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江區

涵江區

涵江區(古屬興化府莆田縣)位於福建省莆田市東部沿海,總面積752平方公里。海岸線綿延15公里,淺海寬,灘涂面積達1萬多畝, 324國道福廈高速公路橫貫區境,三江口港可通海輪。年降水量1300毫米,年均氣溫20℃。位於城廂區東邊、荔城區北邊、東北、秀嶼區西北。自南朝光大二年(568年)莆田置縣時起,涵江即屬之。東、東北、東南為興化灣

唐貞觀元年(627年),境內圍海造田,築涵(即水閘)排澇,故稱其地為涵頭(為涵江最早地名)。宋代,始有“涵江”之稱。宋元時期,境內分屬莆田縣唐安鄉望江里、延壽里,崇業鄉孝義里,武化鄉仁德里。明清兩代,分屬莆田縣二區延壽里、望江里、仁德里和三區孝義里。民國時期,隸屬莆田縣二區。 新中國成立初至1984年5月,涵江仍隸屬莆田縣。1984年6月,涵江升格為莆田市轄區。人口42萬人(2006年)。通行莆仙方言莆田話。 有白塘寧海橋正學門黃巷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8年11月,涵江區入選2018年工業百強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涵江區
  • 外文名稱:Hanjiang District
  • 行政區類別市轄區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下轄地區:涵東、涵西、白塘等
  • 政府駐地:涵東
  • 電話區號:0594
  • 郵政區碼:351111
  • 地理位置:福建省中部莆田市
  • 面積:752平方公里
  • 人口:42萬人(2006年)
  • 方言莆仙話莆田腔
  • 氣候條件: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囊山慈壽寺九蓮岩白塘湖公園、寧海橋國歡寺
  • 機場福州長樂國際機場
  • 火車站莆田站
  • 車牌代碼:閩B
  • 行政代碼:350303
  • 區委書記陳萬東 
  • 區長:連向紅 
建制沿革,區劃沿革,政治,位置,地理環境,自然資源,人口民族,經濟概況,工業,農業,商業,古建築,楓林世惠祠,龍溪祖社,社會事業,教育科技,衛生文化,社會保障,消費市場,項目建設,城鄉建設,交通運輸,

