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教育局

泰州市教育局

泰州市教育局是市政府主管全市教育事業的職能部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泰州市教育局
  • 內設機構:辦公室等
  • 所屬地區:泰州市
  • 職責:承辦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 局長奚愛國   
機構職能,下設機構,

機構職能

泰州市教育局是市政府主管全市教育事業的職能部門。
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省有關教育工作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擬訂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政策和規劃並組織實施。
(二)負責指導全市各級各類學校黨建工作。管理市直學校的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三)負責各級各類教育的統籌規劃和協調管理,指導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負責全市教育基本信息的統計、分析和發布。指導全市教育現代化建設工作。指導協調市(區)和市各部門、單位的教育工作。
(四)負責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促進教育公平,巨觀指導與協調全市義務教育工作。綜合管理全市普通高中教育、幼兒教育和特殊教育工作。負責審核普通高中(含民辦)的設定、調整、更名和撤銷工作。制定基礎教育教學基本要求和教學基本檔案,組織審定基礎教育校本課程教材,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五)負責全市中等職業教育、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管理工作。組織指導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的發展與改革。負責審核中等職業學校(含民辦)、市級社會組織舉辦的非學歷教育機構設定、調整、更名和撤銷工作。制定中等職業教育學校教學指導檔案,指導中等職業教育教材建設和職業指導工作。
(六)負責全市社會教育、成人教育和社會力量辦學管理工作。規劃、管理和協調民辦教育。
(七)指導高等教育發展與改革,深化高校管理體制改革,指導高校教學改革,切實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統籌指導各類高等教育和繼續教育。負責審核成人高等教育校外教學點的設定、調整、更名和撤銷。
(八)組織、指導全市教育督導工作,組織和指導對下級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下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工作進行監督、檢查、評估、指導。受市政府委託,對前述教育督導範圍以外的教育工作進行督導檢查。組織、指導基礎教育發展水平、質量監測工作。
(九)主管全市教師工作。按規定組織、指導實施教師資格證書制度、教師資格認定和教育系統專業技術職務評審聘任工作。組織、指導教師繼續教育和中國小校長培訓工作。組織指導和協調全市教育系統人才隊伍建設、人事分配製度改革工作。
(十)負責本部門教育經費的統籌管理,參與擬訂教育經費籌措、教育撥款、教育收費、教育基建投資等方面的政策,提出市級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地方教育基金、教師獎勵基金及其他由市統籌使用的教育經費的安排計畫,對本部門和市直學校教育經費的使用實行監督,負責統計全市教育經費投入情況。
(十一)負責制定中等及其以下學校招生政策,指導協調學校招生制度改革,編制全市高中階段教育招生計畫。負責全市高中階段教育的招生考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教育部門組織的非學歷教育證書及其他有關教育考試的管理工作。負責全市高等教育招生的有關管理工作。參與擬訂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指導普通高校開展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和服務工作。
(十二)規劃、指導教育系統的教學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教育信息化建設、教育技術裝備、現代教育技術的套用及實驗研究工作。
(十三)指導全市學校德育、思想政治、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民族教育、國防教育以及學生軍訓工作。
(十四)指導、協調教育系統維護穩定以及學校安全保衛工作,指導學校後勤管理與改革工作。
(十五)組織、指導教育系統國際交流與合作,管理我市出國留學和來我市留學人員的有關工作及與港澳台的教育交流合作等工作。
(十六)負責全市語言文字工作,指導語言文字規範化建設,負責全市國語推廣和國語水平測試管理工作。
(十七)承辦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泰州市教育局

下設機構

工委辦公室(統一戰線工作處)
1.承擔市委教育工委日常工作;
2.承擔市直學校黨建工作;
3.承擔局管幹部的培訓教育、管理和考察工作;
4.指導全市各級各類學校黨建工作;
5.指導學校黨員教育、管理與發展和黨組織換屆選舉有關工作;
