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子歌

漁子歌

一位垂釣的漁者,悠閒自在的坐在船上,釣鮮美、肥嫩的鱖魚,漁者穿著用棕樹皮做的披風,戴著用箬笠編制的斗笠,有一點雨或風也不回家,因為他受到官府的壓迫,不願再回到那裡。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漁子歌
  • 創作年代:唐
  • 文學體裁:絕句
  • 作者張志和
原文,注釋,解讀,賞析,詩人小傳,

原文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注釋

西塞山】山名。在今黃石市。
【箬(rùo)笠】竹篾,竹葉做的斗笠。
【蓑衣】用草或粽編制的雨衣。

解讀

這首詞描寫了江南水鄉春汛時期捕魚的情景。有鮮明的山光水色,有漁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詩寫的山水畫

賞析

首句“西塞山前白鷺飛”,“西塞山前”點明地點,“白鷺”是閒適的象徵,寫白鷺自在地飛翔,襯托漁父的悠閒自得
次句“桃花流水鱖魚肥”意思是說:桃花盛開,江水猛漲,這時節鱖魚長得正肥。這裡桃紅與水綠相映,是表現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漁父的生活環境。
三四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描寫了漁父捕魚的情態。漁父戴青箬笠,穿綠蓑衣,在斜風細雨中樂而忘歸。“斜風”指微風。全詩著色明麗,用語活潑,生動地表現了漁父悠閒自在的生活情趣。

詩人小傳

張志和(730年?~810年?),字子同,初名龜齡,漢族,婺州(今浙江金華)人,自號“煙波釣徒”,又號“玄真子”。唐代著名道士、詞人和詩人。十六歲參加科舉,以明經擢第,授左金吾衛錄事參軍,唐肅宗賜名為“志和”。因事獲罪貶南浦尉,不久赦還。自此看破紅塵,浪跡江湖,隱居祁門赤山鎮。其兄張鶴齡擔心他遁世不歸,在越州(今紹興市)城東築茅屋讓他居住。史載唐肅宗曾賜他奴婢各一人,張志和讓他們結婚,取名漁童和樵青。著有《玄真子》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