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土耳其黨

青年土耳其黨

又稱“統一進步黨”或“統一與進步委員會”。1894年成立於伊斯坦堡。最初領導人是阿麥德·李薩。1889年5月,在首都四名醫科學校的學生,建立了一個反專制統治的團體,取名奧斯曼同盟,後改名為同盟進步委員會,歐洲人稱它為"青年土耳其黨"。很快,許多青年學生、軍官、知識分子和國外流亡者參加了該黨。它代表資產階級和自由派地主的利益,主張保持奧斯曼帝國的領土完整,反對專制制度,要求恢復1876年憲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年土耳其黨
  • 又稱:統一進步黨
  • 成立時間:1894年
  • 成立地點:伊斯坦堡
  • 代表人物:阿麥德·李薩,伊斯麥爾·恩維爾
簡介,解散,

簡介

奧斯曼帝國境內的各族人民並沒有被屠殺、迫害所嚇倒。馬其頓農民組織游擊隊,在山區展開了爭取土地和民族自由的鬥爭。1889年5月,在首都四名醫科學校的學生,建立了一個反專制統治的團體,取名奧斯曼同盟,後改名為同盟進步委員會,歐洲人稱它為"青年土耳其黨"。很快,許多青年學生、軍官、知識分子和國外流亡者參加了該黨。它代表資產階級和自由派地主的利益,主張保持奧斯曼帝國的領土完整,反對專制制度,要求恢復1876年憲法。
1889年青年土耳其黨人艾哈邁德·里扎(1859~1930年)獲準到巴黎參加巴黎博覽會。他一到巴黎就成了在國外的青年土耳其黨的領袖。里扎曾留學法國,任布爾薩教育局局長。他在1895年創辦《協商》半月刊,宣傳青年土耳其黨的政治綱領,並秘密運往國內。
青年土耳其黨的宣傳標語青年土耳其黨的宣傳標語
1897年發動軍事政變的密謀,因事機泄漏而失敗。青年土耳其黨在首都的組織被破壞,許多人被捕,13人被判處死刑,68人被流放。這次事變使依靠上層政變來實現其政治主張的策略遭到了挫折。在國外的組織也分裂了。以薩巴赫丁為首的一派人,反對里扎的政治主張。1902年由薩巴赫丁主持,在巴黎召開了青年土耳其黨大會,大會討論了兩個重要問題:一是"僅靠宣傳和出版不能完成革命,因此有必要設法使軍隊也能參加革命運動";二是關於列強的干涉問題,大會在這個問題上公開分裂了。以薩巴赫丁為首的多數派希望得到歐洲列強的干涉,以此作為在奧斯曼帝國實行有效改革的保證。以里扎為首的少數派,堅決反對外國干涉,他們發表聲明說:"所有外國都是以它們本身的利益為其行動指南的,而這種利益又不總是符合我國利益的"。會後,薩巴赫丁建立了一個新組織,名叫"個人主動與地方分權聯盟"。
國內外高漲的革命形勢,使青年土耳其黨受到了鼓舞。他們把中央委員會從巴黎遷往馬其頓的重鎮薩洛尼卡,並在軍隊中成立革命組織。1906年由穆斯塔法·基馬爾等人,在大馬士革成立了"祖國與自由協會",並在駐雅法耶路撒冷的第五軍團的軍官中成立了支部。同年9月,駐薩洛尼卡的第三軍團也建立了革命組織。
為了加強各派政治力量的團結,1907年青年土耳其黨的兩派和馬其頓亞美尼亞阿拉伯各民族主義組織在巴黎舉行代表大會,制定了共同綱領。其主要內容是:廢黜素丹哈米德二世,恢復1876年憲法,保持奧斯曼帝國的完整,各民族不分宗教信仰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實現這些要求的方法是拒絕納稅,鼓動軍隊發動武裝起義。
1908年該黨控制了馬其頓地區的部分軍隊。1909年初領導和發動土耳其資產階級革命。4月該黨執掌政權,隨後推行大“奧斯曼主義”,鎮壓帝國境內民族解放運動,對外奉行親德政策。
從1909年到1911年,青年土耳其黨一直控制奧斯曼帝國政權。期間兩次被反對黨以專制違憲的名義倒閣。1913年6月,總理大臣馬哈茂德.謝夫凱特被暗殺後,土耳其建立了以陸軍大臣恩維爾,內務大臣塔拉特和海軍大臣傑馬爾“三雄”組成的軍事獨裁政府。
陸軍大臣伊斯麥爾·恩維爾帕夏陸軍大臣伊斯麥爾·恩維爾帕夏

解散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加入德奧同盟國集團作戰,戰敗後於1918年10月簽訂喪權辱國的《摩得洛司停戰協定》。1918年11月4日,統一進步黨舉行非常大會,宣布自行解散。1922年一度開展活動,1926牢因參與顛覆凱末爾政權的陰謀而被強行解散。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