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漢(漢國(劉玄建立的政權(23年-25年)))

玄漢(劉玄建立的政權(23年-25年))

漢國(劉玄建立的政權(23年-25年))一般指本詞條

更始政權(23年3月—25年10月)是中國歷史上承新朝下啟東漢的過渡政權。

新末天下揭竿而起,地皇四年(23年)二月,劉玄在南陽淯水之濱被擁立為帝,復國號漢,定都宛城。名義上恢復了漢朝統治,光復了西漢末年疆域的絕大部分地區。

更始二年(24年)二月,遷都長安後,朝政日益腐敗,地方豪強擁兵自重。更始三年(25年)九月,赤眉軍攻入長安,劉玄逃出長安,十月被迫投降,被封長沙王,隨後被殺,更始政權覆滅。

更始政權在即將形成的新的統一王朝過程中充當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參與了對舊王朝的否定;一方面,又推動了新的統一王朝的建立。

概述圖片來源:《中國古代史地圖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玄漢
  • 外文名:Han Dynasty
  • 別名:更始政權
  • 時間範圍:23年2月 至 25年10月
  • 都城:宛城、洛陽、長安
  • 主要城市南陽弘農鹹陽雍城
  • 語種:雅言
  • 貨幣漢五銖
  • 人口數量:約2800萬人(公元25年)
  • 主要民族:漢族
  • 國土面積:約350萬平方公里(公元25年)
  • 開國君主:劉玄
  • 亡國君主:劉玄
國號,歷史,天下大亂,淯水稱帝,昆陽大戰,代新而立,長安政亂,走向覆亡,更始餘燼,疆域,領土範圍,行政區劃,政治,政權性質,中央系統,法律制度,分封制度,軍事,軍事編制,對外戰爭,經濟,貨幣,人口,賦稅,農業,文化,經學,文學,科技,民族,匈奴,西羌,外交,東漢,赤眉,交趾,西蜀,河西,社會,階級,心理,帝王世系,

國號

劉玄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是漢室後裔,沿用“漢”的國號,初定都宛城,後遷都長安。為區別西漢(前漢)、東漢(後漢)、蜀漢(季漢),一般稱為更始政權。

歷史

天下大亂

新朝皇帝王莽為緩和西漢末年日益加劇的社會矛盾,而採取的一系列新的措施的“托古改制”。但王莽的改制不僅未能挽救西漢末年的社會危機,反而使各種矛盾進一步激化,由於政策多迂通不合實情處,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從,不斷引起天下各貴族和平民的不滿。到了天鳳四年(17年),全國發生蝗災、旱災,饑荒四起,各地農民紛起,形成赤眉綠林大規模的反抗。
赤眉綠林起義赤眉綠林起義
地皇三年(22年)綠林兵遇到瘟疫,死傷近一半,於是分兵離開。王常、成丹向西進入南郡,號稱“下江兵”;王匡、王鳳、馬武及其黨羽朱鮪、張印等人向北進入南陽,號稱“新市兵”。皆自稱將軍。七月,新市兵王匡等人攻打隨縣;平林人陳牧、廖湛聚集了一千多人,號稱“平林兵”。
劉玄是漢高祖劉邦九世孫。因弟弟被人殺害,於是就結交賓客,打算為弟弟報仇。後因賓客犯法,劉玄避開官府抓捕從舂陵逃到平林(今湖北隨縣東北)。官府把劉玄的父親劉子張抓走,劉玄於是詐死,派人將靈柩送回舂陵,官府便釋放劉子張,劉玄因此自己在外逃匿。赤眉、綠林起義爆發後,地皇三年(22年)劉玄投奔陳牧等人,擔任陳牧手下的安集掾。