6.指導學校領導班子思想作風建設;
7.指導教育系統精神文明建設;
8.承擔教育宣傳工作;
9.指導學校統戰工作、僑聯台聯和民族宗教工作;
10.指導學校工會、共青團、婦聯等工作;
11.承擔局機關和市直學校統戰、知識分子、關心下一代、老幹部、老齡、人武、雙擁、社團管理等工作;
12.按規定承擔市教育類學會、基金會等社團的註冊、變更、撤銷、中止的有關管理工作,並進行日常工作指導;
13.承擔泰州教育入口網站日常管理工作。
主 任:嚴愛國
辦公室
1.承擔文電、會務、機要、檔案管理等機關日常運轉工作以及綜合協調、 政務公開、電子政務、信息、信訪、保密等工作;
2.承擔局重要會議、重大活動的組織安排及議定事項的督辦落實工作;
3.負責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議、提案辦理工作;
4.承擔局機關辦公用品、設備採購,協管機關財務;
5.承擔局機關作風建設工作;
6.組織、指導教育系統國際合作與交流;
7.管理我市出國留學和來我市留學人員的有關工作以及與港澳台的教育交流合作工作;
8.承擔局機關及直屬事業單位人員出國(境)的有關管理工作;
9.指導漢語國際推廣工作;
10.協調與兄弟市的教育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
主 任:殷榮安
政策法規處
1.研究教育改革與發展戰略並就重大問題進行政策調研,提出決策建議;
2.擬訂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綜合性檔案;
3.承擔本局重要檔案、重大行政舉措的合法性審核工作;
4.組織、協調教育法律、法規的宣傳和執法檢查;
5.協調教育體制和辦學體制等教育綜合改革的推進工作;
6.承擔有關行政複議和行政應訴工作;
7.指導教育系統法制建設和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
8.指導各級各類學校的校務公開工作。
人事處(教育人才工作處)
1.承擔局機關和市直學校的機構編制、人事調配和工資福利、人才交流、人事檔案管理等工作;
2.協調、指導教育系統人事分配製度改革工作;
3.協調、指導幼稚園、中國小、中等職業學校崗位設定管理實施工作;
4.規劃、指導、組織中國小特級教師的選拔、培養和管理工作;
5.協調、指導中國小新教師招錄聘用和人才引進工作;
6.管理和指導教育系統評優表彰獎勵工作,承擔市級及以上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的推薦選拔、各級各類學校市級及以上教學名師獎、特級教師人選的推薦選拔和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的推薦選拔工作;
7.協調、指導全市教師資格制度的實施和管理工作,承擔高中階段學校教師資格認定工作,指導市(區)教師資格認定工作。
處 長:竇竹梅
計畫財務處
1.擬訂教育事業發展規劃;
2.協調各類教育的布局結構調整;
3.擬訂各類中等教育和市直學校的年度招生計畫;
4.指導、協調、檢查中國小校校園規劃、校舍建設和管理;
5.指導學校後勤管理與改革和勤工儉學工作;
6.承擔市直學校的基建管理、後勤管理與改革的有關工作;
7.參與擬訂教育經費籌措、教育撥款、學生資助、教育收費、教育基建投資等方面的政策;
8.指導、監督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地方教育基金的徵收與使用;
9.規劃、指導教育信息化工作;
10.承擔教育基本信息統計、分析工作;
11.承擔教育經費投入情況的統計、分析工作;
12.統籌管理國家、省、市下達的教育事業經費、專項撥款、贈援款和外資貸款;
13.指導中國小國有資產管理工作;
14.承擔局機關國有資產、預決算、財務管理、政府採購事務和市直屬學校相關管理工作;
15.指導、協調資助家庭貧困學生工作;
16.承擔市直高等學校國家助學貨款的日常管理工作;
17.指導和管理中國小素質教育實踐基地的工作。
處 長:王朝君
基礎教育處(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處)
1.承擔全市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幼兒教育、特殊教育統籌管理工作;
2.擬訂基礎教育發展的政策措施;
3.組織、指導基礎教育階段學校體制改革和布局調整工作;
4.指導基礎教育階段學校常規管理和規範辦學工作;
5.指導基礎教育的教學改革和教材建設工作;
6.組織審定校本課程教材,承擔中國小用書管理;
7.指導中國小招生制度改革,擬訂中等及以下學校招生政策;
8.指導中國小教學信息化、圖書館和實驗設施設備建設工作;
9.指導中國小德育和校外教育工作、民族教育工作、各類專題教育和科普工作;
10.指導學校體育、衛生與健康教育、藝術教育、國防教育等工作;
11.指導、督查全市基礎教育學校學籍管理工作,承擔市直屬基礎教育學校學籍管理和畢業證書驗證工作;
12.組織、協調學生體育競賽和藝術交流活動;
13.管理中國小各種競賽活動;
14.會同市有關部門建立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和學校公共衛生應急處理機制;
15.指導、協調學生軍訓工作;
16.承擔評估確定二星級普通高中、市優質幼稚園的組織工作;
17.承擔公辦普通高中的設定、調整、更名和撤銷的審核工作。
處 長:丁駿
職業教育與社會教育處
1.承擔全市中等職業教育、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統籌管理工作;
