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坊歷史文化特色街區

清河坊歷史文化特色街區

清河坊歷史文化特色街區位於杭城南部景區吳山腳下,距西湖僅數百米,占地13.66公頃,作為杭州目前唯一保存較完好的舊城區——清河坊歷史街區,正是杭州悠久歷史的一個縮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河坊歷史文化特色街區
  • 外文名:Qinghefang Historic & Culture Feature Street
  • 位置:杭城南部景區吳山腳下
  • 占地:13.66公頃
  • 地位:杭州目前唯一保存較完好的舊城區
景區介紹,街區規劃,

景區介紹


地圖
清河坊自古是杭州的繁華地段,位於杭州上城區老城區,有豐富的歷史人文遺產和文化底蘊。河坊街新宮橋以東,是南宋時期宋高宗寢宮——德壽宮遺址。南宋時被封為清河郡王的張俊住宅就在當時稱之為御街的太平巷,故,這一帶被命名為清河坊。南宋時期,清河坊商鋪林立、酒樓茶肆鱗次櫛比,是杭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賈雲集之地。歷經元、明、清及民國時期、直至解放初期,這一帶仍是杭城商業繁華地帶。杭州的百年老店,如王星記、張小泉、萬隆火腿棧、胡慶余堂、方回春堂、葉種德堂、保和堂、狀元館、王潤興,義源金店、景陽觀、羊湯飯店等均集中在這一帶。
2000年,市政府頒布《杭州市清河坊歷史街區保護辦法》,清河坊街區在杭州舊城改造過程中被得以保留。2001年10月,河坊街主街建成。2004年10月,高銀街美食街建成。整個街區體現旅遊、購物、餐飲、娛樂、休閒功能。業態布局上除保留街區內著名的老字號外,以招租、聯營等形式,引入商家經營古玩、字畫、旅遊紀念品、工藝品、杭州及各地名優土特產等符合歷史文化氛圍的項目約200家,成為“旅遊者必到、杭州人常到”的商貿旅遊特色街區。年接待海內外遊客1000餘萬人次。

街區規劃

“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圖畫,十萬家煙火盡歸此處樓台。“明代江南才子徐渭這幅對聯,是對古代杭城吳山和清河坊地區繁華景象的真實描繪,而今以清河坊歷史街區為中心,依託鼓樓、胡雪岩故居、胡慶余堂、南宋御街、吳山休閒文化廣場、城隍閣、雷峰塔等歷史古蹟和景區,集觀賞性、藝術性、文化性、商業性於一體,形成古文化商貿旅遊特色(街)區。重點規劃建設三大特色區塊:
河坊古蹟區。
修復河坊街,在河坊街一期整修的基礎上,按照"修舊如舊,保護古蹟"的原則,對二期的區塊進行保護性開發和修復。在建築風格上,保留清末民初老街坊特色,歷史遺留古蹟儘可能復原性保護。在商貿業態上,延襲昔日清河坊歷史文脈,充分挖掘、保護和恢復百年老店、專業特色店,形成六大特色:A、藥文化特色。(胡慶余堂、方回春堂、種德堂、保和堂、中藥博物館等)B、茶文化特色。(翁隆盛茶莊、太極茶道、古青茶樓等)。C、飲食文化特色。(狀元館、王潤興、西樂園、新豐小吃、藥膳坊、萬隆、景陽觀等)。D、古玩藝術特色。(榮寶齋、寶賢堂、麒麟閣、雅風堂等)E、市井民俗特色。(老作坊、手工藝、吳越人家、評談、說唱、雜耍等)。F、文化古蹟特色。(鼓樓、胡雪岩故居、古井、老牆門等)
吳山休閒區。
南靠吳山天風、城隍閣,東接清河坊歷史街區,西至柳浪聞鶯,緊靠吳山花鳥市場、小吃城。通過規劃、整合,把現有廣場進行調整布局,增加人文景觀和歷史文化色彩。將現三處綠化地塊,面積約10000平方米,改造成與廣場相輔相成,有機結合的盤景式綠地。並貫以"燈光、小品、流水、小憩"等手法,把吳山花鳥市場與廣場綠化景觀、周末花市有機結合,突出"動靜結合、商藝結合、賞購結合、休娛結合"的風格,形成集藝術性、休閒性、文化性、娛樂性和商貿旅遊為一體的吳山休閒文化廣場特色區。
南宋御街區
南宋御街,是南宋都城鋪設的一條主要街道。以鼓樓為中心,連線太廟遺址,南至紫陽山北,北至西湖大道,貫穿中山中路、中山南路,總長1500米。南宋臨安城沿襲採用“廂坊制”,以御街為脊骨,魚骨狀聯繫各坊巷的格局奠定了杭州歷史城區的基本空間結構。在中山路地區,這些坊巷至今仍有大量遺存,其中保存較完整的歷史風貌和空間格局的街巷有近二十餘段,大部分集中在上城區段中山中路、清河坊一帶,包括18個各級文物保護建築和29個重點歷史建築,以清末民國建築為主,總建築面積約34000平方米,保護範圍約達3公頃。建築風格以南宋盛景為主,清末民初為輔。商業業態以老字號商鋪、傳統食品、街居小作坊、民間工藝品、酒店、茶樓為主體,業態結構突出6字:"老字、古字、小字、雜字、吃字、俗字",形成南宋御街歷史古蹟商貿旅遊特色區
清河坊歷史文化特色街區作為杭州保存較為完整的舊街區,以其“南宋餘韻、市井風情”特有韻味和文化氣息吸引世界各界人士、國家領導人先後來訪視察參觀。清河坊歷史文化特色街區深受世界媒體的關注,2003年7月6日,清河坊便登上美國螢屏,近20分鐘的有關清河坊歷史文化特色街區民俗風情的紀錄片在美國斯科拉電視網播出。此後,俄羅斯、日本、韓國、美國、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海內外媒體及中央電視台,尤其是中央電視台4套“天涯共此時”欄目、中央電視台二套“勞動就業”欄目、中央七套“致富經”欄目,多次到清河坊歷史文化特色街區拍攝報導,像太極茶道的茶文化、吳越人家的藍印花布、賣炭翁的竹炭、王星記的扇子、景陽觀的醬菜及多家有特色的民間手工藝品都廣為人知。2004年,清河坊歷史文化特色街區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