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水流霞

沽水流霞

沽水流霞,為海河風景線,始於三岔口,止於大光明橋,橫穿繁華的天津市區。海河為天津市風景軸線,流經全市,全長74公里,從市中心蜿蜒流過,是引人注目的風景遊覽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沽水流霞
  • 地理位置:始於三岔口,止於大光明橋
  • 門票價格:0元
  • 長度:74公里
基本簡介,海河公園,青年園,草花園,其他園,植物園,望海樓教堂,天津站,構造規模,設施特色,歷史沿革,

基本簡介

沽水流霞,為海河風景線,始於三岔口,止於大光明橋,橫穿繁華的天津市區。海河為天津市風景軸線,流經全市,全長74公里,從市中心蜿蜒流過,是引人注目的風景遊覽線。在天津,有“七十二沽”之說,“七十二沽”名聲大的是從西北的丁字沽、西沽起,繼之是城東北的小直沽,東、西泥沽等,直到海河入海處的大沽。海河被稱作“沽水”。於是,“沽水流霞”就這樣傳開了。

海河公園

海河兩岸的碧帶般公園--海河公園,是天津人民散步、遊玩、休憩的地方之一。在三岔口緊靠獅子林橋的水面上,有兩組銅質塑像,這是海河公園的起點。其中,一組塑像是兩條蛟龍,龍首中間有一枚彩色圓珠,構成一幅“二龍戲珠”;一組塑像是哪吒,腳踏風火輪,手持降魔圈,身騎一條蛟龍。

青年園

園內有一座銀灰色的雙面同步電子石英鐘,這是設計者在有意啟迪青年們珍惜“黃金時代”的寶貴光陰。花叢中矗立著一座名為"青春"的群雕。園內中心處有一座花崗岩石碑,鐫刻著鄧穎超親筆題寫的大字--“青年園”。

草花園

與青年園毗鄰的是草花園。花草叢中一座名“海河兒女”的雕塑,塑造了一位漁家女站立在海河波濤之中,右手高攀一隻振翅欲飛的海鷗。這裡有人造疊水瀑布--涌春泉。它占地800多平方米。

其他園

草花園以東依次是春花園、夏花園,月季園、秋景園,分別栽植了各季盛開的花木和四季常青的松柏。春花園以泡桐、洋槐、西府海棠、連翹、碧桃、榆葉梅等為主體植物。夏花園有合歡、欒樹、紫薇、木槿、珍珠梅等花木。月季園的布局錯落有致的花壇,種滿了天津市市花--月季。秋景園採用自然式手法布置,有銀杏、杜黎、金銀木、杞等。在夏花園內占據顯赫位置的一組山石。這山石是從天津薊縣老虎頂採集來的震旦亞紀晚前寒武紀疊層石,距今已有漫漫的10億年。李先念同志書寫的“人民城市人民建”大字,鐫刻在這塊石頭上。
沽水流霞沽水流霞

植物園

從秋景園到海河對岸向西折回,便是植物造型園。這裡有疊水台、海波亭、兒童樂園、天鵝雕塑以及用五色草編紮成的海獅戲球、白熊憨立、飛魚展翅、海馬望月、海豚鑽圈等植物立體造型。
向西行到四緯路和六經路交口處,有大型浮雕彩燈水景--“百龍戲水”。它地處海河風景線中段,主段是一座長107米、寬4米的白色大理石浮雕,鐫刻著近百條神態各異白龍,構成4個“游龍戲水”畫面。兩側的漢白玉石上,一邊刻著“百龍戲水,時泰景和”,一邊刻著“津門龍影,萬象更新。”浮雕的前面,裝有造霧噴頭和300盞水下彩燈。

