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鏽病

海棠鏽病

海棠鏽病是各種海棠的常見病害,危害貼梗海棠垂絲海棠西府海棠以及木瓜觀賞植物。在我國各個省市均有發生,發病嚴重時,海棠葉片上病斑密布,致使葉片枯黃早落。該病同時還會危害檜柏側柏龍柏鋪地柏觀賞樹木,引起針葉及小枝枯死,影響園林景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棠鏽病
  • 危害作物海棠
  • 病原:梨膠鏽菌和山田鏽菌
  • 發病形態:葉片有病斑,表面黃褐色銹狀物
海棠鏽病症狀海棠鏽病症狀
病原菌菌絲體針葉樹寄主體內越冬,可存活多年。次年3-4月份冬孢子成熟,菌癭吸水漲大,開裂,冬孢子形成的物候期是柳樹發芽、山桃開花的時候。當時旬平均溫度為8.2-8.3℃以上,日平均溫度為10.6-11.6℃以上,當又有適宜的降雨量時,冬孢子開始萌發,在適宜的溫濕度條件下,冬孢子萌發5-6小時後即產生大量的擔孢子。據報導,在四川貼梗海棠上該病的潛育期為12-18天,垂絲海棠上則為14天。在貼梗海棠上,3月下旬產性孢子器和性孢子,4月上旬產生鏽孢子器,下旬產生鏽孢子。在北京地區,4月下旬貼梗海棠上產生桔黃色病斑,5月上旬出現性孢子器,5月下旬產生鏽孢子器。6月份為發病高峰期。性孢子由風雨和昆蟲傳播,2-3周后銹孢子器出現,8-9月份銹孢子成熟,由風傳播到檜柏等針葉樹上,因該鏽菌沒有夏孢子,故生長季節沒有再侵染。該菌除了侵染檜柏外,還侵染圓柏、龍柏、沙地柏、刺柏、鉛筆柏、柱柏、翠柏等針葉樹種。寄主種類雖然多,但各階段所表現的症狀基本相同。該病的發生、流行和氣候條件密切相關。春季多雨而氣溫低,或早春乾旱少雨發病則輕;春季多雨,氣溫偏高則發病重。如北京地區,病害發生的遲早、輕重取決於4月中、下旬和5月上旬的降雨量和次數。該病的發生與寄主物候期的關係:若擔孢子飛散高峰期與寄主大量展葉期相吻合,病害發生則重。
鏽病主要危害海棠葉片,也能危害葉柄、嫩枝和果實。葉面最初出現黃綠色小點,擴大後呈橙黃色或橙紅色有光澤的圓形小病斑,邊緣有黃綠色暈圈。病斑上著生針頭大小橙黃色的小點粒,後期變為黑色。病組織肥厚,略向葉背隆起,其上有許多黃白色毛狀物,最後病斑變成黑褐色,枯死。葉柄、果實上的病斑明顯隆起,果實畸形,多呈紡錘形;嫩梢感病時病斑凹陷,易從病部折斷。
檜柏等植物被侵染後,針對和小枝上形成大小不等的褐黃色瘤狀物,雨後瘤狀物(菌癭)吸水變為黃色膠狀物,遠視猶如小黃花,受害的針葉和小枝一般生長衰弱,嚴重時可枯死。
海棠鏽病在我國普遍發生,除對海棠、檜柏造成危害外,還直接導致多種果樹受害、減產。據觀察,該病冬季寄生危害檜柏嫩枝,其中以蜀檜、龍柏發生較重,花柏、刺柏次之。夏季寄生主要危害蘋果、梨、各類海棠、山楂等葉果和嫩枝,其中以犁樹危害最重。
海棠鏽病的病原菌有梨膠鏽菌和山田鏽菌(Gymnosporangium yamadai)兩種。 梨膠鏽菌(Gymnosporangium asiaticum Miyabe ex Yamada),異名為(G. haraeanum Syd.),屬擔子菌亞門冬孢菌綱,鏽菌目,膠鏽菌屬。兩種鏽菌都是轉主寄生,危害海棠類及檜柏類植物。
(1)梨膠鏽菌