2.指導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的發展與改革以及中等職業教育、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的德育、專業建設、實驗實訓基地建設、教學改革、課程與教材建設、教學信息化建設工作;
3.承擔中等職業學校學籍管理和畢業證書驗證工作;
4.承擔評估確定二星級中等職業學校的組織工作;
5.承擔民辦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含民辦)和市級社會組織舉辦的非學歷教育機構的設定、調整、更名、撤銷的審核工作;
6.承擔民辦高中階段教育學校和市級社會組織舉辦的非學歷教育機構的年審年檢工作;
7.承擔社會教育統籌管理工作,指導農民文化技術教育、職工教育、老年教育、社區教育、掃盲教育和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工作;
8.統籌協調民辦教育管理。
處 長:陸慶江
高等教育處
1.協調、指導、服務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職業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現代遠程開放教育等各類高等教育工作;
2.按照規定許可權,承擔成人高等教育校外教學點的設定、撤銷、更名與調整的相關工作;
3.承擔高等教育教學統籌管理工作;
4.指導高等教育教學改革;
5.指導高校專業設定與學科、教材建設;
6.指導高校實驗室、圖書館和校外實習基地建設,指導高校信息化建設工作。
處 長:姜躍年
師資處
  1. 承擔教師隊伍建設統籌管理工作;
    2.擬訂教師隊伍建設規劃與相關政策,並指導實施;
    3.指導全市教師職務的評聘工作,會同市有關部門組織全市中學教師高級職務任職資格、國小(國小科)教師高級職務任職資格、高等學校教師中級職務任職資格、中等職業學校教師中級職務任職資格和市直屬中學教師中級職務任職資格的評審工作;
    4.指導全市各級各類教育教師的師德建設工作;
    5.規劃、指導實施中國小骨幹教師隊伍建設工作,承擔中國小校長和教師骨幹隊伍的培養、選拔和管理工作;
    6.承擔省特聘教授、江蘇人民教育家培養工程等高層次人才的推薦選拔、培養工作;
    7.規劃、指導、協調教師繼續教育和中國小校長培訓工作;
    8.承擔教師進修院(校)的設定、撤銷、更名和調整的相關工作;
    9.指導師範教育專業建設、課程教材建設工作。
    處 長:朱三峰
    副處長:周燕霞
    教育概要:截至2011年底,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574所(其中幼稚園209所、國小139所、國中161所、特殊教育學校5所、普通高中38所、中等職業學校16所、高等學校6所),在校生共有631903人(其中幼稚園106217人、國小226894人、國中122173人、特校949人、普通高中89118人、中等專業學校39010人、高等學校47542人),教職員工51652人(其中幼稚園6785人、國小12594人、中學26531人、特殊教育學校169人、中等專業學校2278人、高等學校3295人)。全市國小、國中、普高、職高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分別達99.9%、99.3%、99.2%和93.8%,高校副教授以上職稱教師比例達34.8%,現有“省人民教育家培養對象”8人,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22人,在職省特級教師63人,市名校長18人、名教師65人。
    市教育局機關領導機構為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領導班子成員共8人;機關共有幹部職工79人(其中行政人員34人、事業人員45人),共有職能處室20個(其中行政處室15個、直屬事業單位5個),機關設黨總支,下設3個黨支部,共有黨員58名。
    近幾年來,全市教育戰線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實施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戰略,以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為主線,以深化教育改革為動力,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創新人才為根本任務,全市教育事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一、基礎教育的優勢進一步彰顯
    全市基本普及15年教育,學前三年幼兒毛入園率達97%,九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100%,國中畢業生升學率達98.8%,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39.14%。在學前教育方面,建立健全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機制,逐步實現學前教育規劃、園長和教師隊伍建設、教育經費及教師工資發放“三統一”。指導各市(區)制定學前教育五年行動計畫,啟動了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區建設。全面建成農村合格幼稚園,市級以上優質幼稚園比例達到88%,省級優質幼稚園比例達到61%,學前三年教育優質資源大幅度增加。全市加快幼兒教育發展的經驗在全省作了專題介紹,《中國教育報》等媒體多次報導。