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活著

關於活著

那時候我真的不知道能活到今天,我那時並不懂得什麼是活著,只知道活著是要呼吸的。可我知道什麼是死——閉著眼睛,臉色蒼白,躺在那裡一動也不動,任憑自己的親人怎樣哭喊。 我一直努力做一個真正堅強樂觀的人,做一個讓別人喜歡的人。因為我只有這一次活著的機會,因為我死後再也不能復生了,所以,有一次活著的機會就要好好地活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於活著
  • 外文名:無
  • 作者:張海迪
  • 代表作品:《生命的追問》,《輪椅上的夢》
全文,作者張海迪簡介,

全文

關於活著
作者:張海迪
那時候我真的不知道能活到今天,我那時並不懂得什麼是活著,只知道活著是要呼吸的。可我知道什麼是死——閉著眼睛,臉色蒼白,躺在那裡一動也不動,任憑自己的親人怎樣哭喊。死的情景是我在醫院裡看到的,我見過和我住一個病房的孩子死了。我幾乎不去想活著的事,我太小了,只有八歲。但我已經朦朦朧朧地覺得活著不好:我要打針吃藥,要做手術……那一切太可怕了。其實最可怕的還是孤獨,還有夏天,沒有電扇。媽媽上班前,讓我倚著被子坐好,把一個盛滿涼水的罐子放在我身旁,她說你要是熱了就把手伸到水裡。我守著一罐涼水過了一天又一天,每天都那么漫長,都讓人不耐煩。我沒有玩具,家裡也沒有收音機,只有一隻馬蹄表咔嗒咔嗒地走著,不慌又不忙,那就是我活著的聲音。
媽媽對我的病從不絕望,她不斷地給醫生寫信,還把醫生請到家裡來。我十一歲時,有一天,媽媽請來一位軍醫。看著我不停震顫的腿,還有身上一塊塊化膿的褥瘡,他對媽媽說,這孩子十八歲雙腿就會攣縮起來,再也伸不開了。醫生走後,媽媽對我說,我不相信,你要好好鍛鍊,你的病一定能好。我不完全懂醫生的話,但我懂得媽媽的話。
我總是笑,苦笑。我沒有什麼可高興的事,於是我就在父母面前裝笑。有時臉上笑,心裡卻很煩惱。我學會了忍耐。試著咬牙忍耐。因為書上說,痛苦的時候都咬牙堅持。現在想來,那時候我真的很可憐呢。
我十八歲的時候,媽媽想起了醫生的話,她有點得意,說,你看我說吧。
我繼續努力活著。
可是我的病情加重了。1976年12月22日,我做了第四次脊椎手術。此前醫生對我的病情並不樂觀,他們說了我會死去的幾種可能:1、肺炎,2、泌尿系感染,3、褥瘡——這是脊髓損傷病人最可能死去的症狀。
可我依然活著。
我的生命力一次次粉碎了醫生的預言。
很多年了,我總是給自己開處方,我知道怎么預防感染,我把自己收拾得很乾淨。條件再差也要洗頭髮洗澡,曬衣服曬被褥。所有能夠得著的地方都擦得一塵不染。我會給自己針灸、注射、按摩、給褥瘡換藥。看不見的地方就照著鏡子。我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好起來。
最重要的是,我學會了有病裝沒病,有殘疾裝沒有殘疾。
我像健康人一樣穿著,雖然搬動雙腿很費力,可我努力就能做到。我像健康女性一樣打扮自己,整齊乾淨。指甲從來都是及時修剪的。即使病在床上,也要掙扎著讓自己整潔清爽。
多年以後,我見到了山東省立二院神經外科主任張成伯伯,我童年時,他是我的主治醫生。他已經老了,他說沒想到我能活到現在,是什麼原因他也說不出來,只是不停地說,樂觀堅強是第一!
後來,我在全國兩會上還見到了著名神經外科專家王忠誠教授。1965年,媽媽帶我到北京治病,要找的最好的醫生就是王忠誠教授。幾十年後,我活著,還和他一起開會,我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今天,我還是不斷鼓勵自己好好活著,還是裝得像沒有病、沒有殘疾一樣,我讓自己忘掉不幸和痛苦,雖然很痛苦,但我知道,活著就是一種忍耐,必須有耐心地活著,耐心地做好每一件事。
我一直努力做一個真正堅強樂觀的人,做一個讓別人喜歡的人。因為我只有這一次活著的機會,因為我死後再也不能復生了,所以,有一次活著的機會就要好好地活著。
我有快樂,也有煩惱,但是別人很少見我煩惱的樣子,我自己早就學會了排解。我讓自己真誠地對別人微笑,不讓自己因為病痛而變得古怪和叛逆。我從不這樣想問題——為什麼我有病而別人沒有。病痛是我自己的事,我不能把這痛苦強加到別人身上。其實誰也不知道會遇到什麼麻煩或不幸,就好比出門遇到一座大山,你不能抱怨,只能想辦法翻過去。面對困境抱怨是最無力的語言。我傷感但從不絕望,苦日子能過,好日子也能過。我讓自己豪爽直率,從不在乎傳言和謠言,聽見就像沒聽見一樣,但是我會檢點或拷問自己,讓自己正直正派大氣。
我再也不孤獨了,少女時代我就有了很多朋友。開始寫作後,我卻常常給自己製造孤獨,因為我必須安靜地寫。我喜歡很執著地做一件事,比如寫長篇時,我會一連幾個月不下樓。我也喜歡和朋友們在一起聊天,我不喜歡出去吃飯,我願意請朋友們到家裡來吃飯。在飯桌上,我和他們喝酒,黃酒白酒葡萄酒,我總是哈哈大笑,那會兒我根本不去想自己的病,只覺得活著真好。
大家走了,我又回到我的書桌前,或是躺在床上,翻開一本書,或者一本又一本,也許會趴在桌前發瘋似地寫,想止也止不住。要不就打開計算機,我很少關機,而讓它保持休眠狀態,這樣開機後立刻就能工作了。再後來,我就困了,去睡覺的時候很多次就看見太陽出來了。有一次,我在桌前坐了一夜,早上又去趕飛機。在飛機上我的腿很涼很涼的。空中小姐給我一床毯子蓋上,我覺得很溫暖,就睡著了。我覺得自己好像躺在很久很久以前的草褥子上,蓋著一床有太陽味的被子,暖洋洋的……
我有時候也幻想——假如還能再活一回多好!哪怕受更多痛苦,但畢竟是活著啊!
2005年10月28日

作者張海迪簡介

張海迪(1955年9月16日-),生於濟南,中國著名殘疾人作家,哲學碩士。現任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委員,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1960年張海迪五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導致高位截癱,1970年又隨父母下放至山東聊城莘縣,自學完成了國小、中學和大學的學習,並學習針灸,在當地行醫。1982年7月23日同王佐良結婚。1983年中國共產黨決定將張海迪樹立為宣傳偶像。張海迪得到了兩個讚譽:一個是“八十年代新雷鋒”,一個是“當代保爾”。張海迪歷任第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2008年11月當選中國殘聯第五屆主席團主席。
代表作品:《生命的追問》,《輪椅上的夢》,《絕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