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測試、習得與認知探索(續一)

漢語測試、習得與認知探索(續一)

《漢語測試、習得與認知探索(續一)》是2011年9月1日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的著作,作者是張旺熹邢紅兵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目錄,精彩書摘,

內容簡介

本屆論壇徵集論文42篇,提交的論文和舉辦的論壇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1) 涉及的研究領域廣泛。本次論壇提交的論文涉及語言測試、語言習得、語言本體和語言認知紙轎局項研究、語言教學研究等領域,抓住了各個領域的一些熱點問題;(2)研究方法豐富多樣。本次論壇提交的論文採用多種研究手段,尤其是在利用語料庫資源和採用實證研究方法等方面,體現出非常明顯的特點;(3)論文的來源具有開放性。來自不同高校的研究生提交了論文並參加研討,還吸引了來自日本、韓國等國和中國台灣地區的研究生參加論壇並發表自己的研究成果,體現再檔茅鍵出國際化的特點;(4) 團隊合作研究已成規模。本次論壇收到了多篇合作研究論文,同學們發揮各自的特長,體現了很好的團隊合作精神,也大大提高了論文的

目錄

初級階段留學生語言能力的結構與特點
任務類型對考生語言複雜性的影響歐洲語言能力共同參考框架(cefr)對hsk寫作測試分數解釋的啟示
面試型口語考轎頸婆試中考官提問話語初探
高級水平漢語學習者聽說讀寫四項技能關係的研究
hsk(改進版)中級寫作考試的題型研究
基於“hsk動態作文語料庫”的“得”字補語句偏誤分析
兩種認知風格的留學生對於“控制信息輸出型”課堂活動有效鴉炒影性評價的實驗研究
韓國學生“是的”句式習得的實驗研究
外國留學生漢語量詞學習策略的個案研究
以泰語為母語的學生漢語趨向補語的習得順序研究
現代漢語語料庫和漢語中介語語料庫中動詞用例的對比分析
韓國留學生使用連詞“還有”的偏誤分析及教學策略
形聲字熟悉度及形旁位置對非漢字圈
初級留學生形旁意識影響的實驗研究
從認知的角度看成語的穩定與變化
“反正”類語氣副詞的語法化等級及其隱喻作用
動補結構帶賓語構式考察
現代漢語單賓多系動詞後接賓語語義類型的配位原則
語氣副詞“敢情”和“原來”的語義語用差異初探
連詞“還是”和“或者”的語義差異及其認知基礎
從隱性量範疇的角度看“就”的關聯格式特徵

精彩書摘

李俊岩、江新(2004)採用形旁識別和猜測字義的實驗任務,通過紙筆測驗的方法考察了留學生母語背景、漢語水平、漢字熟悉度及形旁透明度對留學生形旁意識的影響。結果發現:漢字熟悉度是影響被試識別形聲字的非常重要的因素,熟悉字識別的正確率高於不熟悉字識別的正確率;透明度也是影響被試識別形聲字的非常重要的因素,透明度在熟悉度的各個水平上都顯著,但是生字更容易受到透明度的影響,隨著熟悉度下降,形旁透明好的識別成績與形旁透明差的識別成績差異增大。這說明留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形旁意識,同時留學生的形旁意識隨著年級的升高而提升。三年級被試選擇形旁意義類屬的比率顯著高於一、二年級,而一、二年級之間無顯戒判籃著差異,即從二年級到三年級可能是留學生形旁意識發展的轉折階段,這一結論與Shen(2007)的結論具有一致性。
馮麗萍、盧華岩和徐彩華(2005)以左右結構和上下結構兩種不同結構的漢字為材料,通過部件頻率的改變,研究了具有漢字背景的日、韓學生和沒有漢字背景的歐美學生的漢字加工中部件位置信息的作用。結果表明:右部件和下部件對歐美學生來說作用較強;而日韓學生對左右結構的漢字因熟悉度較高而傾向於整字加工,上下兩個部件則共同參與漢字識別過程。他們認為這與漢字系統的特點以及留學生漢字學習方式等密切相關。
綜上所述,現有研究雖勾勒出了留學生形旁意識發展的大致輪廓,但對該過程中各姜應拒個階段的時間劃分還存在一定分歧,且對各個階段、不同母語背景的留學生形旁意識的特徵研究也不夠深入。從形旁研究的角度來看,關於形旁透明度的實證性研究相對較多,而針對形旁在漢字中位置作用的實證性研究相對較少。在對漢語作為第一語言的研究中,形旁位置會對字義提取有一定影響,那么把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非漢字圈初級留學生在根據形旁提取字義時,是否也全催會受到形旁位置的影響?同時形旁意識是否受漢字熟悉度的影響?
綜上所述,現有研究雖勾勒出了留學生形旁意識發展的大致輪廓,但對該過程中各個階段的時間劃分還存在一定分歧,且對各個階段、不同母語背景的留學生形旁意識的特徵研究也不夠深入。從形旁研究的角度來看,關於形旁透明度的實證性研究相對較多,而針對形旁在漢字中位置作用的實證性研究相對較少。在對漢語作為第一語言的研究中,形旁位置會對字義提取有一定影響,那么把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非漢字圈初級留學生在根據形旁提取字義時,是否也會受到形旁位置的影響?同時形旁意識是否受漢字熟悉度的影響?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