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空一體戰

海空一體戰

海空一體戰(Airsea Battle;AirSea Battle,又譯“海空聯合作戰”)是2009年底,五角大樓的戰略研究人員提出的、旨在整合美國海空軍戰力並聯合亞太地區盟友來共同遏制或擊敗潛在的區域性對手的海空聯合作戰的全新理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空一體戰
  • 外文名:Airsea Battle
  • 又譯:“海空聯合作戰”
  • 提出時間:2009年底
  • 提出人員:五角大樓的戰略研究人員
定義,概要,詳述一,詳述二,詳述三,軍演模擬,

定義

海空一體戰是2009年底,五角大樓的戰略研究人員提出的、旨在整合美國海空軍戰力並聯合亞太地區盟友來共同遏制或擊敗潛在的區域性對手的海空聯合作戰的全新理論。

概要

2010年8月出版的美國《空軍》雜誌載文就海空一體戰理論的來龍去脈和具體實施方式進行揭秘和深入解讀。美國《航空和空間技術周刊》網站2011年4月1日再次發文章詳述了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和美國海軍作戰部長加里·拉夫黑德上將等高官十分欣賞的、指導美國軍事威懾力量作戰模式或將改變美軍作戰艇式的“非常具有創新性”的概念。是什麼讓這兩人看起來如此興奮?答案是:空軍、海軍還有其他國防部官員正在制定的海空一體戰計畫。雖然這種高姿態的聯合作戰計畫可能會是美軍在本世紀軍事行動的主導,但問題在於這是否能夠應對已知和未知的威脅。

