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溪魚頭宴

湯溪魚頭宴

商賈雲集,也帶動了飲食文化的發展,也就能有高超廚藝的廚師將簡單的池魚變成鮮而不腥、入口竄香、回味悠長的美食,一點也不足為怪。但時至今日,三饒的飲食已經沒落,反倒是周邊的鄉鎮飲食文化做得風生水起。與三饒相鄰的湯溪鎮,就以魚頭宴最為出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湯溪魚頭宴
  • 外文名:Fish head banquet of Tangxi
  • 特點:鮮而不腥、入口竄香
  • 地址:三饒
  • 材料:松魚頭
背景介紹,相關介紹,

背景介紹

在家鄉三饒流傳著這樣的民間諺語:三饒池魚未臭腥。稍有生活常識的人都知道,大凡魚類都帶有腥味,三饒池魚當然也不例外。那么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諺語產生呢?我揣測著許是樸實的三饒人對於魚的至愛所在。昔時山城三饒作為饒平的舊縣治,是政治文化的中心。

相關介紹

湯溪魚頭宴所用的魚頭是松魚頭,松魚學名叫鱅魚。鱅魚似乎不能列入美食食譜,李時珍把它定性為:“蓋魚之庸常”,故名為“鱅”。最想不到的是,評價起松魚整體素質,李時珍像是時下許多電視節目中選秀場的娛樂評審,毫不留情說是“魚中之下品”。這也難怪,能在眾多名家筆下留下美名的魚,尋覓不到松魚的蹤跡。毛主席鐘情的是武昌魚,有浪漫詩句為證: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而宋代范仲淹不愧是政治家,在品嘗鱸魚的美味後,一首《江上漁者》: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鱸魚的美與捕漁者的艱苦躍然紙上。唐朝的張志和卻純碎是個美食家,單是那“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已經把詩人的心境很好地表達出來了,令人遐想萬千。其實在中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有人也因為喜歡魚的美味而喪命。春秋末期吳王僚就是這樣的倒霉蛋。公元前515年,公子光乘吳內部空虛,與專諸密謀,以宴請吳王僚為名,藏匕首於魚腹之中進獻,專諸當場刺殺了吳王僚。雖然史書沒寫明吳王僚喜歡哪種魚,但我想,貴為一國之尊,吳王僚也不可能喜歡上這種毫無貴族氣質的松魚。
可說吃到魚頭,卻必然與松魚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李時珍也實事求是地肯定:“鱅之美在頭”。這一點也驗證著 :“吃魚貴吃魚頭”的古諺語。據現代醫學研究,魚腦中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醇、腦黃金,屬天然滋補物質。常食魚頭有益身體健康。
湯溪鎮能以魚頭宴出名,蓋因湯溪鎮有潮汕境內最大的人工湖——湯溪水庫。水庫里就放養有大量的松魚。因水域遼闊,無污染,水庫里的松魚做成魚頭宴有種淡淡妝天然樣的感覺。一個鮮字就是金字招牌。其實,嘗過湯溪的魚頭宴,廚法並不出奇,無非是蒸、燜、焗、炒。 但那種感覺卻貴在真,貴在自然。特別是那清淡的魚頭湯綴以山芫荽香氣更為誘人。這在當今浮躁的社會,真字的感覺已經很少見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其實來湯溪鎮吃魚頭宴,在臨江小樓,一邊大口啖美食,一邊觀賞窗外一望無際的湖景,不亦樂乎。不知不覺,似乎融入到蘇東坡筆下的情景: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此時此景,味覺感覺交織在一起,該是何等享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