在義務教育方面,建立健全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機制,通過開展現代化學校創建、組建義務教育學校共同體、優質學校扶持薄弱學校、優質學校異地建分校等方法,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重視支教工作的指導和交流,跨縣域和縣域內支教工作取得新的成效;建立校長、教師輪崗交流制度,校長、教師交流面基本達到省定要求;全市義務教育“合格學校”建設任務全部完成,所有學校基本達到教育技術裝備二類標準;全市義務教育實現了四個基本均衡的發展目標。全面啟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達標創建,明確全市2016年前完成義務教育優質均衡達標任務。在普通高中教育方面,致力於推進普通高中教育轉型發展,實施新一輪普通高中布局調整,全市建成四星級普通高中10所、三星級普通高中23所,95%以上的學生在優質普高就讀。全市高考成績持續攀升,自07年以來,全市高考本二以上達線人數已連續五年突破萬人,2011年,首次突破12000人,本二以上進線數、本二以上進線率和高分段比例均創歷史最高水平。
    二、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明顯提升
    全市職教招生穩中有升,職業教育規模基本穩定,普職比大體相當。基礎能力得到加強,建成2所國家中職改革發展示範校、26個省示範專業、24個省級以上實訓基地,雙師型教師比例提高30個百分點。全面開展創業、創新教育,重視技能教學,積極參加各級技能大賽,並取得良好成績。校企合作、中西部合作以及中外合作辦學富有成效,聯合20 多家大企業和20所市內外中高等職業院校,組建電子信息和建築兩個職教集團,職業學校的就業率保持在98%以上,緩解了緯創等大企業、大項目的用工需求。中職校開展的“三訪三送” 主題教育活動(走訪學生送自信、走訪家庭送溫暖、走訪企業送人才)被市作風建設領導小組表彰為人民滿意服務項目;市教育局通過強化“本地就讀率、頂崗實習率、本地就業率、本地企業合作率”考核緩解企業招工難的做法,得到省教育廳和國家教育部的充分肯定。廣泛開展面向城鄉勞動者的各種形式的培訓,年培訓超過5萬人次。終身教育體系基本建立,社區教育富有特色。
    三、高等教育取得重大突破
    6所在泰本(專)科全日制高校開設專業195個(本科71個、專科124個),在校生規模近5萬人;江蘇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專業特色明顯,建有江蘇省獸用生物製藥高新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已成為國家級示範(骨幹)高職院校建設單位;泰職院、泰州師專先後通過教育部“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並獲優秀等次,南京中醫藥大學翰林學院建成招生;積極籌建泰州大學,2010年接受教育部專家組現場評審考察。啟動了高教園區中心共享區建設,申報本科學院的工作正在進行之中。高校辦學水平逐步提升,專業建設、科研成果轉化和服務地方經濟的能力不斷提高。
    四、素質教育形成區域特色
    實施學校德育工作“一校一品”工程,創新開展日常行為規範養成教育和公民教育;出台“減負八項規定”和“提高教學質量十六條”,著力改革課堂教學,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得到有效控制,“幸福教育、主體教學、智慧課堂”成為師生追求的目標;致力於為新一代泰州人著底色、為“教育之鄉”創特色和為“文化泰州”添亮色,“三進教育”(國語進校園、書法進課堂、誦讀進教材)深入開展,成效明顯,在省內外產生廣泛影響;陽光體育運動全面展開,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得到有效落實,體育藝術“2+1”項目全面實施。
    五、師資隊伍素質不斷增強
    重視師德師風建設,廣泛開展評選、學習、宣傳“感動泰州師德模範”等活動,湧現出一大批師德標兵和模範,600多名教師受到國家、省、市表彰;出台師德建設意見、師德考核辦法、師德承諾制度和違反師德行為處理暫行辦法,開展有償家教專項整治,初步構建起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實施教師全員培訓和繼續教育工程,廣大教師的學歷層次和整體素質普遍提升;組織實施校本研修、教師專業成長計畫和建立學科基地、設立名師工作室、搭建課改星光大舞台、舉辦教師大學堂,廣大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顯著提高;實施名師名校長培養工程,設立教壇新秀、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省特級教師後備人才四級培養階梯,全市骨幹教師隊伍不斷壯大;組織骨幹教師送教下鄉、城鄉學校結對幫扶和跨縣域支教、教師校長合理流動,農村教師隊伍結構和質量逐步改善。
    六、區域教育基本現代化目標如期實現
    全面啟動區域教育現代化創建,各市(區)圍繞省區域教育現代化創建16項主要指標,突出學校布局調整、突出優質資源建設、突出素質教育和師資水平提升。實施全市教育信息化三年發展規劃,在全省率先建成省、市、市(區)、學校四級互聯互通的教育城域網專網,建成教育管理、教師專業發展等五大套用平台,全面啟動數位化校園建設。積極推進教育國際化,5所四星高中舉辦國際班,20多所院校與多個國家的學校建立合作關係或結為友好學校。四市兩區已經通過省區域教育現代化創建評估驗收。
    七、教育惠民政策得到全面落實
