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尼亞危機

波士尼亞危機

波士尼亞危機是1908年在巴爾幹半島發生的一次危機。當時奧匈帝國吞併了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阻礙了塞爾維亞在該地的擴張,塞爾維亞對此感到非常不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波士尼亞危機
  • 外文名:Bosnian crisis
概述,起因,經過,影響,波士尼亞,歷史,獨立後,

概述

波士尼亞危機 Bosnian crisis
1908年,由於奧匈帝國吞併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而引起的一次國際衝突。它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德、奧、俄等帝國主義爭奪巴爾幹地區的尖銳矛盾。 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兩省居民大部分是塞爾維亞人和克羅地亞人。1878年《柏林條約》規定:這兩省由奧匈帝國代管,但名義上仍屬奧斯曼帝國。20世紀初,巴爾幹民族解放運動高漲。奧匈帝國企圖吞併這兩省,作為向巴爾幹半島擴張的基地。1908年,已經淪為歐洲資本主義列強的、正陷於半殖民地的奧斯曼帝國境內爆發青年土耳其黨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獨裁統治。奧斯曼帝國國內局勢的動盪,促使奧匈帝國乘機拉攏俄國共同瓜分奧斯曼帝國在巴爾幹半島西北部地區的屬地。俄國也想乘機修改黑海海峽制度,以便推行它的南下政策。1908年9月15日,奧國外交大臣A.L.von埃倫塔爾與俄國外交大臣A.П.伊茲沃利斯基在布赫勞城舉行會談,雙方達成秘密協定。俄國同意奧匈帝國兼併波、黑兩省,奧匈帝國則支持俄國召開國際會議修改《柏林條約》,同意黑海海峽向俄國軍艦開放。會後,伊茲沃利斯基前往歐洲各國遊說,爭取英、法等國對俄國計畫的支持。正當伊茲沃利斯基在法國談判時,10月 7日,奧匈帝國正式宣布將波、黑兩省併入自己的版圖。俄國因自己的目的還未達到,便向奧匈帝國提出抗議,並要求召開國際會議解決爭端。 奧匈帝國的兼併行徑激起了南部斯拉夫人的憤慨。波、黑兩省人民也反對奧匈帝國的統治和奴役,強烈要求與塞爾維亞合併。塞爾維亞政府向奧匈帝國提出抗議,並開始軍事動員,同時向俄國求援。奧匈帝國依仗德國的支持,拒絕召開國際會議,並在奧、塞邊境集結軍隊,進行威脅。1909年2月,親德的奧斯曼帝國青年土耳其黨政府在德國的支持下,與奧匈帝國簽訂了協定,以250萬英鎊的代價放棄了波、黑兩省名義上的宗主權,這使德國和奧匈帝國的對俄態度更趨強硬。3月,德國向俄國發出威脅性照會:要求俄國促使塞爾維亞承認奧匈帝國兼併兩省的既成事實;如俄國繼續支持塞爾維亞,德、奧將對俄作戰。俄國被迫讓步,並對塞爾維亞施加壓力,強迫其放棄反奧戰爭的動員和停止一切反奧行動。3月31日塞政府被迫聲明取消抗議,一場幾乎導致戰爭的危機趨於平息。波士尼亞危機使沙俄與德、奧以及塞、奧的矛盾進一步加深,它加劇了協約國和同盟國在巴爾幹的爭奪,使巴爾幹成為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火藥庫。
波士尼亞危機波士尼亞危機

起因

十九世紀時,昔日強大的奧斯曼帝國己無法回復以前強盛的局面,被喻作“西亞病夫”,一群年青土耳其軍官以“團結進步委員會”的名義組織起來,提倡土耳其式的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被時人稱為青年土耳其黨人;在1908年駐巴爾幹南部地區的馬其頓奧斯曼帝國軍隊兵變,要求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立即推行資產階級性質的憲政及改革,最終蘇丹被迫下台,使土耳其局勢出現不穩,其時巴爾幹各國早已希望乘奧斯曼帝國衰落來瓜分其在巴爾幹半島剩餘的屬地。
波士尼亞危機波士尼亞危機

經過

鑒於局勢危急,奧匈帝國俄羅斯帝國達成協定,希望透過召開會議商討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二省前途所屬的問題,俄國允許奧匈由管理此二省改為統治,而奧匈則協助俄國修改柏林條約,雖然兩國皆彼此作出妥協,但都希望先下手為強,最終奧匈單方面採取吞併行動,卻將與俄國的協定廢棄。
波士尼亞危機波士尼亞危機

