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客家文化節

深圳客家文化節

深圳客家文化節是由深圳市委宣傳部、各區區委區政府、深圳大學深圳廣電集團深圳特區報等單位主辦的深圳本土特色的客家文化節。從2006年舉辦第一屆開始,每年舉辦一屆。

改革開放前,深圳原住民以客家人為主,當時的寶安縣誌載: 客家話人口占56%,粵語占35%(當年寶安縣政府把新移民深圳的基圍人方言基圍話和一些地方土語都統計進粵語),大鵬軍語占9% (大鵬半島上主要語言為大鵬客家話,寶安縣政府把大鵬當地的客家話也統計進大鵬軍語中,實際當年寶安縣客家話人口占原居民總人口60%以上)。

如今,深圳還保留有大量記錄本土客家人的文物古蹟,如客家民俗博物館、華僑城甘坑客家小鎮南水村史博物館觀瀾版畫村沙頭角魚燈舞民俗博物館麒麟博物館 、長源古村、大沖村古廟、大芬油畫村茂盛世居鶴湖新居大萬世居龍田世居環水樓田豐世居賴恩爵將軍第陳煙橋故居洪圍曾生故居璇慶新居、南嶺炮樓、貴湖塘老圍民治村史館新喬世居觀瀾古墟鰲湖老村福田世居西埔新居廻龍世居梅岡世居長安世居大田世居榮田世居豐田世居玉田世居長隆世居、麻磡村、黃麻布古村、高嶺古村壩光村陽和世居青排世居鹿嶺世居浪口村等。

文化藝術方面,黎圍舞麒麟大船坑麒麟舞客家涼帽鹽田山歌龍崗皆歌龍崗舞龍、鹽田舞龍、石岩客家山歌,客家雲片糕、客家茶果坂田永勝堂麒麟舞坪山麒麟舞沙頭角魚燈舞等都是深圳客家人的寶貴遺產。

基本介紹

深圳客家人,深圳客家文化,舉辦意義,相關評價,其他客家文化節,

深圳客家人

《寶安縣誌》載,1979年深圳建市前寶安縣(今深圳)客家方言使用人口約占56%,粵語占35%(當年寶安縣政府把新移民深圳的基圍人方言基圍話和一些地方土語都統計進粵語),大鵬軍語占9% (大鵬半島上主要語言為大鵬客家話,寶安縣政府把大鵬當地的客家話也統計進大鵬軍語中,實際當年寶安縣客家話人口占原居民總人口六成以上)。
深圳客家人主要分布在深圳的中部、東部和北部等占深圳70%左右的地區。如龍華區鹽田區龍崗區坪山區大鵬新區等區的大部分以及羅湖區部分區域和寶安區的石岩,南山的西麗、蛇口、沙河、白芒、福田的梅林等。
客家人進入深圳,最早是在宋元時期,如福田梅林、石岩、觀瀾、龍華、布吉、大鵬、等地一些村莊。形成稍有一點規模的是明代中晚期,如俗稱的橫(崗)龍(崗)坪(山)葵(涌)地區。龍崗賴姓和坪地蕭姓等,就是此時期遷至。坪山坑梓黃姓的黃朝軒於明末自惠州府歸善縣白馬碗窯村遷入江邊村(今深圳坑梓)一世始祖立業,二世祖黃居中於清朝康熙三十年創建洪圍。而位於深圳市龍崗區龍崗鎮田祖上村的客家圍田豐世居則建於明永曆16年。
但深圳客家人大部分是清朝初年陸續進入的,從嘉應州和惠州府來的最多。移民大潮持續到嘉慶年間,最晚的是光緒年間。
客家人在來深墾殖的幾百年時間裡,有過一個相當長的經濟繁榮、文化發達時期。
他們既能適應新環境,又能抓住好機遇;既堅持以農為本,又不失時機地發展了本地工商業;既能維護傳統,又能帶動新風尚。龍崗客家的發展史,是深圳本土客家人勤勞勇敢、自耕自足、奮鬥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縮影。