    實現義務教育“兩免一補”(免收雜費、免費發放教科書和寄宿生補助)全覆蓋;實行市區學前教育生均公用經費補助和困難家庭幼兒資助,扶貧助學實現從學前教育到大學、從特殊教育到職業教育的全覆蓋;貧困家庭大學生助學貸款做到“應貸盡貸”,其它各類教育的助學工作做到“應助盡助”,全市無一名學生因貧輟學;完善特殊教育辦學體系,5所特殊教育學校開設學前班,形成完全免費的十五年一貫制特殊教育;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一視同仁,“四位一體”關愛留守兒童的經驗與做法在全國推廣。教育行風建設深入推進,始終圍繞收費、招生、辦學和教師從教行為四個重點,創新開展“四無”(無違規收費、無違規招生、無違規辦學、無違規從教)學校創建,5個市(區)建成“省規範教育收費示範市(區)”,人民民眾對教育的滿意度不斷提升。加大規範招生力度,嚴格執行高中招生“雙控”(控制分數,控制人數)政策,全市高中統一招生,做到全部網上報名、網上填報志願、網上統一閱卷、網上錄取和“三同步”(同步錄取、同步公示、同步建學籍),招生行為進一步規範,招生秩序明顯好轉。
    八、學校黨建實現新的突破
    率先提出和實施“條塊結合、雙重管理”農村學校黨建模式,指導各市(區)在全省率先組建教育工委,從根本上解決了農村學校黨建管理缺位和失位的問題;制定21項中國小校黨建工作制度,出台中國小和高校黨建工作兩個《基本標準》及其考核評估細則,在全市教育系統廣泛開展黨建示範區創建活動,已建成黨建示範校113所、合格校121所,靖江、姜堰、興化、海陵三市一區創建成“學校黨建工作示範區”。2009年底,省委教育工委在泰州召開學校黨建現場推進會,推廣泰州的黨建工作經驗,泰州的中國小校黨建工作成為全省的示範區。2011年6月,市委教育工委被省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
    2012泰州教育發展概況
  2. 泰州地處江蘇中部,長江北岸,是長三角中心城市之一。全市總面積5787平方公里,總人口507萬,現轄靖江、泰興、興化三個縣級市,海陵、高港、姜堰三區和泰州醫藥高新區。2012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422億元,財政收入突破623億元。
  3. 至2012年年底,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679所(其中幼稚園319所、國小137所、國中161所、特殊教育學校5所、普通高中41所、中等職業學校10所、高等學校6所),在校生共有613593人(其中幼稚園106714人、國小222009人、國中114194人、特校968人、普通高中82017人、中等專業學校39182人、高等學校全日制在校生48509人),教職員工51843人(其中幼稚園7598人、國小12059人、中學26484人、特殊教育學校175人、中等專業學校2113人、高等學校3414人)。全市國小、國中、普高、職高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分別達100%、99.84%、99.46%和96.21%,高校副教授以上職稱教師比例達30.7%,現有“省人民教育家培養對象”8人,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33人,在職省特級教師86人,市名校長22人、名教師67人。
  4. 2012年,全市教育工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年初確定的四大工作重點和五大奮鬥目標,加快推進轉型升級,促進又好又快發展,不折不扣地完成了年度目標任務,呈現出事業穩步發展、改革不斷深化、質態明顯提升和人民民眾滿意度進一步攀升的良好局面。尤其令人鼓舞的是,2012年12月28日在泰州中學視察的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得知近年來泰州中學和全市教育教學改革成果豐碩時,十分高興,親切勉勵家鄉的教育工作者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不斷提高教書育人水平,為國家培養出更多優秀人才。這既是胡主席對全市廣大師生員工的巨大鼓舞和鞭策,也充分體現了胡主席對家鄉教育事業的厚愛。我們一定要不辜負胡主席的殷切期望,進一步深入推進教育轉型升級“163”行動計畫,加快實現教育現代化,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5. 一、推進轉型升級,教育水平躍上新台階
  6. 1.教育轉型升級行動全面啟動。在市委市政府召開的全市慶祝第28個教師節暨教育轉型升級大會上,市教育局明確提出了推進教育轉型升級“163”行動計畫。在廣泛調研和徵求意見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推進轉型升級的實施項目,明確分管領導和牽頭處室。通過舉辦學習報告會、徵文演講比賽,加強新聞輿論宣傳,開辦網上專欄,深化和統一了思想認識,營造出推進教育轉型升級的濃郁氛圍。
  7. 2.區域教育現代化目標基本實現。2月下旬,興化市順利通過省教育現代化現場評估驗收,被省政府授予“江蘇省教育現代化建設先進市(區)”,全市區域教育現代化16項指標全面達標或超標,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針對高新區教育工作的實際,提請市政府下發《關於做好教育現代化創建工作的通知》,指導高新區制訂教育現代化創建工作方案,對高新區教育現代化創建工作進行專項督查,並組織專家進行了初評估。最佳化泰州教育城域網套用平台,開發了網上教研中心、教師培訓平台,實現了泰州教育入口網站與市政府入口網站信息即時互動。召開城鄉學校網上結對試點工作研討會、推進會,全市90所學校實現了網上結對。深入推進教育技術裝備建設,全市教育技術裝備建設投入4800萬元。分解落實數位化校園創建年度目標任務,建成50所數位化校園。