淯水稱帝

地皇四年(23年)正月,劉縯大敗官軍於淯陽城下,兵圍宛城。同月,稱劉玄為更始將軍。
地皇四年(23年)二月,劉玄在淯水稱帝,建元更始,沿用“漢”為國號。
更始元年(23年)二月,劉玄令劉縯進攻南陽,派王鳳劉秀等北攻昆陽(今河南葉縣)。三月,王鳳和太常偏將軍劉秀等人攻取了昆陽、定陵、郾等。棘陽太守岑彭和前隊副將嚴說守宛城,漢軍攻城幾月,城中人吃人,於是舉城投降。更始帝遷都宛城。封岑彭為歸德侯。

昆陽大戰

更始元年(23年)六月,新軍圍昆陽(今河南葉縣)。城中漢軍僅數千人,劉秀出城斬殺王尋,城中漢軍裡應外合,大敗莽軍。
新市、平林諸將見劉縯兄弟威名日盛,暗中勸說更始帝劉玄除掉的。劉玄任命劉稷為抗威將軍,劉稷不肯就任。更始帝和諸將陳兵數千人,先殺劉稷,後殺劉縯。以堂兄光祿勛劉賜為大司徒。劉秀從父城趕赴宛城謝罪。更始帝因此慚愧,任命劉秀為破虜大將軍,封武信侯。

代新而立

更始元年(23年)漢軍兵分兩路,直搗洛陽和長安。一路由定國上公王匡率領,迅速攻陷洛陽,生擒新莽太師王匡、國將哀章,將他們全都斬首。一路由西屏大將軍申屠建、丞相司直李松率領,西入武關,矛頭直指長安。
更始元年(23年)九月,漢軍從宣平門攻入長安城。長安城百姓回響漢軍,殺死王莽,結束了新朝的統治。
更始元年(23年)十月,奮威大將軍劉信在汝南擊殺劉望,並誅殺嚴尤、陳茂,所屬郡縣全都降服。
更始帝欲遷都洛陽,任命劉秀代理司隸校尉,命劉秀先入洛陽營建宮殿官府。後北上定都洛陽,分別派出使節到各郡各封國巡行。立故梁王劉立之子劉永為梁王,都睢陽。命劉秀代理大司馬的職務,持節北渡黃河,鎮守安撫各州郡。命大司徒劉賜為丞相,命劉賜先入關,修建宗廟、宮室。令人勸降赤眉,樊崇等人聽說漢朝復興,便留下部眾,率將領二十餘人,隨同使節來到洛陽。更始帝把他們都封為列侯。

長安政亂

更始二年(24年),申屠建、李松自長安迎接劉玄遷都。二月,劉玄從洛陽出發。
劉玄娶趙萌女兒為夫人,把政事委託給趙萌,日夜在後宮飲宴。韓夫人特別喜歡喝酒,每次陪侍飲酒,見常侍奏事,總是生氣地說:“皇帝正在和我喝酒,要在此時打擾嗎!”趙萌專擅大權,隨意殺人。有官吏上奏趙萌放縱,劉玄拔劍殺之,從此無人敢說。以至小人、廚師都濫授官爵,長安為此說:“灶下養,中郎將;爛羊胃,騎都尉;爛羊頭,關內侯。諸將在外開始自行賞罰,設定牧守;州郡交錯,不知該怎么辦。從此關中離心,全國叛亂。
王莽後再一次統一天下的漢光武帝王莽後再一次統一天下的漢光武帝
更始二年(24年)三月,更始帝派尚書令謝躬率領六位將軍討伐王郎,不下。與劉秀合兵一處,東圍巨鹿,一個多月也沒有攻下。四月,劉秀留鄧滿包圍巨鹿。進軍邯鄲,連續作戰,打敗他們。五月,攻克邯鄲。更始帝派使者立劉秀為蕭王,全部下令停止軍隊,與眾有功將領到行在所。派苗曾擔任幽州牧,韋順任上谷太守,蔡充為漁陽太守。
更始二年(24年)六月,劉玄封劉秀為蕭王。
更始二年(24年)秋,更始帝派遣柱功侯李寶、益州刺史張忠率領軍隊一萬多人攻蜀。公孫述派王恢在綿竹攻打李寶、李忠,大敗漢軍。
更始三年(25年)正月,方望和安陵人弓林共同擁立前定安公劉嬰為帝,聚集黨徒數千人,占據臨涇。更始帝派遣丞相李松討伐方望等,將他們全部斬殺。赤眉軍的兩支隊伍在弘農會師。更始帝派遣討難將軍蘇茂抵擋,蘇茂大敗。赤眉軍於是集結,一萬人為一營,總計三十營。更始大將樊參率數萬人,渡大陽欲攻鄧禹,鄧禹派諸將在解南迎戰,大破敵軍,斬樊參。於是王匡﹑成丹﹑劉均等合軍十餘萬,共擊鄧禹。初戰,鄧禹失利,樊崇戰死。後大破王匡軍。王匡軍至等皆棄軍而逃,鄧禹率輕騎急追,俘劉均及河東太守楊寶﹑持節中郎將弭強,將其斬殺,收得節六,印綬五百,兵器不可勝數,遂定河東。
更始三年(25年)三月,劉玄派遣丞相李松同赤眉軍在鄉展開大戰,李松等大敗,死三萬餘人,於是赤眉軍向北推進到湖城。

