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魚

海水魚

海水魚主要是指產自熱帶地區的海魚,它們色彩特別艷麗,形狀奇特,是觀賞魚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人工飼養需要一定方法和技巧。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魚
  • 拉丁學名:piscium
  • 別稱:魚類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軟骨魚綱、硬骨魚綱
  • 分布區域:海水中
常識,刺尾魚科,緣吊,印度金圈吊,夏威夷吊,雙點吊,蝶魚科,西澳三間火箭,約翰蘭德蝴蝶魚,澳大利亞三間火箭,雀鯛科,印度洋雙帶小丑,印度紅小丑,太平洋銀線小丑,蓋刺魚科,土耳其神仙,藍寶新娘神仙,熊貓神仙,麒麟神仙,鐮魚科,

常識

海水魚是生活在海洋中的魚,因此,我們要飼養它,必須要有相關的設備,採取相關的措施,來摸擬大洋中的生活環境。溫度應控制在25℃左右,鹽度1·020%~1·023%之間,並需擺上海里的動植物。如珊瑚、海葵海蟹海草等。只有這樣,海水魚才肯高高興興地在這裡安居樂業,繼續生活下去。
養海水魚說難也難,說易也易。只要掌握要領,它比金魚、熱帶魚還好養,且一年須換一次水,每次只須換1/3就行了。關鍵是在於水質和鹽度的控制。否則,魚兒少到三五天,多則兩個星期就會撒手而去。當然養得好的,可以三年五載的長期生存下去。
海水魚主要以珊瑚、海葵、海草等為伍,所以在魚缸中擺入珊瑚、海葵、海草之類的東西,不僅可以與海水魚相交輝映,點綴其生活環境,而且還是海水魚賴以生存的衣食父母呢!當然,在人工飼養時,要按時加些營養液,用來調劑。

刺尾魚科

緣吊

英 文 名 Striped-fin Surgeonfish、Striped-fin Tang
緣吊緣吊
拉丁學名 Ctenochaetus marginatus
命名者,年份 Valenciennes,1835
品 種
地理分布 分布在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包括馬紹爾群島(Marshall Islands)、卡羅林群島(Caroline Islands)、吉里巴斯(Kiribati)、吐瓦魯(Tuvalu)、強斯頓環礁(Johnston Island)、馬克薩斯群島(Marquesan Islands)、凱利帕頓島(Clipperton Island)、科科斯群島(Cocos-Keeling Islands)、社會群島(Society Islands)和列島群島(Line Islands)一帶海域。
氣 候 帶 熱帶,北緯15度和南緯25度之間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紅皮書中
繁殖方式 群體產卵型
食 性 藻食性
緣吊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  背鰭鰭棘(總數):8條 背鰭軟條(總數):26-29條 臀鰭鰭棘:3條 臀鰭軟條:24-26條
成體呈橢圓形而側扁,尾柄部有一尖銳而尖頭向前之矢狀棘。頭背部輪廓不特別凸出。口小,端位,吻部呈乳頭狀突起,上下頜各具刷毛狀細長齒,齒可活動,齒端膨大呈扁平狀。背鰭及臀鰭硬棘尖銳;胸鰭近三角形;尾鰭內凹。被細櫛鱗,沿背鰭及臀鰭基底有密集小鱗。成魚一致呈黑褐色,頭部、胸鰭和體側滿布燦爛的藍色圓形斑點,而背鰭、臀鰭和尾鰭則具藍色細橫紋。與所有櫛齒刺尾魚屬魚種一樣,緣吊的幼魚和成魚截然不同。幼魚體呈黃褐色,隨著成長逐漸轉為橘紅色,頭部和胸腹部具灰黃色圓點,體側具褐色細橫紋,尾鰭黃色。緣吊亞成魚的體紋和體型與藍嘴吊(Ctenochaetus cyanocheilus)成魚較為相似,但兩者的體色截然不同,很容易分辨。
體形尺寸 最大體長27cm
習 性 棲息於較淺的面海珊瑚礁區水深2-18米之間的水域,通常單獨生活,也會小群生活在浪涌區的激流中。自然食性未知,推斷主要以各種藻類為食。