  8. 3.“學前教育五年行動計畫”年度任務全面完成。穩步推進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區建設,開展學前教育五年行動計畫實施情況督查,招錄補充一批公辦幼兒教師。加快幼兒教育規劃布局和園所建設,全市共投入1.7億元,新建、改建、擴建70多所幼稚園,建成14所省優質園、8所市優質園。開展園長、骨幹教師、農村幼兒教師等專項培訓,以幼稚園區角遊戲活動為重點,加強學前教育教科研工作,提升教師水平和保教質量。開展全市第二屆0-3歲早期教育推進活動,“增加容納力、增強吸引力、提高師資保障力、加強科學指導力”的早期教育工作思路基本形成。
  9. 4.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深入推進。啟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創建工作,靖江、興化順利接受“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市(區)”省級驗收,靖江市“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市(區)”自評工作基本完成。出台泰州市義務教育現代化學校評估方案(試行),制定泰州市義務教育現代化學校評估細則,深入開展現代化學校創建工作,全市65所學校通過首批評估驗收。精心培植省薄弱國中課程建設項目,4所學校入圍。堅持義務教育公辦學校劃區免試就近入學,嚴格執行熱點普通高中指標生政策,有效扼制了“擇校熱”。建立健全義務教育質量保障、監測和評價體系,順利完成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業質量監測工作。完善國中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制度,修訂出台國中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積極推行校長、教師城鄉、校際交流,全市專任教師交流近3000人,比例近15%;骨幹教師交流近500人,比例超20%;校長交流150多人,比例近20%。
  10. 5.普通高中教育實現優質特色發展。1所學校通過晉升四星級高中現場評估,4所學校通過省星級高中複評估,成功申報4個省級課程基地,建成10個市級課程基地。出台普通高中特色校本課程評選辦法,組織第二批普通高中特色校本教材申報工作。加強學科教研和高三複習研討,全市高考成績保持穩定,本二以上達線數繼續超萬人,本一、本二達線率均比去年有所提高。召開全市普通高中教學工作會議,將“聚焦課堂、關注教學、追求高效”作為全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學追求的目標,繼續強化高三複習研討,學科競賽取得較好成績。
  11. 6.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能力繼續增強。靖江市成功申報為省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實驗區,靖江中專校建成國家中職改革示範校,姜堰中專校建成省四星級職業學校。新組建化工職業教育集團。建成2個省級實訓基地,新建8個校外實訓基地和2個企業職工培訓基地,新開設3個五年制高職專業和6箇中職專業,建成5個省級品牌專業,80個專業被評定為省合格專業。出台台資企業勞動用工服務工作意見,部分在泰台企和職校分別互建職工培訓基地和學生實習就業基地;3所學校和泰州國賓館簽訂聯合辦學協定,8所學校開設“緯創班”。在完善面向全體學生的技能抽測制度基礎上,積極組織師生參加國家、省級技能大賽,獲3枚國賽金牌,實現我市國賽獎牌零的突破,省賽獲獎總分較去年增長近50%。全市職校學生技能抽測合格率比上年提高8個百分點。在第七屆國際發明展上,獲1金4銀4銅;在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獲一等獎1個、二等3個、三等獎4個,1名學生被評為省第三屆青少年發明家,泰州機電高職校被評為青少年發明家搖籃學校,創新教育成果保持全省前列。高港中專校在全省職校“兩課”(示範課、研究課)評比中名列第一。事業規模保持穩定,剔除生源下降因素,招生總數比去年同比提高1.32%。社會教育穩步發展,創成國家級社區教育示範鄉鎮1個,省級社區培訓學院1所、省級社區教育中心5所、省級居民學校50所,全市90%的鄉鎮(街道)社區教育中心達市級標準。
  12. 7.高等教育取得重大進展。年初,省政府同意在泰州師專基礎上建立公辦本科性質的泰州科技師範學院,泰州師專新校區建設全面展開,接受了教育部專家組的實地考察。3所獨立學院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高職院校建成4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九大專業群33個專業入選省“十二五”重點專業建設名單,4所院校被表彰為“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制訂下發《泰州市高等學校成人教育校外教學點管理細則》,校外教學點管理實現制度化、規範化、信息化。
  13. 二、注重內涵建設,素質教育邁出新步伐
