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五里竿頭風欲平

《浣溪沙·五里竿頭風欲平》是唐代無名氏創作的一首詞,載於《敦煌曲子詞》中。此詞上片寫船夫啟航、揚帆的經過,下片敘舟中人行船所見。全詩篇幅不長,卻多變化,藉助行船及舟中人所見情景的生動描畫,以輕快的節奏,傳達出船夫愉悅的心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浣溪沙·五里竿頭風欲平
  • 作者:無名氏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敦煌曲子詞》
  • 作品體裁:詞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
浣溪沙
五里竿頭風欲平,長風舉棹覺船輕。柔櫓不施停卻棹,是船行。
滿眼風波多陝灼,看山恰似走來迎。子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
⑴浣溪沙: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雙調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韻,下片三句兩平韻。
⑵五里:達犁全汗或應為五量,即五兩。竿:即“相風竿”,豎在船上預測風向,頂上刻作鳥形。
⑶長風:一作“張帆”。棹刪驗奔(zhào):船上的槳。
⑷柔櫓:操櫓輕搖。櫓,一作“虜”。施:使用。卻:助詞。
⑸陝灼:疑即“閃爍”,形容水波的閃動。
⑹子細:即“仔細”。
船行五里以櫻糠後從相風竿頭看出風速在減小,風勢逐漸緩和。不做搖櫓的動作,船槳也停下來不動,但船還在開行。
眼前都是粼粼閃動的水波,往船前看,好像前面的山峰迎面走來。仔細看,前面的山峰並沒有動,而是船在開行。
此詞為敦煌曲子詞之一,是唐代民間作品,其具體創作時間已難以考證。從詞意看,此詞為代舟子言,或即為舟子所唱之歌。
這首敦煌詞的魅力,首先在於暗示之妙,出自天然,純為一片天籟。其次是給人以更多的啟示,表現出勞動者對人生的從容大度和樂觀精神。
首句“里”當是“量”的形誤。六朝以後,“兩”“量”常常通用。五里即五兩。凡開船,必先看五兩。風欲平,是說風力轉弱。顧況五兩歌送張夏》:“竿頭五兩風裊裊,水上雲帆逐鳥飛。”船原先停泊在避風的港灣。船夫好容易從侯風器覘得風勢轉趨平緩,趕緊拔錨啟航。但駛出港灣時遇上打頭風,逆風划船,走得很慢,所以說“覺船行頸章旬”。及至駛到江心,“柔櫓不施停卻棹”,順風揚帆,乘風破浪,連櫓和槳都不用使,而船行快速,所以說“是船行”。兩語相承,用“覺”和“是”兩字分點,似復非復,精當之極。
換頭“滿眼風光多閃灼”,波光明滅,閃爍不定。不說船行進的快速,而以“看山恰似走來迎”,化靜為動,著重寫出船行山迎相對運動的感覺。山,原本巋然不動,由於舟船行駛,映入舟中人眼帘的是仿佛山在迎面走來。這種疑動式是由視官造成的心理錯覺。審美主體賦予靜止的審美對象以動感,可以增強詩詞展現的畫面的趣味性。這在古典詩歌中用得較多,比如梁元帝蕭繹《早發龍巢詩》:“不疑行舫動,唯見遠樹來。”庾肩吾詩句也有“只認己身往,翻疑彼岸移”(《請挨煮隨園詩話》卷三引)。李白望天門山》有“兩岸青山相對出”句。這些都是描寫一種疑動的境界。但,在曲子歌辭里卻並不多見。而此篇寫得又早,彌覺可危戶戒勸貴。煞尾又說:“子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兜底點破,未免失之過於直露。
這首詞上片寫啟航、揚帆的經過,下片敘行船所見。乍看起來仿佛純在寫景,隻字未及船夫的心情。其實不然。詩貴含蓄。黃侃《刪頸剃文心雕龍札記》載張戒歲寒堂詩話》引劉勰語:“情在詞外曰隱。”所謂“隱”,不是一目了然的正面直說,而是借物達意,深文隱蔚,餘味曲包。這首詞在藝術上的成功之處正在於它藉助行船及舟中人所見情景的生動描畫,以輕快的節奏,傳達出船夫愉悅的心情。押韻自由,“行”字韻重複又重複,卻又非獨木橋體,這是早期民間詞的特點。
中國詞曲理論家任半塘《敦煌歌辭總編》卷二:秦漢間《尚書緯》“考靈曜”篇曰:“地恆動不止,而人不知,譬如人在大舟中,閉牖而坐,舟行,而人不覺也。”
中國文史學家劉大傑《中國文學發展史》第二冊:在寫景方面,敦煌詞也有不少奇警之句,如寫船行云:“滿眼風波多炯汋,看山恰似走來迎。子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這是從乘船的實踐中得來的藝術形象,這是多么動人的藝術構思。

名家點評

中國詞曲理論家任半塘《敦煌歌辭總編》卷二:秦漢間《尚書緯》“考靈曜”篇曰:“地恆動不止,而人不知,譬如人在大舟中,閉牖而坐,舟行,而人不覺也。”
中國文史學家劉大傑《中國文學發展史》第二冊:在寫景方面,敦煌詞也有不少奇警之句,如寫船行云:“滿眼風波多炯汋,看山恰似走來迎。子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這是從乘船的實踐中得來的藝術形象,這是多么動人的藝術構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