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志

淮南市志

淮南市是新興的工礦城市,本屆修志為首次。《淮南市志》編纂工作始於1984年1月,市志定稿於1998年7月,歷時14年。其間組建基層修志機構100多個,動員近千人參與修志,蒐集文字資料3000多萬字,歷史照片近百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淮南市志
  • 類型:新興的工礦城市
  • 市志定稿於:1998年7月
  • 1984年1月:開始編纂《淮南市志》
概述,內容,

概述

淮南市是新興的工礦城市,本屆修志為首次。《淮南市志》編纂工作始於1984年1月,市志定稿於1998年7月,歷時14年。其間組建基層修志機構100多個,動員近千人參與修志,蒐集文字資料3000多萬字,歷史照片近百幅。修志期間,編輯出版《淮南方誌》雜誌24期,各基層單位完成部門志24部,區志1部。《淮南市志》上限原則定於1930年淮南煤礦局建立,但記述事物則溯及發端;下限定於1990年底,為反映近年來改革發展的成就,出版時增加了“1991-1997年大事紀略”。全書前有序、凡例、概述、大事記,編後為附錄,正文42編,分為綜合、政治、經濟、文化等四大部類,依次為地理、人口、城市建設、環境保護、黨派民眾團體、人大政府政協、公安司法、勞動人事、民政、軍事、煤炭工業、電力工業、化學工業、機械工業、電子工業、冶金建材工業、陶瓷工業、紡織工業、輕工業、公路、鐵路、航運、郵電、農業、水利、鄉鎮企業、商貿、物資、糧油、工商管理、財政、稅務、金融、科學技術、教育、醫藥衛生、體育、文化藝術、報紙廣播電視、文物、風俗宗教方言、人物。全書設編、章、節、目四個層次,計222章788節。

