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獅

洞獅

洞獅(學名:Panthera leo spelaea):也稱歐洲洞獅,是一種已滅絕的貓科動物。比現代的獅子壯大,四肢粗壯,平均全長可達2.7米,尾長1.2米,體重250千克。最新研究表明,洞獅並不是獅子的祖先,只是和獅子的關係比較近。

在距今30萬到10萬年期間,洞獅的足跡遍布亞歐大陸北部和中部的草原和荒漠、半荒漠地區。距今50萬年前,化石獅已廣布於非洲大陸的東部和南部,有化石記錄顯示,其中一些成員開始“走出非洲”並獨立演化。進入亞洲東北部的成員演化成了楊氏虎,而進入歐洲的化石獅適應了山地和相對寒冷的氣候以及獵物的構成,體形進一步增大,進化成了新的亞種——洞獅。

洞獅據記載絕滅於一萬年前最後一次冰河的消失,其原因一來是和人類爭奪洞穴作為居巢被大量獵殺,二來是它作為主要食物的大型歐洲野馬滅絕,失去食物的洞獅因此隨之滅絕。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洞獅
  • 拉丁學名:Panthera leo spelaea
  • 別稱:洞穴獅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哺乳綱
  • 亞綱真獸亞綱
  • 食肉目
  • 亞目裂腳亞目
  • 貓科
  • 亞科豹亞科
  • 獅族
  • 豹屬
  • 亞屬獅亞屬
  • 獅子
  • 亞種:洞獅
  • 命名者及年代:Goldfuss, 1810
  • 同義學名:Felis leo major
  • 同義學名:Felis leo  var. spealea
  • 同義學名:Felis spelea
  • 同義學名:Felis tigris longipilis
  • 同義學名:Leo diluvianus
  • 同義學名:Leo leo spelaeaus 
  • 同義學名:Panthera leo spelaea
  • 同義學名:Panthera leo vereshchagini
  • 同義學名:Panthera tigris spelaea
  • 同義學名:Tigris europea
物種學史,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亞種分化,種群現狀,復活洞獅,考古發現,

物種學史

洞獅起源於一種早更新世生活在非洲的大型貓科動物——化石獅。到了距今50萬年前,化石獅已廣布於非洲大陸的東部和南部,有化石記錄顯示,其中一些成員開始“走出非洲”並獨立演化。進入亞洲東北部的成員演化成了楊氏虎,而進入歐洲的化石獅適應了山地和相對寒冷的氣候以及獵物的構成,體形進一步增大,進化成了新的亞種——洞獅。
洞獅洞獅
洞獅的適應力是如此之強,在距今30萬到10萬年期間,洞獅的足跡就遍布了歐洲北部和中部的草原、苔原、荒漠和半荒漠地區。不過很明顯,它們不太適應密集的森林或較深的雪原。洞獅化石在歐洲最西分布達英倫三島,最東進入西伯利亞。它們的主要獵物可能是草原上的各類馬、駱駝、野牛和猛獁象幼崽,也許就是追蹤這些遷徙性很強的獵物,它們中的一支通過了冰河時期的白令陸橋,進入了陌生的北美大陸。更加廣闊的原野迫使它們演化出長長的四肢,以利於更快的賓士,於是另一個奇蹟——美洲擬獅亞種出現了。這些新大陸的獅子身材修長,比現代非洲獅大25%左右,雄性平均體重可達235千克,但少數化石顯示其最大者幾乎和最大的洞獅一樣大。它們的犬齒也非常發達,上犬齒長度常常超過10厘米,幾乎不遜於各類劍齒虎。與此同時,留在非洲的化石獅也逐漸進化成現代的非洲獅。
與現今的非洲獅相比,洞獅身體的各個部位都相應增大,只是尾巴較短。它們比普通的非洲獅平均要大出25%-35%,身軀和四肢也更為粗壯,顯得異常魁偉。最大的雄洞獅身長3.8米,肩高可達1.4米,超過東北虎和已絕滅的各種劍齒虎類,是有史以來體形最大的貓科動物(人為“製造”的獅虎獸除外)。它們的形象曾出現在石器時代歐洲先民的岩畫和雕刻作品中,這些最古老的人類藝術品同時也成了科學家手中的寶貴材料。根據這些可以看出它們的毛皮上有隱約可見的斑紋,雄洞獅的脖頸也有環狀鬃毛,只是遠不如非洲獅顯著。
一般認為,由於身軀龐大、獵物數量又少,洞獅可能不會結成非洲獅那樣十幾二十隻的大群,而可能結小群、成對甚至單獨生活。雄洞獅作為第二性徵的鬃毛不發達,可能正與社會行為不如非洲獅頻繁有關。
洞獅曾與現代人的祖先共存了很長時間,直到大約1萬年前。至於它們的滅絕原因,不僅是和人類爭奪洞穴作為居巢被大量獵殺,更主要是因為它們的主食——大型食草動物數量下降,失去食物的洞獅也就隨之絕滅。在此之後,南歐的巴爾幹半島上還生存著其他亞種的獅子,直到人類文明出現很久以後才最終消失。

