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騰訊新聞中心專業紀實影像欄目)

《活著》是騰訊網新聞中心與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聯合出品的一檔專業紀實影像欄目,開網路新聞視覺原創之先河,旨在用圖片故事的形式深入淺出地報導新聞事件與社會熱點,與《記錄》《視界》《中國人的一天》並列為騰訊新聞品牌欄目。《活著》於2010年五一勞動節創刊,先後推出了勞動者、汶川故事、農民的孩子等十八季近300期專題內容,題材觸及新聞當事人、留守兒童、特殊病患、失獨老人等群體的真實生活現狀,力求“用影像衝擊心靈,感受事實的力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活著
  • 類型:專業紀實影像欄目
  • 製作公司:騰訊網新聞中心
  • 欄目目標:專業品質、人本情懷,洞見中國
欄目簡介,精彩專題,《賣腎車間》,《失獨余悲》,《割皮救女》,《沒有身份的群落》,欄目大事記,周年特別策劃,

欄目簡介

《活著》以“專業品質、人本情懷,洞見中國”為欄目目標,以“用專業影像關注普羅大眾,反映社會現實,不迴避真實存在的苦難”為欄目宗旨。用影像衝擊心靈,不煽情、不冷漠,在苦難之中發現人性之美,給人以生存的力量。

精彩專題

《賣腎車間》

基於地下腎交易持續猖獗的社會背景,騰訊拍客在杭州一非法腎源基地臥底兩周,期間傳回上百分鐘的視頻和數百張照片,均為黑窩點內部實景偷拍,並通過與窩點內賣腎者、馬仔的接觸,打探清楚賣腎網路交易規則和流程,記錄下接頭、體檢、配型全過程。一個觸角遍及全國的巨型賣腎網路浮出水面。如此深入的臥底加拍攝,在賣腎報導中尚屬首次。
賣腎車間賣腎車間
2012年5月28日早8:00,該報導上線之後迅即引發全國轟動。通過QQ迷你頁、騰訊網各級首頁、手機客戶端等多平台推送,《賣腎車間》的評論參與人數在7小時內飈升至近9萬,《活著》欄目官方發布的本報導單條微博被轉播超過2萬次,總閱讀人數超過800萬。到5月28日中午,“賣腎車間”的搜尋排名躍居百度當天搜尋總量的第二名。有記者說,《賣腎車間》在他們看來是2012年5月28日當天全國最大的新聞,不亞於一次地震;也有媒體人士說,如果中國有普利茲獎,那么我願意投《賣腎車間》一票。

《失獨余悲》

按常規死亡率計算,1975~2010年間,有超過1000萬獨生子女在25歲之前死亡。這意味著有2000萬名父親和母親,在中老年時期失去唯一的子嗣,成為孤立無助的失獨老人。老無所依,加精神寄託的缺失,使他們成為計生政策的間接犧牲品。
活著
這是一個新聞盲區。其暗藏的社會隱患體量龐大到驚人,且多年來受制於話題管制不能被揭露。《活著》欄目作者跟蹤採訪兩個月,傾聽數十位失獨老人的心聲,做出深度視覺報導,用圖片和視頻直觀呈現,最終效果極為震撼。
本篇報導促使“失獨”成為泛中國議題,繼《失獨余悲》之後,有關失獨老人的報導層出不窮,其中包括中央電視台、南方都市報、東方早報、新京報等諸多主流媒體。百度搜尋“失獨活著騰訊”得到321萬相關結果,其引發的驚人共鳴可見一斑。網友們在“看到心碎”的同時,也發出呼籲:“國家計生委該反思了,應順應潮流,放開二孩政策。”
報導的影響力觸動國家相關部門,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政策調整。民政部及各地政府頻頻動作,提倡全社會關愛失獨老人,針對失獨群體推出一系列補助政策,最佳化養老機制;2012年9月20日,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民政部竇玉沛副部長表示:對“失獨”家庭,應該比照現有的“三無”老人來解決他們的一些問題。

《割皮救女》

2011年11月29日凌晨,少女小迎春在天津市一家職業中介所內被人縱火燒傷,這也是她打工的地方。年僅16歲的小迎春被燒成重傷,燒傷面積達90%,而同住的另一位打工妹河北女孩董某則不治身亡。
賣腎車間賣腎車間
面對如此沉痛的打擊和巨額的醫療費,小迎春的父親張進友,一位木訥、憨厚的中年農民,陷入了絕望。為了拯救女兒,張進友毅然決定“割皮救女”,將自己身上的皮膚割下移植給女兒。都說女兒是父親前世的情人,所以父親對女兒的付出絕不計較成本。
《活著》將小迎春的故事搬上騰訊網平台,引發無數愛心網友的關切。欄目與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聯合發起捐助,在3天時間內,一共籌集到近40萬善款,全部用於小迎春的後續治療費用,為這個勇敢的家庭送去生的希望。