建制沿革

涵江歷史源遠流長,此地自古隸屬於莆田縣。
涵江區
春秋戰國時期,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
秦漢之際,漸有人群擇平原而居。
南朝光大二年(568年)莆田置縣時起,涵江即屬之。
水,是生命的搖籃。涵江之“涵” ,為形聲字,從水,指水澤眾多、水波蕩漾。 宋代大文豪 蘇東坡在其名篇《石鐘山記》中, 用“涵淡澎湃” 形容 長江之水, 莆田三大河流——木蘭溪延壽溪萩蘆溪皆在此匯聚入海,三溪六岸更有無數溝渠湖塘在平原上編織成千絲萬縷、千孔萬眼的銀色水網,堪稱福建沿海難見之水鄉澤國,涵涵焉,淡淡焉,澎澎湃湃焉,壯哉涵江!
“涵”字動詞解為:包涵、涵蓋、涵浸、涵潤、涵暢、涵養,蘊含“上善若水:之意,包涵者,包容也,涵江自古以來,有容乃大,能包容多元文化,兼收並蓄,並使之在碰撞交流中融合壯大,因此,涵江既有江的奔放,又有海的壯闊, 能在沿海的諸多古鎮中脫穎而出,贏得”小上海“、“福建威尼斯”、”僑鄉名鎮“等眾多美譽而引人注目。賢哉涵江!
水,是財富的象徵,涵江之水,以溪江湖海的各種自然形態,以端明陡門及太平陂南安陂等各種在古代最先進的水利設施,使其成為興化平原最富庶的米糧倉、花果鄉。
其中,光是水果,就有“三大名果“:枇杷、龍眼、荔枝;光是海鮮,就有“五品海珍”:牡蠣、海蟶、灶跳跳魚、章魚。在莆田古今四十八景中,與水有關的美景就達五處:寧海初日白塘秋月錦江春色雁陣歸舟望江竹浪
涵江之水,使涵江這一千年古鎮蔚成閩中商貿重鎮和工業重鎮。到了民國30-40年代,作為福建沿海未能封鎖的唯一海港,涵江上交國民政府的稅收曾一度居全省之冠,“小上海“之稱由此傳開。
老城區中心 諸水環抱的東方廿五坎 ,是涵江港對外開放的見證,也是無數海外僑胞、台胞、港胞思念故園、寄託鄉愁最原本的載體。
唐時,始與南藩通貿。宋代,繼續開埠,“游商海賈“雲集。明代中葉起,“涵頭市,長三里許,人家稠密,商賈魚鹽輻輳,為莆鬧市“, 清康熙六年,1667年,恢復闢為對外通商口岸,清雍正七年,1729年,涵江海關成立,清嘉慶年間(1796-1820),富商輩出,時有10家 大商人,稱"百萬富甲全郡“。 清同治四年,1865年,涵江海關升為涵江海關局,管轄福清(民國元年時平潭從福清分出升格為縣)、莆田縣、仙遊縣四地的海關事務。
清代後期,涵江商貿空前繁榮,清光緒二十二年 ,1896年,日本,“紀攝丸”號貨輪首次駛入涵江港,隨之,英國、美國、法國、義大利、荷蘭、葡萄牙等國外輪接踵而至,促進涵江外商代理商行的問世, 外國商船直抵涵江港易貨,涵江成為福建主要通商口岸和重要物質集散地。 清末起到民國時期,諸如涵江籍方義生和方家明的義德行,代理經營美國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的汽油和煤油和英國艾禮司公司的肥田粉業務,涵江籍陳境平兄弟的通美行代理美國德士古石油公司(德士古公司)的汽油和煤油和英國卜內門公司(卜內門洋行)的肥田粉生意。諸多商行亦租用外籍貨輪進行海上運輸,主要有方家明經營的涵江鯤南公司、黃獻武和康秋清經營的涵江義太船行。
民國時期,涵江商貿繼續繁榮。省內外商賈雲集,生意興盛不衰,20世紀30-40年代,湧現出上百家名牌商號。店鋪林立,交易繁忙,“小上海 ”之譽 由此得名。
唐貞觀元年(627年),境內圍海造田,築涵(即水閘)排澇,故稱其地為涵頭(為涵江最早地名)。
宋代,“劉氏初開水心河”,始有“涵江”之稱。
宋元時期,境內分屬莆田縣安鄉望江里、延壽里,崇業鄉孝義里,武化鄉仁德里等。
明清兩代,分屬莆田縣二區延壽里、望江里、仁德里和三區孝義里。民國時期,隸屬莆田縣二區。
鎮、莊邊鎮、新縣鎮、大洋鄉;赤港華僑經濟開發區。區政府駐涵東街道。涵江區江口鎮是莆田市的名義上的北大門和著名僑鄉, 屬莆田市涵江區管轄,莆田市的事實上的北大門是與江口鎮僅一橋之隔山水相連的原來的莆田縣新厝鎮,新厝鎮和莆田市江口鎮、萩蘆鎮、新縣鎮相接,莆田東北邊界,本來千年以來莆田縣以一直以莆田縣新厝鎮北邊的蒜嶺與福清交界, 新厝一帶在自從莆田縣成立時就隸屬莆田縣,自古就居住著幾萬莆田人,該地自古就使用莆田話,是莆田話區的一部分。新厝鎮在解放後因為福清縣要發展工農業而被劃給福清縣。新厝鎮僅有蒜嶺最北邊的棉亭村、東樓村被福清話同化。原來的莆田縣東北的蘇田里,安香里(今涵江區東北部),明朝時割給福清縣,是今福清市漁溪鎮中西部 (和莆田市萩蘆鎮新縣鎮相接)、東張鎮中西部( 和莆田市萩蘆鎮、新縣鎮和大洋鄉相接)。涵江區地處木蘭溪入海口北岸,東瀕莆田東南沿海興化灣、 台灣海峽。324國道、福廈高速公路橫貫區境,三江口港可通海輪。有白塘寧海橋正學門、黃巷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莆田縣江口鎮有蒜溪和福清戶籍的莆仙民系人群和莆田縣人、仙遊縣人合建的福莆仙東嶽觀, 東南亞等地有大量的福莆仙會館和同鄉會。 新厝絕大部分仍然使用莆田話,是莆田話區的一部分,僅有最北部兩個村被福清話同化,新厝鎮地處莆田東北端,本為莆田的東北大門,不僅該地使用莆田話,就是該鎮北邊和東邊的鄉鎮的西邊和東邊的一些村也保留使用莆田話,這些人其實是莆田人而不是福清人:情況相同的還有一都鎮,自古就隸屬永泰縣,在1958年也因為福清發展工農業而劃給福清。 北邊的莆田新縣鎮有新厝村。 莆田縣在568年已經成立,而福清縣在莆田縣成立130多年後才成立,莆田縣不是從福清縣劃出來才成立,相反地福清縣西邊和南邊的一些地方是從莆田縣划去的。由於新厝鎮從莆田縣劃給福清,所以新厝鎮名義上位於福清市西南部,與莆田市江口鎮僅一橋之隔,山水相連,東臨興化灣畔。 新厝鎮北部的鎮也有使用莆田話的,比如漁溪鎮該鎮不少村、自然村使用莆田話,使用莆田話的有東漈村、聯華村梧瑞自然村、紅山村(下姚、半嶺、赤岐)、水頭村部分、建新村部分、蘇田村部分、鐘前村馬頭崎自然村、柳厝村石塘頂自然村、南升村部分、雙墩村新厝一部分等,該鎮北部的鎮也有使用莆田話的:比如 東張鎮崔後村、嶺下村、金芝村、雙溪村部分、蘆嶺村、漈山村部分、玉林村部分等; 一都鎮後溪村、善山村(松山、吳斜、菜林底、田萬)、羅漢自然村以及鳥囝山等(和莆田市新縣鎮和大洋鄉相接; 鏡洋鎮墩頭、東風、梨洋、玉埔、下施、浮山、長征村部分、鏡陽村部分、北張村部分、前張村部分等——和東張鎮和一都鎮相接; 音西街道雲中村嶺口自然村——和鏡洋鎮相接;和新厝鎮相接的江陰鎮小麥村、下石村等因為這些地方外圍地處福清話為主的地方,因此還有地方在長期歷史過程中 被當地的周圍的閩南語和閩縣話、福清話同化了,前述地方 語音情況較複雜,加上那時語言普查人數不夠,對方言了解不足和交通不便,普查時間倉促短暫,不少居民點漏了統計。 此外除了前述莆田話分布地方還有莆田話未被其它語言同化而混合的地方,比如莆田話和閩縣話混合區域,比如鏡洋鎮的琯口村、東張鎮的泗洲村等,莆田話和福清話混合地方:比如一都鎮的王坑村部分 。 涵江區原隸屬莆田縣,1983年5月,撤銷莆田地區行政公署。9月,建立莆田市,莆田縣隸屬莆田市。
通過興化灣興化水道的南日水道等水路和莆田半島相連的埭頭鎮的東北的平潭縣塘嶼島也是莆田話分布區,埭頭鎮東北的平潭縣南海鄉塘嶼島及其周邊(東南)的島嶼(原來塘嶼鄉)北樓村、南中村為莆田話分布區, 居民主要從莆田涵江區一帶遷移而來,與平潭縣強勢方言(福清話)接觸的機會較少,故塘嶼島及其周邊(東南)島嶼的莆田方言易於保存和發展。
1984年6月,析莆田縣的涵江鎮和涵江公社,成立涵江區,為縣級建制,直接隸屬莆田市。
1984年6月,涵江升格為莆田市轄區。
1992年8月,省人民政府批准涵江為改革開放綜合試驗區,為涵江插上騰飛翅膀。
1993年,進行撤鄉、建鎮和擴辦(街道辦事處),成立三江口、白塘、國歡鎮和涵東、涵西街道辦事處,下轄49個村民委員會和10個居民委員會。
1998年,在涵江商業城成立非正式區劃的商城管委會
2002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莆田市進行部分行政區劃調整,原莆田縣的江口(含非正式區劃的赤港華僑經濟開發區)、梧塘、萩蘆、白沙、新縣、莊邊、大洋等7個鄉鎮和劃歸涵江區管轄。調整後的涵江區轄有九鎮一鄉兩街,轄區面積由60平方公里拓展為752平方公里,人口近42萬。
2003年,涵江區轄2個街道、9個鎮、1個鄉:涵東街道、涵西街道、三江口鎮、白塘鎮、國歡鎮、江口鎮、梧塘鎮、萩蘆鎮、白沙鎮、莊邊鎮、新縣鎮、大洋鄉。