走向覆亡

更始三年(25年)六月,赤眉軍進抵華陰(今陝西華陰東),立劉盆子為帝,建元建世。大封百官,徐宣為丞相,樊崇為御史大夫,逄安為左大司馬,謝祿為右大司馬,楊音以下將領都封為列卿。
更始三年(25年)六月,劉秀在鄗城稱帝,建元建武,國號仍為漢,史稱東漢隗囂向更始帝建議把政權移交給光武帝叔父國三老劉良,更始帝不聽。諸將想劫持更始帝東歸,引發宮中混戰,更始帝東出新豐投靠趙萌。
更始三年(25年)八月,廩丘王田立、白虎公陳僑陸續率眾投降劉秀,至此,洛陽守將朱鮪四面楚歌,孤城危殆。
更始三年(25年)九月,謝祿等人隨樊崇率軍攻破長安,推翻更始政權。劉玄單人匹馬逃到右扶風高陵,被右輔都尉嚴本軟禁,後被迫向赤眉軍請降。劉秀下詔封劉玄為淮陽王。詔書說,無論官吏或百姓敢有殺害劉玄的,罪與大逆相同。
更始三年(25年)十月,劉玄隨謝祿到長樂宮,肉袒伏地,將皇帝的印綬奉獻給劉盆子。樊崇罪責劉玄,把他置於庭中,準備殺掉。劉恭、謝祿見狀都為劉玄說情,但樊崇不答應,後經劉恭以自殺相迫,這才赦免了劉玄,封為畏威侯。劉恭又堅持替劉玄請求,劉玄又被封為長沙王。同月,朱鮪獻城投降,劉秀遷都洛陽,幸南宮。
更始三年(25年)十一月,梁王劉永自稱天子
建武元年(25年)十二月,三輔百姓苦於赤眉軍暴虐,對劉玄被幽禁的處境,深感同情。張卬等更始降將深以為慮,怕劉玄東山再起,就對謝祿說:“現各營統帥有很多是前更始舊將,很多人想派兵將劉玄奪回,一旦劉玄被劫走,更始舊將一定會聯兵向你進攻,你就是自取滅亡了。”謝祿聽了,覺得有理。於是謝祿派親兵與更始一起到郊外去牧馬,密令親兵把更始絞殺了。