影響

塞爾維亞一直都希望可取得波、黑二省作出海口以直接輸出農產品,但奧匈的單方面行動卻令塞國夢碎,故此塞爾維亞視吞併一事為屈辱,但俄國因為日俄戰爭後元氣未復而未有實質支持,塞爾維亞亦唯有接受此一行動;不過此事件已種下兩次巴爾幹半島戰爭的禍根,塞爾維亞西進之路已封,唯有一心南下,寄望取得仍是土耳其領土的阿爾巴尼亞才可突破;而奧匈帝國公然吞併奧斯曼帝國在巴爾幹地區名義上的屬地,亦促成日後各國組成巴爾幹同盟,掠奪土耳其在東南歐地區的剩餘的屬地。德國自第一次摩洛哥危機後,他國皆與之敵對,使德國甚重視與奧匈的同盟,而這次巴爾幹的衝突更使這種親密關係表露無遺,反過來對俄塞構成明顯威脅。至於俄塞,雖未能以強硬行動作回應,但亦因此加強彼此的聯繫,以對抗德奧同盟。美國在波士尼亞危機中奉行偏袒奧斯曼帝國,對塞爾維亞—希臘—俄國“希臘正教軸心”不利的政策。與此同時,美國官方和“學術界”不斷放出支持土耳其擴大對高加索和中亞以至新疆各突厥族“影響”,成為“區域領袖”的風聲。如此種種,包括“伊朗與前蘇聯中亞回教國家結盟”。

波士尼亞

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簡稱波赫)是巴爾幹半島西部的一個多山國家。其為組成前南斯拉夫的六個聯邦單位之一,首都為塞拉耶佛。此國是在1990年代期間,南斯拉夫戰爭時獨立,並且根據戴頓協定,她是國際社會的受保護地區,由歐洲議會所選出的高級代表所管理。該國在行政及管理上被分成兩個實體,其一是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聯邦(中文又稱穆克聯邦),另一是塞族共和國。波士尼亞和赫塞哥維那本身是歷史學上的兩個地理區域,其在今日無政治上的實體可言。

歷史

波赫自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早期居民為伊利里亞人。該地於公元前168年由羅馬帝國占領。455年時東哥特人將該地區占領,6世紀時東哥特人被東羅馬帝國擊敗,現波赫南部地區一度成為東羅馬帝國的一部分。 阿瓦爾人於6世紀和7世紀時開始入侵,克羅地亞人和塞爾維亞人也相繼進入巴爾幹半島。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內,波士尼亞以及黑塞哥維納地區多次分屬周圍的各個國家。1377年時TvrtkoKotromanić(特弗爾特科·科特羅曼尼奇?)建立了一個獨立的波士尼亞王國,但1463年時奧斯曼帝國入侵,波士尼亞被兼併。
在奧斯曼帝國統治下,許多波士尼亞人由基督教改信伊斯蘭教,漸漸形成了波士尼亞穆斯林民族。1878年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納成為了奧匈帝國的領地,1914年奧匈帝國皇子弗郎茨·費笛南在塞拉耶佛被塞族民族主義者所刺殺(參見塞拉耶佛事件),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戰後波赫成為塞爾維亞克羅地亞和斯洛維尼亞王國的一部分,該王國後來更名為南斯拉夫。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波赫成為軸心國傀儡國克羅地亞獨立國的一部分,戰後又重歸狄托領導下的南斯拉夫。此時波赫正式確認為南斯拉夫的一個加盟共和國,其邊界採用的是奧斯曼帝國時期的邊界,和實際民族分布頗有出入。

獨立後

1991年10月波赫宣布擁有主權,1992年2月舉行全民投票以尋求獨立。波赫塞族人隨即在塞爾維亞的支持下以武力方式尋求加入塞爾維亞,內戰爆發。1994年3月波族人(穆族人)和克族人同意共組聯邦,共同對抗塞族人。1995年11月21日各方簽署代頓和平協定,結束內戰,並把波赫分為穆克聯邦以及塞族共和國兩個實體。波赫內戰中共有二十萬人死亡,超過二百萬人流離失所。戰爭結束後,北約在波赫繼續駐紮維和部隊,2004年底由歐盟所取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