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墘村(福建省龍海市紫泥鎮行政村)

溪墘村(福建省龍海市紫泥鎮行政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福建省龍海市紫泥鎮溪墘村位於烏礁島中部,地勢西高東低,全村東西總長約2公里。寬約0.5公里,東鄰下樓村,西、北分別與南書村港西自然村、港東自然社相接,西南與龍海市區隔九龍江相望。全村1108戶4653人。近年來,部分村民到漳州、廈門、石碼、深圳、湛江等城市專營海產品,部分村民辦起了海產品加工廠。2005年,康源盛等人集資5000多萬元建造萬噸機械化造船廠,占地100畝,從業人員50多人,年產值2000萬元。目前溪墘村共有100多艘大型的撈沙船(每艘撈沙船價值200~1000多萬元),年產值2億元左右。村民在村內開食雜店、機修店、零配件店、機車維修店共26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溪墘村
  • 外文名稱:Xi Qian Village
  • 別名:增興社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福建龍海
  • 下轄地區:洲仔,下尾,港口,下埕,城仔內等
  • 政府駐地:下埕社
  • 電話區號:0596
  • 郵政區碼:363000
  • 地理位置:龍海市烏礁島中部
  • 面積:約1平方公里
  • 人口:約5000人
  • 方言閩南語
  • 氣候條件: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北極殿,南海殿
  • 機場廈門高崎國際機場
  • 火車站:龍海市顏厝漳州站
  • 車牌代碼:閩E
政區沿革,姓氏源流,經濟狀況及基礎設施建設,宗 祠,文物古蹟,歷史事件,名優特產,

政區沿革


溪墘村在明朝時為龍溪縣二十八都烏礁洲南溪墘增興社。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屬龍溪縣二十八都烏礁保。民國28年12月龍溪縣第六區合作鄉溪墘前、溪墘後兩保。民國36年屬龍溪縣烏礁鄉溪墘保。1950年為龍溪縣第四區錦田鄉溪墘村。1952年屬龍溪縣第四區溪墘鄉。1955年屬城內區。1956年屬龍溪縣平寧區。1958年9月為海鷹人民公社溪墘耕作管理區。1959年3月為紫泥人民公社溪墘生產大隊。1967年為龍海縣紫泥人民公社溪墘大隊革委會。1984年為紫泥鄉溪墘村。1992年為紫泥鎮溪墘村。

姓氏源流


溪墘村原為徐、黃、江、郭、錢、安、陳、林等10多姓的雜居地,其中徐姓最早在溪墘建社。康姓約於1400年遷入,現占全村人口的大多數,原居住的其他姓氏逐漸遷出。
溪墘康氏源自征閩越部隊,干戈平息後,就地戍邊墾地,居住在康厝林社(今角美鎮沙坂村),繁衍發展到18個角落。後因村民與官府發生衝突,為避朝庭派兵問罪,而四散逃亡。康厝林社就此解體,變成廢墟(民國時遺蹟尚存),劫難後倖存“五山”(同安禾山、南安崧山、永春鳳山、莆田梨山、龍海安山)。安山始祖中德生四子,景惠、景隆、景山、景助。溪墘一世祖一說為景助,一說為康定。據傳,其輾轉于海澄豆巷、山後英地社和紫泥南書港西社,最後在溪仔墘頁仔角落租房定居、開基,歷經600年,傳至今26世,人口近5000人。
溪墘康氏歷代在厝中廳門口掛竹架,竹架-“京兆”二字,紀念康氏祖先從河南開封京都而來,這也是康氏四大衍派之一的“京兆”衍派。祖先陵墓碑刻“礁南”為社名,一般對外沿襲明朝建制“增興”社名。現祭祀亡者的祭文亦沿續“漳州府二十八都烏礁洲南溪墘增興社”的讀法。
溪墘康氏第二房遷居今華安縣沙建鎮建村朝營社,傳至今22世,50多戶、300多人,並繁衍牛頭坂社和銀塘社。明嘉靖末年,溪墘村康大順遷廣東潮州府潮陽縣黃隴都倚溝村(今汕頭市潮南區兩英鎮倚溝村),傳至今18世,400多戶、3000多人。溪墘康氏十世時分衍台灣溝墘建社立業(今台灣省台中市南屯區),至20世紀30年代尚有聯繫,現已無聯繫。溪墘康氏十四世左右,純齊開基今港尾鎮石坑村田遼社,傳至今14世,22戶、116人。1870年左右,溪墘康氏十六世有兄弟二人遷居福河(今榜山鎮福河村),傳至今5代,39戶、198人。20世紀30-40年代,溪墘康氏為了逃避-抓壯丁,有許多人逃避到石碼港口橋社和蔬菜社定居,現港口橋康氏有105戶、520人,蔬菜社10多戶、50多人。
此外,有黃姓188人、林姓169人、吳姓160人、姚姓97人、郭姓88人、江姓81人、陳姓73人、莊姓68人、王姓55人,還有鄭、張、高、方、楊、謝、何、李、連、葉、蔡、劉、許、周、洪、單、徐、歐、鄒、柯、沈、曾等共59姓。