區劃沿革

莆田解放後,在中共閩中工委和閩中游擊支隊司令部領導下,在涵江成立莆田縣人民政府涵江辦事處和涵江支前委員會,派借糧食、柴草等支前物資,支援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下解放廈門等地。第二區(涵江區)公所成立後,莆田縣人民政府涵江辦事處撤銷;涵江支前委員會併入區公所
涵江區涵江區
自莆田解放至1984年涵江建區前,莆田縣區、鄉兩級行政區劃先後10次調整,其中1955年5月的調整與涵江境內無關,故不列入。
1949年9月,莆田縣劃分為13區,395鄉、街(保)。
1949年9月中旬,涵江境內成立第二區公所,為莆田縣人民政府派出機構,駐灌頂坡。下轄36鄉、街(保):頂鋪、埭里、吳江、碼邠、卓峰、黃霞、黃塘、新洋、洞潭、孝義、宮下、蒼後、霞徐、青年、前街、保尾、延寧、集奎、洋尾、南埕、鎮前、安仁、雙福、顯應、樓下、港南、朱豐、雙興、陳橋、新浦、哆中、高美、哆後、楊芳、鐵灶、芳山。
1950年10月,莆田縣完成民主建政工作,廢除保甲制度,劃分為2鎮、16區,378鄉(街))。涵江境域劃分為涵江鎮和第二區(集奎區),下共轄38鄉(街)。
涵江鎮人民政府,駐灌頂坡,下轄11街(鄉):頂鋪、孝義、樓下、宮下、保尾、青年、前街(以上為街)、延寧、港頭、蒼後、霞徐。
第二區公所,與涵江鎮人民政府合署辦公,下轄27鄉:埭里、吳江、碼邠、卓峰、黃霞、黃塘、新洋、洞潭、集奎、洋尾、南埕、鎮前、安仁、雙福、顯應、陳橋、新浦、哆中、哆後、高美、鐵灶、後郭、芳山、鯨山、鰲山、楊芳、巷利。
1952年8月,莆田縣完成土地改革後,根據發展農村生產力的需要,劃分為24區,390鄉(街)。
涵江境內劃分為第二、第六、第八區,下共轄38鄉(街)。
第二區(涵江區)公所,駐灌頂坡,下轄11街(鄉):頂鋪、孝義、樓下、宮下、保尾、青年、前街、霞徐、延寧(以上為街)、蒼後、港頭。
第六區(集奎區)公所,駐塘北,下轄14鄉:集奎、洋尾、南埕、鎮前、陳橋、碼邠、顯應、洞潭、雙福、卓峰、黃霞、南林、安仁、埭里。
第八區(望江區)公所,駐鐵灶,下轄13鄉:新浦、高美、哆中、哆後、芳山、楊芳、後郭、鯨山、鰲山、鐵灶、黃塘、新洋、巷利。
1954年7月,莆田縣仍分為24區;鄉一級部分行政區劃有變動,由390鄉(街),並為350鄉(街)。
第二區公所,下轄11街(鄉),不變。
第六區公所,下轄13鄉:集奎、洋尾、南埕、鎮前、埭里、陳橋、雙福、安仁、碼邠、顯應、卓峰、霞林、蒼林。
第八區公所,下轄13鄉:新浦、高美、哆中、哆後、楊芳、後郭、鯨山、鰲山、黃塘、新洋、洞潭、芳山、鐵灶。
1956年6月,為適應農業生產合作化的需要,莆田縣劃分為3鎮、11區,158鄉(街)。涵江境內除第二區公所改稱為涵江鎮人民委員會外,原第六、第八區所轄各鄉,均併入梧塘區。涵江鎮人民委員會下轄3個街:涵西(保尾,樓下,青年,前街,港頭)、涵中(霞徐,延寧,宮下)、涵東(頂鋪、孝義、蒼後)。併入梧塘區的鄉是:白塘(南埕,洋尾,鎮前,集奎)、雙安(雙福,安仁,陳橋,顯應,埭里)、高林(蒼林,卓坡,黃霞,碼邠)、塘後(黃塘,新洋,洞潭,後郭)、蒼山(鰲山,鯨山,楊芳,芳山)、哆頭(哆後,哆中,高美,新浦)。
1957年12月,莆田縣撤區並鄉,全縣劃分為3鎮、48鄉,鎮以下轄街,鄉以下轄相當於原小鄉範圍的高級農(漁)業生產合作社。涵江境內包括涵江鎮、集奎鄉、望江鄉人民委員會,下共轄36社(街)。
涵江鎮人民委員會,駐灌頂坡,下轄9街:頂鋪、孝義、宮下、霞徐、延寧、青年、保尾、前街、樓下。
集奎鄉人民委員會,駐集奎,下轄14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鎮前、洋尾、南埕、集奎、後墩、安仁、雙福、埭里、陳橋、顯應、蒼林、碼邠、黃霞、卓峰。
望江鄉人民委員會,駐鐵灶,下轄13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芳山、鐵灶、鰲山、鯨山、後郭、黃塘、新坡、洞潭、哆中、哆後、新浦、楊芳、高美。
1958年10月,莆田縣建立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劃分為12個人民公社,383個生產大隊
涵江人民公社由涵江鎮和集奎、望江、石庭、蒲坂(園下)、梧塘、西天尾、南壇等鄉鎮組成,
涵江人民公社下設6個管理區:集奎、望江、江口、梧塘、西天尾、萩蘆。
1961年6月,莆田縣劃分為12區,102個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669個生產大隊。
涵江人民公社改為涵江區公所,駐地和轄區不變。下轄12個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130個生產大隊。
12個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涵江、塘北、集奎、望江、塘頭、哆頭、石庭、蒲坂、梧塘、西天尾、崇林、南壇。
1965年8月,莆田縣撤區並社,劃為2鎮,15街;24個人民公社,590個生產大隊。
涵江境內包括涵江鎮和涵江人民公社。
涵江鎮人民委員會,駐豆菜巷,下轄9街:頂鋪、孝義、前街、青年、保尾、樓下、霞徐、延寧、宮下。
涵江人民公社,駐灌頂坡,下轄49個生產大隊:上梧、集奎、洋尾、後宮、南埕、鎮江鎮海、江尾、陳橋、東墩、顯應、周墩、雙福、柯塘、埭里、安仁、涵西、涵中、涵東、卓坡、南林、黃霞、蒼林、碼頭、都邠、新浦、高美、美尾、哆前、哆中、哆後、洋中、鐵灶、芳山、楊芳、鯨山、鰲山、後郭、林柄、洞庭、新坡、黃厝、潭尾、巷利、三股、後洋、沁東、沁西、塘西。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期間,涵江鎮和涵江人民公社區劃不變。1968年9月,涵江鎮和涵江人民公社分別成立革命委員會。涵江鎮各街大部分合併,並普遍改名:頂鋪街改名為革命街;前街和孝義街合併,名為朝陽街;青年和延寧街合併,名為革新街;保尾和樓下街合併,名為團結街;霞徐和宮下街合併,名為東升街。
1980年12月,莆田縣撤銷各級革命委員會,恢復涵江鎮人民政府和涵江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恢復涵江鎮各街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合併和更改的街名。
1984年6月,成立涵江區,隸屬於莆田市,下轄涵江鎮人民政府和涵江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管轄區劃不變。同年10月,實行政社分開體制,涵江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改稱為涵江鄉人民政府。1985年,涵江鎮人民政府改稱為涵江街道辦事處。
1992年,涵江區被省定為綜合改革試驗區。
1993年1月,重新調整全區行政區劃,拆分涵江鄉和涵江街道辦事處 為三江口、白塘、國歡鎮和涵東、涵西街道辦事處。隨著福建省涵江商貿批發中心及一批專業市場的興建,大量的行政、社會事會、開發建設等方面的管理服務工作需要加強,經區委、區政府研究,於1998年3月27日在涵江商業城組建成立了莆田市涵江區商城管理委員會。立足三鎮二辦、商城管委會的基礎和地理、資源條件,突出了三江口鎮以治海灘涂養殖、白塘鎮以淡水養殖和糧食生產、國歡鎮以果蔬、畜牧生產為主導的綜合開發作為主攻方向,涵東、涵西突出商貿城區優勢,商城突出專業批發貿易優勢。
區劃詳情
全區轄2個街道、9個鎮、1個鄉:涵東街道、涵西街道三江口鎮白塘鎮國歡鎮梧塘鎮江口鎮(含非正式區劃的赤港華僑經濟開發區)、萩蘆鎮白沙鎮莊邊鎮新縣鎮大洋鄉;。區政府駐涵東街道

