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三瀑布記

浙西三瀑布記

《浙西三瀑布記》是清代詩人、散文家袁枚的一篇遊記,作於公元1782年(乾隆四十七年)。此文描寫了天台石樑、雁盪大龍湫、青田石門洞三處瀑布的景觀,分別從視覺、聽覺、感覺等多方面刻畫三處瀑布的特點,窮形盡態,意蘊豐富。因是三景合於一篇,所以文章自然重比較,譬如將石樑與大龍湫作比較,則各自特色越發鮮明、越發突出,從而愈見大自然創造力的無窮無盡,愈見自然景物的豐富多采。文章寫景重寫形,亦重寫神。寫形處文詞優美,刻畫精細,寫神處文詞簡約,內涵豐富。袁枚提倡文章簡潔而有文采,這篇遊記正是其創作觀的體現。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浙西三瀑布記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出處:《小倉山房文集》
  • 文學體裁:遊記
  • 作者:袁枚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甚矣,造物(1)之才也!同一自高而下之水,而浙西三瀑三異,卒無復筆。
壬寅歲(2) ,余游天台(3)石樑(4),四面崒者厜嶬(5),重者甗隒(6),皆環粱遮迣(7)。梁長二丈,寬三尺許,若鰲脊跨山腰,其下嵌空。水來自華頂(8) ,平疊四層,至此會合,如萬馬結隊,穿梁狂奔。凡水被石撓必怒,怒必叫號。以崩落千尺之勢,為群磥(9)砢所擋扌必(10),自然拗怒鬱勃(11),喧聲雷震,人相對不聞言語。余坐石樑,恍若身騎瀑布上。走山腳仰觀,則飛沫濺頂,目光炫亂,坐立俱不能牢,疑此身將與水俱去矣。瀑上寺曰上方廣,下寺曰下方廣。以愛瀑故,遂兩宿焉。
後十日,至雁宕之大龍湫(12)。未到三里外,一匹練從天下,恰無聲響。及前諦視,則二十丈以上是瀑,二十丈以下非瀑也,盡化為煙,為霧,為輕綃,為玉塵,為珠屑,為琉璃絲,為楊白花(13)。既墜矣,又似上升;既疏矣,又似密織。風來搖之,飄散無著;日光照之,五色昳麗。或遠立而濡其首,或逼視而衣無沾。其故由於落處太高,崖腹中窪,絕無憑藉,不得不隨風作幻;又少所牴觸,不能助威揚聲,較石樑絕不相似。大抵石樑武,龍湫文;石樑喧,龍漱靜;石樑急,龍揪緩;石樑沖盪無前,龍湫如往而復:此其所以異也。初觀石樑時,以為瀑狀不過爾爾,龍湫可以不到。及至此,而後知耳目所未及者,不可以臆測也。
後半月,過青田(14)之石門洞(15),疑造物雖巧,不能再作狡獪(16)矣。乃其瀑在石洞中,如巨蚌張口,可吞數百人。受瀑處池寬畝余,深百丈,疑蚊龍欲起,激盪之聲,如考(17)鐘鼓於瓮內。此又石樑、龍湫所無也。
昔人有言曰:“讀《易》者如無《詩》,讀《詩》者如無《書》,讀《詩》《易》《書》者如無《禮記》《春秋》。”余觀於浙西之三瀑也信。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1)造物:古時以萬物為天所生成,故稱天為造物。
雁盪山瀑布雁盪山瀑布
(2)壬寅歲: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
(3)天台:山名,在今浙江天台縣北。
(4)石樑:位於石橋山,一石樑飛架兩山坳間,下臨萬丈深澗,瀑布飛灑。
(5)崒者厜嶬:語出《爾雅·釋山》。崒(zú)者,高而挺拔者。厜嶬(zuī wēi,“wēi”字由“廠”與繁體“義”構成,以“嶬”代),山峰高峻。
(6)重者甗(yán)隒(yǎn):語出《爾雅·釋山》。重,重疊。甗隒,甗為瓦器,上大下小;隒為山崖。甗隒指山崖上大下小如甗。
(7)遮迣(liè):四周遮攔。
(8)華頂:即華頂峰,浙江天台山諸峰之一。
(9)磥砢:通“磊坷”,石眾多而亂。
(10)擋扌必:阻擋推擊。
(11)拗(yù)怒鬱勃:形容水勢受抑轉急,奔騰激瀉。拗怒,抑制憤怒。班固兩都賦》:“蹂蹸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鬱勃,盛貌。
(12)大龍湫:浙江著名瀑布,位於雁盪山中。
(13)楊白花:即楊花,花色白如絮。
(14)青田:今浙江省青田縣。
(15)石門洞:在青田縣西石門山。山兩峰壁立如門,故得此名。洞幽深棉邈,中飛瀑噴瀉。上有軒轅丘。道家以為第三十洞天。
(16)狡獪:詭變,開玩笑。《世說新語·文學》:“袁彥伯作《名士傳》成,見謝公。公笑曰:‘我嘗與諸人道江北事,特作狡獪耳。’”這裡意為別出機杼,另翻新樣。
(17)考:撞擊。