詳述一

2009年9月,美國空軍參謀長諾頓頓施瓦茨上將和美國海軍作戰部長加里因拉夫黑德上將簽署了一份機密性備忘錄,啟動由空海軍共同開發一個新作戰概念,即“空海一體戰”。2010年2月,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發布的新版《四年防務評估報告》正式確認“空海一體戰”這一聯合作戰新概念,並已授權美國空海軍加緊研究制定相應的理論和計畫。“空海一體戰”已成為當前和未來美軍建設和作戰運用的重點。
以中國軍隊的“挑戰”為作戰背景
美軍認為,中國軍隊強大的“反進入∕區域拒止”系統和作戰方式,在可預見的將來對其在至關重要的西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力和力量投送能力構成嚴峻並持久的“挑戰”。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因蓋茨指出,中國軍隊網路空間戰、反衛星戰、防空和反艦武器以及彈道飛彈方面的投資,將會直接威脅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投送力量行動、前沿空軍基地、航母打擊大隊和水面戰艦等安全。美國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總裁安德魯在《美軍為何要實施“空海一體戰”》報告中認為,美國將面臨中國軍隊4個方面的主要威脅。
一是反衛星武器的威脅。美國認為,中國克服反衛星武器技術挑戰的速度驚人,在2007年1月就取得了低軌反衛星試驗的成功,正在發展的地基反衛星雷射系統將用來“迷盲”美國衛星,並正發展能夠擊中地球軌道美國衛星武器的能力。
二是網路戰武器的威脅。美國情報部門認為,中國的網路戰武器令人生畏,有能力實施高水平的計算機網路窺探和攻擊,干擾美國GPS衛星、衛星數據鏈等作戰網路關鍵要素的功能,使美軍GPS衛星精確制導武器和先進無人機等效能降低甚至喪失功能。
三是彈道飛彈的威脅。美軍認為,如果中美圍繞台灣或東亞其他一些熱點爆發戰爭,為挫敗美軍,中國軍隊會先發制人,使用在台灣對面部署的大約1100枚(每年還增加100枚)短程彈道飛彈和中程彈道飛彈(射程1000—3000公里),襲擊美軍西太平洋第二島鏈內的空海軍基地、戰區的航母和大型水面戰艦等重要目標。
四是反艦飛彈、遠程航空兵的威脅。美軍認為,整個冷戰期間美國海軍有信心有能力派航母到危機前沿保衛美國及其盟國的利益,但現在美國戰艦一旦進入第二島鏈以內水域,就面臨被中國軍隊摧毀的高風險。美國以航母為基礎的水面戰艦除了擔憂被中國空軍和海軍先進的殲轟-7A戰鬥轟炸機、蘇-30MKK多用途攻擊機和轟-6轟炸機(攜載新型遠程巡航飛彈、反輻射飛彈)打擊外,更為擔憂的是被中國軍隊的水面戰艦(潛艇)反艦巡航飛彈和地基反艦彈道飛彈的攻擊,特別是被稱為“航母剋星”、“任務式殺傷”的“東風-21”中程反艦彈道飛彈的非對稱攻擊。
以西太平洋戰區為主要戰場
“空海一體戰”是美國為西太平洋戰區高端軍事行動勾畫的一種聯合作戰樣式。對於中國來說,西太平洋地區是中國國際戰略展開的前沿和核心地區,中國的利益集中於這一地區。對於美國來說,在過去的60多年,歷屆政府均公開宣稱西太平洋地區美國擁有至關重要的政治、經濟和安全利益。美軍認為,在廣袤的西太平洋地區一旦發生衝突,中國軍隊將實施大規模先發制人打擊,使西太平洋地區的美軍遭受嚴重損失,使美軍空海軍部隊不能進入西太平洋地區,指揮和控制系統陷入癱瘓,後勤補給遭受沉重打擊,從而達到延緩美軍進入作戰地區的時間,不能有效保護美國關鍵盟國(日本、韓國)和夥伴的安全以及協防台灣的目的。基於以上理由和判斷,美國軍事智囊和高級軍事領導人提出必須發展“空海一體戰”新概念,以保持美軍向西太平洋地區成功投送軍事力量的能力,維持該地區的軍事優勢,奪取和保持該地區空中、海上、空間和網路空間領域的主動權,保持威懾中國的能力,有效阻止中國在該地區的軍事侵略或脅迫行為。美軍現已開始在西太平洋地區為“空海一體戰”投棋布子。