印度金圈吊

英 文 名 Indian gold ring Surgeonfish、Indian gold ring Tang、Gold-ring Tang
拉丁學名 Ctenochaetus truncatus
命名者,年份 Randall & Clements,2001地理分布 分布在印度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僅在馬爾地夫科科斯群島(Cocos-Keeling Islands)和聖誕島(Christmas Island)一帶海域。
印度金圈吊印度金圈吊
氣 候 帶 熱帶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紅皮書中
繁殖方式 群體產卵型
食 性 藻食性
印度金圈吊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  背鰭鰭棘(總數):8條 背鰭軟條(總數):25-27條 臀鰭鰭棘:3條 臀鰭軟條:23-25條
成魚體呈橢圓形而側扁,尾柄部有一尖銳而尖頭向前之矢狀棘。頭小,頭背部輪廓不特別凸出。口小,端位,吻部呈乳頭狀突起,上下頜各具刷毛狀細長齒,齒可活動,齒端膨大呈扁平狀。背鰭及臀鰭硬棘尖銳,各鰭條皆不延長;胸鰭近三角形;尾鰭內凹。體被細櫛鱗,沿背鰭及臀鰭基底有密集小鱗。成魚體紅褐色,胸部藍灰色,體側滿布黃色圓形斑點。吻部藍灰色,眼圈金黃色,因此得名“金圈吊”。背鰭和臀鰭前部紅褐色,後部暗綠色,具淡藍色緣;腹鰭黃綠色,胸鰭基部藍灰色,餘部黃褐色;尾棘黑褐色,尾鰭暗綠色,具黑色緣。與所有櫛齒刺尾魚屬魚種一樣,印度金圈吊幼魚和成魚截然不同。幼魚體一致鮮黃色,與其他體鮮黃色的刺尾魚科魚種不同的是,印度金圈吊的眼膜為藍色,且眼圈正上方具一黃色斑紋。隨著成長,體色逐漸轉為橘黃色,並出現白色至藍色斑點。
體形尺寸 最大體長15.2cm
習 性 棲息於較淺的瀉湖和面海珊瑚礁區水深1-21米之間的水域,多半單獨或小群生活。主要以絲藻和附著在碎石上的單細胞藻類為食,也會捕食無脊椎動物

夏威夷吊

英 文 名 Chevron Tang
拉丁學名 Ctenochaetus hawaiiensis命名者,年份 Randall,1955
夏威夷吊夏威夷吊
品 種
地理分布 分布在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包括大洋洲的大部分海域,以及從密克羅尼西亞威克島(Wake Island)和馬爾庫斯群島(Marcus Islands)至夏威夷群島皮特凱恩島(Pitcairn Island)一帶海域。
氣 候 帶 熱帶,北緯28度和南緯26度之間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紅皮書中
繁殖方式 群體產卵型
食 性 藻食性
夏威夷吊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  背鰭鰭棘(總數):8條 背鰭軟條(總數):27-29條 臀鰭鰭棘:3條 臀鰭軟條:25-26條
成體呈橢圓形而側扁,尾柄部有一尖銳而尖頭向前之矢狀棘。頭小,頭背部輪廓不特別凸出。口小,端位,吻部呈乳頭狀突起,上下頜各具刷毛狀細長齒,齒可活動,齒端膨大呈扁平狀。背鰭及臀鰭硬棘尖銳;胸鰭近三角形;尾鰭內凹。體被細櫛鱗,沿背鰭及臀鰭基底有密集小鱗。成魚體青色,全身滿布褐色橫紋,吻部具粉藍色和黑色圈紋。身體各鰭均與體色一致,且具褐色條紋,尾柄上具黑色尾棘。與所有櫛齒刺尾魚屬魚種一樣,夏威夷吊的幼魚和成魚截然不同。幼魚體橘黃色,體側具斑駁的褐色條紋,背鰭和臀鰭黃褐色具黑色橫紋,軟條部末端具藍色斑,尾鰭白色。隨著成長,體逐漸轉為橘紅色,體紋、背鰭、臀鰭和尾鰭也逐漸泛出紫色。當長至7cm左右時,身體的紫色逐漸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暗綠色的呈現,且身體上的紋線開始密集並橫向延伸。
體形尺寸 最大體長25cm
習 性 棲息於面海岩礁區和珊瑚礁區水深5-35米之間的水域,幼魚通常在較深的珊瑚叢生的區域中活動。通常單獨或組小群生活。自然食性未知,推斷主要以各種藻類為食。
補充說明 夏威夷吊在市場上非常罕見,由於是美國魚以及體色夢幻的緣故,所以其價格也就偏高了。