經濟狀況及基礎設施建設


民謠有言:“溪墘本姓康,米缸在海中央。出門拼生死,三餐填肚腸”。這是溪墘人世代以海為生的寫照。
溪墘村人多地少,可供開發圍墾的淺灘有限,造就以海為生的傳統經濟模式。海蠣養殖:首創人工養殖海蠣的方法,在淺灘處建造專供海蠣生長的場所(俗稱蚵埕)。溪墘歷代先輩在九龍江口圍了幾十圍蚵埕。20世紀70年代各生產隊又擴大範圍。80年代是村民集資或貸款、個體或合夥大力發展蚵埕的鼎盛時期,原屬集體的蚵埕也因體制改革分到各家各戶,當時全村共有蚵埕3000多畝。同時引進深水吊蚵養殖。上世紀90年代後,村民紛紛到晉江、惠安、雲霄、詔安、東山、廈門、廣東等沿海地區發展深水吊蚵養殖,總數5000多畝,成為一大支柱產業。現養殖面積4000畝,產量160萬斤,產值800萬元。螃蟹捕撈:發明了“蘭宅”船捕撈螃蟹,其船底形似雞蛋,能經受風浪顛簸。1985年,全村有“蘭宅”船80艘,從業120戶,每天最多每艘船可捕撈100多斤螃蟹。後來又發展用流刺網具捕撈螃蟹,船也由人工和風帆動力改為機械動力。到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已沒有村民從事螃蟹捕撈業。紫菜養殖:20世紀70年代引入,至80年代已發展到1000多畝。現從事紫菜養殖的村民都到外地進行養殖。1985年全村釣魚專業隊有150多艘船,魚貨全部售給廈門外貿公司。現釣鱸魚、石斑魚專業隊已撤銷。近年來,村里耕地大多改為“蝦池”。另有蟶埕200多畝。
1977年,村里開始規劃巷口、大菜園、聖殿、上洋、下尾、錦州6個自然村的新村建設;現大菜園建成98座、下尾建成40座、聖殿建成24座、上洋建成80座、錦州建成60座,同時進行新村的水泥路面建設。全村普及用電和自來水,電視機、電話基本普及,村民大多數以電、液化氣為烹飪燃料。1989年榮獲全國百個村鎮建設、福建省十個村鎮建設先進村稱號。
新中國成立前,在黃氏祠堂興辦初級國小。1959年改辦六年制完全國小-溪墘國小。1966年增辦1班農業中學,1970年改辦初級中學,後遷至港東社為烏礁中學。溪墘國小是原烏礁島的中心國小,1970年投建8間教室,1985年建一座三層樓和一座二層教學樓,取名增興樓。現有14個班,學生420人,教師20人。
1964年在溪墘渡口與南書村的岸邊建造了三孔的紅旗水閘,使溪墘港集灌溉、排澇、避風的功能。

