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源縣(涇源)

涇源縣

涇源一般指本詞條

涇源縣,隸屬寧夏固原市,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最南端,因涇河發源於此而得名。東與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相連,南與甘肅省華亭縣、莊浪縣接壤,西與隆德縣毗鄰,北與原州區、彭陽縣交界,素有“秦風咽喉,關隴要地”之稱。2016年,全縣轄4鄉(新民鄉、興盛鄉、黃花鄉、大灣鄉)3鎮(香水鎮、涇河源鎮、六盤山鎮),兩個社區,105個行政村。總人口118332人,農業人口105980人,占89.56%。轄區總面積1131平方公里,占全自治區總面積的2.18%,其中耕地面積57.9萬畝,森林覆蓋率達48.5%。涇源縣境內六盤山地區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和中國第一個旅遊扶貧開發試驗區。

2019年3月,被列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019年4月26日,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第34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隆德縣、涇源縣、彭陽縣退出貧困縣序列的報告》,正式同意以上3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涇源縣
  • 外文名稱:Jingyuan County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中國 寧夏 固原
  • 下轄地區:香水鎮、涇河源鎮等4鄉3鎮
  • 政府駐地:香水鎮
  • 電話區號:0954
  • 郵政區碼:756400
  • 地理位置:寧夏自治區南部
  • 面積:1131平方公里
  • 人口:118424人(2017年)
  • 方言:關中方言-西海固片區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氣候
  • 著名景點:老龍潭
  • 火車站:六盤山火車站
  • 車牌代碼:寧D
  • 行政代碼:640424
建制沿革,名稱由來,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水文,氣候,地形地貌,自然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人口民族,政治,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科技,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社會保障,居民收入,交通運輸,地方文化,文學,藝術,民風民俗,風景名勝,

建制沿革

名稱由來

涇源建縣始於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時名安化縣,自華亭縣析置。1950年9月,以其為涇河發源地而改今名。
涇源縣風光涇源縣風光

歷史沿革

春秋,為烏氏戎居地。
戰國、秦朝,屬北地郡烏氏縣。
漢朝,武帝時屬安定郡烏氏縣。
西晉,屬雍州安定郡都盧縣。
東晉,屬雍州隴東涇陽縣
隋朝,以涇河南北分屬安定郡華亭縣。
宋朝,設安化縣,屬渭州(今平涼)。
金朝,大定七年(1167年),改安化縣為化平縣,屬平涼府。
元朝,廢化平縣,並歸華亭縣,屬陝西行中書省平涼府。
明朝,屬陝西布政使司平涼府。
清朝,襲明制,同治十年(1871年)劃平涼、固原、華亭、隆德四州縣地,遷徙當地土著漢民,安插陝甘回民起義9480餘名回民於此,置化平直隸廳,屬平慶涇固化道
清末,設化平川直隸廳時,下轄化臨(今香水鎮、園子鄉)、香水(今惠台鄉、黃花鄉)、聖諭(今興盛鄉)、白面(今白面鎮、東峽鄉)4里66村。
中華民國二年(1913年),改化平直隸廳為化平縣,恢復了900多年前的縣名,屬甘肅省涇源道,後歸隴東專區。三年(1914年)改設東、西、南、北、中5個區。九年(1920年)又恢復為4里。十六年(1927年),改原4里為4個區,名稱不變。二十五年(1936年),改設原4區為1鎮(化臨鎮)3鄉(香水、涇源、白面)。之後,又改為黃花、涇北、涇南3個區。二十八年(1939年),3個區合併為2個區,原化臨里、香水裡地區合併為第一區,原聖諭里、白面里地區合併為第二區。三十年(1941年),改2區為面泉(今香水鎮)、崇義(今黃花鄉)、惠家(今惠台鄉)、聖諭(今興盛鄉)、白面(今白面鎮)、涇源(今東峽鄉)等6個鄉。三十一年(1942年),又將6鄉改為白泉、涇南2鎮和涇北、黃花2鄉,共轄27保、254甲。
1949年8月,涇源縣解放。
1949年,涇源縣設為涇南、涇北、白泉、黃花4個區,下轄16個鄉。
1950年5月,改化平縣為涇源縣,屬平涼專區。
1953年推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改為涇源回族自治區。
1955年5月,又改稱涇源回族自治縣。冬,3個區撤銷,並撤銷了雙營、金家、紅峽、西峽4個鄉。
1957年,華亭縣山寨區的新民、石嘴2鄉劃歸涇源縣。此時,全縣轄新民、澇池、興盛、城關、沙塘、石嘴、白面、園子、黃花、惠台、東峽、河北、橋關、紅土等14個鄉。
195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涇源劃歸寧夏,歸屬固原專區,更名為涇源縣。人民公社化,原白面、河北、澇池、東峽、新民、石嘴6鄉組建為涇河源公社,駐白面;原城關、橋關、園子、興盛4鄉組建為紅旗公社,後改為涇北公社,駐城關;原沙塘、黃花、惠台、紅土4鄉組建為躍進公社,後改為黃花公社,駐華興。
1961年4月,增置新民(駐羊堡)、興盛、惠台3個公社。
1967年,涇河源、涇北、興盛、黃花、惠台5個公社分別更名為紅衛、紅旗、東方紅、東風、星火公社,
1970年,恢復原名。
1970,年固原專區改為固原地區,涇源縣屬固原地區。現屬固原市
1983年6月,自治區將銀川市郊區和永寧縣相連的蘆草窪劃為涇源縣的移民基地。12月,涇源縣在此設定了鐵東、鐵西2個鄉。
1984年,公社體制改革,所有公社改為鄉。
1990年,撤銷涇北鄉,分設香水鎮和園子鄉;撤銷涇河源鄉,分設為白面鎮和東峽鄉。至此,全縣共轄香水、白面2鎮和新民、東峽、園子、黃花、惠台5鄉。
2003年2月,自治區政府批覆同意將固原市原州區的大灣鄉、蒿店鄉、什字路鎮劃歸涇源縣。同年,東峽鄉併入涇河源鎮,鎮政府駐原涇河源鎮駐地;園子鄉、惠台鄉併入香水鎮,鎮政府駐原香水鎮駐地;什字路鎮、蒿店鄉合併為六盤山鎮,鎮政府駐原什字路鎮駐地;新民鄉、黃花鄉、大灣鄉、興盛鄉未作調整。至此,全縣轄3個鎮、4個鄉。

