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江漁鼓

漢江漁鼓

漢江漁鼓是湖北漢江流域的傳統說唱藝術品種。因其用漁鼓伴奏、簡板擊節,故亦稱作漁鼓,或道情漁鼓連稱,或連稱漁鼓道情。始創於東漢,在清代達到興盛期。最初為道人化齋傳道時所唱,是道徒必備的一種謀生技藝。除演唱傳統的道教故事之外,也包括由戲曲及話本小說移植來的歷史演義和取材於現實生活題材的曲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江漁鼓
  • 分類:曲藝
  • 地域:湖北
產生,演變,

產生

湖北漢江流域不僅是“陽春白雪”的故鄉,也是石城樂、莫愁樂的發祥地。由於楚人信巫、喜淫祀,崇奉莊老、故楚地巫風盛行。東漢之時,“五斗米”道興起。道人降妖捉怪、踏罡步斗及宣講教義之風遍及楚地。隨著歲月的流逝與時間的推移,伴隨楚人祭祀活動的巫風樂舞,有的已衍變為民間歌舞,有的則已衍變成了後世的說唱藝術。最初為道人化齋傳道時所唱之“道情”,便是其中的一種。
道情是道教的產物。昔日天師道徒所集聚之雍、益二州,既是我國道教的發源地,也應是道情的發祥地。因此,可以說道情是漢江流域文化孕育出來的一個民間說唱藝術品種。

演變

道情一詞始見於南宋,到元代其形式趨於穩定。彼時以道教故事為題材的道情,不僅能獨立演唱,也在元雜劇《岳陽樓》、《竹葉舟》等劇中穿插演唱。因其用漁鼓伴奏、簡板擊節,故道情亦別稱作漁鼓,或道情漁鼓連稱,或連稱漁鼓道情。
道情是道徒必備的一種謀生技藝,不僅道士化齋時要唱,而且道姑化齋時也唱。他們既唱“修行的話”,也唱“感慨的詞”。隨著道情題材的擴大,道情的作者和演唱者也在擴大。乾隆年間,由於一批文人雅士介人道情創作,使道情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這正如阿英在《小說閒談》中所說:“道情也有一個盛世,這個盛世就是在乾隆,就是在鄭板橋時代。那時候大概是因為國泰民安吧,雅人高士們在“多閒之餘”,便以道情作為‘山房清玩’,一時成了風氣”。
鄭板橋有道情十首傳世。據民間傳說,鄭板橋到湖北鐘祥縣探訪朋友毛子霞(時任鐘祥縣今)時,在鐘祥寫作了道情十首,並首先在漢江之濱的鐘祥流傳開來。時人謂之“板橋道情”,他自謂之“舊曲翻新調”,唱段也由序、詞、尾聲三個部分組成。鄂東南火居道龍虎派的道人稱之為“鐵板道情”,被地方小戲吸收之後謂之“彩腔道情”。既可在戲曲中穿插演唱,也可以在鄉間獨立演唱。火居道人主要在賑災等法事活動中“演唱”,儒士們則在“清玩”時自娛。在鄉間常常是儒土領唱,聽者唱和,熱鬧非見。假如說鄭板橋的介入,迎來了“道情的盛世”和“鄭板橋時代”。乾隆之後的道情並沒有衰微,而是有了更大發展。促成道情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民間藝人的加入。由於他們的加入,道情開始走出道觀,進入茶肆里巷。道情隊伍主體己不再是身背葫蘆,雲遊五嶽的道人、道姑,而逐漸變成城鄉各色的藝人等。不僅道情的曲目有所拓寬,其唱腔也逐漸由朦朧虛幻、“飛馭天表、遊覽太空”的“仙樂”而被各地的世俗音樂所取代。
約在道光二十年(1840)前後,漢江流域及江漢平原上出現了以道情漁鼓為職業的藝人,其中知名的有被鄉民譽為“沔陽漁鼓三根半筒子”的張洪顯、皮思金、皮思銀、劉泡等人(劉泡技藝稍遜為“半根筒子”)。道光光緒年間,江漢平原的道情漁鼓活動更是興盛,道情漁鼓藝人既繼承了道情的傳統技藝,又發展拓寬了道情漁鼓藝術。他們除演唱傳統的道教故事之外,也演唱由戲曲及話本小說移植來的歷史演義和取材於現實生活題材的曲目。如《考朋案》、《十三款》等等。《十三款》即由光緒年間當地(沔陽)仙桃人柳炳元不畏強暴、攔船告狀、為民伸冤的事跡演繹而來。
由於曲目的拓寬,道情的唱腔也隨之而發生了變化。在漢江流域道情漁鼓的唱腔中,雖然還保留了“道士腔”、“還魂腔(香)”等道教音樂,但它在道情唱腔中已不是主體,而只能算作道教音樂的餘存罷了。昔日道人所唱之“西江月”、“耍孩兒”、“清江引”等唱腔,已被當地人的哭腔和俚歌俗曲衍變來的“悲腔”、“平腔”、“琵琶腔”、“魚尾腔”等取而代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