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速(甲午戰爭時日本海軍防護巡洋艦)

浪速(甲午戰爭時日本海軍防護巡洋艦)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古地名,古名(なにわ,“難波”也寫作浪速或浪花),即現在的日本大阪。戰艦名,指日本海軍的一艘防護巡洋艦。1884年3月27日在英國阿姆斯特朗船廠開工建造,1885年3月18日下水,1885年12月1日建成。同級別的還有姊妹艦“高千穗”,基本在同期開工,1886年3月26日建成。兩艘戰艦之後都參加了1894年的黃海海戰,和後來日俄戰爭中的對馬海戰。浪速更早前還參加過豐島海戰,在豐島海戰中浪速艦將運兵船高升號擊沉,清軍950人除200餘人生還外,余均殉難。隨即,中日兩國政府宣戰。浪速艦於1912年7月18日,在千島群島的得撫島海域觸礁沉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浪速
  • 外文名:Naniwa
  • 別名:難波
  • 國籍:日本
  • 日文名:なにわ
  • 下水日期:1885年3月18日
  • 排水量:3709噸
  • 航速:18節
  • 參戰戰役:豐島海戰、甲午戰爭、日俄戰爭
艦船信息,武器配備,性能參數,高升號事件,黃海實戰情況,

艦船信息

戰艦名,以日本一古地名命名之,是日本海軍的一艘防護巡洋艦,由英國設計師威廉·懷特爵士(Sir William White)設計,英國阿姆斯特朗船廠(Armstrong,Walker)建造。浪速艦於公元1884年(明治17年)3月27日開工,翌年3月18日下水,1885年(明治18年)12月1日建成。同級別姊妹艦“高千穗”(日本語たかちほ)開工於1884年4月10日,1885年5月16日下水,1886年3月26日建成。
浪速級二艦系由日本向英國定購,艦型設計上與中國的巡洋艦“揚威”、“超勇”頗有淵源(實際上為同廠建造)。1886年(明治19年)2月15日浪速艦加入日本海軍現役。浪速艦在豐島海戰(日本語:ほうとうおきかいせん)中擊沉了中國運兵船“高升”號,隨後便參加了甲午戰爭中的黃海海戰,海戰中浪速所在的第一游擊隊合力擊沉了北洋水師的超勇艦,重創揚威,稍後又聯合擊沉了經遠艦。1904年又在日俄戰爭(日本語:日露戦爭假名:ちろせんそう、英語:Russo-Japanese War、俄語:Русско-японская война )中多次參戰。
浪速艦多視線圖浪速艦多視線圖
浪速的一個重大改進就是在主炮的炮側加裝了電動擊發裝置。以往主炮發射炮彈需用引索牽拉,擊發炮彈的後火管,這樣從牽拉到發射,有一定的時間延遲。實戰中軍艦在運動,航速在提增而炮彈初速又沒有很大提高的情況下,勢必會影響火炮的命中率。浪速艦於明治24年(公元1891年)3月加裝了這一電動擊發裝置,而高千穗艦於4月24日進行了同樣的改裝。這樣的改裝在一定程度上能保障了艦炮的命中效果,同時也相應提升了火炮的射速。
浪速艦於1912年7月18日在前往北海道途中,在千島群島得撫島うるっぷとう)海域觸礁沉沒。1912年8月5日該艦除籍。
歷任艦長:
浪速艦首任艦長為伊東祐亨(いとう すけゆき)大佐(1885年4月23日 -1886年6月17日)
第二任艦長為角田秀松大佐(1889年5月15日 - 1891年6月17日)
第三任艦長為東鄉平八郎ろうとうごう へいはち)大佐1891年12月14日 - 1894年4月23日 ,1894年6月8日 - 1895年2月16日)。

武器配備

260mm35倍口徑克虜伯主炮2門;
150mm35倍口徑克虜伯炮6門;
47mm重型哈乞開斯速射炮6門(哈乞開斯47mm速射炮);
25mm四聯裝諾典費爾德機關炮10門;
11mm10管格林炮4門;
360mm魚雷發射管4具