行政區劃

截至2016年,涇源縣縣轄4鄉(新民鄉興盛鄉黃花鄉大灣鄉)3鎮(香水鎮涇河源鎮六盤山鎮),兩個社區,105個行政村。
縣人民政府駐香水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涇源縣地處六盤山東麓腹地,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屬低山丘陵區,海拔高度1608-2942米。
涇源縣位於六盤山下,涇水源頭,因涇河發源於此而得名,素有“秦風咽喉、關隴要地”之稱。東與甘肅省平涼市相連,南與甘肅省華亭縣、莊浪縣接壤,西與隆德縣毗鄰,北與原州區、彭陽縣交界。南北長41.5公里,東西寬27.3公里,總面積113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7.9萬畝。
涇源縣

水文

涇源縣河流主要有涇河等大小河流16條,溪流343條,均屬徑河水系。海拔1608米-2942米。

氣候

氣候區域屬溫帶半濕潤區,為森林草原類型氣候,呈現出“春寒、夏涼、秋短、冬長”的特點。年均氣溫6.9 ℃,日照時數2370小時,無霜期141天,年均降水量為641.5毫米。

地形地貌

涇源縣地形、地貌奇特。地勢自西向東傾斜,地貌可分為侵蝕構造石山區,剝蝕構造丘陵區和侵蝕堆積河谷平川區三種類型,分別占總面積的36%、24%和40%。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涇源縣土地面積113.3萬畝,其中耕地38.31萬畝,林地35.38萬畝,草地33.36萬畝,其它占地6.15萬畝。平均農業人口占有耕地2.5畝。

礦產資源

老龍潭老龍潭
截至2012年,涇源縣礦藏資源有銅、鐵、石灰岩、泥岩、油頁岩、白雲岩、石英砂岩、水銹石等。其中銅產地西峽、沙南、鞦韆架,含銅量0.2-0.5%。石灰岩產地鞦韆架,蓄量880萬噸。雲岩產地鞦韆架,蓄量162萬噸。銹石產地老龍潭,蓄量3萬立方米,可供制盆景、假山及工藝品。

