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館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館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館位於湖南省吉首市湖南湘西經濟開發區武陵山大道22號。成立於1957年11月1日,隸州文化科。1969年,文化大革命,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三館合一,名曰革命文化館,隸屬州革命委員會文化組領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館
  • 類別:綜合類
  • 地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自治州吉首市
  • 竣工時間:1957年11月1日
  • 開放時間: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場),周一閉館。
  • 館藏精品:湘西文明之精髓
發展歷史,館藏文物,建築布局,參觀信息,

發展歷史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館創建於1957年11月1日,是湖南省成立最早的地方綜合性重點博物館,也是迄今為止湖南省唯一的一個少數民族地區級博物館。坐落在吉首市風景秀麗的芙蓉崗公園內。占地面積60畝,總建築面積約6800平方米。館舍按照中國傳統建築風格設計建造,主體建築由湘西民俗風情館、湘西剿匪勝利紀念館和湘西剿匪勝利紀念碑等組成,兩館皆為仿古四合院式琉璃瓦建築。數十畝之境,依山勢而建,飛檐翹角,高閣凌空,重檐疊翠;樹木蔥鬱,鳥語花香,環境幽雅。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館新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館新館
1989年州博物館新館建成,於1992年底開館。主體建築為兩層園林式仿古建築。占地57畝,建築面積4100平方米,其中陳列廳面積1733平方米,文物藏於新館臨時庫房內。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館成立於1957年11月1日,隸州文化科。1969年,文化大革命,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三館合一,名曰革命文化館,隸屬州革命委員會文化組領導。1972年2月6日又恢復博物館建制,屬州文化局管理。1977年9月自治州成立二十周年大慶時,州人民政府將新建的州展覽館交州博物館管理。同年自治州文物工作隊成立後,博物館與文物隊合署辦公。

館藏文物

清苗族紅絨布繡鳳鳥獸紋百褶裙
1960年12月,湘西州博物館從古丈縣默戎鄉徵集。
此裙系苗族百褶裙的一種,面料為大紅呢子,內層系藏青色家機布襯底,通長74厘米,下擺直徑170厘米,腰直徑22厘米。距腰40厘米處至裙腳分層繡有紋飾,共有六層,第一層為兩朵對稱的四葉花為一組,顏色分別為白、綠、藍三種,第二層為水波紋,第三層為回紋,第四層為油綠色底上繡鳳穿牡丹的花邊,第六層圖案最為生動形象,在黑色底上交替繡花與動物圖案,花有牡丹、蓮花、菊花、繡球等,動物有龍、鳳、麒麟、鸚鵡、孔雀、蝴蝶、獅、虎、象、羊、馬等。此裙圖案新穎,想像豐富,將吉祥圖案融為一體,其布局疏朗,美觀大方,充分體現了苗族婦女的聰明才智,堪稱苗族繡花藝術之珍品。
清豆青釉粉彩貼博古圖天球瓷瓶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館
此瓶高47厘米,口徑11.8厘米,頸高19厘米,腹徑37.5厘米,底徑21厘米。
原藏永順縣靈溪鎮,1958年1月州文物普查隊徵集入湘西自治州博物館收藏。其形如同天球,直口,口沿飾有金邊,長頸,斜肩,鼓腹,圜底,底邊飾一圈萬字花紋。器身堆貼彩繪紋飾豐富多彩,有表示吉祥的圖案,如八寶、花、罐、魚、腸、螺、傘、蓋、如意、靈芝、玉鎖、花籃、韓湘子的玉笛、呂洞賓的寶劍、乾坤圈帶、珊瑚。還有各種花草圖案。有的圖案情趣盎然,極富詩意。如鳴蟬芭蕉,蝙蝠戲蝴蝶。有的圖案別具一番韻味,如海上日出石屏、八卦香爐生煙。瓶的腹部有兩枚銅錢,一枚書寫有楷書“光緒通寶”,一枚書寫滿文。此瓶共有100餘組圖案,其中堆貼54組。其工藝之精巧,造型之逼真,想像之豐富,實屬少見,堪稱瓷器中的精品。
清苗族“嘉慶”銘文彩繪牛角觥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館
牛角觥是湘西苗族隆重迎賓的特別酒杯,用於椎牛祭祀飲酒、攔門飲酒或宴席上輪杯飲酒。系水牯牛角削琢而成,彎弓形,杯長35厘米,直口,口徑8厘米,尖實底,中空,可盛酒0.8升。杯口至杯底分11格,用紅、黃、白三色彩繪,飾以方格網紋、幾何紋、花草、飛龍、高山,其中駿馬奔跑圖最富特色,馬頭似驢,一人騎馬上,頭戴羽毛,頸佩項圈。杯身上書寫紀年“嘉慶23年丁丑”。保存完好,僅有蟲蛀孔數個。
此牛角觥是本館遺留文物,因其製作工藝精緻,所繪圖案為研究苗族民俗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所以非常珍貴。
清闕嵐繪傅重菴先生櫜鞬乘馬像軸
此畫是清代闕嵐所作,闕嵐是安徽桐城人,著名人物畫家,擅長人物寫真。此畫為絹本中堂,工筆人物,立軸,縱223.5厘米,橫104.5厘米。畫面繪有傅重菴身騎白馬,手執彎刀,背負箭羽,人物表現生動傳神,墨色濃重,厚重而滋潤。上方書有隸書體“湖南廉訪山陰傅重菴先生櫜鞬乘馬像”,“嘉慶庚午孟春尤洲韓崶題”。畫上有篆書白文印三方、朱文印二方。
傅重菴即傅鼐,字閣峰,富察氏,滿洲鑲白旗人。乾隆六十年(1795年),湘黔苗民起義,傅鼐隨雲貴總督福康安進剿苗民。傅鼐受命“總理邊務”,實施屯政,建立“屯田”和“屯租”制度,修復明代“邊牆”。傅鼐因政績卓著,於嘉慶十三年戊辰(1808年)授湖南按察使。
此畫原藏於鳳凰縣田星六家中,後贈送州政協委員會,1960年由州政協捐贈給湘西州博物館收藏。
民國土家族木雕人物鳥獸三滴水床
1987年7月,湘西州博物館從永順縣松柏鄉徵集。三滴水床系民國土家族木匠手工製作,因其上部構造像木房的屋檐滴水,土家人稱其為滴水雕花牙床。床的木質系椿木枋,杉木頂,梨木踏板,白楊木雕花,用料多達3個多立方米,花工千日。通長280厘米,寬251.5厘米,高244厘米。醬紅色土漆,三層滴檐,三面有雕花欄桿、裝飾花板。雕刻工藝有陰刻、陽刻、深浮雕、淺浮雕、透雕、圓雕、雙層雕,雕刻圖案極為豐富,有花鳥蟲魚、龍鳳仙人和民間傳說,如姜太公釣魚、劉海砍樵、哪吒鬧海、鶴蚌相爭、鯉魚跳龍門等圖案一百多幅。此床左掛帽架上雕龍殘失,第三滴花板左右兩邊人物殘失,殘缺的左邊龍牙花板已修復。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館
州博物館舉辦有《湘西土家族苗族民俗陳列》、《湘西剿匪勝利紀念館陳列》、《湘西歷史名展》、《建州50周年成就展》,展出面積達2000多個平方米。當您走進博物館的時候,您將會領略到湘西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特別是能感受到湘西民族文化的深邃和神秘,會給您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和美的享受。
博物館館藏文物共5723件,其中歷文物2973件,民族民俗文物1650件,革命文物920件,自然標本180件。
曾發表專業論文60多篇,及出版《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武裝鬥爭歷史資料彙編》、《湘西剿匪資料彙編》、《湘西土家族苗族民族展覽簡介》等。

