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苗家吃新節

海南苗家祖籍廣西,是明代從廣西作為兵士到海南防守,爾後落籍海南逐漸繁衍起來的一個少數民族。至今,他們仍保持著他們民族古老的生活習慣與風俗,“吃新節”就是其中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南苗家吃新節
  • 開始時期:明代
  • 時間:農曆七月十三日
  • 地點:海南
"吃新",就是吃新收穫的勞動成果。飯,是用剛從田中收割來的新穀米煮的;酒,是用新糯米釀的;菜、魚、肉等均是當年種養的。
苗家的"吃新節"情意濃郁,別具一格。吃新節是農曆七月十三日。在節日中,苗家不忘祖先,以稻苞或新米飯為供品,同時備有肉、魚、酒幫芳香鮮美果品等祭祀祖先。為造成熱鬧歡樂的氣氛,一般家家戶戶都要休息三四天,以便參加各種活動,如鬥牛、賽馬、射箭、跳蘆、笙、"遊方"(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等等。男女老幼披紅掛綠,穿著盛裝、手持蘆笙、夜簫、牽著肥壯公牛一路上談笑風生,紛紛來到聚會場所慶祝豐收。在舉行簡單儀式之後,人們就整天歌舞、鬥牛、跳蘆笙、唱歌,曲調清脆悅耳、動人心扉,鬥牛道旁的歡呼聲、男女的對歌聲,好不熱鬧。
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在門上、堂屋裡、犁耙谷斗上,甚至獵圈中欄上掛起新谷穗、小米穗、新豆瓜果等,以表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幸福美滿。與此同時,總是把做好的飯菜先給狗吃,然後全家人才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