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靜(漢語詞語)

清靜(漢語詞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清靜,指天氣晴朗寧靜;心性純正恬靜。 見《史記·龜策列傳》:“新雨已,天清靜無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靜
  • 拼音:qīng jìng
  • 注音:ㄑㄧㄥ ㄐㄧㄥˋ
  • 釋義:天氣晴朗寧靜;心性純正恬靜
漢語詞語,基本解釋,引證解釋,哲學概念,道教概念,

漢語詞語

基本解釋

[quiet] 安靜;不嘈雜。
清靜過日而已。——清· 林覺民《與妻書》
清靜的地方。

引證解釋

1.指天氣晴朗寧靜
《漢書·宣帝紀》:“東濟 大河 ,天氣清靜,神魚舞 河 。”
《隋書·天文志下》:“若天氣清靜,無諸游氣,日月不明,乃為失色。”
2.指心性純正恬靜
《呂氏春秋·審分》:“清靜以公,神通乎六合,德耀乎海外。”
劉向 《列女傳·棄母姜嫄》:“ 姜嫄 之性,清靜專一。”
《北史·蘇綽傳》:“心不清靜,則思慮妄生。”
范仲淹 《與唐處士書》:“清靜和平,性與琴合。”
3.不煩擾。多指為政清簡無為而治
老子》:“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史記·曹相國世家》:“ 蓋公 為言治道貴清靜而民自定。”
《說苑·君道篇》載師曠言云:“人君之道,清淨無為,務在博愛,趨在任賢,廣開耳目,以察萬方,不固溺於流欲,不拘繫於左右,廓然遠見,踔然獨立,屢省考績,以臨臣下。此人君之操也。”
章炳麟 《論式》:“道家獨主清靜。”
4.安靜,不嘈雜
王褒《洞簫賦》:“詳察其素體兮,宜清靜而弗喧。”
陸雲《與兄平原書》之十九:“可因今清靜,盡定昔日文。”
清 東軒主人 《述異記·怪洋三則》:“衙門壯麗,但覺清靜,而無一人。”
趙樹理《三里灣·有沒有面》:“扭在一塊兒生氣,哪如分開清靜一點?”
5.猶和諧太平
《漢書·杜周傳》:“ 延年 乃選用良吏,捕擊豪強,郡中清靜。”
洪邁 《容齋三筆·趙充國馬援》:“ 羌 來和親,於是 隴右 清靜。”
巴金 《秋》三九:“外州縣不清靜,沒有人敢買米。”

哲學概念

道家鑄造並掌握有一把能夠打開延年益壽甚至能“得道登仙”之門的“金鑰匙”,這便是指道家修持者們必須天天誦念、時時持行的《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用通俗的話來解釋經名,就是:“太上老君”教導世人要經常保持清靜的心性。從字面上解釋,“清”,水澄澈之意,與“濁”相對。《詩·鄭風·溱洧》:“溱與洧,瀏其清矣。”《孟子·離婁上》:“有孺子歌日:‘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又,純潔無穢,明鑑不雜。《苟子·解蔽》:“凡觀物有疑,中心不定,則外物不清。”《淮南子·精神訓》:“耳目清,聽視達,謂之明。”《本際經》:“無染無穢,是名清淨。”《戰國策·齊四》:“無罪以當貴,清淨貞正以自虞。”“靜”,古文“夠”,《韻會》通作靖,亦通作靚,亦通作諍。又《韻會·正韻》音淨義同。(見《康熙字典》)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本字作“諍”,注作“靜”。意即心地寧靜、不受外物干擾,安定不煩。“清”與“靜”組合成為理念詞語,便形了一個涵蘊豐湛的哲理範疇。其中便包含著“神”與“心”、 “心”與“物”、“性”與“情”、 “清”與“濁”、 “淨”與“毒”、“靜”與“欲” 、“善”與“惡”之間的矛盾鬥爭;能夠以“神”(指人身中之神)制“心”、以“心”制“物”、以“性”制“情”、以“清”制“濁”、以“淨”制“毒”、以“靜”制“欲”、以“善”制“惡”,也便能夠從矛盾紛擾、功利束縛中解脫出來,達到常清常靜,與“道”合真的境界。
考,“清靜”一說,在我國古籍哲著中最早見之於《老子》,如:
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①
致虛極,守靜篤。②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③
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④
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⑤
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⑥
老子提出:“清靜”是世人修身處世的準則。“清靜”可以消除渾濁,可以戰勝燥熱,可以遣除貪慾,可以避免煩擾之事;進而使民自化、自正、自富、自朴。老子的“清靜”之說,為後世建樹了修身處世規範,同時也是為後人開拓了一條保健心身、益壽延年的通道。

