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豐葉厝寮寶塔

海豐葉厝寮寶塔

海陸豐民間故事傳說:明代,葉高標未發達的時候,請地理先生為修祖墓後,當年,先生向葉高標預先講明,今後風水有應,才來拿大紅包。數年後,先生聞知葉高標做官發達了,到葉府門前大叫“葉九標”的姓名,葉高標傲慢而忘恩負義,欲殺地理先生………。之後,先生派其徒弟前來葉府說“有弓、無箭,發福暫,做官小,要配上箭…”,葉府就按計畫建了一座赤山塔作為“箭”,這樣破了葉祖墓的風水。這故事說得有枝有葉,很神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海豐葉厝寮寶塔
  • 外文名稱:Anxi GuanQiao Town Po)
  • 地理位置:天津市南開區四馬路
  • 著名景點:海豐葉厝寮寶塔
赤山塔是否破葉氏祖墓呢?傳說往往蒙蓋了史實,現在揭開赤山塔之迷:
赤山塔:位於縣城東郊三公里城東鎮的赤山上,海拔31米,東距安東村470米,西、西南面是原赤山部隊營房環繞,北面距廣汕公路250米,與謝道山的“文峰塔”直線相距6600米。
赤山塔:為七層八角樓閣式的實心塔,以砂土、灰、糯米和磚混合結構;底層周長23米,逐層往上縮少塔身,通高20.63米。一層至五層是灰沙實心夯築。六層、七層用黑方磚砌築。現塔基有部份崩塌。
據地方志書記載和相關資料考證:
赤山塔,是明末海豐舉人葉維菱(葉高標之侄)所建,不是葉高標建的。
葉維菱為什麼在赤山建“塔”呢?其目的和意義是什麼?首先應追溯他的家史。
明代海豐吉康都螺溪村(今屬陸河縣)葉氏家族出了一位富翁叫“葉珠”,葉珠生下四個兒子,長子葉高標、次子葉瓊標、三子葉正標、四子葉英標。
葉高標,字自根、號大木,崇禎元年(1628年)戊辰科京都會試考上第三甲第42名進士出身,他出任安徽省徽州府歙縣知縣,官秩正七品。因有政績,於崇禎五年,升為京官,任吏科左給事中(官秩從七品)。繼而升任禮科都給事(官秩正七品)。崇禎十四年(1641)辛巳,偕兵部尚書熊文燦等奉旨欽差睢陽平撫山賊的,是年四月十一日卒於懷安府,享年四十九歲,朝廷追贈葉高標為太常寺少卿(從四品)。
葉瓊標,諱大車,號自荄,歲貢生出身,於明崇禎初年,從螺溪遷居海豐新市。
葉瓊標的長子葉維菱,於崇禎十二年(1639)己卯科,考上廣東省“鄉試”舉人。葉維菱回鄉後,為報祖恩,試圖借風水玄機大振家族的文運和仕途。經與父親的兄弟協商,於是,請來外地的堪輿名師,擇地在海縣城東郊“弓地山”,為曾祖父葉見州太公建造大型的墳墓,在祖墓東南方的赤山上建造了這座風水“文筆塔”,世稱“赤山塔”。 葉見州墓和赤山塔建於崇禎十二年(1613)己卯,至十四年(1641)辛巳秋竣工,歷時二年,工程浩大,足見當年葉氏的經濟地位。
當年,在赤山下(即今廣汕公路兵房對面)北側搭起蓬寮,供給為建墓建塔的工人居住,後來,形成為自然村,叫“葉厝寮村”。
葉見州即是葉高標、葉瓊標的祖父,葉見州的墳墓屬第二次墓葬,原墓坐北向南,墓向210度,墓碑鐫刻:“崇禎辛巳年八月穀旦、賜進士第文林郎翰林院簡討、姻眷晚生梁兆陽頓首拜題,明待贈見州葉太公墓,敕封吏科左給事中、男珠、琨、瑢仝立”。該墓於十多年前,因城東鎮工業區的開放,已被遷移。
從地方史志和墓碑考證, “弓地山”葉見州太公的墳墓和赤山塔是同一時間建造,由舉人葉維菱親自主持。在建墓建塔的前七年,葉高標已做官發達和進入京都升為朝廷要官了,而在葉高標因公差犧牲後的四個月,赤山塔和葉太公祖墓竣工,所以,民間傳說純屬虛構。
赤山塔至今有370年歷史,是海豐歷史文物古蹟之一。1997年8月11日,海豐縣人民政府頒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9年4月23日,海豐縣電視台記者邀請縣政協文史委員吳福欽作實地講解,拍攝專題片.
吳福欽編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