水資源

涇源縣境內水資源以涇河為主,年均徑流量2.4億立方米。

生物資源

截至2012年,涇源縣有各類植物113科,788種,珍稀植物有桃兒七、黃芪等。中藥材有530多種。野生動物213種,其中兩棲類5種,爬行類4種,鳥類158種,哺乳類39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金錢豹,二級保護動物有林麝、紅腹錦雞等。

人口民族

2017年,涇源縣戶籍戶數33568戶,戶籍人口118424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1600人,農業人口106824人。漢族人口25022人,回族人口93368人,其他少數民族34人。按照人口抽樣調查統計,全縣常住人口101349人。其中:城鎮人口28439人,占常住人口比重28.06 %,鄉村人口72910人。人口出生率為14.84‰;死亡率為4.52‰;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0.32‰。

政治

縣委書記:張立君
縣委副書記、政府縣長:馬威虎
縣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李白虎
縣委副書記:林棟
縣委常委、人武部政委:李強
縣委常委、組織部長:李育龍
縣委常委、政府副縣長:祁強
縣委常委、政府副縣長:崔永軍
縣委常委、紀委書記:馬永寶
縣委常委、政法委副書記、公安局局長:麻建博
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統戰部長:馬紅英
縣委常委、政府副縣長:陳忠義
縣委常委、政府副縣長:李響

經濟

綜述

2017年,涇源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9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3.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27276萬元,同比增長4.3%;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51798萬元,同比下降1.2%;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80614萬元,同比增長5.4%,三次產業增加值構成比重為17.1:32.4:50.5,產業結構呈“三、二、一”結構。按常住人口計算,全縣人均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814元,同比增長7.1%。
涇源縣農村風光涇源縣農村風光

第一產業

2017年全縣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3354.2萬元,比上年增長3.8%。其中,農業產值15932萬元,增長6.9%;林業產值15277.1萬元,增長7.2%;畜牧業產值40681.1萬元,增長1.6%;漁業產值168萬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1296萬元,增長3.5%。
2017年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34564.7萬元,比上年增長4.1%。其中,農業增加值7120.2萬元,增長6.9%;林業增加值 5486萬元,增長7.2%;牧業增加值14608.6萬元,增長1.6%;漁業增加值61.7萬元;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7288.3萬元,增長3.5%。
2017年全縣生豬存欄2100頭,同比下降6.7%;全年出欄3890頭,同比下降5.2% 。羊存欄32112隻,同比下降27%,全年出欄62965隻,同比下降12.0%。牛存欄63890頭,同比下降8.8%;全年出欄71363頭,同比下降10.0%。家禽存欄74101隻,同比增長20.8%;全年出欄156910隻,同比增長5.4%。
2017年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100800畝,主要糧食麵積57800畝,同比減少18050畝,下降31.2 %;畝產196公斤,同比減少6.6公斤,下降3.44%;總產11327噸,同比減少4099.8噸,下降36.1%。
其中:夏糧面積23800畝,同比減少9050畝,下降38.8%;畝產192公斤,同比增加14.8公斤,增長7.7%;總產4569噸,同比減少1286噸,下降28.1%。
秋糧面積34000畝,同比減少8800畝,下降25.8 %;畝產198.8公斤,同比減少24.8公斤,下降12.4 %;總產6758噸,同比減少2813.8噸,下降41.6 %,其中馬鈴薯面積 30000 畝,同比增加2000畝,增長6.66%;畝產193公斤,同比減少18.6公斤,下降 9.6 %;總產5790噸,同比減少134.8噸,下降2.3 %;玉米面積4000畝,同比減少10000畝,下降250 %;畝產 242公斤,同比減少14.5公斤,下降5.9 %;總產968噸,同比減少2623 噸,下降270 %。
2017年荒山荒地造林面積11.4萬畝;育苗面積5000畝,當年苗木產量3200萬株。

第二產業

2017年,涇源縣完成工業增加值15015萬元,比上年下降7.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下降5.8%;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0.2%。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7517.9萬元,同比下降0.8%,累計實現銷售產值20714.4萬元,比上年增長7.9%,工業產品銷售率為87.5%;實現利潤總額1569.8萬元,實現稅金總額142.6萬元。
建築業:全縣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築企業5個,實現建築業總產值11188萬元,比上年下降12.5%。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9萬平方米,下降38.3%。