更始餘燼

建武二年(26年)正月,更始政權復漢將軍鄧曄與輔漢將軍於匡降光武帝。
建武二年(26年)三月,賈復領兵擊敗更始政權郾王尹遵,尹遵降光武。賈復又率兵攻打更始政權淮陽郡太守暴汜,暴汜降光武。
建武二年(26年)四月,光武帝封劉玄之子劉求為襄邑侯,奉更始之祀;劉歆為谷孰侯,劉鯉為壽光侯。
建武二年(26年)十二月,因長安糧絕,赤眉軍中思鄉之情,樊崇被迫率軍退出長安。
建武三年(27年)正月,劉恭對於謝祿殺害劉玄一事一直耿耿於懷。到了洛陽之後,伺機將謝祿殺死,為劉玄報了仇。事發之後,劉恭自己到監獄中投案自首,劉秀下詔將其赦免。
建武三年(27年)三月,馮異與東歸途中的赤眉軍會戰於華陰,赤眉軍大部被殲,劉盆子樊崇等被迫投降。後鄧禹遵劉秀之意將劉玄安葬在長安霸陵附近。
建武四年(28年),耿純領兵擊敗更始政權東平郡太守范荊,范荊降光武。
建武二十八年(52年),劉鯉怨恨劉盆子殺了其父劉玄,派遣賓客將劉盆子之兄劉恭刺殺。

疆域

領土範圍

更始元年至二年(23年-24年)之間所控地區相當於故西漢之冀、袞、青、徐、豫、幽、並、涼、荊、司隸、朔方、交趾等刺史部所轄之全部郡國及益州刺史部之武都、漢中,揚州刺史部之六安、九江、豫章、丹陽、會稽等郡,占據了西漢末年疆域的絕大部分地區,其聲勢之浩大,已基本上具備了一個統一王朝的規模,遠非偏居一隅的公孫述李憲等割據政權之可比。
然而,更始政權對其勢力範圍的控制並不像真正一統王朝那樣行之有效。其間接控制地區自不待言,即使是在其直接控制地區之內,其統治也較為鬆散。更始元年末冀州王朗起兵,自稱天子,即為一例。這恰好說明了地域性政權之勢力範圍缺乏穩定性的特點,與封建統一王朝的疆域政區形成鮮明的對照。
更始二年(24年)以後,“長安政亂,四方皆叛”,大大小小的地域性政權相繼出現,彼此紛爭抗衡,其各自之勢力範圍亦隨之不斷盈縮。

行政區劃

新朝滅亡後,天下復有承襲西漢末年一百零六郡國之局面,更始政權對此應當無所更動。更始政權則對王莽時期的州區劃做了一些變動。王莽在平帝時曾“正十二州名分界”,將朔方撤去,據揚雄《十二州箴》十二州名為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益州、雍州、幽州、并州,並將過去的“郊止”改為“交州”,共十二州,而無“朔方之州 或“朔州”,也無“涼州”之名。但據《後漢書·鄭興傳》記載,更始政權則有“朔方”和“涼州”之名。
更始政權已知可考的州牧刺史:司隸校尉劉秀、徐州牧力子都、幽州牧苗曾、交阯牧鄧讓、冀州牧龐萌、涼州剌史鄭興、益州刺史張忠。
更始政權直接控制的七十九郡國: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弘農郡、河東郡、河內郡、河南郡、潁川郡、汝南郡、梁國、沛郡、淮陽國、魯郡、東郡、濟陰郡、山陽郡、陳留郡、東平郡、平原郡、千乘郡、臨淮郡、東海郡、泗水郡、楚郡、廣陵郡、魏郡、常山郡、巨鹿郡、信都郡、真定國、中山郡、河間郡、廣平郡、清河郡、渤海郡、涿郡、廣陽郡、上谷郡、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遼東郡、玄菟郡、樂浪郡、代郡、太原郡、上黨郡、雁門郡、定襄郡、雲中郡、西河郡、上郡、五原郡、北地郡、朔方郡、漢中國、南陽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陽郡、長沙國、蒼梧郡、交阯郡、南海郡、鬱林郡、合浦郡、九真郡、日南郡、豫章郡、丹陽郡、會稽郡、六安郡、九江郡、廣德郡、廣宗郡、廣世郡。
更始政權間接控制的十九郡:泰山郡、城陽郡、濟南郡、齊郡、北海郡、高密郡、膠東郡、淄川郡、東萊郡、琅琊郡,此十郡為張步所據。安定郡、泰山郡、隴西郡、武威郡、金城郡、張掖郡、酒泉郡、武都郡、敦煌郡,此九郡為隗囂所據。
更始政權未控制的八郡:廬江郡,此郡為李憲所據。蜀郡、廣漢郡、巴郡、越巂郡、犍為郡,此五郡為公孫述所據。牂牁郡、益州郡,此二郡為據郡自保之地。

