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中京顯德府

靺鞨為東北地區一個古老的肅慎族系,隋唐以前先後稱肅慎、挹婁、勿吉等,隋唐時期稱靺鞨。公元698年靺鞨人首領大祚榮率眾在長白山下建立震國,建都敖東城(今敦化市),公元731年唐朝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改稱渤海國。渤海國曾四易其都,一遷中京顯德府(和龍西古城),二遷上京龍泉府(黑龍江省寧安市渤海鎮),三遷東京龍源府(揮春八連城),四遷上京龍泉府。據史學家考證,渤海國把都城從敖東城遷往顯德府,就是出於發展農業的考慮。

(一)唐代渤海國,(二)渤海中京顯德府——西古城,(三)龍頭山古墓群,(四)貞孝公主墓,

(一)唐代渤海國

渤海國強盛時期疆域面積與現在東北三省面積差不多,包括吉林省絕大部分,黑龍江省大部分,遼寧省小部分,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和朝鮮半島的部分地區,轄5京15府62州130餘縣,與外部建立5條交通要道,把白山黑水這塊寶地第一次推向繁榮昌盛,被譽為“海東盛國”。渤海國是東北地方民族政權,為唐朝附屬國,傳世15代,前後延續228年,公元926年,被契丹族所滅。

(二)渤海中京顯德府——西古城

西古城位於和龍市西城鎮古城村,距西城鎮4公里,距和龍市23公里。西古城是唐代渤海國五京之一的中京顯德府遺址,1996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古城城址有內外雙重城垣,內外城均呈南北縱向長方型,城垣為土築。外城南北長720米,東西長630米,南、東、北垣保存較好,殘高一般在1.5——2.5米左右,最高處可達4米。東垣偏南部各有一個缺口,西垣基礎保存完好。內城南北長310米,東西長190米,城垣基礎尚清晰可辨,現闢為小路或田埂。內城共有5座宮殿遺址,南北縱向沿同一軸線分布有3座宮殿遺址,分別編為1、2、5號宮殿,2號宮殿東西兩側各有一座宮殿,編號3、4號宮殿。
西古城是目前發現為數不多的、幾個完整的渤海國建築遺址之一,因而具有特殊的歷史地位、考古價值和學術研究價值。
渤海國時期多次向唐朝納貢,主要貢品為“太白之鹿,率濱之馬、盧城之稻、北海之鰭”,其中“盧城之稻”就是中京顯德府盧州所產稻米。

(三)龍頭山古墓群

在西古城以東8公里處有一座著名的古墓群——龍頭山古墓群,是唐朝渤海國王室貴族的墓地之一,分為龍湖、龍海、石國三個墓區,1988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湖墓區位於龍頭山北部,占地2萬平方米。龍海墓區位於龍頭山中部,占地6萬平方米。石國墓區位於龍頭山南部,占地0.5萬平方米。

(四)貞孝公主墓

位於龍海墓區,是渤海國第三代大欽茂四女夫妻合葬墓穴,墓葬里壁畫是至今為止唯一完整的渤海時期壁畫,對研究渤海國歷史、文化以及與唐朝密切關係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甬道出土的墓志銘一直為國內外專家學者所關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