形態特徵

洞獅四肢粗壯,全長可達3米,體重250千克,比一般老虎還高大,更是遠遠勝於任何一種獅子,在遠古時期,肩高可達1.2米左右,頭骨大約45厘米,大於現代所有的獅子。洞獅有圓形突出的耳朵,簇絨的尾巴,可能有微弱的老虎狀的條紋,至少在其脖子和臀部處有條紋。其他考古文物表明它們會用於舊石器時代的宗教儀式。洞獅是性格暴躁孤獨的兇猛大貓。它們的形象曾出現在石器時代歐洲先民的岩畫和雕刻作品中,這些最古老的人類藝術品同時也成了科學家手中的寶 貴材料。根據這些可以看出它們的毛皮上有隱約可見的斑紋,雄洞獅的脖頸也有環狀鬃毛,只是遠不如非洲獅顯著。
它和獅子的唯一相似之處就是都長有長長的鬃毛,曾經被原始人用岩畫記錄下來。有關洞獅的岩畫、雕刻已經在歐亞大陸陸續被發現。最好的之一是一個來自德國南部的Vogelherd山洞的雕刻品,其清楚地描述出雄性洞獅明顯的環狀頸部鬃毛。來自法國La Vache洞的另一幅作品中,甚至連雌性洞獅尾部纓球狀毛髮都一覽無遺。另外,這二個藝術品都清楚地顯示,這些洞獅可能擁有微弱地有斑紋的毛皮。

生活習性

一般認為,由於身軀龐大、獵物數量又少,洞獅可能不會結成非洲獅那樣十幾二十隻的大群,而可能結小群、成對甚至單獨生活。雄洞獅作為第二性徵的鬃毛不發達,可能正與社會行為不如非洲獅頻繁有關。它們的主要獵物可能是馬、駱駝、猛獁幼崽和各類野牛。

分布範圍

在距今30萬到10萬年期間,洞獅的足跡遍布亞歐大陸北部和中部的草原和荒漠、半荒漠地區。不過很明顯,它們不太適應密集的森林或較深的雪原。洞獅化石在歐洲最西分布達英倫三島,最東到西伯利亞的 Alazeya河流域。

亞種分化

洞獅是獅子的亞種之一。

種群現狀

洞獅據記載絕滅於一萬年前最後一次冰河的消失,其原因一來是和人類爭奪洞穴作為居巢被大量獵殺,二來是它作為主要食物的大型歐洲野馬滅絕,失去食物的洞獅因此隨之滅絕。

復活洞獅

科學家在西伯利亞的永久凍土層中發現了兩隻保存完好的、距今已有12000年歷史的洞獅幼崽遺體。這兩隻洞獅幼崽保存得非常完好。2016年3月有科學家宣稱,他們正試圖克隆這種早已滅絕的哺乳動物。
發現洞獅遺體的地點位於俄羅斯薩哈共和國,距離首府雅庫茨克約1050公里。來自韓國的研究團隊希望能復活這對洞獅,他們之前已經在研究如何復活真猛獁象
科學家稱,這兩隻“完美保存”的掠食者——分別被稱為“烏楊”(Uyan)和“迪娜”(Dina)——是“非常激動人心的發現”。飽受爭議的韓國生物學家兼克隆專家黃禹錫前往雅庫茨克,與當地科學家商討從一隻洞獅幼崽身上帶走部分皮膚和肌肉組織。其中一隻洞獅幼崽遺體保存在俄羅斯的一個凍庫中,無限期地等待更先進克隆技術的出現。
洞獅生活在更新世中期和晚期的歐亞大陸,分布範圍從英國到俄羅斯遠東地區。它們還曾經活躍在阿拉斯加和加拿大西北部。研究者稱,對這兩隻幼崽的研究將使科學家對洞獅的形態有更多了解,並幫助解釋該物種在大約1萬年前滅絕的原因。洞獅的滅絕一直是個謎,因為這種動物幾乎沒有天敵,而且體型比食草動物小,不會像真猛獁象和犀牛一樣成群陷入到沼澤之中。洞獅遺體非常罕見,這使得近期的發現尤其特別,此前科學家只找到過殘缺的遺體和骨骼碎片。
截止2016年,對洞獅的印象還只是基於凍土帶發現的少量頭骨、牙齒和骨骼化石。有一個假說認為,洞獅的獵物,包括鹿和洞熊等動物數量的減少,導致了它們的滅絕。根據發現於德國的化石,成年洞獅可以長到1.2米高,2.1米長(不算尾巴)。