第三產業

2017年,涇源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367.4萬元,比上年增長9.3%。按銷售單位所在地分:1、城鎮實現零售額37562.5萬元,同比增長8.6%,其中:城區實現零售額18534.1萬元,同比增長20.4%。2、鄉村實現零售額6804.9萬元,同比增長13.1%。分行業來看:批發業18149.2萬元,同比增長12.1%,零售業15347.7萬元,同比增長6.2%;住宿業3622.1萬元,同比增長8.7%,餐飲業7248.4萬元,同比增長9.3%。分註冊類型來看:國有經濟117.9萬元,下降2.8%;集體經濟197.8萬元,下降2.8%;私營經濟1027.1萬元,下降2.8 %;個體經濟16503.9萬元,下降2.8%;股份制經濟24624.5萬元,增長21.3%;其它各種經濟1896.2萬元,下降2.8%。
2017年完成郵政業務總量551萬元,同比增長12.13%。電信業務總量1900萬元,同比增長7.58%,年末擁有寬頻用戶7000戶;移動業務總量3036萬元,同比下降7.6%。手機用戶7萬戶,其中:移動公司手機用戶4.8萬戶, 電信手機用戶2.2萬戶。
2017年全力推進楊嶺特色旅遊示範村、興盛滑雪場項目,20公里旅遊服務帶建設基本完成,花田花海、新月風情堡等旅遊新業態效果初顯。全縣共有旅遊景點4個,擁有4A級旅遊景點1個,擁有3A級旅遊景點1個。全縣有1個註冊旅行社,註冊導遊4人。全年共接待遊客110萬人次,實現旅遊社會綜合收入7.5億元,新建、改建特色農家樂188家,農家樂接待遊客69萬人次,農家樂總收入4196萬元。
2017年末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343292萬元,比上年增長6.25%。其中:住戶存款餘額218404萬元,增長19.49%,非金融企業存款餘額35798萬元,增長17.88%,廣義政府存款餘額 89090萬元,下降18.97%。2017年全縣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 177123萬元,比上年增長14.49%,其中:短期貸款87692萬元,增長31.36%,中長期貸款餘額89431萬元,增長4.03%。各項貸款占各項存款的比例為51.6%,比上年增長3.72個百分點。
2017年末各類保險保費收入4144.5萬元,同比增長10.04%。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594萬元,同比增長14.8%;人壽險保費收入2550.5萬元,增長7.3%。各類保險賠款給付額1196萬元,增長65.4%,其中,財產險賠款909萬元,同比增長43.9%,保險賠付率為57%;人壽險賠款287萬元,同比增長215%,保險賠付率為31%。

社會事業

科技

2017年,共組織申報各級各類科技計畫項目45項,已評審立項32項,到位項目資金460萬元。全縣培育發展科技特派員109名,其中法人科技特派員15名,自然人特派員94名,涉及7個鄉鎮27個行政村。培育種養科技示範戶135戶,推廣草畜、中蜂等新品種12個,舉辦各類培訓班68期,培訓農民4200人次,結合全縣“科技周”系列活動,認真組織開展科技“三下鄉”“科技周”、“科普日”等宣傳活動,發放宣傳資料2000餘份,開展現場諮詢培訓400人(次),受益民眾2000多人(次)。

教育

截至2017年,涇源縣共有各類學校105所。其中,幼稚園25所(其中3所民辦幼稚園),普通國小75(含25個教學點)所,普通國中3所,完全中學1所,職業中學1所。專任教師總數1036(不含特崗教師)人,其中,幼稚園39人(不包括民辦幼稚園教師),普通國小645人,普通中學319人,職業中學33人。特崗教師74人。在校學生總數19620人,其中,學前教育3677人(民辦幼稚園1109人),普通國小9222人,普通國中4771人,普通高中1428人,職業中學522人。學前教育毛入園率82.46%,國小適齡人口入學率100%,國中階段毛入學率114.37%,高中階段毛入學率81.07%。
涇源縣第一中學涇源縣第一中學