建築布局

該館辦有三個基本陳列:
一、《湘西土家族苗族民俗展覽》。
內容主要介紹民族分布、風情名勝、物產資源、歷史遺蹟、文化名人、生產活動、節慶婚嫁、補花、織花銼花、剪紙蠟染雕刻竹編等。
共十個展廳。陳列內容有:五溪風情浮雕、悠久歷史、傳統工藝宗教信仰、服裝首飾、節慶娛樂、男婚女嫁、生產生活、食居之俗、影視演出。還復原有土家族民居、苗族民居、儺堂、油坊、染坊等。共展示文物510件,照片100餘幅。
重要展品有:舊石器時代打制石器、漢代虎鈕釒亨於,戰國巴式戈,清代土家族一滴水、三滴水雕花牙床和雕花木器家具,清代土家族服飾、清代和民國年間苗族服飾、銀披肩、接龍帽和各種首飾,土家織錦傳統和創新紋樣,苗族繡花帳簾、補花雲肩、苗族繪畫門帘、蠟染被面、竹木雕等。展覽採用了動靜、平面、立體、聲光相結合的手法,有苗族八人鞦韆和土家族擺手堂電動模型,土家族、苗族村寨模型,土家族居室復原陳列,苗族婚嫁復原陳列等,湘西風情風光電視錄相,講解表演等。大容量而又高度濃縮地展示湘西文明之精髓,在時空縱橫間演繹湘西輝煌的歷史和獨具魅力的風情。
二、《湘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歷史展覽》。
內容重點介紹了賀龍周逸群任弼時等同志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六軍團從1928年至1935年在湘鄂西、湘鄂川黔發動民眾,建立革命武裝,創建革命根據地的偉大創舉,從內容到形式上都突出了黨的建設、軍事建設、土地革命、戰爭動員等方面的光輝業績。共展出革命文物140件,照片250幅。
重要的有:王炳南烈士遺物、賀英烈士遺物 一 玉石酒杯,桑植縣方家坪洪家關紅軍兵工廠和永順龍家寨、塔臥紅軍兵工廠的生產工具等。
旨在籍以憑弔歷史,告慰後人,以示湘西人民對剿匪有功的全體指戰員和在剿匪戰爭中英勇犧牲的2000多名烈士深切懷念之情。展覽以大量珍貴的實物和照片為主,輔以其他手段,再現從建國初期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剿滅中國大陸最後一股土匪驚心動魄的戰鬥情景。回顧和展示歷史,是為了昭示後人,共建美好的新湘西。
三、《湘西儺文化展覽》。
內容主要介紹儺祭、儺舞、儺戲在還儺願、土家族梯瑪跳神、土家族茅谷斯,苗族椎牛、苗族跳馬等活動。共展出文物百餘件。
最具特色的文物有:土家族梯瑪大神圖、八寶銅鈴、趕白虎長刀,苗老師綹巾、祖師棍,土,苗老師張掛儺堂的各種條幅神圖和長幅神圖手卷,太子神像和牛皮面具、法書等。

參觀信息

每周二至周日8:40——16:30(16:00停止入場),周一閉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