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倫市海北一中

海倫市海北一中

創建於一九五二年秋,系海倫二中設在海北的一個分校,有兩個教學班,教師12人,在校生135人,當時沒有校舍,臨時租用民房18間,地址在東門路南300米處。到一九五四年才獨立建校,成立海北中學領導班子,校長張文達,未成立黨支部。學校創建初期,縣委縣政府把學校命名為海北初級中學,校舍由東門遷到現在的校址,有校舍60餘間,大禮堂一座。當時校舍都是破舊的草房,基本沒有什麼教學設施,有的也十分簡陋,可以說教學條件極其艱苦,但學樣領導與教職工白手起家,艱苦創業,潛心教育,培育英才,掀開了海北一中嶄新的一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倫市海北一中
  • 校訓:自立自強
  • 創辦時間:一九五二
  • 所屬地區:北京
  • 類別:公立中學
  • 學校類型:綜合
歷史沿革,學校現狀,學校規模,師資力量,學校管理,制度管理,設施建設,辦學特色與成就,教學特色,獲得榮譽,

歷史沿革

一九五八年八月,學校改名為稻香中學,有教職工70人,12個教學班,600多名在校生。此時正值我國貧困時期,學校也一樣,經費緊缺,無法改善辦學條件,況且學校正在發展時期,教師多,學生多,困難重重。特別是一批來自各地的青年教師,放棄了優越的生活條件,積極投身到農村教育這塊嶄新的天地,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他們不畏艱難,樂觀向上,創業奉獻,為海北中學的發展尊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九六二年學校又更名為海北初級中學,這個時期學校規模不斷壯大,學校在現在學校位置,新建校舍21間,有12個教學班,820多在校生,辦學條件也有了改善,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也有較大提高。特別值得一提是學校先後分來幾個大學生,如哈師大生物系畢業的方振權教師,黑大數學系畢業的趙發老師,黑大化學系畢業的劉成均教師等。充實到教學第一線,師資力量大增,海北中學聲望也越來越高。
海北一中
一九六八年學校才更名為海北中學,69年學校設立高中班。始於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對教育事業是一場浩劫,海北中學也不例外,也同樣經歷了一場洗禮。在此期間,學校的教學秩序受到干擾,甚至一些教師受到迫害,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即使在那樣狀況下,廣大教職工雖身處困境,仍能堅守崗位,教書育人,為海北中學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一九七七年是嶄新的一年,粉碎了“四人幫”,教育事業得以撥亂反正,正本清源。海北中學也迎來了美好的春天,高考制度的恢復,對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是一個件快事,海北一中人勵精圖治,求真務實,辛勤耕耘,形成了奮發向上的校風,認真嚴謹的教風和刻苦努力的學風,學校高考成績突出,一批學生考入上級各類高校,終於圓了大學夢。如穆建波、韓志民、劉志亮等都考入全國名牌大學,現在都工作在國家重要部門。另外,在這一年學校的辦學條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新建了一幢860平方米的二層辦公樓,班級增到20個,學生數近千人,學校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

