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態核

通過對安裝在月球上的感應器傳回的數據進行分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學家發現,月球竟然和地球與水星一樣擁有液態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液態核
  • 外文名:Liquid nuclear
  • 拼音:yè tài hé
  • 形態:液態
簡介,拼音,英文,地球精確旋轉理論,概述,黑匣子,地軸的旋進,地幔的粘度,地磁關係,月球也有液態核,水星也擁有液態外核,

簡介

液態核

拼音

yè tài hé

英文

Liquid nuclear

地球精確旋轉理論

早在一百年前地質學家就認為,地球是一個熔融球,但其外殼是一層很薄的冷卻了的覆蓋物。他們在研究了印度洋的潮濕現象後,首次建立了,並認為地球的核心是一個液態橢圓體。
NASA最新發現月球也有液態核。

概述

液態核

黑匣子

地球精確旋轉理論在研究地球內部結構中起了重要作用。近年來,俄羅斯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謝爾蓋·莫洛堅斯基博士對該理論進行了發展,詳細地解釋了地球的內部結構。
地球的內部結構就像一個黑匣子,入口處是作用於地球上的一種力,出口處是無線電干涉信號的移動和重力的變化。根據無線電干涉儀的精確測量,可以判斷出地球最下層地幔彈性、非彈性和地球液態核的性質。在潮濕力的作用下,大部分力正是作用在最下層地幔上的。隨著時間的變化,地球旋轉的速度在減緩,液態核的形狀也隨之變化。因此,液態核的形狀不是球體形的,而呈橢圓體。液態核的橢圓體扁平度也比地球大得多。

地軸的旋進

另外,莫洛堅斯基通過計算得出,在月亮和太陽潮濕力的作用下地球表面的振幅可達0.5米。在2.6萬年的周期內這種力量引起了地軸旋進。這意味著經過3萬年,地軸和北極星方向之間的夾角將為47度;再經過同樣的時間又回到原來的位置。除此之外,由於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月亮繞地球旋轉以及在太陽引力作用下月亮軌道周期性的變化,地軸很容易擺動。

地幔的粘度

有關專家指出,根據謝爾蓋·莫洛堅斯基的理論,可以計算出有關液態核和地幔之間的橢圓率核心和地幔之間的粘度更精確的數據。這對預測地震發生的時間有著重要意義。因為,地幔的粘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地殼運動的特徵,而地殼運動的特徵又決定著地震的強度和地震準備的過程。

地磁關係

在計算地球實際模型時,謝爾蓋·莫洛堅斯基考慮了科學家以前沒有注意過的大氣中的熱潮濕、地球的水平非均勻彈性、液態核和地殼之間的地磁關係的影響等。當液態核以某種方式相對地幔移動時,將產生磁場,雖然磁場很小,但起著重要作用。

月球也有液態核

液態核
通過對安裝在月球上的感應器傳回的數據進行分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學家發現,月球竟然和地球一樣擁有液態核。
月球有一個厚約240公里的富鐵固態核心和一個厚約330公里的液態鐵水外核。與地核不同的是,月球還有一個包圍月核的部分熔斷邊層,厚約480公里。
上述發現有助於科學家了解月球磁場,對月球形成的相關研究非常重要。
NASA於1969年至1972年間進行了阿波羅被動月震試驗,在月球表面安裝了4台月震儀,記錄月球持續出現的月震活動,直至1977年底。

水星也擁有液態外核

液態核
通過利用包括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金石太陽系雷達(Goldstone Solar System Radar)在內的高精度行星雷達系統,研究人員證實了水星核心與地球外核相同,處於融熔狀態,而並非之前科學家猜測的固態核。該發現揭開了一個30多年的水星謎團,2007年5月4日的《科學》雜誌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報導了這一最新研究成果。
早在1974至1975年,JPL的“水手10號太空船(Mariner 10)就對水星進行了3次近距離的探測,結果發現,水星自身的磁場很微弱,大概只有地磁場強度的1%。
領導此次研究的美國康乃爾大學Jean-Luc Margot教授表示,“行星的磁場與它們的熔核有關,而之前主流理論認為水星太小,不可能具有液態熔核。”此前,科學家猜測,水星是由矽酸鹽地幔和固態鐵核組成的。他們認為,由於水星較小,在形成之後冷卻很快。
為了揭開這一謎團,從2002年開始,科學家開始通過強大的雷達系統對水星進行探測研究。論文合著者、JPL行星雷達項目負責人Martin Slade表示,在5年的時間裡,共有18次適合探測的機會,在雷達信號發出10分鐘後,研究人員就會接收到水星反射回的信號。
通過分析計算,科學家得出了水星的自轉速率,精度達到了十萬分之一。利用這些數據,研究人員發現了水星在自轉過程中的微小差異。與之前所想的水星具有完全固態核時的情況相比,這些差異足足大了一倍。因此,研究人員據此排除了水星具有固核的觀點,認為它的核心(至少外核)是熔融狀態的,不會完全跟隨著其地殼旋轉。
該研究成果還讓科學家加深了對水星的認識。幾十億年來,水星保持著熔核,因此,其核心一定含有較輕的元素比如,因此熔點較低。同時,這一觀點支持了水星形成過程中的物質既來自很近的太陽,也來自更遙遠的宇宙。
不過,水星仍有人類未解之謎。NASA2004年發射的“信使號”太空船(Messenger)將於2011年進入水星軌道,開始人類在地面上無法進行的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