政治

政權性質

更始政權初期,綠林軍首領在政權中站優勢,確立誰為政權首腦的爭論,以及劉演後來被殺都反映了這一點。所以,從階級構成看,儘管劉玄是皇族出身,地主分子,並不妨礙初期的更始政權是一個農民政權。更始政權之後湧進了大批地主豪強分子,後期,他們逐漸占有了優勢。此後,政權迅速衰敗,由初期的農民政權轉化為封建性割據政權。

中央系統

更始政權的中央政府組成沿用西漢官制,以三公九卿為基本架構。中央核心權力,基本控制在以劉玄為代表的豪強地主手中,尤其是控制在右大司馬趙萌和丞相李鬆手中。
更始帝即位之初任命堂叔劉良當國三老,王匡為定國上公,王鳳為成國上公,朱鮪為大司馬,劉演任大司徒,陳牧為大司空,其餘都拜為九卿或將軍。
九卿是太常將軍劉祉、太常偏將軍劉秀、光祿勛劉賜、衛尉大將軍張卬、太僕廷尉大將軍王常、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他們各自分管的政務是:太長掌典禮,光碌勛、衛尉掌宮省禁衛,太僕掌皇帝車馬,廷尉掌司法,大鴻臚掌接待諸侯與少數名族,宗正掌皇族事務,大司農掌國家財政收支,少府掌皇帝器用服飾。九卿各官的長官是卿,副職為丞;其下分設各官管理具體事務,大體以令為正職,丞為副職。
更始帝遷都長安後任命朱鮪為左大司馬,宛王劉賜為大司馬,讓他們與李軼、李通、王常等人鎮撫關東。又任命李松為丞相,趙萌為右大司馬,共同主持內政。

法律制度

更始政權建立以後,廢止了新朝的法律,恢復了西漢的舊律。

分封制度

王號姓名在位時間王號姓名在位時間
梁王
23年-25年
定陶王
24年-25年
宛王
24年-26年
元氏王
24年-25年
燕王
劉慶
24年-25年
漢中王
24年-26年
蕭王
24年-25年
汝陰王
24年-26年
泚陽王
24年-26年
宜城王
24年-25年
膠東王
不受
淮陽王
24年-25年
鄧王
24年-26年
穰王
24年-26年
平氏王
24年-25年
隨王
胡殷
24年-25年
西平王
24年-25年
舞陰王
24年-25年
襄邑王
24年-25年
陰平王
24年-25年
潁陰王
宋佻
24年-25年
郾王
尹尊
24年-26年
廩丘王
田立
24年-25年

軍事

軍事編制

地皇三年(22年),綠林山中疾疫流行,綠林軍出山,一支由王常成丹等率領,西入南郡(治今湖北江陵),稱下江兵;另一支由王匡、王鳳、馬武等率領,北上南陽,稱新市兵。新市兵攻隨縣時,平林人陳牧廖湛率眾回響,於是綠林軍中又增添了一支平林兵。南陽的劉演劉秀兄弟為西漢宗室,見天下大亂,他們亦打著“復興漢室”的旗號,聯絡附近各縣地主豪強,並且把宗族、賓客組成一支七、八千人的軍隊,起兵反莽,稱為舂陵兵。