一是進一步加大了西太平洋地區的戰場建設力度。2009年,美國花費巨資擴建關島空軍基地和改造海軍設施,使其成為一個主要前沿作戰基地。特別是積極擴建了關島的安德森空軍基地,要求其能夠起降B1、B2和B52戰略轟炸機。
二是增加關島空、海軍的常駐兵力。美海軍擬在關島部署一個航母打擊大隊,核動力攻擊潛艇已增至 15艘;美空軍將增加6架轟炸機、48架F-15E型戰鬥機、3架“全球鷹”無人偵察機、12架空中加油機和最新型的F/A-22“猛禽”隱形戰鬥機。
三是加強西太平洋地區空海聯合軍事演習。美軍將最先進的核動力航母“華盛頓”號部署在日本橫須賀海軍基地,意在隨時參加與其盟國和夥伴在東海、黃海、中國南海舉行的空海聯合軍事演習,來威懾和牽制中國軍力。
四是加強亞太地區軍事基地建設。美軍已計畫在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菲律賓、越南等東南亞國家,以及澳大利亞建立新基地和租用印度的軍事基地,提升其西太平洋地區的快速反應能力。
以中國“殺手鐧”武器為主要打擊目標
美軍認為,近年來中國人民解放軍積極發展“殺手鐧”武器裝備,用來威懾像美國這樣優勢的對手和“反進入∕區域拒止”,遲滯美軍力量的投送,或在衝突一開始時用於出其不意地癱瘓美軍。因此,未來美軍“空海一體戰”,就要以空、海軍一體化作戰力量為主,綜合運用各種作戰手段和方法,積極主動地在西太平洋地區的多維戰場空間,對中國重要軍事目標特別是“殺手鐧”武器實施非對稱性聯合打擊。美軍“空海一體戰”重點集中打擊中國軍隊3類“殺手鐧”武器裝備系統。
一是致盲和打擊中國太空和作戰網路信息系統。美軍認為,中國的衛星系統和作戰網路系統是實施“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的“致命”要害。美國將利用太空、網空和電子戰力量,針對中國“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的偵察系統與瞄準系統,率先對中國衛星、作戰網路、雷達和感測器等關鍵信息節點或設施實施“致盲”打擊,以瓦解、癱瘓或削弱中國軍隊的指揮控制系統和打擊能力,為其空、海軍奪取制空權和制海權創造先機。
二是防禦和打擊中國飛彈系統。美軍認為,中國強大的對地彈道飛彈、反艦彈道飛彈、潛射∕空射巡航飛彈,是美軍太平洋地區作戰的主要威脅。因此,美軍要利用掛載反導武器系統的有人∕無人機、天基反導系統、海基“宙斯盾”反導系統等,形成反導體系,攔截中國彈道飛彈和巡航飛彈;要綜合運用、空海的隱形飛機和戰略核潛艇等遠程精確打擊力量,並結合海軍航母編隊的機動優勢,從中國防空薄弱點切入,對中國內陸飛彈基地等戰略重心實施全縱深打擊。
三是打擊中國海軍潛艇。美軍認為,中國的潛艇部隊是“反進入∕區域拒止”力量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由於中國潛艇能迅速部署到西太平洋地區危機地點,對美國航母和水面艦艇極具挑戰性和危險性。因此,美國要運用各種反潛探測系統以及水下無人潛航器,搜尋中國潛艇活動的相關信息,然後將信息傳遞給空、海軍的空中反潛部隊,對中國潛艇實施非對稱打擊。
美國為中國量身定製的“空海一體戰”新概念,從戰略、戰役和戰術上分析了“空海一體戰”能夠發揮的作用、我軍反制美軍進入西太平洋戰場的主要手段和作戰能力以及美軍當前能力與作戰需求之間的差距,提出了美軍整合空、海作戰力量、瓦解我軍反制能力的相關建議,並已進入實實在在的準備階段。對此,我們一定要以前所未有的危機感和緊迫感全面加強軍隊現代化建設,儘快完成軍事轉型,為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困難局面做好充分準備。