雙點吊

俗名別名 正吊(台灣)
英 文 名 Twospot Surgeonfish、Twospot Tang、Twospot Bristletooth
拉丁學名 Ctenochaetus binotatus
命名者,年份 Randall,1955品 種
雙點吊雙點吊
地理分布 分布在印度-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包括西起東非洲,東至土木土群島(Tuamoto Islands),南至日本至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和新喀里多尼亞一帶海域。沒有在紅海阿曼灣(Gulf of Oman)、夏威夷群島馬克薩斯群島(Marquesan Islands)、拉帕群島(Rapa Islands)、皮特凱恩群島(Pitcairn Islands)和復活節群島(Easter Islands)發現其蹤跡。
氣 候 帶 熱帶,北緯30度和南緯25度之間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紅皮書中
繁殖方式 群體產卵型
食 性 藻食性
雙點吊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  背鰭鰭棘(總數):8條 背鰭軟條(總數):24-27條 臀鰭鰭棘:3條 臀鰭軟條:22-25條
成體呈橢圓形而側扁,尾柄部有一尖銳而尖頭向前之矢狀棘。頭小,頭背部輪廓不特別凸出。口小,端位,吻部呈乳頭狀突起,上下頜各具刷毛狀細長齒,齒可活動,齒端膨大呈扁平狀。背鰭及臀鰭硬棘尖銳,各鰭條皆不延長;胸鰭近三角形;尾鰭內凹。體被細櫛鱗,沿背鰭及臀鰭基底有密集小鱗。成魚體棕褐色,體側有許多青色波狀縱線,頭部及胸部具青色小點;虹膜藍色。身體各鰭藍褐色或透明,背鰭及臀鰭之後端基部均具一黑點,因此得名“雙點吊”。部分海域的成魚的尾鰭為黃色。與所有櫛齒刺尾魚屬魚種一樣,雙點吊幼魚和成魚截然不同。幼魚體一致土黃色,隨著成長逐漸轉為橘黃色。
註:因為食物鏈的關係,雙點吊可能具有雪卡毒(Ciguatoxin),不能食用。參考報告:Myers, R.F., 1991. Micronesian reef fishes.. Second Ed. Coral Graphics, Barrigada, Guam. 298 p. 第247頁
體形尺寸 最大體長22cm
習 性 棲息於較深的瀉湖和面海珊瑚礁區水深8-53米之間的水域,通常生活在碎石區中。主要以生長或附著在碎石上的單細胞藻類(例如腰鞭毛蟲,Gambierdiscus toxicus)為食,是ciguatera食物鏈中的主要連結。

蝶魚科

西澳三間火箭

背鰭鰭棘(總數):9-10條 背鰭軟條(總數):29-33條 臀鰭鰭棘:3條 臀鰭軟條:21-22條
成魚體高而呈卵圓形,頭部上方輪廓凹陷,管狀嘴口開於管之先端,上下頜短鉗狀,鱗片較大,側線向上陡升至背鰭第8-9棘下方至尾鰭基部,身體大部分是珍珠白色,後部較黃。體側具3條垂直橙色帶,第一條為鑲黑邊窄於眼徑的眼帶,向下延伸至喉峽部;第二條在鰓蓋後緣;第三條則在尾柄前方,具鮮黃色緣。尾柄另具一鑲黃邊之橙色短帶。背鰭和臀鰭檸檬黃色,末緣具藍灰色線紋;腹鰭白色具黃緣,胸鰭和尾鰭白色透明。幼魚和成魚沒有太大差異,不同之處在於幼魚的背鰭軟條處具一黑色眼斑,隨著成長而逐漸消失。需要注意的是,西澳三間火箭和三間火箭(Chelmon rostratus)較為相似,區別在於兩者體側和背鰭軟條的條紋數目。西澳三間火箭體側中央沒有條紋,且背鰭軟條較多,而另外一種則反之。
中 文 名 西澳三間火箭俗名別名 西澳畢畢(香港)
西澳三間火箭西澳三間火箭
英 文 名 Margined Coralfish
拉丁學名 Chelmon marginalis
命名者,年份 Richardson,1842
地理分布 分布在西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包括澳大利亞北部(從澳大利亞西部至大堡礁)和巴布亞紐幾內亞一帶海域。
氣 候 帶 熱帶,南緯10-30度之間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紅皮書中
習 性 棲息於沿岸珊瑚礁區水深1-30米之間的水域,通常單獨生活。主要以珊瑚蟲和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體形尺寸 最大體長18cm
繁殖方式 散卵型
食 性 雜食性
領 域 性 中低
飼養難度 中高
游泳能力 平均水平
回 復 力 高,族群倍增時間少於15個月
設缸類型 純魚缸或珊瑚、活石和海藻生態缸
珊瑚缸適應性 小心
最小缸容量 300升水
缸水溫度 野外22-26攝氏度,水族箱環境建議不高於28攝氏度。
缸水比重 1.020-1.025
缸水pH值 pH 8.1-8.4
照明環境 強光