宗 祠


康氏大宗———追遠堂 始建年代不詳,是溪墘康氏最大宗祠,座落於村中央的下埕社。坐向醜未兼癸丁,地理“母雞穴”,象徵雞鳴頭聲、富有智慧和創造、財丁貴並茂、福祿壽齊全。1992年由村民捐資20多萬元重新建設,同年完工。重建後的宗祠仍保持原來的格局,坐北向南,二進堂,中有天井,後有一排三間廂房,進深20.5米,占地面積225平方米。宗祠正面牌匾-“康氏大宗”,門前有重鐫古祠聯云:“追宗念祖躬而敬,遠子近孫澤奕昌”。前堂中掛“節孝”牌匾,後堂中掛“父子貢元”牌匾,後堂祖龕前掛堂號牌匾“追遠”,左邊掛“文魁”,右邊掛“武魁”,祖龕內供奉始祖神位(原神位牌1958年被毀)。門前掛燈“奉政大夫”。祠堂前原有一口池塘,重建後改為廣場,長50米、寬11米。每年正月十五日新婚夫婦都要到祠堂祭祖,提燈回家,意為添貴丁發大財。當年生男孩的人家要在農曆八月十五日到祠堂祭祖,並向本社的村民分餅。每年正月十一和冬至日春秋二祭。每年的祭祖都要由大房長子孫開祠堂門。新婚青年男女都要到“追遠堂”祖祠拜祭祖先。亡故者埋葬前都要把棺材抬繞過祖祠。族譜在0期間燒毀。
大、三房祠堂 位於下埕社,始建年代不詳。坐北向南,二進堂,前面有旗桿石,門前掛燈“榮祿大夫”(一品官),堂號棋盤角康彀兄弟連試“存愛堂”,地理“鳳凰穴”。每年春秋二祭與追遠堂同樣。解放初期原貌依存,後來作為生產隊倉庫隊部,1984年改建成村辦公樓和電影院,1991年又改建為一座兩層辦公樓和幼稚園至今。
棋盤祠堂 位於下埕社,始建年代不詳。坐北向南,在大、三房祠堂右邊,與其共用地理“鳳凰穴”,主地理在兩宗祠中的“巷中”為“鳳凰”的主骨,兩間祠堂為翅膀,象徵鳳凰展翅高飛、前程無量。堂號棋盤角康彀兄弟連試“存愛堂”,每年春秋二祭與追遠堂同樣。
上厝祠堂 位於下尾社,建於清朝道光年間。2003年捐資22萬元重建,坐北向南,二進堂,門前掛牌匾“康氏祠堂”,對聯:“上代祖先行仁德,厝成裔孫丁財旺”,中有天井,後堂上方牌匾“紹衣堂”,後堂供奉三代祖康漢明。祠堂總長31.45米,面寬10.6米,堂進深20.3米,建築面積212平方米,前有廣場,左右立旗桿一對。
大房祖公廳 位於竹腳社,始建年代不詳。坐南向北,解放初期原貌依存,1958年神牌被毀,1961年改建為生產隊倉庫。
郭氏祠堂 位於下尾社,始建年代據傳比康氏祠堂還早。曾作為倉庫,現已毀。
黃氏祠堂 一座位於城仔內社,始建年代不詳。坐西向東,堂深10.8米,面寬7.45米,建築面積80平方米,後改為坐北向南。正月初六與冬至祭祖。1955年作為生產隊間,後拆除改建為生產隊蘑菇房。1982年倒塌。一座位於下尾瓦社,坐北向南,據傳與城仔內社黃氏祠堂同宗的兄弟分支,正月二十三與八月初八祭祖。民國時期作為鄉政府辦公場所,解放後作為學校。1970年學校改建,作為操場。
江氏祠堂 位於城仔內社,始建年代比康氏祠堂還早。坐北向南,二進堂,中有天井,堂深18.6米,面寬9.45米,建築面積176平方米。曾三次修葺,最後一次修葺為1925年左右。1958年作為村發電廠和碾米廠。

