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田永勝堂麒麟舞

坂田永勝堂麒麟舞

坂田永勝堂麒麟舞是廣東省深圳市的傳統舞蹈,產生並流傳於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布吉鎮坂田村。永勝堂麒麟舞主要是通過舞動麒麟頭,模仿貓、虎等動物搖頭、擺尾、嬉戲、玩耍的動作和情景,並融合武術的一些基本步伐,以及伏、臥、彎、騰、躍、跳等動作來表演,以此為觀眾傳遞麒麟送福,傳遞吉祥喜慶之意。每逢春節拜年、娶妻迎親、新宅落成等喜慶活動受邀表演。

坂田村永勝堂麒麟隊建立於1840年,2012年被評為深圳國家級非遺

基本介紹

  • 地理標誌:深圳龍崗
  • 非遺級別:國家級非遺
  • 特色客家麒麟舞
歷史淵源,表演內容,傳承意義,成績榮譽,

歷史淵源

麒麟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吉祥仁獸,客家人視之為吉祥物,民俗有“百姓愁,麒麟走,天下和,麒麟舞”的說法,舞麒麟被後人延續為在各種喜慶日子裡的好時好運、百事興旺、生意興隆等吉祥恭賀的參拜。坂田永勝堂麒麟隊是1840年鴉片戰爭時期組建的,當時為了避免外村人及強盜的欺負,坂田村村民外請了一位花名為“敖頭四”的教頭回村,村民們希望從他身上學到一些拳腳功夫,用來防身。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敖頭四”在坂田村成了家,正式定居了下來,熬四頭根據動物貓的動作創編了永勝堂麒麟舞,並在春節期間在各鄉村表演,並且以“麒麟永遠勝利”含義,創建了一支名為“永勝堂”的麒麟隊。隨著其載體永勝堂麒麟隊的發展,到21世紀初已傳承有十一代。
圖2 坂田永勝堂麒麟隊圖2 坂田永勝堂麒麟隊

表演內容

永勝堂麒麟舞的傳統表演約1小時左右,主要包括舞麒麟和武術表演。永勝堂麒麟舞主要是通過舞動麒麟頭,模仿貓、虎等動物搖頭、擺尾、嬉戲、玩耍的動作和情景,並融合武術的一些基本步伐,以及伏、臥、彎、騰、躍、跳等動作來表演,以此為觀眾傳遞麒麟送福,傳遞吉祥喜慶之意;而武術套路表演,則有護衛麒麟形象寓意,同時也豐富了永勝堂麒麟舞的內容。其中麒麟舞表演包括麒麟出洞、嚼腳、弄麒麟尾、打瞌睡、擺青、踢青、采青、水仙花、十字清、鷯花園、麒麟翻王等套路環節;武術表演包括拳術、大刀、棍、鐵釵、內針、對打等表演。
圖3 永勝堂麒麟在文化遺產日上展演圖3 永勝堂麒麟在文化遺產日上展演
每逢春節拜年、娶妻迎親、新宅落成等喜慶活動,坂田永勝堂麒麟隊便被受邀舞麒麟。一人舞頭,一人舞尾,麒麟隨著鑼、鼓、嗩吶的伴奏,伴著鞭炮中起舞,表現出傳說中的麒麟的喜、怒、哀、樂、驚、疑、醉、睡等動靜神態,表達納福、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良好願望。

傳承意義

隨著坂田永勝堂麒麟舞的不斷出場表演,以舞麒麟的形式表現民俗傳統舞蹈,傳遞客家節日喜慶習俗的文化現象也逐漸深入到當地民眾的文化生活中,舞麒麟也由原來單純的節慶和民俗活動上升至民眾業餘文化和強身健體活動的需求,並逐漸形成了坂田地域特色的民間文化氛圍。
改革開放後,坂田永勝堂麒麟隊繼續將永勝堂麒麟舞發揚光大,並繼承前輩們自強不息、勤奮團結的優良傳統,舞技越來越精湛,隊伍逐漸壯大,到21世紀初已發展到擁有隊員38人,器材設備價值十萬元之多的,有著優良傳統、思想純樸、和諧團結的民間文化活動團體。

成績榮譽

麒麟隊曾多次代表寶安縣參加廣東省大型麒麟舞比賽,並取得了好成績;2004年參加深圳市舉辦的大型舞龍、舞獅、舞麒麟比賽中獲第二名;2007年坂田永勝堂麒麟舞被列入龍崗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被列入深圳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年11月,參加廣東省第二屆麒麟舞比賽,贏得專家和評審的一致好評,最後以高分奪得了金獎的前三甲的好成績;2008年12月,隊員張振揚受邀到馬來西亞東馬的根地咬地區與當地麒麟隊進行交流;2009年,受邀參加中國全國龍獅大聯動深圳市活動,是整個活動現場唯一的麒麟表演隊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