約翰蘭德蝴蝶魚

俗名別名 Barber(香港)
英 文 名 Blacknosed Butterflyfish、Black-nosed拉丁學名 Johnrandallia nigrirostris
約翰蘭德蝴蝶魚約翰蘭德蝴蝶魚
地理分布 分布在東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包括加利福尼亞灣(Gulf of California)和巴拿馬,以及科科斯群島(Cocos-Keeling Islands)、哥倫比亞麻玻羅島(Malpelo Island)和加拉帕哥斯群島(Galapagos Islands)一帶海域。
繁殖方式 卵生,散卵型。
氣候帶:熱帶
瀕危狀態:不在IUCN紅皮書中
習性:棲息於珊瑚礁區和岩礁區水深6-40米之間的水域,通常組大群生活。
體形特徵:最大體長20cm。成魚體高而呈卵圓形,頭部上方輪廓平直,鼻區處凹陷。吻突出,尖嘴狀,前鼻孔具鼻瓣。前鰓蓋緣具細鋸齒,鰓蓋膜與峽部相連。兩頜外列齒較粗壯,內列齒較細小。體被中型鱗片,側線向上陡升至背鰭第10-11棘下方而下降至背鰭基底末緣下方。背鰭單一。體金黃色,背鰭始端至尾柄之間具一月形黑斑;頭部具黑色大圓形眼圈;吻部具黑帶,雙唇白色;眼圈上方至背鰭始端具一三角形黑斑;鰓蓋具黑緣,胸鰭基部具黑色紋線,餘部淡黃色透明;余鰭金黃色。幼魚和成魚沒有太大差異,不同之處在於幼魚體呈三角形,且體色以銀白色為主。
食性主要以海藻、腹足類動物以及小型甲殼類動物為食,也會啄食大型魚只,例如東太平洋副花脂(Paranthias colonus)等的體表寄生蟲。
領域性:中低
飼養難度:中
水溫野外22-26攝氏度,水族箱環境建議不高於28攝氏度。
海水比重 1.020-1.025
游泳能力:平均水平
護理:純魚缸或珊瑚、活石和海藻生態缸。最小缸容量300升水。
照明環境:中光。

澳大利亞三間火箭

俗稱:澳大利亞三間火箭、澳大利亞畢畢、西澳黑畢畢
名稱:黑鰭鑽嘴魚
英文名:Blackfin coralfish學名:Chelmon muelleri
澳洲三間火箭澳洲三間火箭
簡述:此種類魚與三間火箭西澳三間火箭(Chelmon marginalis)較為相似,區別在於兩者體側和背鰭軟條的條紋數目,西澳三間火箭體側中央沒有條紋,且背鰭軟條較多,而另外一種則反之。此外,三間火箭與澳大利亞三間火箭(Chelmon muelleri)較為相似,區別在於澳大利亞三間火箭的帶紋、背鰭、臀鰭腹鰭均為棕褐色,吻部比三間火箭要短一些。吃小型底棲的無脊椎動物
世界分布:西太平洋
棲息深度:1 - 25 m
飼養要求:水溫:24~27,PH:8.1~8.4,比重:1.020~1.025
兼容性:安全
最小水族箱尺寸:265升
食性:雜食性
體長:可達20.5(厘米)
漁業價值:無
觀賞價值:有
危險性:無害
種屬:輻鰭亞綱(類Actinopterygii),鱸形目(Perciformes),蝶魚科(Chaetodontidae)
地理分布:西太平洋:在昆士蘭州[澳大利亞州名]的江口海域,及沿海的暗礁;也有記錄在西北的澳大利亞。
棲所生態:棲息於岩岸和珊瑚礁區水深1-25米之間的水域,也會生活在河海交界處或淤沙的水域。多半單獨或成對生活。主要以海藻和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形態特徵:背鰭鰭棘(總數):9條 背鰭軟條(總數):28-30條 臀鰭鰭棘:3條 臀鰭軟條:19-21條。成魚體高而呈卵圓形,頭部上方輪廓凹陷。吻突出而呈一管狀嘴,口開於管之先端。上下頜短鉗狀。體被大型鱗片,側線向上陡升至背鰭第8-9棘下方而下降至尾鰭基部。體珍珠白色,後部較黃。體側具4條垂直橙色帶,第一條為鑲黑邊窄於眼徑的眼帶,向下延伸至喉峽部;之後三條分別在鰓蓋後、體中央以及背鰭軟條中段至臀鰭軟條中段。尾柄另具一鑲白邊之短黑帶。頭背處自頸背至吻端另具一鑲黑邊之橙黃紋。背鰭和臀鰭後部橙黃色,尾柄前方具一灰色帶,末緣具藍灰色線紋,背鰭軟條部具眼斑,胸鰭和尾鰭白色透明。