白話譯文

太神奇了,大自然的手筆!都是從高往下流的水,而浙江西部的三個瀑布卻有三種不同的景象,根本就沒有相同之處。
大龍湫瀑布大龍湫瀑布
壬寅(古人用天干地支表示日期)年,我遊覽了天台山石樑。四面山峰聳立峻峭,重疊的山峰就像累著兩個甑(古代的一種炊具),都環繞石樑密布排列。石樑長二丈,寬三尺左右,就像大龜的脊背跨過山腰,石樑下邊是空的。水從華頂峰流下來,平行著有四道水流,到這個地方會合,就像萬馬結隊,穿過石樑向下狂奔。凡是水被石頭擋住的地方就一定會急怒,急怒就一定要叫號。以飛落千尺的氣勢,被眾多石頭所阻擋,自然就會怒氣衝天,喧聲如同雷震,人相對著都聽不到對方的言語。我坐在石樑上,就像騎在瀑布上。走到山腳下向上看,水的飛沫飛濺到頭頂上,眼花繚亂,坐著和站著都不穩當,就懷疑身體將要和水一樣被沖走了。瀑布上面的寺廟叫做上方廣,下面的寺叫做下方廣。我因為喜歡這座瀑布,就在兩座寺都住了。
過了十天,到了雁盪山的大龍湫。還沒到三里外,就看到一匹白帶從天而下,悄無聲響。到了跟前仔細觀看,原來二十丈以上是瀑布,二十丈以下不是瀑布,都化成了煙,成了霧,成了輕綃,成了玉塵,成了珠屑,成了琉璃絲,成了楊白花。既像下墜,又像上升;既像疏散,又像密織。風來搖動它,它就飄散無處著落;日光照射他,就五彩斑斕。有時遠遠站著卻被弄濕了頭,有時靠近觀看卻衣服一點都不沾上水氣。原因是它的落點太高,山崖的腹部向里窪,水流沒有依靠,不得不隨風變幻;又很少遇到阻隔,不能夠增大聲威,和石樑瀑布相比很不同。大致是石樑威武,龍湫溫和;石樑喧囂,龍湫安靜;石樑湍急,龍湫遲緩;石樑沖盪一往無前,龍湫來回流動:這是他們的不同之處。才一見到石樑瀑布時,以為瀑布的形狀也就不過如此,龍湫瀑布可以不看了。到了這裡,才知道眼睛和耳朵有沒聽過和沒見過的,不可以盲目揣測。
又過了半個月,我經過青田的石門洞,猜想自然雖然巧妙,不會再有什麼別出心裁的做法了。而這裡的瀑布竟然在石洞中,就像巨大的河蚌張開嘴,能吞下幾百人。接瀑布的池子方圓一畝多,深百丈,我懷疑有蛟龍就要騰起,激盪的聲音,就像在瓮內敲鐘鼓。這又是石樑瀑布、龍湫瀑布所沒有的景象了。
從前有人說:“讀《周易》的時候就好像不存在《詩經》,讀《詩經》的時候好像就不存在《四書》,讀《詩經》《周易》《四書》的時候好像就不存在《禮記》《春秋》(總體意思是這幾部書風格完全不同)。”我看到浙西三座瀑布之後覺得確實如此。