道教概念

清靜,道教認為“道”包含著清和濁,靜和動等對立的兩個方面,其中清靜是本,濁動是流。因為,清是濁的根源,靜是動的基礎。所以,不論是治國治身都要清靜。學道者如能清靜,則與天地同壽。
道德經》中提到“靜”字有十處。其中“清靜”連用的僅一處。第十六章稱“守靜篤”,“歸根曰靜,靜曰復命”,意思是要將致虛和守靜都做得非常精湛,返回本根叫做靜,靜了才是復命。第四十五章稱“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闡明了靜的作用,能夠克服擾動,制服暑熱。清靜可以成為天下人的模範。第三十七章還稱“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說明要做到靜的關鍵是“不欲”,即不起貪慾,清靜無為,那么天下自然得到規範。《南華真經·天地》篇稱:“古之畜天下者,無欲而天下足,無為而萬物化,淵靜而百姓定。”
意即古代之善於治理天下者,沒有貪慾而天下能自足,任其自然而萬物能自化,心如深池之水那樣的平靜,百姓也就自然安定。《天道》篇還認為聖人之靜,“非日靜也善,故靜也,萬物無足以鐃心者,故靜也”而更重要的是因為“天地之鑑也,萬物之鏡也”,進而將“靜”視作觀察和衡量天地萬物的方法和標準。《淮南子·原道訓》稱:
“清靜者,德之至也;而柔弱者,道之要也;虛而恬愉者,萬物之用也。”將“清靜”和“柔弱”作為道德的至要。在《精神訓》和《說林訓》中還稱“天靜以清”,“水靜則平”;《原道訓》還認為“人生而靜,天之性也”,都以“靜”作為天地萬物的規律和人的行為規範。由此,在闡述人主治國之術時,認為“清靜無為,則天與之時,廉儉守節,則地生之財,處愚稱德,則聖人為之謀”。君人之道,就是拿“處靜”來約束自己,拿“節儉”而守紀律來約束下屬。“處靜”,就不會騷擾下屬,“節儉”,就不會使民眾產生怨恨的情緒。
早期道教繼承了先秦和兩漢道家清靜是“道”之本源的觀點。《老子想爾注》認為“道常無欲,樂清靜,故令天地常正”,要求“天子王公”,儘管榮華顯達,被人尊奉,但是“務當重清靜,奉行道誡”,不可妄為。對於學道的人,則“當自重精神,清靜為本”。《太平經》中則認為天地有性,“善者致善,惡者致惡,正者致正,邪者致邪”,
人只要能夠自己“善”和“正”,就能感動天地。聲稱“人心端正清靜,至誠感天,無有惡意,瑞應善物為其出。子欲重知其大信,古者大聖賢皆用心清靜專一,故能致瑞應也。”從魏晉至唐代,“清靜”一直是道士學道和修道的重要內容。葛洪《抱朴子內篇》稱:“仙法欲靜寂無為,忘其形骸”。將“靜寂”作為學仙之法的基本要求。司馬承禎《坐忘論》認為“心”是“一身之主,百神之帥”。學道的第一步就是“安坐收心離境,住無所有”,“法道安心,貴無所著”。收心的標準,就是“是非美惡,不入於心,心不受外,名曰虛心,心不逐外,名曰安心”。只有收心,才能“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清靜經》充分發揮了《道德經》的清靜思想,認為“清者,濁之源;靜者,動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唐代以後道門注家對此作了充分發揮,杜光庭在《清靜經注》中稱:“清者,天之氣也,濁者,地之氣也。”
又曰:“清濁者,道之別名也。學仙之人,能堅守於至道,一切萬物自然歸之。”
元初道士李道純也注曰:“清濁本一,動靜不二,流雖濁而其源常清,用雖動而其體常靜。清靜久久,神與道俱,與天地為一。”《清靜經》著重闡述了清靜修煉的要求是澄心遣欲,萬類皆空,“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其心而神自清”。杜光庭在其注本中對此也有所闡釋:“遣者,去除之喻也。人能去其情慾,內守元和,自然心神安靜,心既安靜,世欲豈能生焉?”