雀鯛科

俗名別名 茶公(香港)
英 文 名 Skunk Clownfish
拉丁學名 Amphiprion akallopisos
命名者,年份 Bleeker,1853品 種
雀鯛科雀鯛科
地理分布 分布在印度-西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包括東非洲、馬達加斯加葛摩群島(Comoro Islands,非洲島國)、塞席爾安達曼海蘇門答臘島(Sumatra,位於印尼西部)和千島群島(Seribu Islands,位於爪哇海)一帶海域。沒有在馬爾地夫和斯里蘭卡發現其蹤跡。西太平洋的族群——太平洋銀線小丑(Amphiprion sandaracinos)與之非常相似,常常被混淆。
氣 候 帶 熱帶,北緯23度和南緯35度之間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紅皮書中
習 性 棲息於較淺的沿岸珊瑚礁區水深3-25米之間的水域,通常生活在強流區水深15米左右的地方。與公主海葵(Heteractis magnifica)和地毯海葵(Stichodactyla mertensii)共生,每隻海葵均被一條較大的雌魚盤據,同時還有一條體型較小的功能性雄魚(functional male,意思是只提供雄性功能、但其性別並不是永久雄性的魚,因為它可根據需要而轉變自己的性別)以及數條成長受阻礙的幼魚。如果雌魚被趕走或自行離去,那么功能性雄魚就會變性為雌魚,而體型最大的幼魚也就承擔功能性雄魚一職,周而復始。主要以浮游生物和無脊椎動物為食。
體形尺寸 最大體長11cm
繁殖方式 置卵型
食 性 雜食性
領 域 性 中低
飼養難度 中低
游泳能力 平均水平
回 復 力 高,族群倍增時間少於15個月
設缸環境
設缸類型 純魚缸或珊瑚、活石和海藻生態缸
珊瑚缸適應性 可
最小缸容量 130升水
缸水溫度 野外24-28攝氏度,水族箱內建議不高於30。
缸水比重 1.020-1.025
缸水pH值 pH 8.1-8.4
照明環境 強光

印度洋雙帶小丑

背鰭鰭棘(總數):10-11條 背鰭軟條(總數):14-17條 臀鰭鰭棘:2條 臀鰭軟條:13-14條
成魚體呈橢圓形而側扁,吻短而鈍。眼中大,上側位。口大,上頜骨末端不及眼前緣;齒單列,齒端具缺刻。背鰭單一,軟條部延長而呈方形;尾鰭呈截形或內凹,上下葉外側鰭條不延長呈絲狀。成魚體上半部黑色,下半部黃色,體側具兩條寬闊的白環帶。第一條在眼睛後方,第二條在體側中後部,且較第一條更為寬闊。背鰭黑色,自第二條白帶後方具白緣,余鰭均為黃色。需要注意的是,巴厘島(Bali)的族群體基本為黑色,黃色部分較少。印度洋雙帶小丑與其他雙帶小丑族群的最大區別在於,前者的背鰭中後段具白緣,很容易分辨。
中 文 名 印度洋雙帶小丑
俗名別名 金新娘(香港)
英 文 名 Sebae Anemonefish
拉丁學名 Amphiprion sebae命名者,年份 Bleeker,1853
印度洋雙帶小丑印度洋雙帶小丑
地理分布 分布在印度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包括阿拉伯半島(Arabian Peninsula)、印度、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安達曼海以及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和蘇門答臘島(Sumatra)一帶海域。
氣 候 帶 熱帶,北緯24度和南緯11度之間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紅皮書中
習 性 棲息於瀉湖和沿岸礁區水深2-25米之間的水域,與白地毯海葵(Stichodactyla haddoni)共生。主要以浮游生物橈腳類動物、海藻以及無脊椎動物為食。
體形尺寸 最大體長16cm
繁殖方式 置卵型
食 性 雜食性
領 域 性 中
飼養難度 低
游泳能力 平均水平
回 復 力 高,族群倍增時間少於15個月
設缸類型 純魚缸或珊瑚、活石和海藻生態缸
珊瑚缸適應性 可
最小缸容量 200升水
缸水溫度 野外24-28攝氏度,水族箱內建議不高於30。
缸水比重 1.020-1.025
缸水pH值 pH 8.1-8.4
照明環境 強光