創作背景

青田石門洞瀑布青田石門洞瀑布
公元1782年(乾隆四十七年),也即作者袁枚六十七歲那年,他曾到浙江天台、樂清、青田、縉雲一帶遊覽,並造訪天台、雁盪、黃龍等名山,五月才歸隨園。一路上他創作了許多記游詩和遊記,《浙西三瀑布記》就是其中一篇。作者於旅途中欣賞了浙西天台瀑布、雁盪瀑布、青田瀑布等各具特色的景觀,故作此文以記所見奇山異水。

作品賞析

《浙西三瀑布記》一文運用比喻、誇張、擬人等多種手法,細緻而逼真地描摹了石樑、大龍湫、石門洞三處瀑布的周圍地形和瀑布水的狀貌、氣勢。袁枚善於抓住“三瀑”不同特點,摹形繪神地傳寫出它們的不同個性。石樑的喧囂雄奇,大龍揪的輕柔文靜,石門洞的富于樂感,一一都紛呈畢現於作者筆下。此外,作者還運用了二種別具匠心的寫法:一是在記敘景觀同時,傳達了自身的主觀感受;另一是把這三處瀑放在相互比較中進行敘寫。
文章以讚嘆的語調落筆:“甚矣,造物之才也!同一自高而下之水,而浙西三瀑之異,卒無復筆。”作者開門見山,托出寫作意圖。這兩句寫得突兀而有氣勢,作者在這裡不是一般地讚嘆自然力的偉大,而是領略了“三瀑”各有千秋的奇異風光後所發出的讚嘆語,統率全文,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第二段的前三句是對開頭兩句的照應和落實,同時點出作者構思的匠心:作者是把握了“三瀑三異,卒無復筆”的特點,並有意識地加以比較描寫,藉以讚嘆“造物之才”。自“壬寅歲,余游天台”至“遂兩宿焉”一段文字,是寫天台石樑瀑布。這裡作者運用比喻、誇張、擬人等多種手法,對瀑布驚心駭膽的場面作了有聲有色的渲染描繪。“如萬馬結隊,穿梁狂奔”,展現出天台山瀑布的雄壯豪邁。“以崩落千尺之勢,為群磥砢所擋㧙,自然拗怒鬱勃”一句形象地表現了石樑瀑布“蓄之既久,其發必速”的壯觀氣勢。又描寫水流衝擊山石的“喧聲雷震”,以刻畫石樑瀑布的煊赫聲勢,而“人相對不聞言語”又從側面烘托瀑布的巨大聲威。接著寫作者的主觀感受。“余坐石樑,恍若身騎瀑布上”,生動傳神地表現出作者駕馭瀑布的豪邁之情;走到山腳仰視,“坐立俱不能牢,疑此身將與水俱去矣”,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自“後十日”至“不可臆測也”一段文字,是寫雁盪山大龍湫瀑布。大龍湫瀑布沒有石樑瀑布驚心駭膽的場面,卻有著婀娜多姿、變幻萬千的媚態。作者對它的描繪,就不像描繪石樑瀑布那樣多用誇張和喧染的寫法。他先用形象貼切的比喻,如用“一匹練”比喻遠看瀑布水的全貌,盡顯其柔美、恬靜。近觀瀑布時,作者重點描寫二十丈以下的景觀。用“煙”“霧”“輕綃”“楊白花”這些狀貌近似的事物比喻二十丈以上飛灑而下的瀑布水,側面展現了大龍湫瀑布輕柔絢麗的獨特風韻。“為煙,為霧”,描繪水氣緩緩擴散的情狀;“為輕綃”,突出其朦朧柔和的感覺;“為玉塵,為珠屑”,狀其飛沫似水珠般滑膩晶瑩的色澤;“為琉璃絲”,表現水珠的激射狀;“為楊白花”,既狀其色,又體現其質地輕柔。這一連串的比喻,不僅形態畢肖,且能引起人們豐富的聯想。接著又說“既墜矣,又似上升;既疏矣,又似密織”,用“墜”“升”“疏”“密”四個看似矛盾的詞語概括了上下兩段瀑布在形態上的區別與相似之處。作者以工筆的語言,如“風來搖之,飄散無著;日光照之,五色跌麗,”,把瀑布從高空下掛時呈現出來的虛無縹緲的景狀和在日光照射下的鮮艷色彩,刻繪得惟妙惟肖。接著把石樑瀑布和龍湫瀑布作比較,“大抵石樑武,龍湫文;石樑喧,龍湫靜;石樑急,龍湫緩;石樑沖盪無前,龍湫如往而復。此其所以異也。”從兩處瀑布的氣韻、聲響、水流、氣勢等方面加以比較,突出大龍湫瀑布恬雅、靜美的特點,產生回味無窮的效果。此句同時引出了後文作者的感慨,從而上升到哲理思考之境。