性能參數

正常排水量3709噸 艦長91.4米 ,寬14.1米 ,吃水5.8米, 裝備2座往復式蒸汽機(見往復式發動機) ,6座燃煤鍋爐 ,正常載煤量350噸 ,最大載煤量800噸 ,雙軸推進 ,功率7604匹馬力,航速18節 。
裝甲甲板厚50-75mm
輪機部外側裝甲厚76mm
炮塔頂及艦橋裝甲厚37mm
設計戰鬥編制357人

高升號事件

公元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日本明治27年)7月23日上午10時,清政府雇用英國商船高升號從天津塘沽起航,運送中國士兵前往朝鮮牙山(朝鮮語아산),途中遇到受命運送炮械、餉銀至朝鮮牙山,接濟葉志超聶士成部的“操江”艦,遂同行。7月25日凌晨,先期護送運兵船的北洋水師巡洋艦“濟遠”、“廣乙”從牙山起碇返航。在朝鮮豐島海面,與日本聯合艦隊第一游擊隊吉野、浪速及秋津洲這三艘以高航速和高射速為特徵的軍艦遭遇。25日上午7時20分,第一游擊隊望見濟遠和廣乙兩艦,隨即下達戰鬥命令。上午7時55分,吉野、秋津洲、浪速三艘軍艦向“濟遠”、“廣乙”發起突襲,濟遠、廣乙發炮還擊,戰鬥中廣乙沖入日本艦隊中,利用硝煙和薄霧掩護,欲向日本軍艦發起魚雷攻擊,但在秋津洲、浪速二艦壓倒性的火力打擊下受重傷,無法發射魚雷,船身傾斜,人員傷亡慘重,於是向東北海岸方向退出戰鬥,在朝鮮十八島附近擱淺,為避免艦船資敵,管帶林國祥下令鑿壞鍋爐,將廣乙艦焚毀。
雙方激戰1小時20分鐘。9時15分,廣乙受傷退去,濟遠乘機向西逃跑。正在此時,正開往牙山高升號誤入戰場,遇見掛著日本海軍旗迎面而來的濟遠艦(濟遠艦全速向西撤退,日吉野艦猛追不捨,濟遠艦懸起白旗。日艦追近,濟遠艦又加掛日本海軍旗 ),濟遠艦降旗示意,高升號誤以為是日本軍艦降旗“表示敬意”,則繼續東駛。10時15分,“操江”號也誤入戰場。
日三艦見高升號與操江艦,立即以浪速艦攔截高升號,以秋津洲艦攔截操江艦。濟遠艦藉機西逃,日艦以航速22.5節的吉野窮追濟遠不捨,濟遠艦拋下高升號而走,並發尾炮攻擊吉野。 上午9時30分許,浪速號忽然直衝高升號而來,掛出“下錨停駛”信號旗,並放空炮兩響,以示警告。英國籍船長高惠悌(T. R. Galsworthy)不敢違抗,立即遵行停船下錨。浪速號駛近距高升號四百米處停下,將艦上所有的二十一門大炮都露出來,用右舷炮對準高升號船腹,並掛出第二次信號:“原地不動!不然,承擔一切後果”。這時,浪速號放下一小艇向高升號駛來,日本海軍大尉人見善五郎登上高升號,要求檢查商船執照,實則窺察船上情況,並當即向英國船長提出要高升號跟浪速艦走。英籍船長高惠悌抗議後表示服從。