政治

中共涵江區委員會歷屆主要領導人
歷屆書記 蔡順富 、 俞金榮 、楊鵬飛 、 連良騰 、林慶生
涵江區人大 歷屆主要領導人 :主任 陳祖禧 、 董天富、 俞金榮等
人民政府區長 :翁毅彪 、 張祖怡 、楊鵬飛鄭合義 林慶生
涵江區人民政協歷屆主席 蔡順富 、孔令森、 許福榮 等

位置

涵江區地處木蘭溪入海口北岸,東瀕莆田東南沿海興化灣。涵江位於福建莆田沿海中部,福建省著名僑鄉。在北緯2523'~2527',東經11904'~11910'之間。地處戴雲山支脈向東南濱海延伸的囊山余脈,涵江位於媽祖故鄉莆田市北大門,南接廈門,北接福州,324國道、福廈高速公路、興尤高速公路、福廈鐵路向莆鐵路橫貫全境。位於城廂區東邊、荔城區北邊、東北、秀嶼區西北。
涵江區
與台灣一衣帶水,依山傍海。

地理環境

地貌
涵江地處閩中主要山脈戴雲山脈延伸的囊山余脈,境內西北和東北為丘陵紅壤地帶。東面臨海,有可供養殖的灘涂面積1萬多畝。海岸線綿延15公里,閩中著名的海港三江口港控扼在木蘭溪入海口處。中、南部均為平疇,為福建四大平原之一的興化平原的重要組成部分。"二十里平田",河溝縱橫,舟楫穿梭,望江被譽為涵江母親河。
氣候
涵江屬典型的南亞熱帶海洋性氣候。這裡季風明顯,冬暖夏涼,氣候宜人,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20.2℃,年平均日照1943小時,年平均雨量1289毫米。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境內非金屬礦藏豐富。磚瓦粘土儲量在1億噸以上,花崗石藏量亦多達100萬立方米,建築砂和礦泉水正在開採利用。
生物資源
涵江是莆田木蘭溪平原的一部分。土地膏腴,物產豐富,這裡盛產大米、小麥、甘薯、大豆、花生和蔬菜。有荔枝、龍眼、枇杷、柿子四大名果。
海蟶、牡蠣、蟲尋、蛤、跳魚、章魚等海產品,尤以鰻魚和對蝦飲譽省內外。
地熱資源
地熱水溫度30~60℃,可利用潛力大。
港口資源
擁有天然良港涵江港,港區環興化灣岸線總長19.6公里,航道全長43.88公里,可滿足5萬噸級集裝船舶全天候雙向通航,乘潮可通航10萬噸級的集裝船舶,通過支航道可直接抵達涵江港區,歷史上就已形成了三江口港及江口港作業區。涵江港開發前景廣闊,可開發深水泊位28個,年吞吐能力1.29億噸,港前碼頭作業和倉儲物流區陸域縱深1公里,可開發面積1668公頃;港區陸域縱深3.6公里,可供開發的工業用地面積3940公頃。