自“半月後”至“余觀於浙西三瀑也信”,是寫青田石門洞瀑布。文章對石門洞瀑布的記敘一開始就進入了對比。“疑造物雖巧,不能再作狡獪矣”,意謂不會有不同於石樑、龍湫的瀑布了,這裡採取欲擒故縱的手法,從而引起讀者的好奇心。“如巨蚌張口,可吞數百人”,生動地描寫出其形態之奇;“受瀑處池寬畝余”,表現瀑布面積之廣;“疑蚊龍欲起”緊承前文,極寫池中水勢洶湧翻騰之狀。在對石門洞瀑布的具體摹寫中,雖然只是大筆勾勒,但在同石樑、龍湫的對比下,仍然描繪出了一幅明晰而深刻的圖景。作者在欣賞過石門洞瀑布之後,又否定了原先“造物雖巧,不能再作狡獪矣”的想法,體會出它非凡的氣勢與風韻。
最後一段文字異中求同,作者引用昔人的話,表現出他對三座瀑布愈發強烈的沉醉和嘆服,為“余觀於浙西之三瀑也信”的結論作註腳,升華了文章的主題。
文章對三處瀑布的描寫手法絕不類同:寫天台瀑布,以石樑襯托它的奇兀湍激;“萬馬結隊,穿梁狂奔”和“拗怒鬱勃,喧聲雷震”,突出其湍急喧騰、氣勢磅礴。寫雁盪瀑布,“一匹練從天下,恰無聲響”,“盡化為煙,為霧……為楊白花”,“風來搖之,飄散無著,日光照之,五色映麗”,作者運用一系列形象的比喻與白描,極寫其紆徐飄散之逸。寫青田瀑布,以“瀑在石洞中,如巨蚌張口,可吞數百人”與“疑蛟龍欲起,激盪之聲,如考鐘鼓於瓮內”等地理環境的描寫,突出其激盪磅礴之聲。三段各自切合三處瀑布的特點,設語不多,無一復筆,同時又將三處瀑布關帶比較,使人如臨其境,移神駭心。
寫水難,寫瀑布更難。因為水尚可因地勢的索回紆曲而起變化;而瀑布則均自上而降,惟有大小高低的不同。只有把握住各瀑布的不同點,才能把各瀑布的妙處形象地寫出來。袁枚之前歷代文人遊記中已多有對瀑布的描寫,而寫出新意實屬不易。作者獨具匠心描寫地三瀑布,可謂不同凡響。這篇文章語言簡煉,多用比喻和白描,形象生動,各顯其妙。“三瀑三異,卒無復筆”,讀之如身臨其境,歷歷在目。

作者簡介

袁枚(1716-1797),清代詩人、散文家。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谿。公元1739年(乾隆四年)進士,選庶吉士,官江寧(今江蘇南京)知縣。於1749年(乾隆十四年)辭官隱居於南京小倉山隨園,吟詠其中,廣收弟子。袁枚以詩名聞於時。不以書名而船山(指張問陶)盛稱其書,以為雅淡如幽花,秀逸如美士。一點著紙,便有風趣,其妙在神骨間。曾為船山寫詩一冊。偶寫墨梅,亦超群邁古,韻出天然。袁枚清朝是乾隆、嘉慶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乾隆三大家“江右三大家”。著有《小倉山房詩文集》《隨園詩話》《隨園隨筆》等。卒年八十二。
袁枚像袁枚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