詳述二

2010年8月出版的美國《空軍》雜誌,載文就該理論的來龍去脈和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深入解讀。《新華國際》報將文章重點內容編譯如下:
主要戰場鎖定亞太地區
文章稱,“空海一體戰”的前身是“空地一體戰”(AirLand Battle)理論,後者是美陸軍和空軍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用於阻遏蘇聯軍隊穿越歐洲,挺進至英吉利海峽。曾任美軍駐德國陸軍第5團團長的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當時指出,倘若北約無法阻止蘇聯軍隊的前兩輪進攻,他們恐怕會動用核武器。
而今,五角大樓認為,在亞太地區,美國只有一個“日漸崛起的軍事競爭對手”,那就是中國。在一些人看來,中國是美國國家安全惟一的、真正的長遠威脅,威脅程度遠遠超過伊拉克、阿富汗、伊朗和朝鮮。近年來,中國依賴快速增長的經濟,部署先進的戰機、飛彈、雷達、潛艇以及布雷艦,用於阻止美國海空力量接近中國領空和領海。中國還在打造一支遠洋海軍,能夠向東至阿拉斯加、關島和夏威夷投送武力,向南深入南海和印度洋。
白宮五角大樓聲稱,與中國開戰並非不可避免,但描述“空海一體戰”概念的備忘錄卻表明,美軍正在為這種可能性做準備。它寫道:“這場‘遊戲’將使美國空軍、海軍、太空和特種部隊與一個擁有各種手段的軍事競爭對手為敵,這些手段包括多維‘反介入’網路,太空控制能力,彈道與巡航飛彈,攻擊潛艇部隊……衝突時間點設定為2028年。”
在全亞洲遍尋備用基地
作為“空海一體戰”準備工作的一部分,今年4月,一架駐日美軍C-130運輸機的機組成員,在印度尼西亞完成代號“應對西方-10”的演習後,就該國空軍基地的狀況寫了份評估報告,內容涵蓋跑道條件、電力供應可靠性、燃料儲備安全性及停機坪是否充足。
文章稱,這初看上去像是一份例行報告。然而,隨著“空海一體戰”理論付諸實施,機場的情報有了新的意義。因為,“空海一體戰”的要點之一是:在整個亞洲尋找可供美軍戰機使用的基地,此舉將使中國這樣的潛在對手在確定打擊目標時,面臨更艱難的選擇。同時,一旦主要基地遭到轟炸,分散的備用基地可以讓美軍更順利地完成任務。
實踐“空海一體戰”理論,還要求強化指揮中心、通信樞紐、機庫、船廠以及其他可能遭到飛彈襲擊的基礎設施的建設。對於得不到保護的停機坪,美國工程師將住在附近,以便能及時出現,維修受損區域。“空海一體戰”甚至要求研製新型維修材料,相比常用的混凝土,這類材料可以在極短時間內變硬,從而令遭到破壞的跑道再次投入使用。
“空海一體戰”強調,美空軍的戰機和飛彈應與海軍的航母艦載機以及艦艇發射的飛彈協同作戰。同時,它將融入“主動防禦”概念,即採取各種措施摧毀敵方飛機和飛彈,或減輕此類攻擊的破壞。主動防禦依賴飛機、防空武器、反導系統、電子戰和網路戰。
另一方面,關於“誰將指揮未來的空海聯合作戰”的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美空軍希望由駐紮於夏威夷希卡姆空軍基地的第13軍613空天行動中心(AOC)承擔這項重任。然而,從歷史來看,美海軍並不願將航母艦載機的控制權拱手相讓。此外,美海軍組建了海上行動中心,需要在硬體兼容的基礎上,與美空軍空天行動中心協同作戰。
以結盟克服“距離障礙”
按照文章的說法,“空海一體戰”不應被解讀為美軍的“單邊行動”,而是一個依賴亞太地區盟友,尤其是日本和澳大利亞的聯合作戰計畫。美軍希望藉助這種軍事同盟,來克服在該地區遇到的所謂“距離的障礙”。舉例來講,日本東京至澳大利亞悉尼的距離(4921英里,1英里約合1.6公里),是從華盛頓到舊金山距離(2442英里)的兩倍。
除了美軍繼續在日本駐紮以外,“空海一體戰”還要求日本自衛隊加快與駐日美軍的一體化進程,尤其是在情報和預警系統方面。該作戰理念要求日本繼續參與研製彈道飛彈防禦系統,增強自身防空能力;要求東京將其反潛網穿越日本西南部的琉球群島,並延伸至日本海。不過,日本近些年政權更迭頻繁,給美日軍事一體化蒙上了陰影。
相比之下,美澳同盟受政治變化影響的可能性更小。自從二戰時建立起同盟關係以來,兩國友好關係持續穩定發展。因此,“空海一體戰”理論提出,澳大利亞應研製反艦巡航飛彈,建立遠程雷達網,以提高對南半球的覆蓋範圍。澳大利亞尤其對西南太平洋感興趣,這對美國有益無害。總體而言,坎培拉可以向美國提供具有戰略深度的同盟關係。(來源:青年參考 作者:楊孝文)

