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頭骨

獅頭骨

獅頭骨:大型貓科動物獅的頭骨。目前有現代獅、美洲擬獅、洞獅三種獅頭骨。現代獅在形態上,從東非發現的早更新世的獅化石(Panthera shawi 下頜骨、髖骨、股骨),已與現代獅無異。這表明獅類在質量性狀的進化速率較慢。美洲擬獅頭骨面顱部分的長度要明顯長於腦顱部隊的長度,且美洲擬獅的頭骨尺寸通常較大。洞獅在分類學上的定位目前仍有分歧,1974年德國古騰堡大學的Hemmer教授根據骨學分析校訂認為洞獅可能是獅的亞種,但1996年Groiss已經把spelaea歸為虎類(chinazone 翻譯整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獅頭骨
  • 外文名:Lion Skull
基本信息,美洲擬獅,

基本信息

現代獅(非洲獅,亞洲獅)
雄獅的頭骨要略微大於雄虎,面顱在比例上較長,這使獅子有著粗壯巨大的雙顎,在搏鬥中一口咬住對手頭部的機會較大。就頭骨的平均長度,雄獅的應在340-370mm左右,雌獅的頭骨則在280-320mm之間(JH MAZAK 2004)。顯而易見,雄獸普遍的要大於雌獸. 在分析的來自非洲各地和印度的標本中, 南非, 埃及的標本比較大(這裡全部以雄體為準),顱全長一般都超過370MM, 380, 390的標本也不少.最大的一個,有402MM, 文獻上的一個標本(HEMMER,1974),頭全長達到440,這已經是非常巨大的個體了. 東非的,一般在350-375之間. 印度的獅子比較小, 一般只有330-340左右. 有趣的是,一向被認為是體型非凡的北非獅, 頭骨並不大,最大的一個,也僅有360MM, 頭全長的範圍,基本上與東非獅相當.
獅頭骨

美洲擬獅

關於美洲擬獅頭骨與虎的區別,主要是它的面顱部分的長度要明顯的長於腦顱部隊的長度,這是獅類區別於虎的一個重要的特徵。洞獅、美洲擬獅的頭骨也分別有所差異,前者的腦顱外型與虎相似,而美洲擬獅的頭骨尺寸通常要大於洞獅, P3 (即上頜第三前臼齒)比洞獅多出一個齒跟,此外,在枕部兩者也有差別(JH MAZAK 2004)。
美洲擬獅頭骨化石美洲擬獅頭骨化石
洞獅
洞獅在分類學上的定位目前仍有分歧,早在1974年德國古騰堡大學的Hemmer教授根據骨學分析校訂認為洞獅可能是獅的亞種,但1996年Groiss提出洞獅頭骨仔細研究時發現有許多地方與虎(Panthera tigris)相似(如腦內膜處),洞獅下顎也與虎有多處相似之處.並命名為Panthera tigris spelaeus,可見Groiss已經把spelaea歸為虎類(chinazone 翻譯整理)。有學者也通過產自克羅埃西亞共和國西北部3個山洞的更新世洞獅牙齒化石(M1和P4)與現代獅類分析比較,並根據監測化石數量估計洞獅分布密度,論文見於《克羅地亞地質學報》(1998)。
為了重新審視和定位洞獅系統發育學,2004年一批歐洲科學家抽取了二個來自更新世時期洞獅頭骨化石中的DNA線粒體細胞色素b基因樣品研究,第一件材料是1985年在德國東南部巴伐利亞州出土的洞獅成體骨頭化石,標本經過矽膠樹脂處理;第二件材料是1906年在奧地利庫夫施泰因地區發現的洞獅成體骨頭化石,標本未經處理,並從德國法蘭克福動物園的一隻純種亞洲獅身上提取DNA樣品作對比,經過系統發育分析洞獅基因序列接近現生獅類,表明現生獅類有可能就是洞獅的近緣種。同時也發現洞獅和現代獅類之間的細胞色素b基因序列存在顯著差異。
洞獅頭骨化石洞獅頭骨化石
這批科學家分別是Joachim Burger(德國古騰堡大學、美因茲考古與古人類學會會員)、Wilfried Rosendahl(德國達木士塔大學動物學院)、Helmut Hemmer(德國古騰堡大學)Torsten Eriksson(瑞典斯德哥爾摩皇家學院)、Anders G?therstr?m(瑞典烏普薩拉大學)、Jennifer Hiller(英國威爾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Matthew J. Collins(英國新堡大學生物學院)。(參閱於《洞獅系統發育與演化歷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