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天下

湯天下

湯天下是2007年2月份創設的,目的是向世界傳播推廣中華民族湯飲食文化,向世界傳播健康飲食的文化理念,目前在國內以及歐美華人界已經具備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湯天下
  • 外文名:無
  • 作用:傳播推廣中華民族湯飲食文化
  • 煮東西的汁液:米湯
讀音及注釋,歷史淵源,湯類品種,

讀音及注釋

湯天下:tang tian xia,
湯 (湯)
tāng
熱水:湯雪。赴湯蹈火。揚湯止沸。
煮東西的汁液:米湯。參(sh昂 )湯。
烹調後汁特別多的食物:雞湯。菜湯。清湯。
專指溫泉(現多用於地名):湯泉(溫泉)。湯山(在中國北京市)。
中藥的劑型:湯劑。湯藥。
姓。
天下 tiānxià
(1) [land;whole China under heaven]∶四海之內,全中國
魚鱉黿鼉為天下富。——《孫子·謀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孫丑下》
天下三分。——諸葛亮《出師表》
天下之美。——明· 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2) [among people;on society]∶人世間,社會上
天下誰人不識君。——唐· 高適《別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天下事有難易乎。——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3) [all over the world;whole people]∶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縞素。——《戰國策·魏策》
天下順之。——《孟子·公孫丑下》
以天下之所順。
先天下之憂而憂。——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後天下之樂而樂。
(4) [rule;domination]∶國家或國家的統治權
傳天下不足多。——《韓非子·五蠹》
為天下理財。——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共爭天下。——《資治通鑑》
天下事誰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nature;between heaven and earth]∶自然界,天地間
知天下之寒。——《呂氏春秋·察今》【zdic.net 漢 典 網】

歷史淵源

湯,在中國最早是醫學術語,是中醫學最常用的劑型,古稱湯液,現稱湯劑,民間則叫作湯藥。食療上說的湯,是指用少量食物或適量中藥,放較多量的水,加火熬煮,所得液體稱其為湯,湯也可用隔水蒸或燉,將原料放盛器內,加入足量水和調味品,蓋好,再放入蒸具蒸製,或放鍋內隔水燉,至原料熟爛為止。
湯進入百姓餐桌上具體時間尚待考證,現在有史學家稱最早喝湯的歷史不在中國,但考古學家發現的最古老的湯的食譜卻是在中國找到的,這本食譜誕生於公元2700年前,食譜上記載有10多種湯,其中一道湯還一直沿用至今天,那就是“鴿蛋湯”,食譜中把它稱之為“銀海掛金月”。到唐宋期間,則有“客到則設菜,欲去則投湯”的民俗。文學作品中,也屢有關於湯的記錄,比較著名的,莫過於大文人李漁《閒情偶記》中的提到的:“湯即羹之別名也……有飯即應有羹,無羹則飯不能下”,由此看來,其實現在我們常吃的羹,也應算作湯的一種,這個卻經常被人們忽視。

湯類品種

而中國因為地大物博,具體到每個地方,喝湯的歷史則又多不一樣,針對不同地域的地理、氣候特徵,所延伸的歷史文化各不相同,比如廣東天氣炎熱,因此廣東人也尤其愛喝湯,且喜好喝一些滋補類的;湖南地區因地處山區,濕氣重,則喜好喝辣湯,比如著名的“三合湯”,這道湯又稱“霸王湯”,相傳晚清大臣曾國藩在湖南組建“湘軍”時,“湘軍”士兵因為長期生活在野外、湖區,患風濕病的日見增多,致使士氣低落。於是曾國藩用重金聘請名廚,精心調製了一種去風濕病的“三合湯”,作為士兵佐膳的菜餚,到了今天,“三合湯”也在湖南地區得到流傳,尤其在湘中地帶,如婁底、新化等地區,頗受人們歡迎,味道尤其之辣。婁底等地區還對此湯稍做了改良,放入些山胡椒油,使得湯在鮮香辣的特點上,具有微微的麻味,加強了湯的層次感。“三合湯”的做法其實很簡單,原料也很家常,三種主料分別為牛肚、牛肉、牛血,合而為一,佐以紅油、薑片、米醋和一種叫山胡椒油的調料,燴成一鍋,便可上桌了。
李漁論湯:湯即羹之別名也。羹之為名,雅而近古;不曰羹而曰湯者,慮人古雅其名,而即鄭重其實,似專為宴客而設者。然不知羹之為物,與飯相俱者也,有飯即應有羹,無羹則飯不能下,設羹以下飯,乃圖省儉之法,非尚奢靡之法也。古人飲酒,即有下酒之物;食飯,即有下飯之物。世欲改下飯為“廈飯”,謬矣。前人以讀史為下酒物,豈下酒之“下”,亦從“廈”乎?“下飯”二字,人謂指肴饌而言,予曰不然。肴饌乃滯飯之具,非下飯之具也。食飯之人見美饌在前,匕箸遲疑而不下,非滯飯之具而何?飯猶舟也,羹猶水也;舟之在灘,非水不下,與飯之在喉,非湯不下,其勢一也。且養生之法,食貴能消;飯得羹而即消,其理易見。故善養生者,吃飯不可無羹;善作家者,吃飯亦不可無羹。宴客而為省饌計者,不可無羹;即宴客而欲其果腹始去,一饌不留者,亦不可無羹。何也?羹能下飯,亦能下饌故也。近來吳越張筵,每饌必注以湯,大得此法。吾謂家常自膳,亦莫妙於此。寧可食無饌,不可飯無湯。有湯下飯,即小菜不設,亦可使哺啜如流;無湯下飯,即美味盈前,亦有時食不下咽。予以一赤貧之士,而養半百日之家,有飢時而無饉日者,遵是遁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