海軍大尉人見善五郎回艦後,浪速號上又掛出第三次信號:“立即斬斷繩纜,或者起錨,隨我前進!”此時高升號上的清軍官兵們看到信號,無不憤怒萬分,頓時人聲鼎沸,全船騷動。憤怒地向英國船長提出強烈抗議,因言語不通,臨時讓乘客德國人漢納根擔任翻譯,高惠悌還試圖勸說清軍將士接受投降,但中國將士把的決心告知高惠梯:“寧願死,決不服從日本人的命令!”英船長高惠悌要求發信號再與浪速艦交涉,內容是以未知宣戰為名,爭取將船駛回大連或旅順。浪速艦再次派員交涉,但對高升號的要求未予允諾。交涉結束後,浪速艦發出“船員離艦”的警告。清軍官兵不允許任何人離開“高升”號,清軍官兵將英船長高惠悌看守了起來。高惠悌要求浪速艦再派出小船。浪速艦予以拒絕,並且升起代表攻擊的紅旗。英國船長和其他西方人士隨即跳船。清軍認為洋員系臨陣脫逃,開槍射擊西方人士。而日軍則旋即發炮進攻,全船清軍官兵寧死不屈以步槍迎敵還擊。下午1時高升號被浪速擊沉,此時西方船員與清軍官兵盡數落水,日軍對清軍官兵除俘獲兩人外,其餘皆未予施救,並喪心病狂地開槍射殺。最後殉難者達871名。英國船長T. R. Galsworthy和兩位西方船員被日方挽救。德國顧問von Hanneken少校游到岸邊。下午2時“操江”艦被“秋津洲”艦俘虜。高升號上約有200多名清軍士兵被後來路過的外輪救起得以倖存。
高升號事件中,871名江淮子弟是李鴻章所部淮軍多年經煉精銳,人數相當於此後牙山一役中清軍兵力的三分之一。這樣的慘痛戰果,導致了中日雙方在朝軍事力量的失衡,更在心理上間接打擊了清軍,士氣大為沮喪。公元1894年7月28日夜,日本陸軍進攻牙山清軍,發生激戰,清軍不支,退向平壤。8月1日,中日雙方正式宣戰。此後,清軍在朝鮮戰場屢戰屢敗,最終導致甲午戰爭的戰敗。
附:日方記錄
(此文是日本人紀錄了日本軍隊的行動)
我軍進入朝鮮王宮之前,清國已決意開戰。七月二十一日前後,清國不斷把軍隊派往牙山及義州方面,企圖以牙山之軍將我漢城之軍誘出,加以堵截,以義州方面之軍逐漸南進,襲擊漢城,兩面夾擊,擊敗我軍之戰略,由大沽、旅順口及威海衛等地,發兵約八千,送往朝鮮。警報傳至我國,海軍和陸軍都大下決心。這時受命于海軍司令部長的樺山海軍中將,忽赴佐世保籌劃。我“吉野”、“浪速”、“秋津洲”三艦二十三日駛離佐世保,向仁川進發。二十五日午前七時許,駛至朝鮮豐島和肖伯奧爾島(音譯)附近時,忽見兩艘清國軍艦,冒著黑煙,由南陽灣方向朝我艦駛來。定睛細看,知是清艦“濟遠”號和“廣乙”號,為迎牙山派遣軍搭乘的運輸船,而剛從南陽灣出發。然而,當時我艦尚不知朝鮮漢城發生事變,對清國雖暗中敵視,表面仍作為友好鄰邦,因此決定做海軍的普通的敬禮。我軍一艦升起將旗,以為靠近對方軍艦時,對方必定做相應的敬禮。然而,他們非但不敬禮,反而進行戰鬥準備,對我軍表示敵意。
