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鏈球菌性壞疽

溶血性鏈球菌壞疽系由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炎症性化膿性疾病。多在外傷或手術後發生,如皮膚擦傷、外科切口、褥瘡、肛周瘺管或糖尿病性足部潰瘍等,且多見於糖尿病、心血管及腎臟疾病者,表現為暴發性境界清楚的疼痛性腫脹性紅斑、潰瘍、壞死。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hemolytic  streptococcal gangrene 
  • 就診科室:皮膚科
  • 多發群體:糖尿病、心血管及腎臟疾病者
  • 常見病因: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
  • 常見症狀:暴發性境界清楚的疼痛性腫脹性紅斑、潰瘍、壞死
病因,臨床表現,診斷,治療,預防,

病因

本症系在皮膚損傷或手術後所致的皮膚及筋膜的感染,導致皮下血管血栓形成而引起的皮膚及筋膜壞死。以往認為只是由於溶血性鏈球菌引起本病,但近來發現尚在病損處培養出多種獨立的細菌,包括乙型溶血性鏈球菌、葡萄球菌、腸道桿菌及厭氧菌等。

臨床表現

多發生於四肢,皮損在1~3天內迅速擴大,同時伴有高熱、衰竭等嚴重全身症狀。患部呈暗紅色,其上發生多數水皰或大皰,下部發生不規則的出血性壞死,水皰破後,呈現出境界清楚的皮膚壞疽,且不斷擴大,此時患處皮膚麻木,有壞死黑色焦痂,四周繞以紅暈,故很似三度燒傷。經1周或10天后壞死組織可腐敗脫落,但在身體其他部位可發生轉移性皮損,多數患者病情不斷發展,中毒症狀逐漸加重,終因敗血症休克而死亡。

診斷

根據最初皮膚上出現境界清楚,表面緊張光亮,類似丹毒的局限性紅腫斑塊,伴局部疼痛、發熱和衰竭症狀,紅腫迅速變成暗紅色或青黑色並出現大皰,隨即大皰變成境界明顯的皮膚壞死、脫落,壞死深達皮下組織形成潰瘍壞疽,並在壞死組織邊緣部分離出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即可診斷。

治療

早期足量、敏感抗生素對控制病情極為重要,病損處可及早進行廣泛的切開清創,全身應積極支持治療和大量抗生素,可選用氨苄西林、林可黴素、克林黴素等敏感抗生素。

預防

1.廣泛進行宣傳教育工作,定期進行預防檢查,儘可能消滅一切發病因素。
2.注意皮膚衛生,加強身體鍛鍊,增進皮膚的抵抗力。
3.保持皮膚屏障的完整性。對於瘙癢性皮膚病,避免搔抓及皮膚摩擦,及時進行合理治療防止皮膚損傷。
4.衣帽毛巾、面盆等個人用品禁止公用,防止接觸傳染,對患者適當進行隔離。患者所用敷料及接觸物要嚴格消毒或焚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