醫療衛生

截至2017年,涇源縣共有各類衛生機構123個(含96個村衛生室,2所民營醫院:佳禾醫院和中山醫院),其中:縣醫院1所,鄉鎮衛生院7所、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站2個,婦幼保健計畫生育服務中心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生監督所1 個,個體診的12個(含涇源縣一中醫務室)。各類衛生技術人員362人,其中:執業醫師174人,護士105人,藥劑師11人,技師21人,其他衛生技術人員51人。實有病床數501張。

文化

截至2017年,有縣級文化館1個,鄉鎮文化站7個。有縣級圖書館1個,藏書7萬冊,借閱人次3萬人次。文物所1所,有館藏文物 238 件(可移動文物),其中國家級二級文物6件;不可移動文物全縣定級32處,其中6處為區級保護單位,26處為縣級保護單位。共舉辦各類文藝演出活動40餘場,完成“送戲下鄉”演出59場,“戲曲進校園”演出活動10場,進行“三區人才”培訓輔導,進行各項文藝演出及大賽活動,受益民眾達2.4萬人次。新建改建農村文化廣場37個、鄉村大舞台46個、圖書室92個、文化活動室70個,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放映數字電影1308場次,鼓足了民眾脫貧致富的精氣神。

體育

2017年全縣有體育中心1個。新建社區建設廣場30個,廣場配足配齊體育健身器材96個。全縣體育場地總面積54000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100平方米,人均體育活動場地面積達4.2平方米。縣全民健身中心、縣體育場、社區多功能運動場,城鄉所有體育運動場所全部免費對外開放。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數達4萬人,占常住人口的35%以上。

社會保障

2017年,統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全縣實際參保59659人,參保率為96%,城鄉居民領取養老金期末人數13008人,累計發放養老金2559萬元,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數4027人,其中離退休人員期末社會化發放1324人,累計支付養老金3479萬元,養老金支付率及社會化發放率均100%;參加失業保險人數3573人,征繳失業保險金175萬元;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06730人,其中城鎮職工醫療保險5475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01255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4432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3867人。2017年全縣繳存住房公積金單位149個,繳存人數3494人,當年歸集住房公積金6201萬元,累計歸集公積金40474.62萬元,歸集餘額18038.7萬元,當年發放貸款79戶1989.9萬元,累計發放個人貸款1658戶21933.83萬元,貸款餘額10114.9萬元,公積金當年提取1026人5169.75萬元,累計提取22283.03萬元6242人,公積金使用率80.05%,公積金個貸率56.07%,公積金按轉押率51%。
2017年末,擁有敬老院 3 所,床位573張,五保供養人數 491人,其中:集中供養146 人。全縣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1728 人,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13512 人,發放農村低保金 4258.7 萬元,其中:高齡津貼 441.2萬元,城市低保金 851.8 萬元,城鄉醫療救助累計救助5647人次,發放醫療救助資金792.5 萬元。

居民收入

2017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17.53元,比上年增加1759.28元,增長8.31%。其中:工資性收入18575.64元,增長9.98%,占可支配收入的81.5%;經營淨收入1573.62元,下降12.91%;財產淨收入776.82元,增長6.41%;轉移淨收入1991.45元,增長15.04%。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3934.92元,增長2.00%;城鎮居民恩格爾係數為29.01%。

交通運輸

涇源縣地處陝、甘、寧三省會城市西安、蘭州、銀川的幾何中心,四大國家級經濟區的交匯地帶。中寶鐵路橫穿縣域西北,312國道縱貫東西,101省道橫貫南北,涇隆、涇什公路等構建了呈輻射狀的交通網路,福銀高速建成通車,西蘭高速公路和銀成高速正在規劃,縱橫交錯輻射的大交通格局已經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暢通便捷。
涇源境內中寶鐵路橫穿縣域西北,312國道縱貫東西,101省道橫貫南北,涇隆、涇什公路等構建了呈輻射狀的交通網路,福銀高速建成通車,西蘭高速公路和銀成高速正在規劃,縱橫交錯輻射的大交通格局已經形成。
2017年,涇源縣境內通車裡程952.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1.2公里,國道79.2公里,省道37公里,縣道15.1公里,鄉道288.5公里,村道421.6公里,公路網密度為0.84公里/平方公里。管養農村公路里程762.3公里,農村公路列養率達100%。全縣所有行政村和自然村全部通瀝青水泥路,通暢率100%。轄區有客運企業5家,客運車輛260輛,其中:中長途班線客車17輛、旅遊班線客車30輛、農村班線客車70 輛、城市公交客運20輛、出租汽車123輛。貨運企業2家,貨運車輛19輛,個體貨運車輛610輛,總噸位3065噸。汽車客運站8個,其中:二級站1個、四級客運站7個,農村客運招呼站89個。客運線路21條,其中:跨省線路2條、跨地市線路4條、跨縣線路1條、縣內線路14條,日發班次101個。購置公車40輛,新建城市公交站亭35個,公交站牌15個,開通城鄉客運線路13條,其中主線5條,支線8條。鄉鎮通車率100%、行政村通車率100%。
年末全縣民用汽車保有量35730輛(包括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約1.2萬輛),比上年末增長15%。