我艦因海面狹窄,向前航行不便,未咎其無禮,轉向西南,駛進外海。須臾間,彼我距離接近,對方突然開炮。既然對方已挑起戰事,我艦豈能遲疑,立即開炮應戰。因相互猛烈炮擊,海面驟然硝煙瀰漫。馳騁的軍艦,劈濤破浪,如蛟龍飛舞,黿鼉跳躍,無比壯觀。清艦雖亦善戰,彼二我三,眾寡之勢,豈能久抗?激戰約一小時二十分,清軍二艦敗退,“濟遠”向直隸海灣逃去,“廣乙”艦速明顯下降,向靠近東面海岸的淺水區逃去。“吉野”艦緊追“濟遠”之後,追趕中連發數炮,炮彈連連擊穿對方甲板上的機艙。對方面臨被擊沉的危險,不擇淺灘逃走。因此,“吉野”當時已無法追趕,調轉艦艏返回。
正當海上激戰時,忽有兩艘輪船從外海駛來。駛近看時,一艘是清國軍艦“操江”號,另一艘雖掛英國商船旗,但也是滿載清國兵士的中國運輸船。我“秋景洲”艦前進,靠近“操江”號。這時,對方竟軟弱地揮白旗,表示投降。“秋津洲”逼近“操江”號,將其虜獲,立即在艦上升起我國國旗。我國兵士跳上該艦操作,並處理了一些武器。
此前,我“浪速”艦對中國運輸船放空炮,命令它拋錨。我艦隊司令官傳令將該船帶到本艦隊來。於是落下舢板,派人見大尉到對方船內檢查。弄清了該船是英國船“高升”號,受僱於中國政府,船內乘有清兵一千一百餘人,載有武器,正由大沽向牙山航行。我方問其船長,是否願意隨本艦隊航行。船長是英國人高惠悌。船長答,現在我們無人救援,只有從命。我方命令該船長立即起錨。船長又要求派舢板來。於是我軍派舢板。這時船長又說,船中的中國兵皆不允許我跟隨貴艦,主張返航大沽。在此對話期間,船內清兵皆來到甲兵上吵嚷,對我軍表示敵意。船長等受到少數中國兵的脅迫,我軍估計該船無論如何不會跟隨我艦。我“浪速”艦見此情形,以信號命令放棄該船。對方又以信號要求再派舢板來。我方對此再發信號,表示應由對方派舢板來我艦。後來對方又以信號回答,我們不允許去。於是,我方認定這是因為清兵騷動益甚,脅迫船長,抗拒我軍命令,遂在前檣升起紅旗,同時以信號命令立即放棄該船。此間對話約四小時。我軍本欲無論如何把該船船長請到我軍軍艦上來,並使清軍投降,以保全該船。但因清兵脅迫船長,抗拒我軍命令,我軍再無其他辦法,決定擊沉該船,向該船發射。一發炮彈命中對方機艙,隆隆的炮聲與亂鬨鬨的哭聲、罵聲混在一起,乘載一千一百名清兵的“高升”號迅速沉入豐島水域海底。這時,船長等英國船員皆跳入海中。船上清兵見此情形,不斷開槍射擊船長等。我艦派出舢板,救起船長、輪機手、舵工等。此間輪船已經沉沒,清兵全部葬身魚腹,海面上只留下長時間的悽慘的喊叫聲。