內容

淮南市位於華東腹地,安徽省中北部。新石器時代即有人類活動於市境,夏商之際,淮夷人在此形成部落。春秋戰國時期,市境初屬州來子國,因國小力微,先後被吳楚占領繼而滅亡。戰國末期,楚考烈王遷都壽春,市境遂成為楚國京畿之地。市境入春秋屬吳,至戰國歸楚而終於楚亡,因此又有“吳頭楚尾”之說。秦統一後,市境屬九江郡。漢初置淮南國,市境為其所領。此後由晉至宋,先後隸屬淮南郡、淮南道、淮南路。元初,市境屬壽春縣,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建懷遠縣,市境東部屬之。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析壽州分置鳳台縣,市境西部為其所轄。清末民初,大通煤礦興辦,市境始有近代工業;1930年,國民政府設淮南煤礦局,始形成淮南礦區。1949年1月18日,淮南礦區解放,先後成立淮南煤礦特別行政區,淮南礦區。1950年設縣級淮南市,1952年6月設省轄淮南市,1977年1月,鳳台縣劃屬市轄。至此,淮南市轄田家庵區、大通區、謝家集區、八公山區、潘集區和鳳台縣。全市總面積2121平方公里(其中鳳台縣1030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51.6平方公里(1990年)。淮河橫貫市境,境內三山鼎立、五水分流。自東向西有上窯山、舜耕山、八公山,對市區形成環抱之勢;窯河、東淝河、黑河;泥河、架河等淮河支流流經市區,沿淮湖泊眾多,山光水色,相映成趣。市境以淮河為界,呈現兩種不同的地貌類型,淮河以南屬於江淮丘陵的北緣。由南向北依次為殘丘(低山)、崗地、河谷平原;淮河以北屬於淮北平原的一部分,地勢平坦。市境平均海拔高度20~30米。淮河是我國南北地理的天然分界線,故市境處於亞熱帶與暖溫帶過渡區,日照充足、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5.3℃,年平均無霜期233.7天,年平均降雨量937.2毫米,主導風向為東南風。市境共有漢、回、藏、苗壯等23個民族,漢族人口占98.37%。全市總人口123.99萬人(1990年)。人口密度高,平均每平方公里985人;男性人口比重大,男女性別比為115∶100,具有明顯的工礦城市特徵。
淮南是安徽省一座重要的工業城市,也是全國有一定影響的能源重化工基地。1984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為享有地方立法權的“較大的市”。江澤民總書記、李鵬總理先後視察淮南並揮毫題詞,江總書記的題詞是:“發展煤電化,建設能源城。”李鵬總理的題詞是:“以少勝多古戰場,又多又快能源城。”境內煤炭資源豐富,煤炭、電力工業比肩發展,擁有化工、機械、電子、建材、冶金、紡織、造紙、醫藥、食品等比較完整的工業門類。
早在明朝初期,市境即有民窯採煤,清末民初,淮南最早的民營煤礦大通煤礦公司組建,1930年,官辦淮南煤礦局建井生產,淮南礦區形成。民國時期,淮南煤礦是全國唯一一家由中國人自行設計安裝的較大煤礦。1938年6月,日本侵略軍攻陷淮南礦區,進行了長達7年之久的掠奪性開採,大批中國礦工死於非命。其間,侵略者掠奪煤炭428.48萬噸,斷毀煤炭資源1230噸。抗日戰爭勝利後,日本侵略者除留下滿目瘡痍的礦山外,還留下了3條白骨累累的“萬人坑”!1949年1月淮南礦區解放,礦區已經形成大通、九龍崗、八公山3座礦場。解放以後,淮南礦區經過了兩次大規模的建設的發展,從1949年到1964年,先後建成礦井8座,礦區設計生產能力達到855萬噸,成為全國著名的五大煤礦之一;1973年起,淮南煤炭開採跨過淮河,向淮河以北進軍。此後分別建成了現代化的潘集一礦、二礦,到1990年底,潘集三礦、謝橋煤礦、新集煤礦正在建設之中,全礦區擁有生產礦井10座,設計生產能力達到1125萬噸,實際生產能力達到1005萬噸。
淮南電力工業是伴隨煤炭工業和發展而興起的,並逐步發展成為獨立的工業門類。建國以來,國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興建淮南火電基地,1956年,國產第一台6000千瓦發電機組在田庵發電廠投產,成為我國電力工業發展的一個里程碑。此後,田家庵發電廠經過5期改擴建,安裝了6000千瓦、1.2萬千瓦、2.5萬千瓦、12萬千瓦等不同型號的國產、進口發電機組,如同一座電力工業博物館,成為新中國電力工業發展的縮影。1982年、1984年,洛河、平圩兩座大型火電廠先後興建,安裝了30萬千瓦、60萬千瓦大型發電機組,其中平圩發電廠安裝的是國產第一台60萬千瓦發電機組,新中國電力工業在淮南豎起了兩座豐碑。到1990年,市境擁有3座火電廠,裝機容量達到180.1萬千瓦,相當於1949年全國發電裝機容量。
市境地處蔡楚故地,物產豐饒,八公山豆腐馳名天下。相傳漢代淮南王劉安為求長生不老之藥,煉丹過程中製成豆腐,工藝流傳千年。八公山豆腐以其純白如玉、細若凝脂,味清淡而藏鮮美,適口而富營養、調味從心、可葷可素之特點,歷史上曾列為貢品,被譽為中華美食一絕。市境文物古蹟眾多。戰國四君子之一、楚相春申君黃歇長眠於賴山腳下;東晉前秦曾鏖戰經月,寫下了淝水之戰以少勝多的歷史詩篇,留下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動人故事;後周南唐數度對壘,留下了眾多的歷史陳跡。這些前朝舊事,記錄了歷史的嬗遞,留下了無數傳奇神話,閃耀著源遠流長的文化光采。
《淮南市志》是一部特色鮮明的工礦城市志。全書緊扣工礦城市的特點展開構架,布局謀篇,通過豐富的史料記述了一座工礦城市的誕生,也展示了現代工礦 城市與其所在地區歷史文化的淵源關係。志書還通過具體記述,揭示了工礦城市在城市結構、產業結構、人口構成、商業發展等方面的特點。為了彌補舊志記事系統性缺乏的弊端,在修志實踐中嘗試了“層層設概”的作法,以增強全書的整體性和系統性。由於是首部《淮南市志》,所以也是淮南市第一部系統的資料文獻,同時,它對於研究淮南煤礦的發展歷史,對於研究淮河流域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獻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