人口民族

2001年末,總人口186125人,其中漢族占97%以上,地方方言為莆仙話
涵江區
區內少數民族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經濟概況

2013年全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45.3億元,增長12.8%;規模以上工業產值707.68億元,增長15.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21.2億元,增長31.01 %;財政總收入30億元,增長15.1%,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16.54億元,增長28.2%;外貿進出口總額6.23億美元,增長8.8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3億元,增長11.8%;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2.57萬元、1.17萬元。
開發區夜景開發區夜景

工業

新中國成立前
清代及其以前,境內工業以個體經營的手工操作為主,有打鐵、織布、製糖、製鹽、釀酒、陶瓷等行業,設備落後,體量微小,多數保留在低級水平。其中製鹽業為明清時境內的支柱行業。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後,涵江逐步發展印刷、碾米、煉乳、機械等近代加工行業。民國時期,近代加工業雖有所進步,但規模不大。到新中國成立時,涵江工業企業總產值14.3萬元,僅占工農業總產值的12.8%。
涵江工業基礎較薄弱。1949年前,只有手工小工場,如打鐵、小農具製作、糧油加工、土榨糖、製鞋(草鞋、布鞋)、手工織布、竹編、家具製作、煉奶、桂元乾焙制和水果罐頭加工等,多屬家庭手工作坊及季節性生產,設備簡陋,生產規模小。
新中國成立後
新中國成立初期,人民政府對個體手工業、私營工業採取公私合營、合作聯營等形式。1953年,境內進行生產資料社會主義改造,開始發展公私合營和合作聯營工業。隨著生產資料公有制建立,1958年“大躍進”時,全民大辦工業,涵江區域內發展一批莆田縣屬地方國營工廠,如莆田罐頭廠、莆田造船廠、莆田玻璃廠、涵江糧油加工廠、涵江鋼鐵廠、涵江化工廠、涵江農具廠等。1961年,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有的國營企業轉為集體,部分企業則合併或撤銷。1966~1976年,受“文化大革命”干擾,工業發展速度緩慢。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實行對外開放,對內搞活政策,鄉鎮企業得到發展。同時,原有國營企業,經過技術改造和引進,逐步從手工操作為主,發展到機械操作,改善了勞動條件。
1984年建區後,採取“特殊政策、靈活措施”,充分利用涵江地理優勢和資源,進行一系列工業基本建設,工業發展躍上新台階。1988年,涵江闢為沿海經濟開放區,在發展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特別是加快集體經濟發展的同時,逐步發展個體、聯合體經濟以及“三資”企業。1990年,全區工業生產開始在國民經濟中占主導地位,實現由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型經濟向以工業型和商貿型經濟為主的外向型經濟轉變。 1992年後,區委、區政府制定改革開放綜合試驗發展戰略,工業以城市建設為依託,在全區範圍內合理布點,區域內工業布局、工業內部行業結構、企業規模結構、技術結構和經濟成份都發生很大變化。工業門類已擁有鞋革、紡織、服裝、針織、電子、冶金、光學儀器、機械、化工、玻璃、造紙、印刷、食品、罐頭、釀酒、木器、水產加工等,其中木雕工藝品、玻璃製品、母乳化奶粉、烤鰻、鍍鋅管等已成為拳頭產品,產品暢銷國內外。鄉鎮企業、“三資”企業成為發展涵江經濟新增長點,工業經濟在區國民經濟中居於主導地位。至1994年,涵江區域內有中央、省、市及莆田縣駐涵工業企業20多家,職工5000多人。另有區屬工業企業7499個,其中國有工業企業4家,鎮(街)辦工業企業21家,村辦工業148家,中外合資、合作工業147家,城鄉個體工業7179家。工業總產值(按1990年不變價計算)為15.6億元(不含駐涵企業),其中全民企業占2214萬元,集體企業5114萬元,“三資”企業75084萬元,城鄉、個體工業73588萬元,分別占工業產值1.42%、3.28%、48.13%、47.17%;年出口總值12961萬美元。
1994年,涵江境內工業企業職工35009人,其中全民所有制職工1306人,占3.73%。工程技術人員336人,其中中級以上技術職務74人,占22%。
制定扶持工業發展20條措施,出台加強品牌、技術標準創建和推進自主創新3項鼓勵政策,工業發展持續增速增效,支撐作用更加有力。全區完成工業總產值376.40億元,增長23.5%;工業增加值122.65億元,增長22.5%,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82.1%。2008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6家,306家規模以上企業完成產值343.25億元,增長25.1%;規模企業產銷率和工業企業綜合指數分別達到98.1%和218。產業規模不斷壯大,鞋革服裝、電子信息、食品加工和機械製造4大支柱產業實現產值300.0億元,增長26.6%。新增集友框業等8個省名牌產品,新增省著名商標3件,新增威諾數控等6家省、市級企業技術中心,華昌首飾和新世紀電子分別主持起草全國千足金鑲嵌首飾和全國覆銅板行業標準。工業節能降耗成效顯著,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耗20.05萬噸標準煤,萬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0.17噸標準煤,低於全市平均水平,同比下降22.7%;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削減19.9%和16.7%。