寄主是柏科檜柏,還有歐洲刺柏翠柏龍柏等,其中以檜柏、歐洲刺柏和龍柏最易感病。轉主寄主是梨、貼梗海棠、垂絲海棠、木瓜、山楂等。梨膠鏽菌屬於擔子門,冬孢菌綱,鏽菌目。病菌為轉主寄生,完成一個生活史,有四種孢子階段。完成一個侵染循環,必須要求多個寄主存在,缺一不能發病。檜柏染病後,起初在針葉、葉腋或小枝上出現淡黃色斑點,後逐漸腫大。次年2、3月間,漸次突破表皮,露出單生或數個聚生的圓錐形角狀物,紅褐色至咖啡色,此即病菌的冬孢子角,同時該部位膨脹顯著。冬孢子角遇雨吸水脹成舌狀膠質塊,橙黃色,乾燥時收縮成膠塊。梨膠鏽菌以多年生菌絲體在檜柏病部組織中越冬。病菌侵入檜柏後,10-12月出現病狀,呈黃色小斑。至第二年2、3月間,症狀才明顯,冬孢子角突破寄生表皮而外露。3月下旬以後冬孢子才逐漸成熟。氣溫在5℃以上時,冬孢子角遇雨即膠化,冬孢子萌發黃粉狀的擔孢子,它不能危害檜柏,只能危害轉主寄主如梨樹等,而在轉主寄主上形成的性孢子和銹孢子不能再危害梨樹等,轉而侵害檜柏的嫩葉或新梢,形成新的侵染循環。兩種寄主相近,春雨多時病害較重。
(2)山田膠鏽菌
它除危害檜柏、新疆圓柏、希臘檜、矮檜、翠柏及龍柏外,轉主寄主是蘋果、沙果、海棠等。山田膠鏽菌檜柏染病後,在小枝一側或周圍形成直徑3-5㎝的癭瘤。病部呈黃色,起初表面平坦,至春季,病癭中心隆起破裂,露出深褐色雞冠狀的冬孢子角。冬孢子角遇雨吸水膨大,呈膠質花瓣狀。檜柏受害嚴重時,小枝枯死。山田膠鏽菌在檜柏上以菌絲體在菌癭中越冬,翌春形成褐色的冬孢子角,遇雨或空氣潮濕時膨大,萌發大量淡黃褐色的擔孢子,隨風傳到轉主寄主如蘋果等樹上,侵染葉片、葉柄、果實及新梢,形成性孢子和銹孢子。銹孢子成熟隨風至柏上,侵害檜柏枝條。
山田膠鏽菌侵染西府海棠、白海棠、紅海棠、垂絲海棠、白花垂絲海棠、三葉海棠、貼梗海棠等。梨膠鏽菌侵染垂絲海棠、貼梗海棠等。在這裡對山田膠鏽菌做形態描述。性孢子器生於葉片的上表皮下,叢生,蠟黃色,以後變為黑色,直徑190-280μm;性孢子橢圓形,或長圓形,3-8μm×1.8-3.2μm,“側絲”很多。銹孢子器毛髮狀,多生於葉背肥厚的紅褐色病斑上,叢生,5-12μm×0.2-0.5m m;包被黃色,細胞長圓形或披針形,65-120μm×18-25μm;銹孢子球形至橢圓形,淡黃色,有細瘤,直徑15-25μm。冬孢子廣橢圓形、長圓形或紡錘形,雙細胞,分隔處稍縊縮或不縊縮,黃褐色,32-53μm×16-22μm;柄細長,無色。擔孢子亞球形、卵形,12-16μm×11-17μm。該鏽菌缺夏孢子階段。擔孢子萌發的溫度範圍是4-30℃,最適溫度為15-22℃;PH值範圍是3.0-9.0,最適PH值為5.0-7.0。
防治方法:
①避免將海棠、松柏種在一起。園林風景區內,注意海棠種植區周圍,儘量避免種植檜柏等轉主植物,減少發病。如景觀需要配植檜柏時,則以藥劑防治為主來控制該病發生。
②春季當針葉樹上的菌癭開列,即柳樹發芽、桃樹開花時,降雨量為4-10 mm時,應立即往針葉樹上噴灑藥劑:1:2:100的波爾多液;波美0.5-0.8度的石硫合劑。在擔孢子飛散高峰,降雨量為10 mm以上時,向海棠等闊葉樹上噴灑1%石灰倍量式波爾多液,或25%的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秋季8-9月份銹孢子成熟時,往海棠上噴灑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粉銹寧。
③海棠發病初期噴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1;1:200倍波爾多液,控制病害發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