對外戰爭

宛城之圍
23年正月至六月
新朝
昆陽之戰
23年三月至五月
新朝
新豐之戰
23年八月
新朝
王匡攻洛陽之戰
23年八月至九月
新朝
長安之戰
23年八月至九月
新朝
洛陽之戰(吳漢等攻洛陽之戰)
24年秋至25年夏
劉秀
弘農之戰(赤眉軍弘農敗蘇茂)
24年正月
赤眉軍
河東之戰(鄧禹平定河東之戰)
24年秋
劉秀
漢中之戰(延岑劉嘉漢中之戰)
24年春至26年二月
延岑
蓩鄉之戰(赤眉軍蓩鄉敗李松)
25年三月
赤眉軍
士鄉之戰
25年四月
劉秀
溫縣之戰
25年四月
劉秀
洛陽之圍
25年七月
東漢(劉秀)
關中之戰(鄧禹西征關中之戰)
25年七月
東漢(劉秀)
衙縣之戰
25年七月
東漢(劉秀)
長安之戰
25年八月至九月
建世政權(赤眉軍)

經濟

貨幣

更始政權建立初始,王莽亂政後的經濟秩序尚未恢復,地方豪強和割據勢力各自為政,民間交易以谷帛兼前代舊錢,造成市場混亂不堪。更始二年(25年)估,更始政權於長安開爐鼓鑄五銖錢,史稱“更始五銖”。
更始政權所造更始五銖錢更始政權所造更始五銖錢

人口

更始政權沒有具體的人口調查,更始二年(25年)估計中國有2800萬人。由於王莽改制失敗加上自然災害頻發和14年黃河下游改道,致使17年爆發綠林赤眉起義。之後烽火遍地,軍閥割據和混戰,造成黃河流域大量人口死亡,其餘為躲避戰火大量向長江流域遷徙。東漢初年,江南地區人口升至全國四成,口數超過500萬的有豫州、荊州、揚州與益州等四州。南方人口增長的同時,北方大部分郡國人口減少。

賦稅

更始政權除按私有土地的數量徵收田租之外,還有田畝附加稅—芻、稿稅的徵收之制。更始元年(23年)光武帝曾為其季父舂陵侯劉敞“訟逋租”,為此他“詣大司馬府,訟地皇元年(20年)十二月前租二萬六千斛,芻、稿錢若干萬”。農民拖欠的舂陵侯家的“逋租”中,除糧食外,還有“芻、稿錢若干萬”,可見農民繳納的地租中,也包括有芻、稿稅,而且二者都系以錢折納。然則繳納給官府的芻、稿稅,也必然是如此。

農業

  • 水利灌溉
汝南地區的鴻隙陂,西漢時堙廢。汝南太守鄧晨對其加以修復,可以灌溉幾千頃良田。後來又不斷加以擴建。鄧晨曾任更始政權偏將軍、常山太守。
  • 牛耕技術
做九真太守任延在當地推廣牛耕,田畝年年增闢。在西漢後期發明的精耕細作的區種法,得到了迅速推廣。任延曾任更始政權會稽都尉。

文化

經學

由於更始政權時間較短,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不大。兩漢之交時著名的儒學大師鄭興,擅長曆算,喜好古學,尤其對《左氏》、《周官》有研究,東漢研究《左氏》的人多半出自鄭興的流派,與當時另一個經學家賈逵合稱鄭賈,他們的學術流派被稱為鄭賈之學。鄭興曾任更始政權丞相府長史、諫議大夫、涼州刺史。

文學

臣節是指士人對君主效忠的政治立場,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新舊政權交替時,臣節就為帝王和士人所關注。兩漢之際的士人到光武中興,就必須經受後人對臣節的考問。臣節對崔篆馮衍的政治前途和文學創作均產生了影響,因而他們的賦作分別呈現為愧悔和反抗兩種情感模式,為後世的“失節”文學提供了參照。

科技

由於更始政權時間較短,對中國科技的影響不大。南陽太守杜詩創造了利用水力鼓風鑄鐵的機械水排,引這種鋼材的製作方法。最初的鼓風設備叫人排,用人力鼓動。繼而用畜力鼓動,因多用馬,所以也叫馬排。直到杜詩時改用水力鼓動,稱水排。杜詩曾被更始政權徵召為大司馬府官吏。