學校現狀

進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學校整體辦學水平不斷提高,校容校貌大為改觀,教育教學大發展,學校工作出現新高潮。領導機構健全,知識化、年輕化,治校有方,教育得法,有凝聚力,有戰鬥力,有影響力。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教師隊伍由原來的75人擴大到104人,高學歷教師不斷增加,知識結構、專業結構、年齡結構都比較合理。他們個個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他們是海北一中發展的中流砥柱。截止到86年五月學校已有23個教學班,其中國中16個,高中7個,在校生1600多人,其中國中1100多人,高中500多人,(高中學生來源主要是海北片的愛國、愛民、紅旗、雙錄、海北、長發、永和、向榮八方中學,由縣教育局統一招生,擇優錄用。)82——86年,通過縣鎮撥款及周邊八個鄉鎮籌資近40餘萬元建設了磚瓦結構的校舍近2000平方米,投資2萬多元修建300米磚圍牆,又投資近萬元裝備理化生實驗室,購買音體美教學器材,學校的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學校嚴格遵照黨的教育方針,執行教學大綱,使用國家統編教材授課,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運用啟發式教學,開發學生智力,培養能力,不斷加強實驗教學,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中高考成績均在全縣名列前茅,有近1000人考入全國各級各類高校,1984年該校文科學生邵英軍以517分的好成績(全省文科第二)考入北京外國語學院,學校及任課教師受到省教育廳的嘉獎,同年綏化行署教育局在該校召開了農村片高中改善辦學條件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現場會,學校名聲遠揚。1985年語文教師王守笑同志被評為省級優秀教師,1989年王守笑同志被評為國家優秀教師,劉成均同志被評為省級優秀教師。1985年省教育廳劉公平廳長來該校視察,省總工會主席陳有義來該校檢查工作並做了重要指示,特別對如何辦好農村片高中提出了寶貴意見,1986年8月,國家體委訓練司司長來該校檢查體育達標情況,對學校體育工作做了重要指示。1986年下半年由於學生數增加,學校校舍嚴重缺乏,經海北鎮黨委、政府及教育局研究決定成立海北二中,報省教育廳批准,這樣海北中學分成兩所中學,一中仍是完全中學,改名為海倫縣海北鎮第一中學,二中是純國中命名為海倫縣海北鎮第二中學,解決了校舍緊張的矛盾,有力地推動了海北教育事業的發展。
時光流逝,歷史前進,事業發展。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海北一中教育教學工作又進入嶄新的階段,滿園桃李,競相芬芳。自86年分校以後,海北一中就轉向以高中發展為主。截止到九九年學校有23個教學班,其中高中15個,國中8個,有在校生1403人,有教職工134人,學歷達標率為85%,高級教師6人,他們個個事業心強,師德高尚,業務素質過硬,擎起了海北一中的一片天空。自九二年以來在以石志純校長為首的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學校各項工作都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最值得驕傲和自豪的是我校高考升學絕對數連續8年在全區名列第一,有近1000人考入全國各類高校,年年都有考入全國重點院校的學生,進京的不乏其人,如司振友考入北京體育師範學院,欒召東等考入北京石油等院校,為海北家鄉父老爭了光。學校美名傳遍龍江,該校也先後於93年在安達召開全區高考經驗交流會,94年、95年在肇東召開的高考總結表彰大會上做經驗介紹,97年我校高考突破百人,各級領導參加我校慶祝大會,海北一中高考取得如此輝煌成績,為海倫教育事業的發展增添了無限的光彩。90年代我校的硬體設施又有新的飛躍。93年上半年投資一萬五千元建成教育衛星接收站,這樣有專門的頻道觀看教育錄像片,了解更新的教育信息,享受更多的教育資源。94年春新建磚瓦結構的宿舍549平方米。99年新建64個座位的多功能語音室。學校在這十年間投資近五萬元改造“老三室”,每年都投入一定資金改造外部環境建設,可以說學校有過硬的辦學條件,優美的育人環境,才能有喜人的成績。98年該校順利地通過全國“普九”檢查驗收,96年通過省“實普縣”驗收,省教育廳領導賈萬長,地區教育局局長閆局長來校視察工。另外,我校始終重視教育科研工作,曾被確定為省人口教育試點校(全省只有40所,海倫市唯一的一所),省實驗教學基典校等,97年,我校省級科研“三式三化”教學法,受到省科研所表彰,該校能夠把“教”與“研”有機結合在一起,有計畫抓好科研工作,有力地推動了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發展。學校尤其注重抓學校管理,使學校管理嚴而有度,科學規範,保證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學校規模

跨入新世紀,海北一中又迎來了一個明媚的春天。2000年8月海倫市教育體制改革後,海北一中注入了生機的活力,規模擴大,人丁興旺,質量提高,蒸蒸日上。學校能有如此的發展勢頭,主要是海北一中以姚清海為首的新一界領導班子,繼往開來,改革創新,銳意進取,學校循著“隊伍建設上水平,教育管理上層次,校園建設上等級,教育質量上台階”的思想,開創海北一中二次創業的新局面。2002年市、鎮黨委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通過不同渠道籌資金500萬元為海北一中新建六層教學樓,為更好利用教育資源,鎮黨委政府與市教育局研究決定一、中合校,這樣11月份兩校合併搬入新樓。合併後的海北一中規模壯大,現已具有40個教學班,其中初高中各20個,在校生突破2000人,現已成為綏化市農村最大的一所完全中學。我校緊緊抓住兩條生命線,即教學質量與高中招生。長期以來學校視教學質量為生命,長抓不懈,群力群策,以“基礎取勝,發揮特長”為高考指導思想,全力以赴,打好中高考攻堅戰,特別是是06年高考取得有史以來最好成績,第十四次蟬聯綏化市農村片高中冠軍。總分過600分有6人,二表進段40多人,三表以上錄取150多人,十名同學考入藝體類高校,海北一中聲威大振。幾年來,學校以“辦收費低,質量高,輻射面廣,適應農家子女就讀的學校”為辦學宗旨,走特色辦學之路,形成獨特的辦學風格。這樣,學校有了一流的教師,一流的服務,一流的管理,一流的環境,一流的質量,加上學校收費低,農家子弟紛紛募名而來,2005年高一招生第一次突破500人,高中在校生突破1000人。2009市委市政府為布局調整將學校更名為海倫市第六中學簡稱海倫六中,納入市直管理。2012年7月,市委市政府決定停止高中招生,海倫六中變成了一所純國中學校。在現任校長鬍海峰的帶領下,2013年中考取得海北片第一名,亓歡同學以總分632分,排在全市第五名。我們相信海倫六中的明天會更美好。

