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結婚證

清代結婚證

清代結婚證是連雲港市民俗博物館館藏文物,是該市迄今保存最早的結婚證書。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簡介,

基本信息

清代結婚證是連雲港市民俗博物館館藏文物,是該市迄今保存最早的結婚證書。
這一張清朝光緒年間的結婚證,上面清楚地記載著當時的男女姓名、生辰八字、祖宗名號,以及稅票、房產、雙方所擁有的財產。此外,還印有許多吉祥的祝福語。

簡介

民俗博物館館長紀達凱說,現代的結婚證是由民政部門頒發的,上面有照片、身份證號等一些相關的手續。而清代的結婚證則大不一樣,清代有中間人,就是說媒人,叫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主要靠父母做主,媒人來當中間人,他們就可以結成夫妻了。紀館長介紹,在結婚證上的“冰人”就是媒人,相當於現代的介紹人。
紀達凱解釋說,“及笄”就是女子到了十六七歲的時候,她就可以頭上插一種裝飾品,叫做“笄”。她插上笄後,就代表她到了可以成婚的年齡了。
除了一大段開場白,這張結婚證上,對於這一對新人,在哪一天的哪一個時刻結婚,新房要選擇哪一個朝向,選擇什麼時刻安放新床等事項,都有非常詳盡的記錄。結婚證的結尾還有企盼富貴的吉祥語,帶有濃濃的人情味。除了民間的結婚證,該市民俗博物館還收藏了清代的花轎、婚床、壁掛等收藏品,真實再現了清代婚俗的一個側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