農業

民國時期,農業是涵江主體經濟,生產發展緩慢。
民國時期及其以前,自然災害頻繁,境內缺乏水利設施,且耕作粗放,收成很差,年畝產稻穀只五六百斤。加上戰亂不已,社會動盪,抓丁拉夫,苛捐雜稅,迫使農民逃荒,農田荒蕪,故農業生產水平低下。1949年,境內農業總產值僅97.7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87.2%,糧食總產量650萬公斤,人均糧食占有量145公斤,生豬存欄6500頭,水產品產量195萬公斤。
1956年,境內基本完成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同年底,農業總產值達639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81%,比1949年增長6.3倍。1958年,境內受到“左”的思想干擾,出現“共產風”和浮誇風,農業經濟陷入困境。從1961年開始,境內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採取整改措施,農業生產逐步恢復和發展。1965年,農業總產值達1280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58.1%,比1956年增加2倍。“文化大革命”期間,境內農村批判“唯生產力論”,再次影響農業生產的發展。但廣大農民民眾自覺抵制“左”的錯誤,堅持開展農業學大寨運動,興修水利,平整土地,改良品種,境內農業仍然取得一定成績。1976年,農業總產值2100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33.6%,比1965年增長64%,年平均遞增5.1%;糧食總產量2.5萬噸,生豬存欄2.4萬頭,水產品產量2340噸。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境內農村普遍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積極發展多種經營和商品生產,擴大水產養殖業特別是鰻魚的生產規模,開發性農業得到發展,農業由單一性農業型向綜合性經營型方向轉變。1983年,農業總產值2566萬元,比1976年增長22.2%,糧食總產量2.9萬噸,生豬存欄2.8萬頭,禽蛋360噸,鄉鎮企業總收入1106萬元。1984年6月建區後,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基礎的雙層經營機制進一步完善,農業投入增加。1992年,糧食總產量超歷史最高水平。創匯農業不斷發展,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兩水”(水果、水產)“一菌”(食用菌)和畜牧業生產繼續擴大,以鰻魚養殖和灘涂養殖為龍頭的漁業產值比重,由1984年的23%提高到1994年的73%。農業生產已從單一經營向多種經營轉化,從單純經營種植業開始向牧、漁全面發展和農工商貿綜合經營轉化,全區建成水果、奶牛、蔬菜、食用菌4個生產基地。1994年,農業總產值1.8億元,占工農業總產值10.34%,比1984年增加4.14倍,年均遞增19.2%。糧食總產量1.8萬噸,水果總產量356噸,生豬存欄25316頭,水產品產量1.2萬噸。
2008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0.67億元,增長6.8%。農業“五新”技術大力推廣,主要糧食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7%以上,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2萬公頃,被農業部列為“2008—2010年測土配方施肥示範區”。農業產業化進程不斷加快,新增佳騰食品、紅太陽精品2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東南香米業被評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並完成股份制改革。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成效明顯,林漿紙一體化原料林基地3年建設任務基本完成。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繼續加大,累計投資3344.2萬元,用於中低產田改造、水毀工程修復等方面建設;農村飲水安全“村村通”工程基本完成,實現投資6225.3萬元,累計受益人口近10萬人;投資7924萬元,新修建農村道路76.9千米。60個試點村建設紮實推進,白沙坪盤村被列為全省鄉村旅遊示範點,新縣、莊邊、萩蘆、白沙4個集鎮和35個村莊完成規劃修編;荔涵大道等重點項目安置區加快建設,民眾回遷工作順利進行。農村“家園清潔行動”深入開展,順利通過省級驗收;“造福工程”搬遷226戶1100人,農村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
2008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6.9億元,增長6.5%。榮膺“中國枇杷之鄉”稱號。新增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7家。“東南香”牌大米、東源水產品公司分別榮獲“中國最具競爭力品牌”和“全國農產品加工示範企業”稱號;萩蘆國家級枇杷標準化示範區通過驗收,“莆興農牧基地種肉豬標準化生產示範區”和“華林蔬菜基地蔬菜標準化生產示範區”列入全省特色優勢農產品基地建設。超額完成林漿紙一體化原料林基地建設任務,林權改革、生態公益林管護機制創新工作進展順利。

商業

涵江商業文化底蘊深厚,自宋初開商埠以來,涵江商貿業活動便十分活躍,商路通達閩、浙、蘇、滬、粵、港、澳等地區。明清時期為東部沿海商貿中心,尤以抗戰時期更甚,涵江的商貿地位舉足輕重。千年的商埠重鎮養育出一代又一代善於經商、樂於從商、精於引商的涵江人。改革開放後,涵江人適時把握機遇、奮發進取、自強不息,在經濟大潮中勇搏浪濤,大力發展商貿業,贏得了“小上海”的美譽。因水路便捷,也有“東方威尼斯”之稱。
涵江各項經濟指標均居莆田市首位。2008年有在外僑胞和港、澳、台同胞42萬人,分布在世界55個國家和地區,是福建省重點僑鄉之一,有“海內一個涵江、海外一個涵江”之說,特別是擁有李文正黃廷方等一批商界精英,僑力資源豐富,僑領實力雄厚,是涵江經濟社會發展最大優勢。現有三資企業366家,累計契約利用外資11.5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6.1億美元,其中規模企業達144家,是福建省外經貿十大縣區之一。
涵江物流園正在向海西第一物流基地轉變,物流配套日趨完善,輻射範圍遍布國內各個城市及東南業、美歐等海外重要的商業節點,倉儲容積不斷擴大。涵江區內物流業十分發達,倉儲容積率巨大。截止2008年12月,全區共有鴻達物流、祥宇倉儲、名星倉儲等物流企業33家,貨運站53家,從事持證運輸業共有956戶,擁有營運性貨車2339輛,總噸位9993.7噸,年貨運量和周轉量分別為774.3萬噸和88591.9萬噸公里。
招商引資
積極組團參加省市多場重要招商活動,精心籌劃組織4支招商小分隊赴東南亞、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灣等地開展項目推介,引資工作再結碩果。2008年共簽約引進項目93個,總投資89.96億元,其中,工業生產性項目74個,投資總額66.87億元,分占新引項目的79.6%和74.3%;新批外資項目28個(含增資項目12個),契約利用外資1.70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55億美元、增長64.9%。成功簽約引進投資達5.6億元的華晶玻璃製品項目,促成華昌首飾1.2億元擴建項目和新世紀電子4202萬美元增資項目。90個區級在建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9.4億元,28個區級預備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8億元。237個區級跟蹤督查項目完成投資38.7億元,投產49個,完成投資9.8億元;竣工57個,完成投資11.9億元。