地方文化

文學

新中國成立後,20世紀70年代中期,李躍進的小說《牛虎大伯》、胡大雷的散文《在賽場上》首次在《寧夏文藝》、《寧夏日報》發表。20世紀80年代以後,有多人業餘從事文學創作,有多篇作品發表於區、市報刊。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區內外各種文學刊物上發表了大量的小說、散文、詩歌作品,部分作者陸續出版了個人專著專集。拜學英、蘭煜被固原地區文聯評為“雙十星”作家和詩人。王文清創作的戲劇小品《人活一口氣》等連續獲2000、2001、2003年“中國曹禺戲劇文學獎·小品小戲獎”,寧夏“五個一工程”獎,固原市第四屆文學藝術作品評獎一等獎。大型眉戶現代戲《走出大山》在中國第三屆秦腔藝術節中獲“優秀劇目獎”,現代小戲《夜深人不靜》在2005年獲第四屆中國戲劇文學獎二等獎。
眉戶現代戲《走出大山》眉戶現代戲《走出大山》
涇源縣個人作品專集列表
名稱
作者
體裁
出版時間
出版社
六盤霧中行
拜學英
散文
1996年
中國華僑出版社出版
葉子的低語
禹紅霞
散文
1999年
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世紀末的行動
拜學英
報告文學
2000年
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青山綠水話涇源
拜學英
2001年
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別了,故土
楊友桐
著中短篇小說
2002年
中國文學出版社出版
王文清選集
王文清
劇本
2003年
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
涇源文學作品選
馬文清、王鳳笙
文學
2003年
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窗外的蝴蝶
禹廣生
小說散文詩歌
2004年
時代文藝出版社出版
相約六盤
楊友桐、馬玲、馬平、拜曉玲
報告文學
2005年
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綠旗
蘭煜
詩歌
2005年
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綠島拾翠
王鳳笙
詩歌
2005年
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
禹廣生書法作品集
禹廣生
書法
2005年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出版

