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江號子

漢江號子

漢江號子是陝西地區傳統民歌音樂,當地船工們生產鬥爭中勞動情緒的直接體現,它不僅有著統一勞動步調,統一意志的組織作用,同時也起著鼓舞船工工作,調劑船工配合的精神作用,從水上來講它有多種多樣的勞動方式以及複雜的條件與環境,根據上水、下水、扯蓬、活錨、推船、靠岸、過灘等步驟形成它一整套能適應各種勞動條件的號子。漢江號子基本上可以分為上水行船號子、下水行船號子、離岸、靠岸及其他號子五種類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江號子
  • 所屬地區:陝西 ·安康
  • 遺產編號:II-13
  • 遺產類別:民間文學
  • 遺產級別:省
  • 申報日期:2007年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上水行船號子,下水行船號子,離岸、靠岸及其他號子,主要價值,藝術特徵,分布區域,歷史淵源,

基本信息

申報人/申報單位:安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內容簡介

上水行船號子

主要是在逆水行舟時遇到各種不同的情況,做各種不同勞動方式時所喊的號子,由於江水流速的緩怠、平水和急灘、順風與逆風等自然條件及勞動條件的差異,上水行船號子又可以分為平水號子和過灘號子。平水號子主要指在平水中逆水行舟,流速不急時所喊的號子。這類號子一般來講節奏比較規整,速度比較勻稱平穩,領號者喊的比較自由,音調比較悠長,合號者則根據老辮子(領號者)的領腔速度在每一小節強拍上有力的喊出“嗨”來,以穩定節奏、統一步伐和意志。在漢江,上水行舟遇見南風即為順風,這時船工收起纖挽,扯蓬跑風。“扯蓬號子”“跑風上船吆號子”就在這時喊出。由於遇見順風船工即可省力不少,感到十分“吉利” ,在喊“扯蓬號子”時往往也是興高采烈,因此號子音調相應的講也顯得比較自由活躍,歡快而明朗,節奏變化也比較大。在水流較緩,上水行舟時遇見順風格但風不大,這時除把蓬扯起後,還需撐篙行船以加快船速,這時船工就喊起“連蓬帶抄篙號子”。這一號子開始由領號子喊一聲自由節拍的帽頭,向船工們示意準備撓篙撐船。號子的速度比較緩慢,音調與節拍重複較多。當需要加力、加速時號子的速度也加快,力度也隨之加強,合號的音調也短而有力。有時領號者不是在唱,而是在喊話,即興編詞。過灘號子由於漢江上游地帶水急灘多,往往過了碼頭就是險灘,一個接一個,逆水行舟時遇到險灘水流很急,就必須大力拉縴。長期以來在過灘就形成了一整套號子。灘前先喊“開頭號子”,這一號子節奏比較規整,速度不快,音調重複,意思就是告訴大家馬上要上灘了,做好準備,統一步伐,向前沖。緊接著在領號者的吆號聲中,船已上灘,船工們一齊向前撲倒,兩手著地,拚命拉縴與險灘惡水開展激烈的搏鬥。這時喊出“上灘拉船號子“或“倒排號子”。一般木船在過灘時大都是時結伴而行,以便在上灘時集中力量。過灘後由於人多纖長需要收纖快一些以便將過灘的船隻拉到岸邊再拉下一條船過灘,這時領號者喊起“跑挽號子”,開始拉船靠岸。

下水行船號子

順水行舟船工們主要用“棹”和“櫓”進行操作,“棹”是在船前頭起著舵的作用,下水號子包括“下水開頭號子”“搖櫓過街號子”“下灘號子”“彎船號子”。一般水流較緩,江面比較平靜,在搖櫓時船工們就喊起“下水開頭號子”。由於在平水搖櫓,相應的講強度不大,勞動的節奏比較緩慢。這類號子的音樂性強,但節奏隨著搖櫓的動作比較規整,當船隊到碼頭、過集鎮時領號者號子一轉而吆號起“ 過街調”,這時往往調性也進行了轉換。“過街調”的音調隨著調性而相應提高,節奏變化比較大,用船工的話來講“要花哨一些”,表示又過了個碼頭,引起岸上的人注意:船隊過來了!這時各條船上都喊出“開頭號子 ” 及“過街調”,連喊三次,稱為“三起頭”,過碼頭後遇到險灘,船工們喊起“下灘號子”,下灘時水流急促,要“棹、舵、櫓”並用,由於灘險水急,船工們必須把穩方向,情緒十分緊張,這時領號者往往是在吶喊,而合號者則重複一個音,氣息急促。過灘後船工們經過一場激烈的搏鬥情緒也緩和下來,這時領號者喊出“彎船號子”,準備停船休息一下,船工們放慢搖櫓速度,號子的速度也隨之緩和下來,音樂性增強以調劑船工們的情緒和精神。