印度紅小丑

名稱:大眼雙鋸魚
英文名:Saddle anemonefish
學名:Amphiprion ephippium分布:分布於印度洋、印尼等海域
印度紅小丑印度紅小丑
飼養要求: 水溫:24~27 PH:8.1~8.4 比重:1.020~1.025
兼容性:安全
性情:一定攻擊性
最小水族箱尺寸:120升
食性:雜食性
體長:可達14(厘米)
難養度:容易
種屬:海水魚類,輻鰭亞綱,鱸形目,雀鯛科
此魚幼魚背上有一黑斑,長大後黑斑漸增大,成為前紅、後黑色,亞成魚頭部後面帶有一條白色條紋。以浮游生物、藻類為生。水族箱喜歡與奶嘴海葵、紫點海葵共生,但不是必需的。如果缸足夠大,並且共生海葵足夠,可以小群飼養,但要求同時入缸,以減少攻擊行為。可在水族箱中產卵。餵食動物性餌料和植物性餌料都可以,喜歡藻類。

太平洋銀線小丑

俗名別名 茶公(香港)
英 文 名 Orange Anemonefish、Yellow skunk Clownfish、Yellow Clownfish
拉丁學名 Amphiprion sandaracinos
命名者,年份 Allen,1972地理分布 分布在西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包括聖誕島(Christmas Island)和澳大利亞西部至琉球群島(Ryukyu Islands)、台灣、菲律賓紐幾內亞當特爾卡斯托群島(D 氣 候 帶 熱帶,北緯30度和南緯25度之間
太平洋銀線小丑太平洋銀線小丑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紅皮書中
習 性 棲息於瀉湖和外礁區水深3-20米之間的水域,通常成對或小群生活。與紫點海葵(Heteractis crispa)和地毯海葵(Stichodactyla mertensii)共生。主要以浮游生物無脊椎動物為食。
體形尺寸 最大體長14cm 繁殖方式 置卵型
食 性 雜食性
領 域 性 中低
飼養難度 中低 游泳能力
平均水平 回 復 力 高,族群倍增時間少於15個月
設缸環境 設缸類型 純魚缸或珊瑚、活石和海藻生態缸 珊瑚缸適應性 可 最小缸容量 130升水 缸水溫度 野外24-28攝氏度,水族箱環境建議不高於30攝氏度。 缸水比重 1.020-1.025 缸水pH值 pH 8.1-8.4 照明環境 強光

蓋刺魚科

土耳其神仙

背鰭鰭棘(總數):15條 背鰭軟條(總數):15-16條 臀鰭鰭棘:3條 臀鰭軟條:16-17條
體卵圓形,吻圓鈍,眼間隔稍凹,口小;兩頜齒呈尖形。前眼眶骨具數棘,後緣游離,且中央具深刻;前鰓蓋後緣具鋸齒;前鼻孔圓形,小於卵形之後鼻孔。體被中大圓鱗,背鰭與臀鰭軟條部後端、腹鰭都呈尖形,第一軟條延長至臀鰭;尾鰭深凹形,上下緣延長如絲狀,與所有月蝶魚屬魚種一樣,土耳其神仙的雄魚和雌魚能通過體色和花紋來區分。雌魚體側上半部具寬闊的黑色橫紋,體側中間和下半部分別具白色和藍色橫紋,尾鰭藍色透明,上下緣具黑色邊帶;雄魚體棕黃色至白色,體側具兩條黃色橫帶,一條在體中間,另一條在背鰭處。尾鰭黃色透明,上下緣具藍色邊帶。
中 文 名 土耳其神仙
俗名別名 貝魯士神仙(台灣)、勝利女神(台灣)英 文 名 Ornate Angelfish
土耳其神仙土耳其神仙
拉丁學名 Genicanthus bellus
品 種
地理分布 分布在東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包括科科斯群島(Cocos-Keeling Islands)、菲律賓、帛琉群島(Palau)、關島Guam)、庫克群島(Cook Island)以及社會群島(Society Islands)一帶海域。有報告在湯加(Tonga)海域中發現其蹤跡。
氣 候 帶 熱帶,北緯19度和南緯18度之間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紅皮書中
習 性 棲息於外礁峭壁水深24-100米之間的水域,通常生活在水深45-97米之間潮流經過的斜坡區域。多半是一條雄魚和3-7條雌魚組群生活,行雌性先成熟的性轉變行為。主要以浮游生物為食。
體形尺寸 最大體長18cm
繁殖方式 散卵型
食 性 雜食性
領 域 性 中低
飼養難度 中高
游泳能力 平均水平
回 復 力 高,族群倍增時間少於15個月
設缸環境
設缸類型 純魚缸或珊瑚、活石和海藻生態缸
珊瑚缸適應性 可
最小缸容量 300升水
缸水溫度 野外21-24攝氏度,水族箱環境建議不高於26攝氏度。
缸水比重 1.020-1.025
缸水pH值 pH 8.1-8.4
照明環境 中光