民族

匈奴

更始二年(24年)冬,更始帝派遣中郎將歸德侯劉颯、大司馬護軍陳遵出使匈奴,授單于漢舊制璽印,因為送說、當其他親屬、貴人、隨從送回匈奴。匈奴單于欒提輿驕傲,對遵、劉颯說:“匈奴與漢朝本來是兄弟,匈奴中亂,孝宣皇帝輔立呼韓邪單于,所以說我認為尊漢。如今漢朝也大混亂,被王莽所篡奪,匈奴也出兵攻打王莽,擾亂邊境,令天下騷動思念漢朝;王莽最終失敗,漢朝復興,我也出了力,應當尊重我!”故與使節抗拒,單于始終堅持這樣的話。

西羌

新朝敗亡之後,羌人占據西海。更始年間,羌人侵犯金城、隴西。隗囂雖擁有軍隊而不能討伐的,於是派人宣慰。

外交

東漢

更始三年(25年)七月,光武帝下詔封更始帝為淮陽王;官吏百姓有膽敢傷害的人,以大逆之罪論處;如果有人將更始帝送到建武政權的,封列侯。

赤眉

更始帝定都洛陽,派遣使者招降樊崇。樊崇等聽說漢室復興,就留下軍隊,親率領將帥二十餘人,隨使者到洛陽投降更始政權,均被封為列侯,但都沒有封邑。
赤眉軍下詔勸降更始帝,二十天內投降,封長沙王,二十天外,不接受投降。

交趾

西漢時,越南北部設定交趾九真日南三郡。王莽篡位,錫光據郡不降。地皇三年(23年),更始帝劉玄即位,正其本官,仍為交趾太守。

西蜀

更始二年(24年)秋,更始帝派柱功侯李寶、益州刺史張忠,率領兵眾萬餘人侵掠蜀、漢。公孫述依靠蜀地地勢險要,民眾歸附,在綿竹大敗李寶、張忠。

河西

更始帝徵召隗囂和他的叔父隗崔、隗義等人,方望認為劉玄成敗還不知,堅決阻止了隗囂。隗囂不聽,希望以書信告辭而去。隗囂等人到達長安,劉玄任命隗囂為右將軍,隗崔、隗義都是舊號。

社會

階級

在兩漢之際的社會動亂中,小農、豪族、士人及劉氏宗室等成為參與社會動亂的主要群體。小農是動亂的形成者,因勢而動的豪族、士人等則成為了社會動亂的促進因素。由於小農、豪族、劉氏宗室等在政治意識、社會身份和社會動員能力上的巨大差距,新朝末年小農的起事雖然頻繁和廣泛,但從根本上而言都是一種暫時的、盲目的和零散的活動,難以形成統一有序的軍事力量,而以劉氏宗室為首,包括豪族階層在內的兩個群體,不僅擁有強大的經濟、社會力量,而且具有明確的政治目的和政治策略。在各自勢力的發展中,由於他們大多重視吸納地方豪族和士人來加強自身實力,同時還注意吸收農民軍的力量,因而在社會動亂的發展過程當中,成為推翻新朝、建立東漢的主導力量。

心理

王莽改制,試圖在托古形式下解決西漢中後期以來的積弊,但事與願違,卻使得眾庶各不安生,招致了普遍的不滿和反對,王莽曾經使社會各階層、各類身份的人都獲得過實際的改革利益,因而獲得最廣泛的支持。正是由於他們對改革的期望值過高,自然也無法接受失敗的結果。轉而懷念曾經被他們詛咒的漢王朝,於是思劉興漢一時成為社會各階層共同心裡追求。

帝王世系

廟號王號名諱生卒及在位年月年號陵號
-
淮陽王
?-23年3月11日-25年10月-11月
更始
霸陵附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