古建築

莆田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文化遺產、名勝古蹟星羅棋布。2013年國務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莆田的寧海橋、平海天后宮、仙遊文廟、龍華雙塔4處古建築成了國家級重點文保單位的新成員,至2013年莆田市“國保”單位增至11處。探訪“一橋一宮一廟雙塔”4處古蹟,展示“莆田·國保檔案”。
核心提示:連線涵江區白塘鎮鎮前村與荔城區黃石鎮 橋兜村,只有一座涵黃公路橋。殊不知,這座公路橋是由莆田最大的濱海橋撐起的。令人欣慰的是,這座背負公路橋的古橋一掃30年來被“欺壓”的屈辱,得到了我國最高保護級別的“待遇”。而令人憂心的是,新“國保”如今想要甩掉背負多年的“負擔”恐怕難。
這種“橋上橋”的模式,在全國都較為罕見,對古橋造成了巨大的破壞。過去古橋拱形幅度很大,聽老人說站在橋的一端都看不到另一端的騎馬人。自從古橋被架了新橋,交通量急劇增加,各種大型車輛通過時產生劇烈震動,使古橋橋墩不堪重負,尤其是中間橋面出現嚴重下沉,整個橋面還有不同程度斷裂,徹底成了危橋。 建於水深浪大處藏智慧
寧海橋文物管理所所長陳燕奇說,寧海橋古為寧海渡,位於距莆田市區約15公里的木蘭溪入海處。木蘭溪將興化平原分為南北洋,寧海橋為南北兩洋的交通要道。在未建橋之前,百姓來往要乘渡船,十分不便。元代中期,龜山寺僧人越浦發起募捐建造石橋,可這裡溪海匯集,潮大流急,工程十分艱巨。
當時,越浦借鑑宋代蔡襄在泉州建造洛陽橋的技術,先用大批船隻運來大石塊,沉沒於建橋的水下,築成一座水下大堤,再在堤上養殖牡蠣,經生長繁殖,連成一片來膠固橋墩,將石橋粘成整體,這是我國橋樑建築史上的一大創舉。越浦利用退潮機會,在堤上建起14座船形橋墩,形成15個橋孔。
寧海橋全長225.7米,兩墩之間的淨跨徑在8.8~11.8米之間,比福建省著名的五里橋和洛陽橋的跨徑還大。
橋面由75根石樑鋪成,每門橋孔上鋪5根。每根石樑重達幾十噸,長10多米,寬和厚各1米。令人疑惑的是,在水深浪大的地段,在沒有先進機械工具的古代,古人又是如何把石樑鋪到橋面?原來寧海橋的石樑采自沿海,運載石樑的船隻趁海水漲潮時從下游溯潮而上,到橋墩之間用鐵索鏈住。待退潮時,石樑便順利地架上橋墩。到元統二年(公元1334年),寧海橋終於全部建成。自明至清,寧海橋經歷7次重修,現在的橋是在清代歷時15年建成的。
早在1961年,寧海橋就被省政府列為莆田首批省級文保單位。
“過去端午節,從橋上觀日出,萬道金光直投橋下,猶如金龍逐波,故有"寧海初日"的雅稱,是莆田傳統二十四景之一。”莆田市歷史文博研究員柯鳳梅說。
30年“橋上橋”破損多
寧海橋勢如長虹、凌空飛架在溪面上,橋的兩端各有兩尊戴盔披甲、手執長劍的“橋頭將軍”。從橋頭望去,這座水泥大橋與其他公路橋並無二致。細看之下,才發現這是一座“雙層橋”,公路橋將寧海橋牢牢罩在下端。這裡是涵江通往黃石方向的重要通道。
這座“橋上橋”是怎么來的?原來,上世紀80年代初期,交通部門經批准,利用寧海橋的橋墩基礎,在舊橋上鋪設了新橋,成為涵黃交通要道。古橋與新橋距離約1米,即使是小個子的成年人走在古橋上,也要貓著腰。古橋兩旁望柱頭各有一對姿態不一、線條簡練的石獅浮雕。
此後,古橋經過多次加固修補,但都未能緩解頹勢。前年,政府決定在寧海橋下游新建一座大橋緩解交通,從莆田市公路局獲悉,2012年9月18日寧海新橋已正式動工建設。新橋位於寧海舊橋下游110米處,計畫建設工期24個月。
新橋建成復原古橋恐難成
按照計畫,新橋建成後,將對寧海橋進行復原。陳燕奇對此卻表示不樂觀。“古橋橋面已多處斷裂,現在幾乎是靠新橋固定在一起。”陳燕奇擔心,一旦拆除了新橋,反而會令古橋散架。即使拆除新橋,拆橋過程也必然會使古橋產生震動,能不能“挺”得住,還是未知的事。
儘管如此,陳燕奇還是希望政府能加強保護,集結專家力量,群策群力,儘量恢復寧海橋原貌。他還希望政府能結合附近的梅妃故里,連片開發旅遊景點,讓“國保”文物實現新價值。
莆田涵江楓林世惠祠和龍溪祖社,日前一併被列入第八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黑建築是楓林世惠祠,紅建築則是龍溪祖社。

楓林世惠祠

走進楓林世惠祠,只見構造簡單,上下廳連著一個天井。祠里空蕩蕩的,甚至連張坐椅都沒有安放。除了上廳供奉的六尊神像外,再無其他裝飾,樸素得連屋樑上的木構件都沒有上漆。
一紅一黑兩座建築比鄰而建一紅一黑兩座建築比鄰而建
楓林世惠祠始建於宋代,清代重修,至今保持著清建築風格。別看構造簡單,不像其他祠堂那樣富麗堂皇,但大部分構件都是原構,非常珍貴。
別看楓林世惠祠平凡無奇,其實大有來歷。楓林世惠祠前廊西側,只見牆上嵌著一塊2米多高的大石碑,石碑上刻著“曾公陂”字樣,落款為“紹定五季孟夏立”。這塊石碑是民眾紀念建水渠“太平陂”的功臣留下的。記者了解到,楓林世惠祠供奉的是唐太守何玉、宋端明學士蔡襄、宋興化軍知軍劉諤和曾用虎、明興化府推前侍郎三州章薛等修建太平陂的功臣。因為世惠祠供奉的是水利功臣,按照民間說法,紅色會引發大水,因此與水有關的門只能上黑漆。

