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布衣

洛陽布衣

宋濂生於1310年十月十三日(11月4日),明代散文家,文學家,字景濂,號潛溪,諡號文憲或太史公。浦江(今浙江金華市付村鎮上柳村)人。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洛陽布衣
  • 創作年代:元末
  • 作品出處:選自明·宋濂《宋學士文集》
  • 文學體裁:散文
  • 作者:宋濂
  • 作品名稱釋義:洛陽有個平民
作者簡介,出處,原文,注釋,譯文,

作者簡介

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別號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漢族,浦江(今浙江義烏)人,初文學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在我國古代文學史上,與劉基、高啟並列為"明初詩文三大家"。劉基讚許他“當今文章第一人”,四方學者稱他為“太史公”。
祖居京兆(今陝西西安),其後裔屢次遷徙,至六世祖始從義烏遷金華潛溪(今金東區傅村上柳家村),後舉家遷居浦江青蘿山,又謂浦江人。[1]自幼家境貧寒,但聰敏好學,曾受業於元末古文大家吳萊柳貫黃溍等。他一生刻 苦學習,“自少至老,未嘗一日去書卷,於學無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順帝曾召他為翰林院編修,他以奉養父母為由,辭不應召,修道著書。在我國古代文學史上,宋濂與劉基,高啟並列為明初詩文三大家。散文質樸簡潔,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朱元璋稱他為“開國文臣之首”,劉基讚許他“當今文章第一”,四方學者稱他“太史公”。著有《宋學士文集》。明初朱元璋稱帝,宋濂就任江南儒學提舉,與劉基章溢葉琛同受朱元璋禮聘,尊為“五經”師,為太子(朱標)講經。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院學士承旨、知制誥。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辭官還鄉。後因其長孫宋慎牽連胡惟庸黨案,朱元璋本欲殺戮,經皇后、太子力勸,改為全家流放茂州(現在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縣)。1381年五月二十日(6月12日),途中病死於夔州(現在重慶奉節縣),後謚文憲。明初,讀書於青蘿山中,藏書樓名“青蘿山房”,又名“蘿山書室”聚書8萬餘卷,史稱“明初藏書家首推宋濂”。多聚善本、孤本。如《長慶集》、《春秋經傳集解》、《史記》、《文選》、《群書事林廣記》等,為北宋縷版,後經兵火戰亂,複本已毀,唯獨他藏有小宋版,圖記宛然,古香可愛,推稀世珍本。他的藏書流傳至清代,錢曾、黃丕烈、潘祖蔭等人曾分別遞藏過。藏書印有“宋景濂藏書”、“金華宋氏景濂”、“景濂印”、“太史氏”、“玉堂學士之印”等。

出處

選自明·宋濂《宋學士文集》

原文

洛陽布衣申屠敦有漢鼎一,得於長安深川之下。雲螭斜錯①,其文②爛如也。西鄰魯生見而悅焉,呼金工象③而鑄之。淬以奇藥,穴④地藏之者三年。土與藥交蝕,銅質已化,與敦所有者略類。一旦,持獻權貴人,貴人寶之,饗;賓而玩之。
敦偶在坐,心知為魯生物也,乃曰:“敦亦有鼎,其形酷肖是,第⑤不知孰為真耳。”權貴人請觀之,良久曰:“非真也。”眾賓次第鹹曰:“是誠非真也。”敦不平,辨數不已。眾共折辱之,敦噤不敢言,歸而嘆曰:“吾今然後知勢之足以變易是非也。”
龍門子聞而笑日:“敦何見之晚哉?士之於文亦然。”

注釋

1.雲螭(chī)斜錯:雲與螭(獸名,外形像龍而無角)互相掩映交錯。
2.文:通“紋”,花紋。
3.象:模仿。
4.穴:名作動,挖洞。
5.第:只,只是。
6.布衣:指老百姓或沒有做官的讀書人。
7.淬(cui):金屬燒熱後浸在水中或油中
8.辨:通“辯”爭辯
9.折辱:羞辱
10.類:類似
11.次第:一個接一個
12.略:大體
13.其文爛如:它的花紋斑斕
14.饗(xiǎng):用酒食款待人

譯文

洛陽有個平民叫申屠敦的有一個漢朝的鼎,是在長安的一個深深的山谷底下得到的。(這個鼎外形)雲和螭互相掩映交錯,花紋斑斕。西邊有個姓魯的人看見了這個鼎非常喜歡,找了鑄金的工匠仿照它的樣子鑄一個鼎。鑄的時候浸泡在稀奇的藥水中冷卻,還在地下挖了個洞埋了三年。泥土和藥水都腐蝕著鼎,銅的本質已經產生了變化,和申屠敦的大體相似了。一天,魯生把鼎獻給了權貴人,貴人很珍視這個鼎,宴請賓客並賞玩這個鼎。申屠敦恰巧也在宴席上,心裡知道這是魯生的東西,於是就說:“我也有一個鼎,它的外形跟這個很像,只是不知道哪個是真的罷了。”權貴人請他把鼎拿來讓他辨別,(權貴人)看了很久說:“不是真的。”那些賓客一個接一個地都說:“確實不是真的。”申屠敦忿忿不平,爭辯個不停。大家都挖苦嘲笑申屠敦,敦就不敢說話了,回去感慨地說:“我經歷這事之後才知道權勢竟可以改變是非了。”龍門子聽了笑著說:“申屠敦認識的有什麼晚的?讀書人評價文章也是這樣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