深圳客家文化

深圳客家有自己的特色,這跟它獨特的遷徙歷史、社區形成與發展歷史息息相關。清初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開始的“遷海復界”,是客家史上第四次大遷徙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圳地區在“遷海”運動中,沿海地區為直接受害區,北部山區是間接受害區。“遷海”的二十餘年間,這兩種地區都遭到空前嚴重破壞。
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開始全面“復界”,原居民遷回的極少,初時回響“招墾”的也不多。從方誌和族譜資料看,到康熙三十年後,遷來的人口才慢慢增多。西部主要是南海、東莞方向來的粵語系人,當中也有很多的客家人,東部和中部則大部分是從閩粵贛三省出來的客家人。這樣,就形成了深圳民系人口和地域文化獨特的分布格局:西部廣府人多,中部、東部大部分是客家人區域。在深圳這個新開發區,作為移民,無論東部中部西部,都表現出很強的進取精神,都有不錯的業績。
深圳客家文化節
“復界”之機,給了客家人在廣東沿海駐足發展的機會。深圳的客家,是“遷海復界”造成的疆域最清楚、人口最集中、發展最成功的新客家地區,因而成為客家第四次大遷徙運動中的一個“典型”,也是客家民系形成之後向外播遷發展的一個“典型”。
宋元到明朝時期已有客家人陸續遷入深圳,而客家人大量遷入深圳地區,是康熙三十年即1690年前後的事。經過兩三代人六七十年的艱苦奮鬥,到乾隆十九年即1754年始,以坑梓“新喬世居”為代表,第一批大型客家圍堡相繼建成。這些大型圍堡,標誌著深圳客家不僅已經落地生根,經濟上也已經有了相當的實力。到嘉慶初年(1800),以龍崗、鹽田、龍華、布吉、草埔、觀瀾、石岩、西麗為中心的深圳客家地區,進入了一個“經濟繁榮、文化發達”的輝煌時期。這一時期持續了百餘年。
第四次大遷徙運動中出來的客家人,在當時大背景、新環境的影響下,文化觀念都普遍地或多或少地發生一些變異和進步(如“重農不抑商”)。而深圳客家在其發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文化特色,更鮮明、更突出,這就是:堅持耕讀,重視商業,移風易俗,積極進取。
耕讀文化,是客家文化傳統的支柱。來到深圳的客家人,保持並發揚了這一優秀傳統。以坑梓江夏堂黃氏為例。在康熙初年到達坪山的黃朝軒,在康熙三十年打髮長子居中公帶領他的三個兒子到坑梓發展。當時地多人少,也請不到足夠的人工,春插往往不能按時完成,急得阿婆站在河邊傷心地哭泣,原本無名的小河,便因此得名“阿婆叫壢”(客家話:叫,哭;壢,小溪)。
重視文教是客家的好傳統。坑梓黃氏更有特出表現:在“光緒維新”的影響下,他們最先接受興辦新學的思想,1906年興建了新式學校光祖學堂。學堂從廣州、惠州請來懂教育的校長教師,不數年便成為惠陽東莞寶安地區的一所名校,為本區文教普及與提升,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926年,又在光祖學堂的基礎上發展出來“光祖中學”。
深圳客家在大力發展本地農業的同時,也大力發展商業經濟。羅氏龍崗開山祖瑞鳳公在鶴湖村落戶之後,便在當時較為發達的東莞開商鋪做生意,賺了大錢,才有了資本,興建占地兩萬一千平方米的大型圍堡“鶴湖新居”。後來,羅氏進一步發展,遠至廣州、潮州、汕頭都有他們的土地、商鋪。
深圳客家文化節
從整個深圳客家來看,這種既重文教、又鼓勵經商的文化,對於歷來“重農抑商”的客家來說,是一種了不起的突破。這也正是深圳客家最重要的文化特色,是深圳客家對傳統客家文化發展的最可寶貴的貢獻。到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深圳客家能夠順利地接受開放改革的新思想,快步跟上時代潮流,並且如魚得水、大展身手,把自己的家鄉建設成為全國客家地區中經濟最繁榮、文化最發達的地區,這並非僅賴於“地利”。人的因素、人的文化因素還是第一位的。
傳統客家既敬祖,又奉神,其多神信仰,鬧得多數客地“神佛滿天飛”。深圳客家也有敬祖奉神的一面,然較之傳統客家,是淡泊多了;奉神較之敬祖,又淡泊多了,而且,許多祭拜活動主角是婦女,男人不拜。在坑梓地面上,只在金沙村附近找到了一座據說曾經香火鼎盛的“潭公廟”,但三十年代就拆了;在新喬世居的左側一個胡同里見到兩個並排的小廟,一邊供奉著觀世音,一邊供奉著哪吒太子,也是1949年前坍塌,後修復。這種淡泊神明的心態,也是深圳客家文化的特色之一。

舉辦意義

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視窗,同時也是世界客家人的一個視窗。客家文化是深圳文化的脈系之一,深圳市歷來重視包括客家文化和其他本土文化資源的發掘保護和開發利用,把弘揚客家文化,加強對外交流、拓展客家文化與移民文化的最佳化交融,作為推動深圳經濟社會發展、擴大對外開放的積極力量。通過舉辦一年一度的客家文化節,促進老客家與新移民的大融合,從而“弘揚自己的民族文化,建設共有的精神家園”。

相關評價

呂銳鋒在閉幕式上對“第二屆客家文化節”成功舉辦和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應表示祝賀,他說,本屆客家文化節很好地弘揚了客家人愛國愛鄉、耕讀傳家、崇文重教、勤勞儉樸、開拓創新的人文精神,藝術地展示了內涵豐富、多姿多彩的客家風情,促進了老客家與新移民的文化認同,豐富了和諧文化的具體內容。呂銳鋒表示希望客家文化節能一屆一屆辦下去,並且辦得一屆比一屆好。
深圳客家文化節

其他客家文化節

客家文化節多在客家人戶籍地/聚集地舉辦,以下是影響力較大的各地客家文化節:
“香港客家文化節”
香港
“澳門客家文化節”
澳門
“台北客家文化節”
台北
“中國客家文化節”
河源
“客僑文化節”
東莞鳳崗
廣西博白
“中國(贛州)客家文化節”
贛州
桃園客家文化節”
台灣桃園
“客家文化節”
馬來西亞
“世界客家文化藝術節”
梅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