文物古蹟


北極殿 俗稱玄天上帝公廟。位於城仔內社,始建年代不詳。1985年重建。坐北向南,二進堂,中有天井,面寬10米,堂深15米,堂後廂房深5米,建築面積200平方米。殿堂前掛“北極殿”,天井左邊為伽蘭爺菩薩,右邊為福德正神菩薩。後殿正中堂為玄天上帝、玄天二帝、玄天三帝菩薩,左邊為泗洲佛祖菩薩,右邊為注生娘媽菩薩。前面有廣場,廣場左邊有一戲台,右邊有棵榕樹。原神像於1967年被燒毀,1979年重雕,1999年被盜,2000年再雕
溪墘村(福建省龍海市紫泥鎮行政村)
南海殿 位於下尾瓦社,始建年代不詳。原存遺址,1958年拆除,1985年重建。面寬11.65米,深18.85米,總面積220平方米;二進殿,殿前正中牌匾“南海殿”,中有天井,天井兩邊是欄亭,左欄亭為伽蘭王爺,右欄亭為福德正神菩薩,欄亭左上方為元帥爺菩薩,右邊為注生娘媽菩薩,後殿正中為南海佛祖菩薩,左邊為伽蘭爺菩薩,右邊為王媽菩薩。殿前戲台1座(原為池塘,後填塘為廣場)。每年六月十八日為聖誕日。
中府廟 為溪墘村最早的廟宇之一,位於下埕社,始建年代不詳。1995年10月重建,坐北向南,面寬9.3米,深16.9米,建築面積157平方米。二進殿,殿前牌匾“中府廟”,門前聯云:“增福景祚錫社稷風調雨順,興仁德普濟黎庶吉慶安康”。前殿為廳堂,中有天井,天井左邊為伽蘭爺菩薩,右邊為福德正神菩薩,後殿前左邊為泗洲佛祖菩薩,右邊為蔡媽夫人菩薩。殿後中堂為中府元帥菩薩,左邊為王公菩薩,右邊為王媽菩薩,左邊有一邊門,右邊內側放置八件武器(刀、斧、槍、錘等)和肅靜、迴避牌子。門聯:增福景祚錫社稷風調雨順,興仁德普濟黎庶吉慶平安。堂聯:土厚泉甘面里魚旗符牧夢,地靈人傑一方蕭鼓迓神麻。
鎮霞宮 位於港口社,始建年代不詳。1998年5月捐資14萬元重建。坐東向西,一進殿,面寬6.2米,深11.4米,占地面積70平方米。殿前上方牌匾“萬年堂”,殿前楹聯云:“中天開泰萬民平安,壇地繼盛百世福澤”。殿前增建四柱亭閣,面寬6.2米,深3.8米,亭閣上方牌匾“鎮霞宮”。亭閣楹聯云:“霞宮安順協力三壇,鎮境平安興旺萬年”。目前是福建省龍海市首座以中壇元帥為主的庵,左邊奉拜先生公(沈法顯)也獨一無二,右邊福德正社菩薩。萬年堂裡面現有(三寶)在文化大革命沒有被廢除,有五雷、法鞭、舊咒薄。自文化大革命後復興每月的初二,十六,由萬年堂座牙(囉堂)。至今溪墘村以走船為主和社裡家長的不重視,現今萬年堂小法面臨失傳。
溪墘村(福建省龍海市紫泥鎮行政村)
溪墘村(福建省龍海市紫泥鎮行政村)
溪墘村(福建省龍海市紫泥鎮行政村)
溪墘村(福建省龍海市紫泥鎮行政村)
溪墘村(福建省龍海市紫泥鎮行政村)
溪墘村(福建省龍海市紫泥鎮行政村)
廠官爺廟 專管做醮之事,位於下埕社,中府廟後,始建年代不詳。1997年重建,坐北向南,一進廟,呈長方形,面寬9.3米,深4.7米,面積44平方米。廟中堂為廠官爺菩薩,左邊為屯目公,右邊為福德正神。
鎮天宮 位於洲仔社,始建年代不詳。1986年重建,一進殿,面寬4.1米,深6.7米,建築面積25.5平方米。殿門上方牌匾“鎮天宮”。正中堂法天聖者菩薩,左邊伽蘭爺公,右邊福德正神菩薩,楹聯:“世居福郡轉臨漳,赤腳收來行正法”。
溪墘村(福建省龍海市紫泥鎮行政村)
安天宮 位於竹腳社,始建年代不詳。1988年捐資7萬元重建,一進殿,面寬5.33米,深7.8米,建築面積41.6平方米。殿門上方牌匾“安天宮”,中堂初祖祖師菩薩,左邊菜祖菩薩。
澎岩宮 位於竹腳社,始建年代不詳。面寬3.8米,深6.9米,建築面積26平方米。所祈菩薩俗稱老祖師叔,據說是初祖祖師的師傅
天上聖母廟 位於港口社渡口,原居中府廟,1998年移現址暫安位。其專門保佑海上生產和“跑船人”。
舊城牆 位於城仔內社,為宋代防海盜的“砂規”建築,現保存僅3處。舊城門寬1.31米,高2.52米,城牆“砂規”厚度0.45米,長度向東延伸20米,向北延伸15米。
兩廣夫人兄弟大厝 位於竹腳社,始建年代不詳,上世紀初重修一次。兩座大厝坐南向北,結構一樣,並排對齊,相隔1.1米。大厝內各有四房一廳,厝後各有兩房一廳,兩側有三廳六個小廂房。大厝與後房有一長方形小埕相隔,大厝與廂房相隔1.4米,大厝前各有11×9.2米埕,廂房為20.5×5.7米。牆壁用砂規和熟磚頭砌成,前面開挖一口大池塘,地理為“龜穴”。現保存較好。
武舉人大厝 位於城仔內社,坐南向北。大厝為二進,寬12米、長20米,前面兩房一廳,中為天井,旁邊有涼亭。後面四房一廳,廳邊放置錘、刀、等武器。兩側建有廂房,寬7米、長20米,與大厝各有2.5米內埕相隔。大厝全部為砂規牆壁,現保存較好。
華僑大厝 清朝末由印尼華僑康仕途所建。康仕途有7個兒子,這座大厝是為在國內生活的兩個兒子建的。坐北向南,長39.26米,寬13.05米,建築面積400多平方米。由前廳中廳後廳三部分組成,前廳為二房一廳,中廳有四房一廳,後廳有二房一廳,前廳與中廳之間有一長13.05米、寬4.5米的內埕相隔,中廳與後廳有一長13.05米、寬3.98米的內埕相隔。雖年久失修,但外貌依舊。

