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樂舞雜技陶俑

漢代陶塑珍品。1969年山東濟南市郊無影山西漢墓出土。雜技陶俑燒造於一個長方形陶盤上,有二十一人,七人登場表演雜技,姿態生動,其中兩人為女子,穿長袖花衣,相向起舞;兩人倒立,兩手著地,上身挺直,下肢前曲,頭部前伸,作“拿大頂”姿態,造型矯健穩重而有力;一人騰身而起正在翻筋斗;另一作難度很大的柔術表演,雙足由身後上屈放於頭側。表演者左前方一人,穿朱色長衣,可以轉動,似為指揮。右樂隊七人伴奏,使用的樂器有鐘、建鼓、小鼓、瑟、笙等。兩女子長跪吹笙,其餘都是男性。陶盤左右兩端有七人,長衣曳地,拱手而立,作觀賞狀。一側三人戴冕形冠,另側四人頭戴環形帽。(這個舞台是一件長形陶盤,21件陶俑或演奏、或觀賞,被固定在陶盤之上。在舞台的中心,有一頭戴冠、身著朱袍的陶俑。似為演出司儀,他正在向觀眾介紹節目。司儀身旁有兩位身著紅、白兩色舞衣的女子,她們正揮動長袖,翩翩起舞,旁側戴尖帽的男子,正相向倒立表演“拿大頂”。向後還有兩位男子在表演軟功,舞台後有七人組成的樂隊,演奏者分別在吹笙鼓瑟擊缶、敲鐘、捶鼓,個個神情專注。舞台兩側有七名觀眾或助興者,他們頭戴冠、腰系帶,相向拱手而立。)整組造型較為稚拙,僅塑人體輪廓,姿態亦稍呆滯,但色彩濃艷,人物繁多,渲染出市井意趣。雜技表演,漢代甚盛行,文獻多存記述。解放後發現的漢畫象磚和畫象石,有不少以雜技表演為題材,但是成組雜技陶俑的發現,較罕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代樂舞雜技陶俑
  • 定義:漢代陶塑珍品
  • 出土日期:1969年
  • 出土地點:山東濟南市郊無影山西漢墓
  • 雕刻人數:二十一人
  • 包含藝術:舞蹈、音樂、雜技
西漢墓隨葬品,特色與收藏,

西漢墓隨葬品

西漢墓隨葬品,在這張陶板上,漢代藝術家為我們再現當時風行市井的“百戲”演出時的熱鬧歡快場景,成為漢代社會生活的縮影化石,具有高度的文化價值。漢代統治者接受“謂死如生”的觀念,盛行厚葬,尤其在西漢經濟復甦之後,這種情形上行下效,愈演愈烈。隨政治、經濟各方面變化,西漢晚期的陶俑不似早期隨葬題材的單一和造型的呆滯,開始出現世情濃郁的百戲、說唱等情境陶塑,尤以圖中看到的樂舞雜技俑為多,它們出土于山東濟南市無影山西漢墓。

特色與收藏

這組彩繪雜技樂舞陶俑,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舞台演出場面,在目前發現的同類內容的中國古代藝術品中屬於年代最早的一件。它集舞蹈、音樂、雜技於一體,布局井然有序,氣氛熱烈歡快,人物生動傳神,再現了當時風行的“百戲”演出時的熱鬧場面。
現有市場中的漢代陶塑陶俑,不論真偽均以多以單體造型出現,鮮見有似於圖者的作品出示。擁有真品者即便出售,也早作暗盤交易。收藏愛好者須謹慎對待。如若市易,該物估計可價高萬元左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