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劑脫蠟

溶劑脫蠟

溶劑脫蠟是石油產品精製的一種重要方法。潤滑油原料通過溶劑稀釋和冷凍,使其中的蠟結晶析出,從而降低潤滑油凝固點的過程。工業上將含蠟原油通過原油蒸餾所得到的潤滑油餾分,經過溶劑精製、溶劑脫蠟和加氫精制可製成潤滑油和石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溶劑脫蠟
  • 又名溶劑脫瀝青
  • 組成:石蠟基和中間基原油
  • 國家:中國
分類,製備,工藝流程,

分類

若以原油蒸餾的減壓渣油為原料通過溶劑脫瀝青、溶劑精製、溶劑脫蠟和加氫精制(或白土精製)過程,可以製成潤滑油(基礎油)和地蠟(見石油蠟)。

製備

由石蠟基和中間基原油(見原油評價蒸餾得到的潤滑油原料中都含有蠟。這些蠟的存在會影響潤滑油的低溫流動性能。由於蠟的沸點與潤滑油餾分相近,不能用蒸餾的方法進行分離,但蠟的凝固點較高,逐漸降低溫度,蠟就從潤滑油中結晶析出,從而可通過過濾或離心分離的方法將蠟與油分離。在低溫條件下,潤滑油的粘度很大,所生成的蠟結晶細小,使過濾或離心分離很困難。因此,需加入一些在低溫時對油的溶解度很大而對蠟的溶解度很小的溶劑進行稀釋。苯類溶劑能很好地溶解潤滑油,但它對蠟的溶解度也較大。酮類溶劑對蠟的溶解度則很小。因此,常在苯類溶劑中加入一些丙酮或甲基乙基酮以降低苯類溶劑對蠟的溶解度。
溶劑脫蠟

工藝流程

第一套丙酮-苯脫蠟裝置建於1927年,以後,採用的溶劑還有甲基乙基酮-甲苯、丙烷、甲基正丙基酮和烴類的氯化物等。溶劑脫蠟過程的工藝流程大體相同,以酮苯脫蠟為例(見圖),包括結晶、過濾、溶劑回收、冷凍等部分。原料與溶劑在帶刮刀的套管結晶器內先與濾液換冷,並加入部分溶劑,再經氨冷和溶劑稀釋後進行過濾。過濾後的濾液和蠟液分別進行蒸發和汽提以回收溶劑。
所加混合溶劑的組成與溶劑比因原料性質(沸程、含蠟量和粘度等) 及脫蠟深度的不同而異,一般甲基乙基酮-甲苯溶劑中含甲基乙基40%~60%,溶劑比為 1~4:1。稀釋溶劑分幾次加入, 有利於形成良好的蠟結晶,減少脫蠟溫差(即脫蠟油凝固點與脫蠟溫度的差值)及提高脫蠟油產率。原料在套管結晶器中的冷卻速度不宜過快,以免生成過多的細小蠟結晶,不利於過濾。
過濾是在轉鼓式真空過濾機內進行的,按照原料含蠟量的多少,分別採用一段或兩段過濾,從濾液和蠟液中回收溶劑,均採用多效蒸發及汽提,以降低能耗。此外,為減少溶劑損失和防爆,還設有惰性氣體防護系統。
發展趨勢  潤滑油溶劑脫蠟是一種昂貴的石油煉製過程,投資和操作費用都很高。因此,各國致力於尋找合適的溶劑,發展新的結晶設備,改進過濾設備,改進溶劑回收流程和操作條件,以提高溶劑脫蠟的技術水平。此外,正在進行加氫脫蠟的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