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汪士慎修竹圖軸

清汪士慎修竹圖軸

汪士慎《修竹》圖軸,該作品左上方款署”乾隆丁卯仲夏,溪東外史汪士慎寫於青杉館“;鈐印兩方,白、朱各一。“乾隆丁卯”乃1747年,此時汪士慎62歲,左眼已病盲。但從清淡秀麗的畫面上看,卻是一派雅韻欲流的風神,毫無一目病盲、生活潦倒的氣象。由此可以看出他內心對繪畫的熱愛,並非是一味借筆墨來發泄自己內心的憤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清汪士慎修竹圖軸
  • 館藏地點:遼寧省博物館
  • 所屬年代:清代
  • 作者:汪士慎
基本信息,作品賞析,畫家簡介,

基本信息

【名稱】《修竹》圖軸
【作者】汪士慎
【年代】清代
【類別】書畫
【材質】紙本設色
【規格】縱29厘米,橫36.7厘米
【收藏機構】 遼寧省博物館收藏

作品賞析

《修竹》的構圖與景物確實都是簡潔明快的。全圖僅在左下方畫石兩塊,一大一小,稍做變化;兩石之間縫隙處畫野菊兩枝、修竹三竿。修竹自左下向右上方取勢伸展。此圖應該說是比較簡單的小品;但傳達出的氣息,卻因畫家的筆墨修養極好、用色古秀而顯現出“雅韻欲流”之態,讀來令人感覺神清氣爽。
汪士慎的這幅《修竹》雖說是以色為之,但其書法用筆——撇畫的抒寫性技法和墨竹是完全一樣的,在這一點上可以與墨竹同樣看待、分析。好在汪士慎的造型功底還是不錯的,也沒有那種一味狂怪的習氣,以色代墨寫竹,筆下呈現一派文質彬彬的氣象,更顯清雅。相較其好友金農完全書法用筆、不太關注竹本身的真實形象、一味追求樸拙的文人氣的墨竹,汪士慎反而是兼顧了繪畫性的;而相較於鄭板橋以詩文為主、造型相對單一的墨竹,汪士慎的竹畫則更具趣味性。

畫家簡介

汪士慎(1686~1759),字近人,號巢林,別號溪東外史、晚春老人等,原籍歙縣人,流寓揚州,是清代揚州畫派名家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