離岸、靠岸及其他號子

行船走水,勞動形式多樣,號子也隨著勞動條件的不同而不同,離岸、靠岸、裝卸貨物、推船下水等等都有號子。一般采講這類號子旋律性較強,曲調悠長動聽,節奏比較自由。如《獨角調》,就是,臨近碼頭時喊的號子意思就是向岸上告知船即將靠岸。曲調節奏比較自由,節拍也很不規整,旋律比較優美、婉轉,領與合相互呼應十分和諧。《活錨號子》是木船裝載後第二天即將啟航,晚上船工們高興的擺酒會餐後為啟航做準備時活動鐵錨時所喊的號子。這一號子開始節奏比較自由,速度比較緩慢,隨著勞動的節奏,曲調的速度逐步加快而規整,領號與合號的曲調旋律性較強,對置發展,相互呼應,節奏的變化也比較大.此外還有《上擋號子》《倒檔號子》《流星號子》等等都屬於這類號子,它們的音樂性都要比上水、下水號子要強。

主要價值

一、它歷史悠久,淵源流長,忠實地記錄著漢江船工們的血淚與心酸,展現了勞動人民勇於與太自然拼搏的大無畏的精神。
二、漢江號子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和鮮明的民間音樂特點、粗狂、渾厚、鏗鏘有力、聲調高亢和諧,在狂風大浪中,用以凝聚力量、振奮精神、統一步調,是一種最有實用價值的民間音樂。
三、漢江號子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漢江號子又是人與自然和勞動相結合又相碰撞而產生的最早的精神、藝術之花。因此,它具有永恆的歷史文化價值。
四、漢江號子既有雄壯有力、節奏鮮明的號子,也有悠揚婉轉、歡快明朗的號子,具有聲部豐富、旋律多變的音樂特點。存在於安康境內的秦、楚、川地的語言以及安康複雜的地理環境形式多樣的勞動形式造就了漢江號子鮮明地方音樂風格。漢江號子旋律音調的起伏升降大而頻繁,跌宕豪放,節奏緊密而變化多端,音樂上的句幅較短,氣氛比較緊張,是安康地區豐富的民間音樂中一份財富。

藝術特徵

一漢江號子的演唱形式時“一領眾合”,時領唱和合唱相互呼應,配合著動作交替接唱為最多,象《獨角調》《活錨號子》都是如此。在這些號子中有強烈的支聲復調,模仿復調的因素,有的還包括對比復調的因素。還有一些號子隨著水上勞動條件、環境及輕重的不同往往由交替接唱發展到混合唱,於是出現多聲部的因素。一般來講漢江號子的旋律主要在領唱部分,“合號”往往是節奏性的,有的只是一個音或一種音型的反覆,以起到強調重音、統一力量與意志的作用,有些可以看成是一種固定的襯托。
安康漢江號子的調式是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並經常通過調式對比手法造成色彩上的對比增添濃郁的生活、勞動氣息,這與勞動條件及勞動的強度都有都有相當密切的關係。在我區流行的漢江號子中,有五聲調式,六聲調式、有綜合性調式也有交替性調式。現分述如下:
(1)五聲調式:其中以五聲宮調式及五聲商調式為主,這時一種接唱形式的號子。只有(6、1、2、3)四個音,從旋律來看“2”是做主導作用的主音。“羽”音是這一商調式的五圾音起主要的支持作用,其次是“宮”音,儘管缺少“徵”音,但從旋法上及感覺上明顯可見這首號子仍是在商調式的基礎上構成的。象《扯蓬號子》是一首很完整的五聲官調式,調式的性質十分清楚,調式中各音級的運動對主音“1”形成向心力,它的基本音調是環繞著主音“1” ,及其主要支持音“5”在旋律的進行中形成了以“宮”為主音的調式的穩定性,象以上兩種五聲官商調式在安康的漢江號子中占一定的比例,安康的“拖號”,白河的“獨角調”“過街調”等均屬此類調式。
(2)綜合六聲調式
除五聲調式外,綜合六聲調式在安康號子中也較為常見,如白河的“活錨號子”是比較典型的綜合六聲官調式。在它的旋律構成上表現為六聲內綜合了二個不同宮的五聲音階,它有以邊“變”(清角)為宮“的因素。使“清角”具有下方五度官系統調的“官”的意義但又沒有構成“轉調”,而只帶有調發展的因素。
在這《活錨號子》中儘管在第四及第六小節出現過“7”,但它並非是七聲音階里的音,而是這一六聲音階中宮音的變化音--“變宮”,以它帶“官"主要是起一種引起旋律色彩變化,使人感到新鮮的作用,或僅僅可看作是經過音的出現而已,因此我們仍應把這首號子看作是綜合六聲宮調式。
(3)同主音不同調式:
在安康漢江號子中,有些號子的音調在轉調的同時也轉換調式,由於調式與調性這兩種因素的轉變往往就形成強烈的色彩對比,使號子更具特色。
這一號子是兩段樂體,前一樂段是C大調,後一樂段是D大調,前樂段是以“D”為主音的五聲微調式,後樂段是以”D”為主音的五聲宮調式,由於兩調的中心音“D”的音高不變,在前樂段“D”音是以主音“5" --微音出現的D徵調式,而在後樂段“D” 卻以主音“1”--宮音出現的D宮調式,因此它們屬於不同宮系統調的轉換。這種運用同主音不同調式的轉換以形成強烈色彩對比手法在漢江號子中套用比較廣泛
(4)不同主音同調式:
行船走水勞動形式是多樣的,漢江號子也隨著勞動的需要可以任意組合成套曲。有的套曲僅局限在旋律、節奏等差異,而且調性、調式也隨之轉換,它們之間的銜接非常自然,轉換也十分和諧,其中最常用的一種手法就是改變調性而部變換調式以求得色彩對比。
這是四個曲牌的聯套曲,都是“宮調式”,儘管第一個曲牌落音在“2”上,但從整個曲調來看官音“1”是主音無疑,角音“3”的多次出現也起著穩定、明確調式的作用,最後“2”的出現是造成色彩對比的一種手法,同時也造成新的不穩定因素以更好的繼續聯結,就是第一個曲牌整個而言還應該看成是D宮調式--E宮調式--D宮四聲調式--F宮六聲調式四個曲牌組成。這種不同主音同調式的進行在漢江號子中很具特色,是較為常用的一種手法。
安康漢江號子的調式是多種多樣的,這種調式的多樣性與當地語言多樣、地理環境複雜、勞動條件及形成多樣有著密切的關係,這就形成了漢江號子鮮明的地方音樂風格。