歷史事件


華國鋒同志視察溪墘村1971年7月5日下午,時任國務院農業口負責人華國鋒,從石碼乘木舢板船渡江來到溪墘村調查。在村部,他觀看牆壁上村幹部和民眾寫的學習毛澤東著作的心得體會,並聽取村幹部的匯報,又到打穀場觀看村民打穀,詢問村民怎樣用沿路曬著的竹籠捕螃蟹的,以及海上生產的情況。村幹部向他匯報溪墘村“二分土地上革命”,以海為生,向山要糧,向海發展,以及海產蚵、螃蟹、石斑魚聞名東南亞和歐美的情況。華國鋒聽後,誇獎溪墘村是個了不起的“魚米之鄉”。在回縣城的路上,他十分親切地招呼送飯給母親吃的小孩康和平,看到飯是乾飯,菜里有魚有肉,連說“很好,很好”。華國鋒的到來鼓舞了溪墘村民進一步開拓發展,使溪墘村成為當時福建省“農業學大寨”的一面紅旗,1972年在《福建日報》上被通報表揚,省委、省政府獎勵“洛陽”40馬力拖拉機1台。華國鋒當選中共中央主席國務院總理、中央軍委主席後,為了紀念他到溪墘視察,溪墘村在村部創辦一個展覽館

名優特產


龍海市紫泥鎮溪墘村是蟳類主產區,這一帶村民世代相傳的捕蟳技術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溪墘紅蟳以個大、色澤鮮艷、肉味鮮美馳名海內外。溪墘紅蟳,俗稱蟳,善穴居,晝伏夜出,與江浙、南海等地產出的蟳比較,前者色澤光亮呈現青藍色,殼較薄且大螯較大,整體目的地來飽滿,食用時味香濃郁、肉質細嫩;後者色澤較深呈深藍色,殼較厚且大螯較小 紫泥鎮海岸線長達56公里,海域面積500餘平方公里紅樹林面積5000多畝,海水中微生物含量居全國各海域之首。溪墘紅蟳棲息於九龍江下游鹹淡水匯合處,盛產期是在每年的八、九月份。紅樹林肯有淨化海水的功能,故水生物種極其豐富,為紅蟳提供了豐富的天然餌料,促進雌蟹育成膏蟹(紅蟳)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而溪墘人捕捉紅蟳也富有情趣,就是將整排的竹籠放入九龍江之中,“請蟳入籠”。而精緻的竹籠設定的“入口”,紅蟳順流進入後,不能輕易退出,即成籠中之物 溪墘紅蟳為高蛋白脂肪食品,含18種胺基酸,其肉質鮮美且營養豐富,素為筵席上之佳肴。尤其是性腺成熟的雌蟹(俗稱紅蟳),有海上人參之譽是產婦和身體虛弱者的高級補品,溪墘紅蟳除了可食用外,還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肉和內臟可治疥癬、皮炎、濕熱、產後血閉,長期食用具有利水消腫、去斑美容、滋陰壯陽之功效,亦為優良的美容保健食品 食用溪墘紅蟳要講究烹飪藝術和方法。食用前先用清水沖洗,再殺之(可用牙籤從螯足的關節處刺入,破壞其中樞神經),而後去縛刷洗內臟。如果要將紅蟳清蒸,就不必將紅蟳的內臟挖洗,以免失去其香味。
溪墘村(福建省龍海市紫泥鎮行政村)
溪墘蚵仔煎產自溪墘村本地,小時候跟著大人到石碼街,偶爾會去吃一盤海蠣煎,也叫蚵仔煎。那時吃的蚵仔煎,一種是大蚵,一種是珠蚵,也叫同安蚵,沒有污染,味道純正。在舊菜市,煎蚵的商販把一具平底鍋支在爐灶上,把柴火燒得旺旺的,抹上肉油,再把大蚵拌以番薯粉、蒜葉倒入平底鍋煎,快熟的時候打上個鴨蛋,攤散,鋪平,翻過來再煎熟,滴上幾滴醬油,然後碼在盤子上,放點蘿蔔片或芫荽菜,吃起來真是香脆適口。
溪墘村(福建省龍海市紫泥鎮行政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