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林猴頭菇

海林猴頭菇

海林猴頭菇,黑龍江省海林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海林猴頭菇,鮮品:呈純白色,單體個體大,菇體形狀橢圓或圓形,單體有褶皺,大小均勻,表面須狀菌刺分布和長短、粗細均勻,菌針及毛色均勻,菌針長1-1.5厘米,肉質肥厚、無筋,口感鮮嫩適口;乾品:呈杏黃色或金黃色,菇體形狀橢圓或圓形,單體有褶皺,大小均勻,表面須狀菌刺分布,長短和粗細均勻,個體直徑6厘米以上。

2017年5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海林猴頭菇”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林猴頭菇
  • 外文名:Hailin Hericium erinaceus
  • 產地名稱:黑龍江省海林市
  • 品質特點:單體有褶皺,大小均勻
  • 地理標誌: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 批准文號:國家質檢總局2017年第39號公告
  • 批准時間:2017年5月31日
產品特點,產地環境,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海林猴頭菇,鮮品:呈純白色,單體個體大,菇體形狀橢圓或圓形,單體有褶皺,大小均勻,表面須狀菌刺分布和長短、粗細均勻,菌針及毛色均勻,菌針長1-1.5厘米,肉質肥厚、無筋,口感鮮嫩適口;乾品:呈杏黃色或金黃色,菇體形狀橢圓或圓形,單體有褶皺,大小均勻,表面須狀菌刺分布,長短和粗細均勻,個體直徑6厘米以上。理化指標鮮品:粗蛋白≥1.5%,粗纖維≤0.3%,含水率≥80%;乾品:粗蛋白≥12.0%,粗纖維≤8.0%,含水率≤12%。
海林猴頭菇海林猴頭菇

產地環境

海林猴頭菇產自黑龍江省海林市,海林市屬山區和丘陵淺山區,地貌特徵為“九山半水半分田”。境內南北寬、東西狹,由東北向西南斜伸略呈彎曲,形如臥蠶。地勢西高東低,最高西南部老禿頂子海拔1689.9米,最低東北部木蘭集村海拔160米,平均海拔為400-500米。
海林市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無霜期短。春秋季短、氣候多變,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漫長而寒冷。年平均氣溫4.4℃,歷年極端最低、最高氣溫分別為-38.8℃和37.6℃。降水充沛,但分布不均,年平均降雨量540毫米。年平均日照2356.6小時。年平均風速1.7米/秒,最多風向為西北風。橫跨二、三、四積溫帶,平均活動積溫2100–2500度,無霜期年均131天,年均降水540毫米,適宜種植猴頭菇。
海林市環境海林市環境

歷史淵源

2015年,海林市成立猴頭菇種植專業合作社;
2016年,海林鎮新民河猴頭菇產業帶規劃建設棚室1000棟,產業帶菇棚總量達到5000棟。
海林猴頭菇海林猴頭菇

生產情況

截至2016年底,海林市猴頭菇生產規模總量突破5000萬袋,產量突破2.5萬噸,從業農戶突破1000戶,全市有超千萬袋生產規模的猴頭菇專業村1個,有猴頭菇標準化示範園區6個,其中國家級標準化示範園區1個,全市猴頭菇年產值實現1.54億元,純收入1.1億元,可拉動農民人均純增收1300餘元。
海林猴頭菇海林猴頭菇

產品榮譽

2017年5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海林猴頭菇”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海林猴頭菇海林猴頭菇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海林猴頭菇產地範圍為黑龍江省海林市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 名稱
海林猴頭菇。
  • 地域保護範圍
海林市現轄行政區域。
  • 質量技術要求
(一)原料要求
栽培主要原料要求選用當地柞木鋸沫。
(二)菌種
菌種是直接源自當地的野生猴頭菇,從野生猴頭菇中分離、馴化並已註冊登記的菌種。
(三)培養基
選用柞木鋸沫為培養基,在配料中比例≥50%。
(四)培養周期
菌袋培養:培養期6—9月,培養室空氣相對濕度≤75%,溫度保持18℃—28℃。避光培養。每批菌袋培養30—40天。
出菇期:栽培室或出菇棚相對濕度控制在80-85%,溫度控制在14-25℃。
(五)採收
出菇後10—18天,子實體成熟時採收。採收期7—10月。
第一茬採收後再經過15—20天生長,子實體成熟時可採收第二茬,整個生長期可采兩茬菇。

專用標誌使用

海林猴頭菇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海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黑龍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海林猴頭菇的檢測機構由黑龍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