藍寶新娘神仙

俗名別名 藍斑馬(香港)
英 文 名 Blackedged Angelfish、Watanabe拉丁學名
藍寶新娘神仙藍寶新娘神仙
地理分布 分布在中西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包括台灣至土木土群島(Tuamoto Islands),北至琉球群島(Ryukyu Islands),南至新喀里多尼亞與奧斯垂群島(Austral Islands)一帶水域。
繁殖方式 卵生,散卵型。
氣 候 帶 熱帶,北緯30度和南緯28度之間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紅皮書中
習 性 棲息於外礁峭壁水深21-81米之間的水域,通常生活在潮流經過的斜坡區域。通常是一條雄魚和3-7條雌魚組群生活,行雌性先成熟的性轉變行為。
體形特徵 最大體長15cm。體卵圓形,吻圓鈍,眼間隔稍凹,口小,兩頜齒呈尖形。前眼眶骨具數棘,後緣游離,且中央具深刻;前鰓蓋後緣具鋸齒;前鼻孔圓形,小於卵形之後鼻孔。體被中大圓鱗,頭部與奇鰭較小;側線完全,但止於尾柄。背鰭腹鰭臀鰭軟條部後端尖形;第一軟條延長至臀鰭;尾鰭深凹形,上下緣延長如絲狀。與所有月蝶魚屬魚種一樣,土耳其神仙的雄魚和雌魚能通過體色和花紋來區分。雄魚體淺藍色,腹部銀白色而具有8條黑色橫紋,最上一條橫紋末端為鮮黃色。胸鰭基部具一黑點,背鰭及臀鰭具黑色邊帶,尾鰭淺藍色,上下緣具藍色邊帶。雌魚體側一致為淺藍色,無任何斑紋,眼上方有一短橫黑帶,吻部上方有一倒U形的黑斑,背鰭、臀鰭以及尾鰭上下緣具黑色邊帶。
領 域 性 中低
飼養難度 中低
水 溫 野外22-26攝氏度,水族箱環境建議不高於28攝氏度。
海水比重 1.020-1.025
游泳能力 平均水平
護 理 純魚缸或珊瑚、活石和海藻生態缸。最小缸容量300升水。照明環境:中光。

熊貓神仙

熊貓神仙發現於1959年,在紐西蘭的小漁船網底發現了這一條神仙魚。數量極少,比薄荷神仙還罕有。曾在1978年於120米深拖網捕獲樣本,2003年同時以拖網豪勳爵島(Lord Howe Island)捕獲三尾。因為其棲息範圍小並且是在國家公園內,澳大利亞已把熊貓神仙列為禁止採集和出口之魚種。就連日本這些出得起錢的地方也只能從非法途徑進口,就算非法也不能常有,真正的可遇不可求。傳說已有人捕獲並暗中交易,索價折合超過十萬元人民幣。
幼魚時期的熊貓神仙,體卵圓形,體色銀白色,吻部黑色,眼圈黃色,頭部兩側各有一道從前額至鰓蓋下方的黑色眼帶。鰓蓋後方及體側上部均有一道黑色條帶,形成一個倒L圖案。胸鰭和尾鰭均為黃色。當熊貓神仙長至成魚時,體型拉長,眼圈以下的眼帶消失,只剩下前額一塊覆蓋兩眼的三角型黑斑。
中 文 名 熊貓神仙
俗名別名 熊貓仙(香港)
英 文 名 Ballina Angelfish
拉丁學名 Chaetodontoplus Ballina命名者,年份 Whitley,1959
熊貓神仙熊貓神仙
地理分布 分布在西南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只能在巴利納(Ballina)、新南威爾斯、歐洲以及豪勳爵島(Lord Howe Island)一帶海域看見其蹤跡。
氣 候 帶 溫帶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紅皮書中
習 性 棲息於瀉湖和沿岸珊瑚礁區水深15-120米之間的水域。由於其棲息的範圍是國家公園,乃受保護之水域,因此還無法獲知熊貓神仙更多的生活習性。
體形尺寸 最大體長20cm
繁殖方式 散卵型
領 域 性 中
飼養難度 高
游泳能力 平均水平
回 復 力 高,族群倍增時間少於15個月
設缸環境
設缸類型 珊瑚、活石和海藻生態缸
珊瑚缸適應性 小心
最小缸容量 300升水
缸水溫度 野外20-23攝氏度,水族箱環境建議不高於26攝氏度。
缸水比重 1.020-1.025