師資力量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158人,其中專任教師129人,高級教師11人,高學歷教師占55%。學校始終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採用人文化的管理方式,不斷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修師品、練本領、強素質、搭平台、展才華。可以說新世紀的海北一中現海倫六中的教師正以飽滿的熱情,拼搏的精神,淵博的知識,精練的才幹,全新的理念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偉大事業中,正因為有這樣的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才鑄就了不朽的師魂,成就了事業的發展。

學校管理

制度管理

學校有一整套的科學化、制度化、規範化的管理辦法。學校要發展管理必須要上去,特別當學校規模擴在大以後,再用原來粗放的管理方式已不能適應學校發展的需要。況且我校高中學生都是三、四類苗,不靠管理不會出成績。這樣,學校實行半封閉式管理,學生文明守紀,積極進取,整個學校形成學風濃,班風正,校風好的大好局面。

設施建設

幾年來,校園建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2002年學校搬入新樓以後,現代化教學手段及內外部文化環境建設基本是空白,如果不想辦法改變這一現狀,海北一中就不會有發展。當上任不久的年輕校長姚清海同志比較有遠見卓識,想盡辦法,創造性工作,為謀求發展,他下決心要搏一下,這樣經多方籌措資金近百萬元,建了兩個微機室,和一個多媒體電教室,安裝了先進的校園評估系統,校園廣播,程控電話,進一步完善了兩個“多媒體語音室”和“老三室”及內部文化設施,學校的硬體建設已初具規模。2003年又投資近30萬元修建南北兩個大門,鋪設了3000平方米的水泥運動場地,修建了300多米的圍牆。2005年又投資40多萬新建腳踏車棚,鋪設水泥操場4000平方米和主甬路,維修了學生食堂,補充完善了外部文化設施,建起校園網,購進了先進的音響和攝影設備。現在,學校校園環境及硬體建設,完全可以與城市中學相媲美,學校就是靠環境育人,才保證了海北一中可持續性發展。

辦學特色與成就

教學特色

我校緊緊抓住兩條生命線,即教學質量與高中招生。長期以來學校視教學質量為生命,長抓不懈,群力群策,以“基礎取勝,發揮特長”為高考指導思想,全力以赴,打好中高考攻堅戰,特別是是06年高考取得有史以來最好成績,第十四次蟬聯綏化市農村片高中冠軍。總分過600分有6人,二表進段40多人,三表以上錄取150多人,十名同學考入藝體類高校,海北一中聲威大振。學校以“辦收費低,質量高,輻射面廣,適應農家子女就讀的學校”為辦學宗旨,走特色辦學之路,形成獨特的辦學風格。這樣,學校有了一流的教師,一流的服務,一流的管理,一流的環境,一流的質量,加上學校收費低,農家子弟紛紛募名而來,2005年高一招生第一次突破500人,高中在校生突破1000人,海北一中在各地農村片高中紛紛“下崗”的情況下,一花獨秀,有如此凌人之勢,是海北一中人團結奮鬥,努力拚搏的結果。

獲得榮譽

海北一中經歷了50多年風雨歷程,終於從步履維艱中走出來,走向一個又一個輝煌。一批莘莘學子從這個育人的搖籃,走向世界各地,為家鄉、為祖國、為人類在各自崗位做出了應有貢獻,他們有人民公僕,大學教授,留學博士,科學能手,私企老總等等。海北一中也因此而聞名海內外,也嬴得了各種榮譽,曾多次獲縣級榮譽稱號,1982年高考成績突出被評為綏化地區先進集體,1985年被省教委譽為先進單位,1991年被評為高中教育質量先進單位,1992年被評為地級先進職工之家,1994年被評為中學教師繼續教育先進單位。1996年黑龍江省電化教育甲級單位。同年被評為黑龍江省教育學會先進單位。1997年被評為達標中學生校。1998年被評為地區合格中學,2005年被評為地級文明單位標兵。同年,被評為省總工會評先進集體。
海北一中人歷盡滄桑,風雨兼程,同心同德,創造了今天的輝煌,現在已成為綏化農村中學的名校,倍受社會關注,人民讚賞,成為“育人的芳圃,人才的殿堂”。相信有各級黨委、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的關心支持,有新一屆領導班子的英明領導,有全體教職工共同辛勤努力,海北一中明天會更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