春雨中了。”複雜的部分是主語,主語是由並列短語充當的。我們可以把並列短語拆開,讓它同謂語組成幾個分句,把這個長句變成下面這個短句。
秦嶺西部太白山的遠峰和松坡,籠罩在茫茫的春雨中了;渭河平原上游的竹林、村莊和市鎮,也籠罩在茫茫的春雨中了。
②當我們從燃燒著的山東土地向中原地區挺進的同時,在雄偉的山海關下,在遼闊的華北平原上,在水網縱橫的江漢淮河之間,在丘陵連綿風沙蔽日的西北高原上,一幅歷史大進軍的壯麗圖畫,在我們幅員廣闊的祖國版圖上展開了。
句子的主幹是“一幅歷史大進軍的壯麗圖畫,在我們幅員廣闊的祖國版圖上展開了”,主語前面有5個狀語,把狀語同謂語相結合,就可以構成幾個分句了。
當我們從燃燒著的山東土地上向中原地區挺進的同時,一幅歷史大進軍的壯麗圖畫,在雄偉山海關下展開了,在遼闊華北平原上展開了,在水網縱橫的江漢淮河之間展開了,在丘陵連綿風沙蔽日的西北高原上展開了,在我們幅員廣闊的祖國版圖上展開了。
3、短句變換為長句
要把幾個短句概括、組織成一個長句,最主要的是找到一個中心句,然後把其他句的內容作為句子成分組織到這箇中心句里。在變換時要注意句子的通順。
把下面3個句子改為一個單句,內容不能改變。
①我們要毫不動搖地發展中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
②我們要堅持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的方針。
③我們要學習和引進外國的先進技術。
把②句作為中心句,①③句作為長句的定語,寫成:
我們要毫不動搖地堅持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學習和引進外國的先進技術,發展中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方針。
在組織句子時可以調整、刪減、增加詞語,但不能改變句子意思。
仿用句式指的是根據提供的句子,按照一定的要求寫另一個句子。仿寫時要注意所寫的句子儘量與提供的句子做到幾個相同,自述大致相同,句式相同,結構也大致相同。例如:在下面這段話中的橫線上填寫恰當的語句,內容要照應,並構成排比句。
用友誼寫一本書,一本厚厚的書。在書里:友誼如珍珠,我們共同穿綴,聯成一串串璀璨的項鍊;友誼如 ,我們 , ,友誼如 ,我們 ,。
所給例句用了比喻,仿寫的句子也應當用上比喻,比喻後面的句子應當同比喻有關聯,內容上要照應。題目要求仿寫的句子要同例句一起構成排比句,仿寫的句子的結構同例句也要相同。仿寫示例如下:友誼如彩綢,我們共同剪裁,縫製成一件件絢麗的衣衫;友誼如油彩,我們共同調色,描繪出一片片美妙的景色。
4、壓縮語段
“擴展語句”要注意合理性。根據所給語句,根據要求進行合理的聯想、想像,不可以漫無邊際地隨意地想。
“壓縮語段”要把握住語段的中心意思,關鍵語句及有效信息,並要按規定的字數完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