望海樓教堂

坐落在三岔口一帶海河北岸的望海樓教堂,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天津教案”遺址。這裡原有一座望海樓,建於清代康熙年間,曾是清代皇帝出巡到天津時遊玩的地方。這一帶車船交匯,商販雲集,是水陸交通的要道。望海樓的旁邊,還有崇禧觀、望海寺等廟宇。
清末自從天津條約開放傳教以來,傳教士開始在各地進行教傳工作,但由於基督教與中國傳統文化價值差異很大,因此傳教士、教民(即中國的基督徒,因當時教民享有治外法權,不受中國法律制裁,也導致混入不少地方上不法的無賴地痞)常與民眾產生各種誤會和衝突,各種反教揭帖、檄文流傳,民眾信以為真,導致群情激昂,聚眾問罪。有時形成大規模的抗爭衝突,亦即教案。
當時外國傳教士常以辦理慈善活動的方式來吸引中國人入教,而育嬰堂是傳教士經常舉辦的慈善機構,用以收容大批無家可歸的孤兒。
1862年,法國天主教神父衛儒梅通過法國駐津領事與三口通商大臣崇厚交涉,獲得天津三岔河口北岸望海樓(1773年天津鹽商集資修建的3層樓閣,有房152間,天津著名建築,又稱海河或河樓,當時已經荒廢)舊址及其西側崇禧觀15畝土地。但最初幾年只能隱蔽在東門附近的深宅大院中,開辦仁慈堂養病院。1866年,法國神父謝福音(1820―1870)到津傳教,於1869年5月16日拆毀瞭望海樓和崇禧觀舊址,年底建成天津第一座天主教堂———勝利之後堂(聖母得勝堂),俗稱望海樓天主堂。法國駐天津領事館則搬進了東面的望海樓行宮遺址。
1870年4、5月間,天津發生多起兒童失蹤綁架的事件。6月初,天氣炎熱,疫病流行,育嬰堂中有三、四十名孤兒患病而死。於是民間開始傳言懷疑外國修女以育嬰堂為晃子,實則綁架殺死孩童作為藥材之用。6月20日,一名被居民扭送官府的匪徒武蘭珍口供中又牽連到教民王三及教堂。於是民情激憤,士紳集會,書院停課,反洋教情緒高漲。
6月21日清晨,天津知縣劉傑帶人犯武蘭珍去望海樓天主堂對質,發現該堂並無王三其人,也沒有武蘭珍所供的席棚柵欄,「遍傳堂中之人,該犯並不認識,無從指證」。謝福音神父也已經與崇厚協商育嬰堂善後處理辦法。但當時已經有數千民眾包圍了教堂,教堂人員與圍觀的人群口角起來,引起拋磚互毆。法國駐天津領事豐大業(Henry Fontanier,1830-1870)要求總督崇厚派兵鎮壓,沒有得到滿意的結果,在前往教堂的路上,與知縣劉傑相理論,怒而開槍,不幸打死了知縣的僕人,民眾激憤之下先殺死了豐大業及其秘書西門,之後又殺死了10名修女、2名神父、另外2名法國領事館人員、2名法國僑民、3名俄國僑民和30多名中國信徒,焚毀了法國領事館、望海樓天主堂、仁慈堂以及當地英美傳教士開辦的4座基督教堂。破壞行動持續了3小時。
6月24日,外國軍艦來到天津,七國公使向總理衙門抗議,而以法國為首。法國方面最初要求處死中國負責的官員,清朝方面派出直隸總督曾國藩來調查並與法國方面交涉,當時朝廷中的官員多數認為不要對其退讓,不惜一戰,情勢緊張。
曾國藩考量當時局勢,不願與法國開戰,首先對英國、美國、俄國作出賠賞以使最後能單獨與法國交涉。隨後經他調查之後,"確認"育嬰堂並無誘拐傷害孩童之事,於是在法國的要求下,商議決定最後處死為首殺人的18人(馬宏亮、崔福生、馮瘸子等,行刑之日是10月19日),充軍流放25人,並將天津知府張光藻、知縣劉傑被革職充軍發配到黑龍江,賠償外國人的損失46萬兩銀,並由崇厚派使團至法國道歉。而法國因隨後發生了普法戰爭,無力注意東方事務,因此接受了這個條件。
1897年,望海樓天主堂在空置了20多年之後被重建起來,1900年又在庚子之亂中第二次被燒毀。1903年用庚子賠款第二次重建。

天津站

天津站位於海河風景線的中心。天津站原為“老龍頭火車站”,始建於1888年,是全國最老的車站之一,但站舍簡陋,設施落後。於1987年4月,天津新客站開始建設,1988年10月建成,鄧小平同志親自題寫了站名。

構造規模

天津站主站房高23.75米,上面的圓形塔樓高70米,外部用花崗岩蘑菇石和剁斧石裝修,呈現銀灰色。從空中鳥瞰,它形成一個144度夾角,與海河的走向基本平行。圓形塔樓的頂部,是一座6米見方的石英鐘--這是目前全國鐵路車站最大的石英鐘。

設施特色

主站房的中央圓廳,直徑40米,高21米,中部是由10根石柱圍合而成的高大空間。中央圓廳的頂部,是一幅目前國內最大的穹頂油畫--《精衛填海》,由著名油畫家秦征等人創作。
此外,還有朱子平和李家旭創作、王之江監製的鑲嵌在南出站口的浮雕壁畫《盤古開天》,曹德北創作的裝飾在飲席候車廳的壁畫《玉蘭花鳥》,李長有創作的裝飾在基本站台候車廳的壁畫《津東第一關》、黃國忠創作的裝飾在餐廳的壁畫《陽光·生命》,黃宗瑞、楊明、李志國創作的裝飾在餐廳的大型壁畫《海之曲》。另外還有書畫家王學仲、孫其峰、肖朗、溥佐、趙松濤、孫克綱、王頌余、慕凌飛等創作的一批書畫珍品。

歷史沿革

天津站前身“老龍頭火車站”是當年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的紀念地。1900年6月15日晚,八國聯軍的1700多名沙俄侵略軍攻占了“老龍頭火車站”,於是義和發卻了一場攻打“老龍頭火車站”的激烈戰鬥。天津義和團發動了呂祖堂壇口的首領曹福田,擔任這次戰鬥的指揮者。6月18日,曹福田率領數千名團民,協同部分清軍,合力攻打火車站,雙方激戰10多個小時。侵戰略軍支撐不住,假裝投降“皆高掛白旗,以示不戰”。曹福田識破這是緩兵陰謀,繼續同敵人展開搏殺,殲敵500多名。後來,義和團幾度占領火車站,又幾度退出,一直到天津城陷落之前,戰鬥始終沒有停止。一位西方記者評論“老龍頭火車站”戰鬥時說:“華人此次甚勇敢,為從來所未見,向尚不信其有此耐戰之心,目下觀之,彼等之勇猛及耐心之處。較被圍西人之心更勝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