  14. 1.學校德育工作成效明顯。開展全市德育工作調研,系統總結全市德育工作成功經驗,為進一步探索學校德育工作的途徑和方法,促進全市德育工作有效開展掌握了第一手資料。組織全市中國小“一校一品”德育特色建設系列活動,開展全國中國小“學科德育精品課程”和“育人精彩瞬間”徵集評選工作。進一步健全學校、社會、家庭、學生自我教育四位一體的教育網路,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作為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結合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和“五四”、“六一”等重要節慶活動,認真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思想教育活動。在全市組織開展“學習賀信精神,爭做四好少年”主題班隊會評選活動,積極組織參加“向國旗獻禮”網上紀念活動。積極參加全國城市文明程度指數測評工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17項指標無一扣分。“構建向真向善向美校園文化、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質”項目獲2012年度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創新創優成果一等獎,市教育局被省文明委表彰為“江蘇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集體”。
  15. 2.課堂改革和課題研究工作不斷加強。探索適應學校實際的教學模式,通過同課異構、“課改星光大舞台”等活動,推廣全市教學改革成果和先進課堂教學模式,全年共組織課堂教學研討活動60多次。大力推進校本教研方式創新,不斷提高校本教研水平,初步形成了較為系統的教研活動運行機制。積極推進網上教研活動,嘗試網上集體備課,效果良好,學科基地和名師工作室等教研模式運行更趨有效。全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從典型示範走向全面展開,評審推廣了一批優秀校本課程方案。完善課題網上管理平台,促進了課題的研究和管理,全市“十二五”規劃課題和省教研課題已全部開題,市級課題的開題率超過90%,4項課題入選省教育科學規劃精品課題,數量居全省前列。
  16. 3.“三進”活動和語言文字工作深入推進。召開“三進”理論研討會、常態化推進會,加強誦讀、書法師資培訓,繼續開展“三進”工作合格校、特色校、示範校創建,全面完成“三進”工作兩年階段目標。國家教育部簡報、省教育廳簡報和《人民教育》、《江蘇教育》均介紹、宣傳我市“三進”工作,國家教育部語用司領導在我市調研時,也對“三進”工作給予充分肯定。開展了中華經典誦讀比賽、規範漢字書寫大賽、首屆師生古詩文方言吟誦比賽、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經典誦讀優秀案例評選等活動,大力開展國語水平培訓和測試工作,有序推進全市語言文字規範化“城市創優、鄉鎮達標”工作,高質量完成《方言說泰州》宣傳片錄製工作,建成7所省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和5所省中華經典誦讀基地學校。
  17. 4.學校體藝衛工作得到深化。開展全市學校體育工作專項督導和校園體育活動一小時檢查,組織全市第二屆學生陽光體育節,建立健全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工作平台,完善泰州市學生體質健康監測機構和研究機構,開展首次全市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全面開展高中學生軍訓工作,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普遍開展國防專題教育活動。建立健全學校衛生工作體系,開展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活動,繼續開展健康促進學校創建活動,健康促進學校數較去年增加近60%。組織全市第四屆中學生藝術展演活動,舉辦全市中小學生個人才藝比賽。
  18. 三、堅持以人為本,隊伍建設取得新突破
  19. 1.師德建設繼續強化。結合行風評議工作,組織開展了師德師風承諾踐諾活動。正常組織開展師德年度考核,並將考核結果納入評優評先、績效考核和職稱評審之中,不斷放大師德考核的效用。舉行“身邊的感動”師德故事報告會,開展向全國第二屆師德楷模李吉林老師學習徵文活動和學陶師陶活動,舉辦教師職業幸福與骨幹教師專業成長論壇。嚴肅查處少數教師有償家教和師德失范行為。
  20. 2.師能提升活動紮實開展。利用國家和省校長教師遠程培訓平台,組織全市中國小(幼稚園)校長、國中英語教師、國中物理教師實驗操作、班主任、師德建設、幼稚園教師等網路培訓,培訓人數超過萬人。開展農村國小體育、美術、語文、數學等學科教師、中國小社團建設和義務教育學校校長集中專題培訓。組織全市各學科新課程培訓、通用技術技能培訓和高三語、數、英教師全員培訓。校長教師遠程培訓工作得到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的表彰。新評選42名特級教師後備人才,新增23名省特級教師,舉辦省特級教師後備人才高級研修班、“教師專業成長與教育教學質量提升”論壇活動。在職業學校繼續開展雙師型教師認定工作,全市雙師型教師比例上升近6個百分點。
  21. 3.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不斷深入。出台《泰州市幼稚園中國小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技術崗位內部各等級崗位聘用條件(試行)》。指導非義務教育學校認真制訂績效考核方案,順利完成義務教育學校年度績效考核工作。與市人社局聯合制定《泰州市中國小教師職稱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方案》、《泰州市中國小教師職稱制度改革試點工作人員過渡辦法》等規範性檔案,中國小職稱制度試點工作順利完成。