藝術

歌舞
涇源回族民間音樂的主要形式是民歌“花兒”。樂器有“口弦”、“泥哇嗚”、“咪啦子”以及用杏核、樹皮、馬蘭花、燕麥桿、箭竹製作的各種吹奏樂器等。漢民村內還有板胡、三弦、嗩吶、笛子等演奏樂器。以文化館專職演員為主體的演出隊伍創作表演了一批優秀音樂舞蹈節目。馬景西、張瀅、李紅、溫彩雲、吳勇、禹淑君、馬占昌等一批歌手演唱的歌曲《山里人都會把花兒唱》、《人說涇源好地方》、《六盤山下的莊稼漢》、《粗嗓門唱不夠對你的愛戀》,和馬玉芬、馬紅芳、宋彬編排的回族舞蹈《湯瓶舞》、《回鄉風情》、《黑眼睛·白蓋頭》在固原市、中國全國演出比賽中屢屢獲獎。
“踏腳”流行於涇源縣園子村一帶,是回族傳統體育運動。1988年,由當地文藝工作者整理改編為“踏腳舞”。1989年,被選入中央電視台攝製的專題片《西部之舞》中。1989年7月,參加寧夏第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獲表演金獎。以後連續參加寧夏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均獲表演金獎。1991年至2007年代表寧夏連續五屆參加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均獲表演金獎、銀獎;1996年參加全國農民運動會,獲表演銀獎。2005年,
踏腳舞踏腳舞
“涇源踏腳”被文化部確定為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第二批試點項目。為保護這種獨有的伊斯蘭舞蹈文化藝術,涇源縣組建了以當地文化骨幹為主、區內外專家教授為成員的專家指導組,制定出台了《回族踏腳舞保護工程實施方案》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辦法》,保護與挖掘回族踏腳。2007年底,確定涇源縣一中、職中、園子國小為踏腳體育項目試點學校,全縣中國小將全面開設踏腳舞課程。
以“花兒”為主的涇源歌謠,表達了回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美滿婚姻的追求和對醜惡現象的鞭笞。經收集整理的“花兒”300首,民歌300首,小曲小調170首。主要有《夯歌》、《拉長工》、《割韭菜》、《吆騾子》、《馬家拉兵》、《櫻桃》、《咱倆說個悄悄話》、《伊瑪尼頌歌》、《十二復生》、《婚禮歌》等。涇源民間諺語內容豐富、樸實,富有生活哲理,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民族特色,是研究涇源歷史民俗文化的寶貴資料。蒐集整理有2000多條。
剪紙
回族剪紙是涇源地方民間文化的一個亮點。1956年10月,縣文化館首次舉辦全縣婦女繡花剪紙工藝美術展覽。2000年,文化館舉辦首屆書畫暨民間工藝品展,展出了由農村婦女創作的一批剪紙作品。
口頭文學
涇源回族民眾在長期的生活、生產活動中,產生並流傳著許多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民間神話傳說故事。主要有《魏徵夢斬涇河老龍》、《柳毅傳書》、《白馬泉的故事》、《曼蘇爾》、《堡子山的傳說》、《鞦韆架的傳說》、《米崗山的傳說》等。經文藝工作者蒐集的民間故事有1500餘篇,整理出版100篇。

民風民俗

清真寺
清真寺是回族民眾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回族凡重大宗教節日等活動都在清真寺舉行。最早建成的清真寺是香水鎮園子村的北伍家清真寺,修建於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有120餘年歷史。左宗棠特意題寫了“敬長愛親自求多福,型仁講讓同我太平”的楹聯。全縣已有清真寺200餘座。
回族民居回族民居
宗教教派
涇源縣回族伊斯蘭教有四大教派,即“格底目”、“哲赫忍耶”、“依赫瓦尼"、“虎夫耶”。四大派在宗教儀式方面修持有別,禮俗有異。“格底目”教派俗稱“老教”,是涇源回族信教人數最多的一派,分布在全縣各鄉鎮;“哲赫忍耶”教派亦稱“高念派”,是中國回族伊斯蘭教現有門宦制度的蘇菲派,主要分布在黃花鄉的廟灣、華興、店堡、平涼莊、紅土、向陽、上胭、下胭和涇河源鎮的河北、白面、南莊、西溝等村莊;“依赫瓦尼"教派亦稱“新興教”,主要分布在香水鎮的大園子、小園子、陳昌、水溝、大莊、太陽溝及黃花鄉的沙塘等村莊;“虎夫耶”教派又稱“低念派”,主要分布在涇河源鎮的龍潭、蘭大莊村。
節日風俗
涇源回族伊斯蘭教傳統節日主要有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三大節日,另外還有阿舒拉節法圖麥節
生活習俗
回族招待客人的最高禮遇是以蒸雞為主菜餚的“九碗”菜、炸饊子、煎油香和蓋碗茶。心靈手巧的回族婦女善於粗糧細作,還能用洋芋、玉米以及蕎麥、莜麥等雜糧野菜,風味小吃有洋芋碎末、洋芋斕糕、洋芋魚子、洋芋丸子、蕎面油圈等。回族建房不信風水陰陽方位之類,在破土動工之前和房屋修成後,請來阿訇、親戚、鄰居過平安“乜貼”。
涇源回族孩子出生後,除了“官名”、“小名”外,還要請阿訇起“經名”。“經名”往往是伊斯蘭教經典中的先賢聖人,男孩的經名一般有“爾撒”、“努哈”、“尤素夫”、“曼蘇爾”、“大吾子”、“穆薩”、“爾里”、“伊斯瑪儀”、“伊斯哈”等。女孩的經名一般有“阿依舍”、“海撤”、“索菲燕”、“法圖麥”、“賽里賣”等。或者伊斯蘭教曆的出生日如“來麥丹”、“蓋得兒”、“主麻”等。
禁忌
涇源回族的禁忌習俗與整個回族習俗一樣,主要在①飲食方面,禁食豬、狗、驢、騾、馬及一切兇猛禽獸,自死的牲畜、動物,一切動物與飛禽、家禽的血。②禁止抽菸、喝酒。③可以食用的牛、羊、駱駝、鹿、雞、鴨、鵝、鴿、兔、魚等,要請阿訇或懂得宰牲規戒的穆斯林來宰(魚類吃時不屠宰)。④禁止用滾水燙皮、燙毛。⑤在信仰方面,禁止崇拜偶像等。⑥在社會行為方面,禁止放高利貸、玩賭等。

