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港市民俗博物館

連雲港市民俗博物館

連雲港市民俗博物館建築占地面積750平方米,建築面積1160平方米,四棟二層樓圍合成四合院式連體建築,屋脊高度9.50米。建築門廳為歐式風格,置陽台、穿堂,東西兩側各砌圓柱形門柱,柱頭為磚雕,雕以卷葉堆紋浮雕圖案。院落內廊柱、廊沿、樓梯、扶手等。建築門前鋪設一段長約40米、寬約6米的石板路。該處建築對研究新浦地區的開發史以及清末民初時期的都市建築風格,有一定的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連雲港市民俗博物館
  • 類別:民俗類
  • 地點連雲港
  • 開放時間2002年
館藏文物,發展歷史,景區維修,交通路線,

館藏文物

民俗博物館已接受三批捐贈,第一批為劉海估兆元先生的捐贈,劉兆元先生將畢生收藏的民俗文物及資料近600件套捐贈給了連雲港市人民,為興建上檔次的民俗博物館構築了良好的平台。
第二,三批捐贈者為我市署名收藏家周方倫先生。周先生捐贈造像14尊,有鐵質鎏金的、木質的。其中木質“媽祖”造像較為珍貴,反映了我市沿海地區的民俗崇拜。周先生還捐贈陶器32件。連雲港市民俗博物館位於該市民國時期建築東亞旅社。
連雲港市民俗博物館連雲港市民俗博物館
該建築建於1919年,磚木結構,為當年地方軍閥白寶山所建,故又名“白公館”。民俗博物館將只斷旬設衣食住行、人生禮儀、歲時節慶、教書育人、農工百商及“非遺”成果展示6個專題,通過300餘件民俗實物、近百件“非遺”展品,生動展示連舉照婆酷雲港地區上起明代晚期、下迄20世紀40年代的民俗文化概貌。
館藏的四百餘件藏品大致上可分為人生禮儀、農工記葛鑽循百商、歲時節慶、教書育人、衣食住行等類別。其中較為珍貴的有:清末民初的花轎,稱量珍貴物品的戥子以及部分反映清末至民國期間新浦地區民眾生活習俗的物品,如分家契約,合婚書,商業契約等。

發展歷史

2002年,經有關部擔踏遷門批准,以劉兆元先生為首的一批對地方民俗文化有著深厚感情的學者,成立了“民俗博物館”。在社會各界的支持與幫助下,收集民俗文物及資料近600件套,組成一台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物陳列”。
為更好地促進民俗博物館的發展,經過文化局白頁翻領導與劉兆元先生交流、磋商,2007年1月29日,劉兆元先生自願民俗博物館移交文化局管理,並將收藏的近600件套民俗文物及資料捐獻給市文化局。
連雲港市民俗博物館連雲港市民俗博物館
劉兆元,是中國民俗學會理事、江蘇省民俗學會常務理事、連雲港市民俗學會會長,多年來他一直致力於民俗文化的收集整理和保護工作,收集了大量的民俗資料和實物。1992年前後,他四次自費深入到海、贛、沭、灌了解民俗、收集資料,寫達閥肯成了《海州民俗志》,對研究我市的民俗淵源具有很高的價值。2003年元月,劉兆元傾注其一生積蓄,又從銀行貸款8萬元,自費開辦了連雲港市民俗博物館,將其收集到的1000多件民俗實物向港城人民進行了展示。館內的民俗實物極其寶貴,展品內容反映了清末我市的社會風貌,是東夷文化的沉澱,對研究歷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價值。

景區維修

經過半年時間的緊張籌備,按照“修舊為舊,保持原貌,以存其真”的原則,2007年5月16日,民俗博物館的加固、維修工程正式開工,預計維修時間約四個月。這次維修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維修,共需資金20餘萬元。
維修以後,根據館藏和研究成果,確立“連雲港民俗陳列”,其主題是:運用民俗文物展品,輔之的藝術化的陳列手段,展示定型於明代中期,下迄至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屬地區民俗文代概貌,發揮民俗陳列的教育功能,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為連雲港市的現代化事業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貢獻。同時,增掛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的牌子。

交通路線

地址:新浦區新市路35號
連雲港市民俗博物館

交通路線

地址:新浦區新市路35號
連雲港市民俗博物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