麒麟神仙

俗稱:麒麟神仙、火麟
英文名:golden angelfish
學名:centropyge aurantius, Centropyge aurantia簡述:此魚屬於一種比較罕見的種類,使它們成為了很難獲得的珍貴的魚。這種魚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其有火一般紅色和橘紅的色彩,帶著黃色的條紋。麒麟神仙需要帶有藏身地點及活石的200升以上的水族箱。最好一個魚缸只放一隻。如果放入環境好的水族箱會適應很快,和溫和的魚混養。經常被珊瑚愛好者放入缸中,但要注意是否有充足的LPS和SPS珊瑚,這種魚喜歡啃食上述兩種珊瑚。在大多數情況下,不會傷害珊瑚,但騷擾珊瑚。像其他小神仙一樣,雌雄無區別。可以餵食各種小的動物性餌料,神仙魚餌料及活海綿
麒麟神仙麒麟神仙
世界分布:西太平洋
棲息深度:3 – 60 m
氣候:熱帶,11°S - 16°S
飼養要求:水溫:24~27,PH:8.1~8.4,比重:1.020~1.025
兼容性:小心
性情:溫和
最小水族箱尺寸:200升
食性:雜食性
體長:長達10(厘米)
難養度:一般
危險性:無害
種類:輻鰭亞綱(Actinopterygii),鱸形目(Perciformes),棘蝶魚(蓋刺)(Pomacanthidae)
地理分布:西太平洋:北部大堡礁薩摩亞;包括印尼。
棲所生態:發現於珊瑚與臨海礁石斜坡的海綿中,善於隱藏的,潛水者少見。
形態特徵:背鰭棘總數14,背鰭軟骨共16-17,尾鰭棘 3,尾鰭軟骨17-18。此魚的身體比較深,呈紅橙色

鐮魚科

神像
俗名別名 角蝶
英 文 名 Moonish idol、Moorishidol
拉丁學名 Zanclus cornutus
地理分布 分布在印度-太平洋和東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印度-太平洋的分布範圍包括東非洲至拉帕群島(Rapa Islands)和迪西島(Ducie Islands),北至日本南部和夏威夷群島,南至豪勳爵島(Lord Howe Island)一帶海域。東太平洋的分布範圍包括加利福尼亞灣(Gulf of California)南部至秘魯一帶海域。
氣 候 帶亞熱帶,北緯30度和南緯35度之間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紅皮書中
繁殖方式 置卵型
食 性 肉食性
神像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  背鰭鰭棘(總數):6-7條 背鰭軟條(總數):39-43條 臀鰭鰭棘:3條 臀鰭軟條:31-37條
成魚體極側扁而高。口小,齒細長呈刷毛狀,多為厚唇所蓋住。吻突出,成魚眼前具一短棘,尾柄無棘,背鰭硬棘延長如絲狀。體呈白至黃色,頭部在眼前緣至胸鰭基部後具一極寬黑豎帶區;體後端另具一黑豎帶,前後具黃色帶;吻上方具三角形而鑲黑邊的黃斑;吻背部黑色;眼上方具兩條白紋;胸鰭基部下方具一環狀白紋。腹鰭及尾鰭黑色,具白色緣。
體形尺寸 最大體長23cm
習 性 棲息於瀉湖內部和礁盤區水深3-182米之間的水域,通常生活在清澈的面海岩礁區和珊瑚礁區中。多半三兩成群地生活。主要以小型甲殼類動物為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