考古發現

2010年06月,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根據最新一項研究,在一個史前山洞遺址發現的有刀痕的骨骼表明,歐洲早期人類曾獵殺過洞獅這種大型食肉動物。不過,這一研究結論也遭到部分專家的質疑。根據領導實施這項研究的西班牙羅維拉-依維吉利大學古人類學家露絲—布拉斯科(RuthBlasco)介紹,洞獅骨骼上的切割痕跡表明,它們在遭到獵殺後又被肢解分割,內臟被取出,這與在現場發現的鹿、馬、野牛等常見獵物殘骸上的痕跡相同。布拉斯科表示,內臟被取出的洞獅殘骸還表明,早期人類可能與洞獅不期而遇,並親手將其殺死。
她說,如果是動物咬死了獅子,美味的內臟可能在早期人類到達以前就已被吃光了。專家表示,還存在一種可能性,那就是獅子因自然原因死亡後,早期人類或動物碰巧遇到了獅子的屍體。獵殺洞獅的早期人類屬於尼安德特人的祖先——“海德堡人”(學名Homoheidelbergensis)。
研究人員還在西班牙阿塔普埃爾卡(SierradeAtapuerca)發現獅子骸骨的地方找到了海德堡人的遺骸。以前的一些研究表明,能使用木叉和石器的海德堡人是歷史上已知最早捕食大型動物的人類。布拉斯科表示,最新證據可能還意味著,海德堡人在當時屬於最頂級的獵食者,甚至可以獵殺危險重重的洞獅。布拉斯科和同事在阿塔普埃爾卡現場發現了已滅絕的洞獅種類——原始獅的17塊骨骼。原始獅的個頭比今天的非洲獅稍大。這些骨骼全部發現於格蘭多利納(GranDolina)遺址,考古學家曾在該遺址擁有30萬至35萬年(屬於更新世中期)歷史的岩層中找到數百塊化石。通過洞獅骨骼上的切割痕跡,研究人員重建了海德堡人肢解分割洞獅,還將洞獅骨骼敲碎從中取出骨髓的過程。
不過,布拉斯科指出,單是骨骼證據還無法讓研究人員了解到海德堡人與這種危險猛獸周旋的真正原因。從其他遺址發現的線索或許能幫助解開這個謎團。布拉斯科說:“以東非馬賽人為例,獵捕獅子與某些儀式的開始存在著聯繫。在這些儀式中,一旦獅子被殺,殺死獅子的人會贏得整個部落的尊重。”研究結果將刊登在8月份出版的《考古學雜誌》上。 還有一種可能性,那就是早期人類獵殺獅子完全是出於自衛。布拉斯科指出,例如,洞獅和人類這兩種頂尖獵食者狹路相逢,或許在最終的殊死決鬥中,人類勝出動物一籌。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動物考古學家瑪麗-斯蒂娜(MaryStiner)補充說,有證據證明,在更新世中期和更新世晚期(亦稱上更新世),早期人類常常幾個人一組獵捕大型食肉動物。
斯蒂娜說:“早期人類偶爾還以食肉動物為食,這確實是事實,而且也與早期人類‘不浪費’的習慣完全相符。”斯蒂娜沒有參與布拉斯科的研究。康乃狄克大學人類學家丹尼爾-阿德勒(DanielAdler)說,尚無任何確鑿證據證明海德堡人是怎樣在西班牙的史前遺址與洞獅不期而遇的。這是因為,洞獅的骨骼殘骸證據過少,我們無法得出它們不是死於其他食肉動物的結論。
例如,有些洞獅的骨骼殘骸留有非人類食肉動物的牙齒痕跡。研究人員認為,這些痕跡來自於小型食腐動物,如狐狸,它們在海德堡人享用完以後將剩下的東西吃掉了。阿德勒也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他同時指出,動物牙齒咬痕可能還是海德堡人沒有獵殺洞獅的證據,此外,“即便格蘭多利納的早期人類獵捕了這頭洞獅,歐亞大陸其他地方並不存在這方面的例證,由此表明這種行為極為罕見。”
布拉斯科也同意洞獅被殺實屬罕見的看法,因為考古學家在現場發現了大量的更為常見、危險性更小的獵物。阿德勒還提出了一種觀點,即洞獅可能是病了或受傷了,這才給了海德堡人可乘之機。他說:“完成這種任務的風險過大,早期人類根本不能與健康、成年洞獅周旋。”阿德勒補充說,與死亡的巨大風險相比,獅肉的誘惑或威信之爭或許不值一提。
專家指出,還有一種可能性,即雖然海德堡人最早發現獅子的,但這頭獅子死於自然原因。沒有參與布拉斯科研究的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古人類學家約翰-謝伊(JohnShea)說:“獅子會死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人們不能排除早期人類遇到死於自然原因的獅子後,將它的肉割下來吃掉的可能性。”
由於布拉斯科的研究團隊並沒有在現有骨骼發現疾病或受傷的任何證據,他們認為最大的可能性是人類最先與洞獅遭遇,並將其獵殺。綜合各種證據,布拉斯科認為獅子骨骼上的傷疤可能表明,海德堡人至少可以成功獵捕最令人畏懼的食肉動物。她說:“獅子處於食物鏈的頂端,獵捕獅子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早期人類或許在食物鏈中處於與獅子相同的位置,甚至比這些大型食肉動物的位置還靠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