  22. 四、強化巨觀管理,統籌指導得到新加強
  23. 1.教育投入保障機制不斷完善。明確學前教育和普通高中公用經費指導標準,提高義務教育公用經費撥款標準,出台普通高中基本建設債務化解辦法。將“財政教育支出占一般預算支出比例”作為對縣級政府教育工作督導考核的重點內容,促進了教育投入政策的落實到位。市直教育附加費明顯增加。
  24. 2.學校安全工作常抓不懈。提請市政府成立泰州市接送學生車輛安全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各成員單位工作職責;開展全市校車運營情況的調研和督查,修訂完善規範和加強校車安全管理意見,提請市政府下發。開展全市校園及周邊安全隱患集中排查整治活動;推進食品衛生安全量化分級管理,強化300人以上學校食堂量化分級管理督查;開展消防安全教育示範學校創建活動,建成國家級消防安全教育示範校4所、省級消防安全教育示範校23所。進一步加強“三防”建設,每所學校均設立“校園110”或校園警務室。103所學校通過省、市平安校園驗收,全市所有學校均建成市平安校園。積極推進中國小校安工程,全市校安工程投入資金9.58億元,加固新建校舍65.08萬平方米,超額完成全年任務。
  25. 3.招生考試工作成為全省典型。高水平建成標準化考點,高質量更換廣播系統,高規格改造試卷保密室,代表全省接受教育部網上檢查。合理設定中考考點,穩步實施考試調整,進一步規範中考操作流程。合理劃定普通高中錄取控制線,嚴格執行“雙控”政策和“錄取、建學籍、公示”三同步政策,違規招生現象得到根除。學歷考試人數實現躍升,證書考試勢頭不減,自學考試規模大幅增長。
  26. 4.市直學校管理得到強化。進一步最佳化市直學校領導班子隊伍,繼續開展市直學校後備幹部到局機關掛職鍛鍊。深入推進“市直學校質量提升年”活動,認真組織開學工作檢查和存在問題的整改,積極開展教育教學專項視導,紮實推進教學精緻化管理,引領市直學校多元發展,加強學校文化建設。組織市直學校集體備課觀摩活動,正常開展市直學校“每周一校”教學指導活動。以市直學校為重點,繼續辦好“教師大學堂”。依照新標準,對市直3所學校進行素質教育督導。制定出台《泰州市市直學校績效考核工作指導意見(試行)》和《泰州市直中國小優秀教育人才教科研資助辦法(試行)》,首次實施直屬事業單位崗位設定。市直學校國有資產管理進一步規範,後續跟蹤審計力度進一步加強,基本建設項目開展順利。
  27. 五、致力教育惠民,政風行風建樹新形象
  28. 1.學生資助工作走在全省前列。關愛留守兒童、孤兒、貧困生等特殊群體學生工作實現常態化。出台《泰州市市直學校學生資助工作管理辦法》,出台《泰州市區經濟困難家庭入園幼兒資助辦法》,全市實現了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學生資助工作全覆蓋,全年共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7.89萬人,資助金額達到1.1億元,學生資助工作綜合積分名列13個省轄市之首。完善殘疾人教育體系,全面實現從學前到國中十二年免費教育,泰州市特校開設學前教育和職業高中教育,實施了免費的十五年一貫制教育。改善特殊教育學校辦學設施,全面完成了泰州市特殊教育中心聾人高中部建設任務。
  29. 2.政風行風建設不斷推進。市教育局機關全面落實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跟蹤督查制,全面推行績效管理,年初確定的重點工作高質量完成。普通高中改制學校清理規範工作做到“一步到位、公辦為主、高效快捷”,在全省率先完成,得到省教育廳的通報表彰。組織高考志願填報諮詢會,為考生免費提供與高校面對面諮詢的機會。開展名師助學進社區、黨員義工服務進社區、教育政策諮詢進社區、高中考服務進社區等活動800多場次,“教育服務進社區”成為泰州教育為民服務新品牌。全市職業學校繼續開展“三訪三送”活動,全年共走訪學生3785人,與991名學生結成幫扶對子,走訪1285個家庭和141家企業,極大地改善了師生、家校和校企關係。“教育為民熱線”的接電、接訪和辦理、督辦工作步入常態。認真做好民眾來信、來訪工作,先後受理來信及批示交辦件172件、民眾來訪32批345餘人次,辦理書記信箱9件、市長信箱230件、“12345”政府服務熱線46件、教育為民熱線1480件,按時辦結回復率均達100%。改進建議和提案辦理方式,高質量完成65件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議提案辦理任務,見面率、滿意率均達100%,辦成率位居市級機關前列。繼續開展“四無”學校創建,全市所有中國小基本達到“四無”學校創建要求。深入開展中國小幼稚園行風民主評議,公開行風承諾,在自查自糾的基礎上,召開民眾座談會548場,走訪人大代表、政協委員1227名,走訪學生家庭13755個,設立意見箱434個,電子信箱402個,徵集社會各界意見建議3216條,對社會各界提出的意見,認真分析,及時整改。在全市11個公共服務行業中,教育系統政風行風民主評議名列第二,綜合滿意度名列第三。
  30. 3.教育宣傳工作主動有效。健全市教育局新聞媒體需求申報機制、記者通在線上制、新聞發布機制及媒體合作機制,形成成熟的約訪、採訪、審稿、發布、反饋、存檔流程。精心策劃陽光招生、慶祝教師節、推進教育轉型升級等系列活動。教育信息報送工作繼續處於全省首位,《泰州教育》成功改版,《泰州教育》網站、部落格順利開通,市教育局記者站被江蘇省教育電視台表彰為“2011-2012年度優秀記者站”,泰州教育網被評為“江蘇省十佳教育網站”,市教育局被省教育廳表彰為全省教育宣傳工作先進單位。進一步加強教育網路輿情的關注和回應,健全輿情處理協調機制,回應網上熱點教育問題178件,回復率、辦結率均為10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