龍溪祖社

穿過西側走廊,隔壁的龍溪祖社卻是另一番風景。前殿和主殿張燈結彩,屋頂房梁漆著大紅油漆,點綴著雕刻精美的金色木構件,金碧輝煌。
龍溪祖社則建於明神宗年間,清鹹豐年間重修。最有價值的是懸掛在上殿的兩塊清代牌匾,一塊是雍正己酉年的“赫濯厥靈”匾,另一塊是嘉慶丁卯年的“感而遂通”匾。村里最大年紀的老人都不知道它們的來歷。

社會事業

教育科技

全區11件為民辦實事項目全面落實,實現投資1.99億元。29個項目獲國家、省、市科技立項。教育事業持續進步。實驗幼稚園被評為“省級示範園”,高考成績名列全市各縣區之首,連續3年獲“市對區教育督導一類區優秀等級”,蟬聯“全市教育工作先進區”稱號。
涵江區
“科教興區”戰略深入實施,蟬聯“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稱號。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升,全區中、高考成績位列全市前列,莆田七中實現省三級達標,莆田僑職順利通過國家級重點職校驗收。農村中國小危房改造在全市率先通過省級驗收。被市政府授予“教育工作先進區”稱號。

衛生文化

在全市率先啟動農村數字電影“村村通”放映工程。涵江醫院新門診大樓和萩蘆、白沙、新縣3所鎮衛生院病房大樓投入使用。愛國衛生運動深入開展,順利通過“省級滅蚊先進城區”考核驗收。
文化事業加快發展,榮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稱號。延寧宮蔗塔被列入全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深入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逐步完善,降低了起付線,擴大了報銷範圍,提高了補償比例,參合率達97.2%。涵江醫院新門診大院順利建設,新縣和萩蘆衛生院病房大樓竣工,城鄉醫療衛生條件得到較大改善。實施貧困白內障患者光明行動等殘疾人康復就業扶貧工程。

社會保障

2008年發放城鄉低保金921萬元,實現應保盡保。赤港“僑居工程”一期實現竣工、一期廉租房實現封頂。開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工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7.36%。就業再就業目標任務全面完成。城鎮登記失業率2.32%,新增城鎮就業人員4500人,下崗人員再就業410人,農村勞動力轉移“陽光工程”培訓就業1200人。殯改工作紮實推進,火化率連續3年達100%。全市唯一一家榮獲省級2006—2008年度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先進表彰,順利通過計生“國優”複評;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工作持續加強,清理閒置工業項目用地43宗,審批農村村民住宅290戶、2.97萬平方米;萩蘆溪流域水資源環境綜合整治和赤港開發區環境污染問題專項治理取得成效。
建設梧塘、萩蘆敬老院和赤港僑居造福工程。試點推行城市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制度,39戶城市低保戶享受到住房租賃補貼。年度就業和再就業工作目標圓滿實現。

消費市場

2008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2億元,增長14.6%。傳統商貿業發展呈現新亮點,量販連鎖超市網點發展迅速,涵江建材城錦都裝飾城和國珍建材批發城相繼建成。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新增農家店158家,農村消費環境得到改善。

項目建設

2008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41.1億元,增長42.2%。309個跟蹤督查項目完成投資34.59億元,實現竣工投產項目115個,完成投資13.6億元。全區60個區級在建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6.3億元;27個預備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99億元;10個為民辦實事項目完成投資1.08億元。共引進項目116個,總投資額78.73億元;新批外資項目50個(含增資項目),契約利用外資1.88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54億美元。簽訂了投資總額達12.5億美元的亞洲最大第三代太陽能光電伏特薄膜生產基地契約項目和投資3.5億元的福建紫金集團金屬能源合作意向項目,實現了引進大項目、高科技項目方面的新突破。

城鄉建設

城市“東拓西進南延北伸”步伐加快。新建、續建城市主幹道,協同推進舊城改造和新區開發,城市展現新面貌。實現六一西路通車,開工建設涵港大道涵江段、濱海大道涵江段二期和南環城路,實施河濱路建設、人民街北伸工程,繼續推進蒼然、孝義、宮口、延寧等舊城東西片區改造。啟動塘北片區、人民街片區等新區開發。投資600多萬元,完成工業路、六一中路、公園中路、邊防路等道路改造、維修;投資1300多萬元,實施保尾前街電纜下地、綠化帶及路燈改造和夜景工程建設。實施城區部分污水管網工程,新建白塘鎮垃圾壓縮轉運站1座。健全城區環境衛生管理長效機制,市容面貌有效改觀,城區衛生連續5年名列全市評比第一。新農村建設典型突出,實施40個村莊建設規劃編制工作。白沙鎮坪盤村被中央文明辦等部委聯合評為“綠色小康村”。福廈鐵路、荔涵大道等重點項目安置區建設進展順利。農村新型社區建設有效推進。完成農村道路建設70.7千米,大江線實現全線通車,農村“七站百亭”建設進展順利。大力開展農村戶用沼氣建設和“家園清潔行動”,全區107個試點村垃圾整治工作有效進行,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

交通運輸

道路
福廈(福州至廈門)公路、福廈高速公路貫穿全境,與涵黃(涵江至黃石)、涵梧(涵江至梧塘)、涵三(涵江至三江口)公路等構成區內四通八達的陸上交通網路。區內鎮村骨幹道路基本實現水泥化。建有涵江汽車站、汽車西站、長途汽車站,涵江已成為閩中交通樞紐。
港口
涵江區
位於木蘭溪入海口與興化灣交匯處的三江口港系百年老港,港域廣闊,水深不淤,常年可停靠千噸級輪船。現擁有兩座千噸級貨運碼頭,一座300噸級客運碼頭。機械化搬運配套設施完善,年吞吐量30萬噸。開通至寧波、上海、大連、廈門、福州、廣州等地及香港航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