李道純認為“遣欲之要”為“悠悠萬事,不是空一以貫之,終歸元物”,就是經文所述之意:“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身心和萬物,都被視作“空”,當然物慾即可擺脫。
《清靜經》還認為只是遣欲,還不能真正做到清靜,只有“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
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由此,修煉的“清靜”,才是“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這樣一種“清靜”得道,實際上就是追求一種身心精神的完全超脫,絕對自由的境界。既不為物累,也不為心累,不為累而累,也不為不累而累。
宋元以後,清靜之道與道教內丹修煉之術逐漸融合。《雲笈七籙》卷五十六《諸家氣法》引《元氣論》稱“無勞爾形,無搖爾精,歸心靜默,可以長生。生命之根本,決在此道”。
意思是長生修煉之訣竅在於使形神清靜,保持根本。卷九十一《七部名數要記》稱,“專精積神,不與物雜,謂之清”,“反神服氣,安而不動,謂之靜”。卷九十二《仙籍語論要記》稱,“專精養神,不為物雜,謂之清;反神服氣,安而不動,謂之靜。制念以定志,靜身以安神,保氣以存精。思慮兼忘,冥想內視,則身神並一。身神並一則近真矣”。“近真”,就是得道的意思。全真道創立後,“清靜”之法,就完全同精、氣、神的內修聯繫在一起了。《純陽真人渾成集》中有詩兩首,一首題名《清》:“一念不起,萬緣何生。虛無浩浩,月白風清”;另一首題名《靜》:“外境不侵,內神自定。一點靈光,瑩然自靜。”這兩首詩從“外侵”、“內念”等角度描述了內修中的感受。《真仙直指語錄》引全真七子之一馬丹陽之語,稱:“清靜者,清謂清其心源,靜謂靜其氣海。心源清則外物不能撓,性定而神明。氣海靜則邪欲不能作,精全而腹實。
故澄心如澄水,萬物自鑒。養氣如護嬰兒,莫令有損。氣透則神靈,神靈則氣變,此清靜所到也。”李道純在《清庵瑩蟾子語錄》中述及“清淨”時,也說“靈源浪息謂之清,性地無塵謂之淨。神水本來清,隨流便不澄。只今還不動,慧日自西東”,“清清淨淨本無言,才有施為不自然。默識通玄關竅透,性靈神化寶凝堅”。認為內修之中,神水之流轉,關竅之通透,都要依靠“清靜”功法作為基礎。
清代全真道士黃元吉在《樂育堂語錄》中,較為辯證地看待內丹修煉中的“動靜”問題。他認為“靜處煉命,動處煉性,集義生氣,積氣成義”,主張“成真作聖,皆從此一動一靜,立其基。蓋靜則無形,動則有象,靜不是天地之根,動亦非人物之本,惟此一出一入間,實為玄物之門”。認為內修的過程是動靜結合的過程。在煉命階段強調“靜”,在煉性階段強調“動”,只有在一動一靜之中,修道之人才能煉就大丹。
王元暉在其《清靜經》的注本中稱,修煉之士“當須入三靜關”,要大靜三百日,中靜二百日,小靜一百日。在入關期間,要“閉戶不出”。但是,黃元吉在修煉場所的選擇上,並不主張形式上的“靜”,認為:“只要在欲無欲,居塵出塵足矣。古雲:煉己於塵俗,原不可絕人而逃世,須於人世中修之,方能淡得塵情,掃得垢穢,否則未見性明心,即使深居崖谷,鮮不煉一腔躁氣也。”至於玉液已成,鍊金液大丹時,為了以山林的天地之氣,養已身先天一氣,才不得不入山採藥,擇靜地而修之。在修煉過程中,黃元吉也認為動靜是結合的,“當夫靜坐之時,一心返照於虛無祖竅,務令無知識,無念慮,塵垢一空,清明嘗見,庶幾混混沌沌之中,落出一點真意,即是先天之意。從此有覺,即先天之覺。從此有動,即先天之動”。通過“靜坐”的修煉,達到先天之“覺動”。在一靜一動之中,“真精真氣真神,即從此而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