《沒有身份的群落》

馬產平位於四川省涼山州冕寧縣沙壩鎮玉馬山村(距州府西昌僅50多公里),近30年來,從周邊喜德縣、金陽縣、昭覺縣、美姑縣、雷波縣等地陸續遷來一批批移民。據當地彝族山民估算,現在馬產平約有700多戶,合4000多口人,其中大約半數沒戶口,即使在遷出地原籍本來有戶口的移民,定居馬產平後也不被當地政府承認,辦不了新戶口,享受不到任何養老、醫療保險等福利,變成黑戶。他們是被遺忘的人群、沒有身份的群落。
活著(騰訊新聞中心專業紀實影像欄目)
據實地統計,馬產平7~14歲的適齡失學兒童總計463名,很多孩子到了14歲就出山打工,或結婚生子,又產生下一代“小文盲”、小黑戶。
攝影師林克做了為期半個月的田野調查,對黑戶群落的生存現狀做了細緻而紮實的記錄,並重點關注了村中適齡兒童的失學問題。影像極具質感,視覺呈現震撼,採訪信息客觀完備,是國內媒體中第一個揭示大涼山黑戶問題的深度報導。
目前,最快可以幫到他們的方式便是修建一所國小校,給當地孩子以接受教育、改變命運的機會,打破一代又一代的赤貧循環。為了實現這一願望,《活著》聯合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發起網上募捐,網友捐款非常踴躍,上線3小時後即捐了10萬元,4天之後,捐滿了30萬,順利達成心愿。

欄目大事記

2010年5月1日,騰訊新聞《活著》欄目創辦。
2011年1月18日,《活著》欄目官方微博開通。
2011年5月1日,騰訊新聞《活著》欄目出一周年專題策劃。
2012年5月1日,騰訊新聞《活著》欄目出兩周年專題策劃。
2012年9月,騰訊新聞《活著》欄目微信公眾帳號開通。

周年特別策劃

一周年
欄目周年特別策劃欄目周年特別策劃
2010年5月1日,《活著》推出第一季"勞動者篇",中國入口網站第一個原創紀實圖片故事欄目就此誕生,至今已經整整一年。一年的時間軸上,《活著》標註出了近百個節點,每個節點,都承載了一段真實的故事。時代變遷,百姓沉浮,都自這一個個微小的孔隙中滲透出來,好似點滴顏料,終繪成一幅中國民生萬象圖。
《活著》如家,包容了眾多老百姓的喜怒哀樂。當無數網友因觀看《活著》圖片故事而感動時,騰訊新聞惟愈加勤勉,將傳遞現實呼聲的責任擔得更穩。
《活著》僅僅是一個平台,真正的主角都在民間。正在關注《活著》的你,可能正是下一個故事的主人公。《活著》的根,就在你的身邊,未來,還將植得更深。
活著,因你而精彩。
兩周年
又是一年勞動節,這是騰訊新聞《活著》欄目第196次與您見面。創辦於2010年五一勞動節的《活著》欄目,宗旨簡單明朗:用專業影像關注普羅大眾,反映社會現實,不迴避真實存在的苦難。
“活著”兩個字,本就披覆著濃郁的感情色彩,但如果仔細翻看《活著》每一期圖片故事的讀者評論,會逐漸發現一個顛覆常人印象的事實:《活著》並沒有令觀者沉溺於痛苦中無法自拔,反而使他們在窺視到最隱匿的角落之後,自然而然地與自身生活做對比,進而懂得珍惜,更加熱烈地去“愛”。有一位讀者在評論中說:“我是一個曾經想放棄自己生命、但是又因為看到《活著》而繼續活著的人。謝謝你們每一期的素材,讓人找回活著的勇氣。”
《活著》不是苦難的販賣者,不是民粹的支持者。如果故事偏重於悲情,那正是現今生活的倒影。就像海邊面對一塘魚兒的小孩,我們不棄卑微之力,更多時候也無力。影像的責任在於,不煽情,不冷漠,在苦難中發現人性之美。
當目睹《割皮救女》中的磅礴父愛、《跪行高考路》中的無腳男孩,以及《車間愛情》中站在軸承堆里巧笑倩兮的新娘,人性中可貴的情感、仁愛和堅韌浸染了觀者的視線。在這些“正面能量”的故事裡,能讀到那世間最本真的美好,最永恆的愛意,最堅實的意志。
在過去的兩年中,《活著》著力倡導了一種平等、平和的影像觀念,呼喚公民的基本權利。據統計,兩年里《活著》共出刊195篇紀實圖片故事,平均瀏覽人數為200~300萬人/篇,平均參與評論人數為2萬人/篇。《活著》欄目榮幸地受到了廣大讀者的認可和推崇。
不記得多少次在評論中看到觀眾的淚水,不記得多少次被“《活著》欄目,做下去,請一直做下去”的“堅持系”評語所鼓勵。欄目做不做、如何做,看來已經不僅是騰訊的事情,而是依存於所有關注《活著》、認真生活的讀者們。
更令人感懷的,是影像與觀者的互動。《活著》的讀者不是冷漠的旁觀者,更不是絕望的抱怨者,他們易感、仁愛,是草根公益的行動者,盡己所能去幫助那些陷入困境的普通人。《割皮救女》故事發表之後,3天之內,可愛的讀者們就為小迎春捐獻了50萬元。
借用一句電影評論中的話語:“無論生活如何跌宕,我們仍然本能地生存下去。這生存本身,足以打動任何人。”
前途仍長。《活著》兩周歲,“我來過,我看到了”。為活著,也為每一天,加油。
執筆人:《活著》責任編輯 王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