詳述三

沒有跡象顯示美國空軍和海軍的長期謀劃是針對中國。然而,儘管美軍作戰不斷有創新,比如無人空戰系統(UCAS),但美國應對中國威脅的選項大多不包括快速研發和部署重要新型武器。因此,即將出爐的海空一體戰概念依賴於現有計畫的革新,通過聯合作戰的方法,在拒止或區域阻絕的環境下保證軍事行動自由。
以“海空一體戰”應對“拒止”
位於華盛頓的戰略和預算評估中心公布了一些關於海空一體戰概念更詳盡的檔案。該中心一份最全面的報告強調,“海空一體戰作為一種戰時行動準則不能、也不應該看成是‘贏取戰爭’的概念。它也不應被視為針對某種特殊情況,比如保衛台灣。相反,它應被看成是為了在軍事行動層面上創造條件來維持西太平洋區域的穩定和良好的常規軍事平衡”。
所以它不是關於對付中國,而是通過保持軍事平衡來維持地區穩定。但是它也是為了作戰而制定的軍事概念,以此回應中國的顯著發展以及它對其戰略意圖缺乏透明性的態度。戰略和預算評估中心和其他機構提到的“海空一體戰”概念包括:
空軍反太空行動可阻斷人民解放軍基於衛星的海洋監視系統,阻止它為反艦彈道飛彈鎖定目標。這是否就是美國空軍發展X-37B軌道試驗飛行器的原因還不得而知,但據傳統基金會的迪恩·鄭說,中國網民對此感到擔憂。
另一個“海空一體戰”的例子是發展基於無人駕駛飛行器的機載紅外感測器來防禦彈道飛彈,到本世紀20年代,該系統將基於太空飛行器。兩種系統都讓未來裝有下一代宙斯盾飛彈的新“伯克”級驅逐艦比現在淘汰的CGX飛彈巡航艦更有效。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項目局的遠程反艦飛彈計畫也意在提高“海空一體戰”能力。該計畫包括設計兩種遠程反艦飛彈(LRASM),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飛彈與火控武器研發部門完成,還包括英國航空航天系統公司設計的通用感測器系統。
LRASM-A正由佛羅里達州奧蘭多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打擊武器研發部門生產,它使用了聯合戰區外空地飛彈(JASSM-ER)的彈體結構。LRASM-B是由德克薩斯州大草原城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戰術飛彈研發部門生產,它裝備了增壓發動機,是一種超音速巡航飛彈並具有一定的隱形能力。
這種遠程反艦飛彈將使用多重感應器,可以在複雜的海上戰鬥條件下自動選擇攻擊目標。
這些新的武器發展計畫沒有充分體現在美國政府的檔案中,就像中國每年的軍力報告也沒有真正提及殲-20隱形戰機在這10年的發展。
中國軍力發展令美吃驚
在蘇聯時期,美國情治單位常常誇大蘇聯的能力,預計新型武器會迅速大量地投入使用,而對中國發展的一貫預測卻正好相反。所以東風-21D反艦彈道飛彈項目讓美國海軍大吃一驚。
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羅伯特·威拉德上將去年年底意外地宣布,東風21D飛彈已基本具有初步作戰能力,這意味著這種飛彈已經過測試,可以藉助超視距雷達和海洋偵測衛星等系統攻擊目標。
人民解放軍準備執行新的“歷史使命”,它日益在亞洲展現拒止和區域阻絕能力來應對挑戰。我們開始看到解放軍走出國門,與俄羅斯(2008年)和哈薩克斯坦 (2010年)舉行聯合演習,它自從2009年起還加入到打擊索馬里海盜的隊伍中。
在一些情況下,華盛頓開始對中國“拒止和區域阻絕”的回應是與之對抗。比如,能夠打擊射程達2000到 3000公里的東風21D飛彈的,是海軍的無人空戰系統驗證機(UCAS-D)項目,其中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生產的X-47B無人機在2月2日進行首飛,但它要在 2020年左右才會加入海軍。2月,中國的報紙罕見地發布說,到2015年,人民解放軍將部署新一代具有4000公里射程的中程彈道飛彈。報導說,這種飛彈將執行進攻任務,包括核打擊和常規打擊,以及防禦任務。
中國的訊息人士說未來的東風-25/26/27飛彈的其中一個型號可能會是新型4000公里射程的飛彈。未來中國軍隊的中程和短程彈道飛彈和巡航飛彈將變得更快更靈活來穿透敵方防線。
到本世紀20年代,美國希望取得科技突破,以便部署定向能武器。但許多數據顯示,人民解放軍在這個領域可能也並不落後,它發展了雷射戰術武器、高能微波武器和磁軌炮。中國的雷射研究自上世紀60年代就開始了,非官方訊息稱,雷射武器將被部署在下一代中國海軍驅逐艦上。中國還大量投資研究電磁發射技術,這是製造磁軌炮、電磁飛機彈射器和太空船發射台的基礎。
中國還致力於發展反隱形和反網路技術。在2月舉行的一次國際防務展上,中國公布了新型雷達的細節,偵察範圍可達500公里。這些雷達可實現更精準的追蹤系統。
中國歷來對限制其軍事發展的對話和協定沒有興趣。中國拒絕對其核武器和太空武器的意圖進行對話表明,這個國家將不在任何外交或其他外部限制下不斷增強軍力。