風景名勝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中央宣傳部 財政部 文化和旅遊部 國家文物局關於公布《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一批)》的通知》涇源縣名列其中。
旅遊資源豐富。境內風光旖旎,景色秀美,群山環抱,百泉匯流,氣候濕潤,山青水秀,冬暖夏涼,有成吉思汗屯兵避暑的涼殿峽、神奇秀麗的老龍潭、蜿蜒曲回的沙南峽、觀嶺朝陽的臥龍山、流泉飛瀑的胭脂峽、荷葉碧翠的野荷谷、“天池”蕩漾的大雪山和濟公修行的延齡寺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被譽為黃土高原上的“綠色明珠”和“小九寨”。歷史文化悠久。黃帝、秦始皇、漢武帝、成吉思汗、忽必烈等歷史名人都曾把足跡留在了涇源這片熱土上。1935年紅二十五軍、紅一、二、四方面軍先後經過六盤山地區,毛澤東同志翻越六盤山時寫下了《清平樂·六盤山》。“花兒”、“踏腳”、“剪紙”等孕育了獨特的回鄉風情文化。
水溝秦漢(回中宮)遺址
位於縣城北1公里香水鎮水溝村西側,面積約30萬平方米,為秦漢遺址。遺址地表散布著大量的繩紋板瓦、筒瓦、雲紋瓦當,出土有灰陶罐、鐵燈、鐵釜及“半兩”、“五銖”銅幣,還出土有銅弩機殘件及泥質灰陶形地下排水管道等秦漢時期的建築材料。
瓦亭城
地處縣城北30公里,六盤山東麓彈箏峽北口,是歷史上西北地區的重要關隘之一。曾經是“鐵騎突出刀槍鳴”的古戰場,有“鐵瓦亭”之稱,為兵家扼要之地。東漢始設郵亭,歷代為驛道必經之地。。
石窯灣石窟石窯灣石窟
唐制勝關(安化縣城)遺址
位於縣城西2公里,永豐村南側。唐朝為防禦吐蕃攻襲在原州先後設定“原州七關”:木峽關、石峽關、石門關、六盤關、制勝關、木崝關、驛藏關。七關中涇源境內就有六盤關、制勝關、木崝關、驛藏關四關。遺址呈方形,邊長500米,面積25萬平方米,開東西二門,東門有瓮城長49米、寬38米。
石窯灣石窟(延齡寺)
位於縣城東南25公里的新民鄉張家台村東800米處。背山面河,開鑿於石嘴河北岸岩石面上,據載此石窟開鑿於宋代,相傳濟公活佛修行於此。此窟自西向東有4個洞窟排列于山崖上。
1991~1993年,台灣佛教徒毛國雄和濟公活佛第十三代傳人馮敏堂帶領男女信徒40餘人,持圖溯源曾3次來此拜佛祭祖。
涼殿峽
位於縣城西南23公里處,又名良天峽,居六盤山腹地,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地。據史料記載,元太祖成吉思汗西征圍困西夏時,於1227年閏5月避暑崩殂於此。
臥龍山
舊名堡子山,古名觀山,在縣城東南角。海拔1958米,相對高度約120米,巍峨挺拔。1934年,上建土堡1座。
北伍家清真寺北伍家清真寺
北伍家清真寺
位於涇源縣園子鄉北伍家村,建於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其格局屬中國傳統的宮殿式建築,是涇源縣內最早的一座清真寺。左宗棠親筆題寫門匾、楹聯,門匾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毀,楹聯清晰可見,上聯是“敬長愛親自求多福”,下聯是“型仁講讓同我太平”落款是“恪靖伯題”(恪靖伯即左宗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