分布區域

安康市位於陝西東南部,地處北緯31°42′—33°49′、東經108°01′—110°01′之間,面積23529平方公里,占陝西省面積的11.4%。本市南依大巴山北坡,北靠秦嶺主脊,東西寬約200公里,南北長約240公里,漢江由西向東橫貫,構成“兩山夾一川(江)”的自然地貌。全市最高海拔2964.60米(秦嶺東梁),最低海拔170米。海拔高低相對差為2794.6米。安康地緣和區位優勢獨特,在省際之間,處於川、陝、鄂、渝四省市的結合部,即東與湖北省(竹山、竹溪、鄖縣、鄖西)連線,南與川渝兩省市(萬源、城口、巫溪)接壤,位處西安、武漢、重慶三大經濟區的幾何中心,故有方誌稱安康為“東接襄沔、西達梁洋、南通巴蜀、北控商虢”之地。在陝西省內,安康北與省會西安市和商洛地區毗連,西與漢中市為鄰。
安康市地處漢江上游和秦巴山地,是北亞熱帶濕潤季風地區的一部分,自然景觀和農業生產具有顯著的南北方過渡性色彩,以南方特色為主。

歷史淵源

漢江上游,山巒重疊,貨物流通、客運往來,皆需木船載客運貨,於是柏木帆船成為主要的交通工具.小的船有幾個船工,大的有二三十個船工,以至更多。艄翁又稱駕長,是一船之主,船行船停。闖灘斗水,該快該慢,眾船工皆聽艄翁指揮。在明、清時期,是由艄翁擊鼓為號指揮船行,統一扳橈節奏。大約在清朝中期,才逐漸興起號子,產生了專門的號子頭,來指揮行船。漢江號子在陝南漢中,安康漢江流域皆有流布。至20世紀40年代仍很盛行,之後由於陸路交通的發展而日漸衰微. 漢江發源於漢中西部寧強縣五丁關及甘肅東部的太陽山一帶,經漢中、安康、湖北襄樊、丹江到漢口入長江。一般來講,從湖北老河口以上稱上游,以下稱下游。上游多險灘,據漢江老船工講,有名的灘就有
三百六十個,無名的灘更是不計其數。安康地區的石泉、紫陽、漢陰、嵐皋、安康、旬陽、白河七個縣都位於漢江上游地帶。很早以來船工們就有“漢江水彎又彎,上下都是灘連灘,有名灘、無名灘,技術不高難過關,洪水灘上號子喊,船怕號子馬怕鞭”的說法,它生動、形象地描繪漢江上游地帶山川縱橫、灘多水急的情景及漢江號子在船工的勞動生
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漢江船工號子是船工們在生產鬥爭中勞動情緒的直接體現,它不僅起著統一勞動意志,協調勞動步伐的號召和組織作用,同時也起著鼓舞勞動者鬥志,調節勞動者精神的作用。船工在勞作時或順流搖櫓,或逆水拉縴,或揚帆跑風,或起錨開船,或停泊靠岸,都有各種不同的號子。或高亢激越,或舒展流暢,或緊促急切,或平穩悠閒,一呼一唱,無不具有強烈的生活氣息和鮮明的地方風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