軍演模擬

在作戰概念上不斷推陳出新的美國人,再一次拋出了一個新“思維”。不過,蓋茨可能沒有想到的,就是“空海一體戰”出台的2010年,就會趕上朝韓延坪島炮擊事件。那么,從美軍航母參加韓美聯合軍演之中,我們能夠看出些許“空海一體戰”的端倪嗎?
據介紹,美軍派出“華盛頓”號核動力航母、“考彭斯”號飛彈巡洋艦和“斯特蒂姆”號飛彈驅逐艦,還出動預警機對朝鮮海岸炮兵基地進行偵察;韓國方面也投入包括“世宗大王”號在內的3艘驅逐艦以及巡邏艦、護航艦、戰鬥支援艦和反潛飛機等參演。儘管韓國媒體形容,參與演習的軍力與一個國家的戰鬥力相當,但是實際上距離美軍對“空海一體戰”的要求還相距甚遠。
美國之所以確定“空海一體戰”而不是海空一體戰的概念,就意識到了空軍乃至空天力量在作戰過程中的主導作用,以及核動力航空母艦在未來戰場的地位和作用。在美軍看來,未來的“空海一體戰”首先是要確保美軍太空情報支援體系的運作,同時削弱對手的太空力量的使用,其次是空軍遠程隱形打擊力量(B-2、B-1轟炸機)和海軍巡航飛彈核潛艇的快速打擊力量,在幾個小時內就可以發動進攻,接下來才是美軍航母艦載機支援下的空海力量在E-3預警機、RC-135偵察機聯合指揮下對敵軍縱深目標的攻擊。
按照美軍的思路,“空海一體戰”是一種針對地區“崛起”大國的“高端”作戰概念。從“空海一體戰”的產生到今天的韓美聯合軍演,可以理清這樣一個思路,就是航母在處理地區“高端”問題上的無助。據說過去美國總統在危機發生時,總是在問:最近的航空母艦在哪裡?現在航母的作用依然突出,但如果對手擁有各種現代化的“反介入”軍事手段,那么航母的效果將大大降低。
和一般武器系統不同,航空母艦,特別是美國使用的巨型核動力航母戰鬥群,已經被視為一種戰略威懾性武器,甚至有被神化的趨勢。一些美國的地區盟友,在突發事件爆發後,紛紛將美軍航母看作可為自己打氣、壯聲勢的有效手段。然而從航母的本身的功能來說,首先是保證美軍全球範圍制海權,其次是在危機區域提供海空支援。然而由於軍事技術的發展,一些國家都在開發針對航母戰鬥群的打擊手段,而航母本身的速度和反應能力,也不適應突發事件,特別是“高端”地區衝突的挑戰。
從美軍“空海一體戰”的作戰概念來看,無論是美軍先發制人攻擊還是“防守反擊”,航母作戰群都不是首波打擊力量。相反,反C4ISR作戰(包括對敵方衛星體系攻擊和大規模電子干擾)、潛射巡航飛彈的突襲、空軍的快速精確打擊,將構成美軍的前三板斧。
儘管航母威風赫赫,但我們關注的,應該是看不見的危險。
(新華網 新華軍事評論員 鄭文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