浞

浞(zhuó),漢字,解釋為淋,使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浞
  • 外文名:drench;pour
  • 拼音:zhuó
基本信息,古籍解釋,

基本信息

浞 拼音:zhuó,注音 ㄓㄨㄛˊ
部首:氵,部外筆畫:7,總筆畫:10 ; 繁體部首:水,部外筆畫:7,總筆畫:11
五筆86&98:IKHY 倉頡:ERYO 鄭碼:VJI
筆順編號:4412512134 四角號碼:36181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6D5E
基本字義
1. 淋,使濕:讓雨~了。
詳細字義
<>
1.沾濕;浸漬 [moisten;soak]
浞,水濕。——《廣雅》
2.又如:浞浞(浸濕的樣子)
<>
富足 [plentiful]
浞,轉注為饒益之意,經傳皆以“足”為之。——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方言集匯
1. 粵語:zok6 zuk1
2. 客家話:[客語拼音字彙] zog5 [台灣四縣腔] zuk7 zok7 [客英字典] zok7 [海陸豐腔] zuk7 zok7 [梅州腔] zok7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𠀤士角切,音捉。《說文》濡也。《玉篇》漬也。
《說文解字》
【卷十一】【水部】浞,濡也。從水足聲。士角切
(浞)小濡皃也。濡者、沾也。上文濡篆下未舉此義。故此及雨部補見。小雅曰。旣沾旣足。葢足卽浞之假借也。從水。足聲。士角切。古音在三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