黃海實戰情況

黃海海戰中浪速與吉野、秋津洲、高千穗三艦一起列日本聯合艦隊的第一游擊隊,就是該游擊隊在海戰中重創了北洋水師。海戰中北洋水師損失的5艘戰艦中的4艘:超勇艦、經遠艦、揚威艦和鄧世昌指揮的致遠艦都先後被該游擊隊的各艦擊沉或重創後沉沒。
1894年9月17日午後12時50分起黃海海戰在今遼寧省大東溝附近海面上打響(故又稱大東溝海戰)。當雙方艦隊進至相距約三千米時,日本第一游擊隊四艦,一面以猛烈炮火射擊,一面加快速度,橫越北洋艦隊陣前,左轉舵,改道飛馳,繞攻北洋艦隊右翼的超勇、揚威二艘年久速慢的弱艦。超勇、揚威均為1881年(光緒七年)下水的陳舊兵艦,艦齡已達十三年。且“艦中隔壁,俱為木造,施以油漆,粉飾外觀”。實際上,老朽陳舊,速度遲緩,火力有限,防禦力極弱。二艦雖竭力英勇-抵抗,但在敵人四艘快速巡洋艦的一舷齊射的優勢火力攻擊下,很快便中彈起火。先前,日艦發射的第一批排炮,將北洋艦隊旗艦定遠望台擊毀。正在望台上督戰的提督丁汝昌“右邊頭西以及頸項皆被燒傷”,不能指揮戰事。接著,日艦又擊中定遠艦的桅桿,信號索具也被摧毀,信號旗便無法發出,北洋艦隊開戰伊始便失去指揮和聯絡調度。
浪速右舷浪速右舷
超勇是艦齡十餘年的老艦,終究敵不過日本第一游擊隊的四艘主力快艦,激戰中超勇中彈甚多,特別是一敵彈擊穿艙內,引起大火,剎那間超勇全艦被黑煙籠罩,因為超勇艦是木質艦身外包鋼板,艙內起火無法施救,不久就右舷傾斜,難以行駛,最終被烈火焚沒。超勇艦管帶黃建勛落水後,“左一”魚雷艇駛近相救,拋長繩援之,黃不就,從容死難殉國,時年43歲。艦上士兵也大部壯烈犧牲。
海戰的第一游階段中北洋水師依借開始的有利陣型和全體官兵英勇頑強的戰鬥素養重創了日本聯合艦隊中的比睿赤城西京丸號,當場擊斃比睿艦上的少尉候補生橋口戶次郎,打傷海軍大尉佐佐木廣勝;赤城被擊中30彈,死11人傷17人,其中赤城艦長坂元八太郎被當場擊斃,隨後臨時代理該艦的艦長佐藤鐵太郎又被打傷。比睿、赤城一度陷入北洋艦隊的包圍之中,在附近被擊傷的西京丸上督戰的日本海軍軍令部長樺山資紀立即命令升起了信號:“比叡,赤城危險”,召喚還沒有做完左轉彎的第一游擊隊前來救援。這時是當天下午的14時許,第一游擊隊已通過北洋艦隊右翼,正擬轉入北洋艦隊背後,伊東祐亨隨即忙發出信號,命令第一游擊隊的4艘快艦速回救比睿、赤城。第一游擊隊奉召立即向左轉舵回駛,以高速向比睿、赤城與北洋艦隊之間運動,用左舷炮火射擊,且擊且進。赤城、比睿得救,便乘機逃離戰場。 之後浪速所在的第一游擊隊追擊過逃離戰場的濟遠、廣甲,但因距離太遠,追之不及,便折回集中火力合圍攻擊位於北洋艦隊右翼陣腳2900噸級的裝甲巡洋艦經遠艦。
臨戰時經遠艦管帶林永升下令“盡去船艙木梯”,並“將龍旗懸於桅頭”,以表誓死作戰之決心。經遠先後發炮擊中吉野、高千穗等日艦。戰至下午3時30分,經遠艦已多出中彈,又因其原本航速較慢(15節),便被掉隊劃出陣外,遭到追擊濟遠、廣甲無果而折回的日本第一游擊隊吉野、浪速等四艦圍攻,林永升指揮經遠全艦官兵沉著作戰,奮勇摧敵。儘管敵我力量懸殊,處境危殆,敵4艦“先以魚雷,繼以叢彈”,經遠中彈起火。在管帶林永升臨危不俱的指揮下,全艦奮勇抗禦,經遠全艦將士“發炮以攻敵,激水以救火,依然井井有條”。吉野等四艦合圍咬住經遠,環攻不已,經遠艦以一敵四,拒戰良久。激戰中,林永升不幸“突中炮彈,腦裂陣亡”,時年41歲,幫帶大副陳榮和二副陳京瑩也先後中炮犧牲。最後在浪速、吉野、秋津洲、高千秋的圍攻下經遠艦中彈累累,不久,“左舷艦首向水中沉下”,於17日下午4時40分,在東經123度40分7秒,北緯39度51分海面上,艦首向東,左舷傾覆而沉沒。全艦官兵二百餘人,除十六人遇救外,其餘全部壯烈殉國
從吉野艦上拍攝到的正在起火燃燒的經遠從吉野艦上拍攝到的正在起火燃燒的經遠
浪速在中日尚未宣戰的豐島海戰中悍然擊沉毫無武裝的運兵商船高升號,直接導致了中日甲午戰爭的全線開戰,在之後的黃海海戰中又合圍擊沉了超勇艦和經遠艦,三艦前後總計約1200餘名中國官兵犧牲海腹,浪速艦及其時任艦長東鄉平八郎可以說是所欠血債筆筆皆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