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窪遺址

河窪遺址

河窪遺址位於葛石鎮河窪村北的台階地上,屬商周遺址。南北狹長,面積約1.5萬平方米。建國前後,曾出土銅、陶器。1975年出土青銅鼎、爵、觚各一件,並有灰土、朽骨痕跡。後又出土西周銅戈兩件,陶鬲、陶罐各一件。遺址北部暴露出紅燒土和較豐富的夾沙黃褐陶片。該遺址出土的銅器製作莊重。鼎為柱足、立耳,腹飾饕餮紋。爵為深腹環底,腹飾連珠紋、雲雷紋,觚飾饕餮紋,戈刃部較直,系二穿式。還有新石器時代至漢代遺址94處,其中較重要的有50處。河窪遺址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窪遺址
  • 地址葛石鎮河窪村北的台階地上
  • 面積:1.5萬平方米
  • 南北:狹長
河窪遺址,位於寧陽縣城東北13公里葛石鎮河窪村北的台地上。其東有告山,北有馬山,屬商周時代的文化遺址。1978年文物普查中發現;1979年12月9日,寧陽縣革命委員會公布為第一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12月泰安市政府公布為第三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其遺址南北長200米,寬80米,現存面積1.6公頃。台地高出地表約2~8米,呈北高南低的地勢。從遺址的斷面觀察,地表以下為淤積而成的沙層和沙土層,1.5米以下局部有灰土和紅燒土,遺址北部暴露有紅燒土塊和較豐富的夾砂黃褐色陶片,南部靠近村落處曾出土完整的陶罐、銅器。1975年春,這裡曾出土過青銅鼎、青銅爵、青銅觚各1件,並有不少灰土、朽骨痕跡,後又出土西周銅戈2件,陶鬲、陶罐各1件。根據陶片、紅燒土散布的範圍和出土青銅器跡像判斷,遺址北部應為居住區,南部為墓葬區。
該遺址出土的青銅器,製作精細、器形莊重。青銅鼎通高19厘米、口徑17厘米,為柱足、立耳,腹飾饕餮紋;青銅爵高19.7厘米、腹深8.8厘米,為深腹環底,腹飾連珠紋、雲雷紋,鋬飾獸頭,鋬內腹上飾一族徽“酉”字;青銅觚口徑13.7厘米、足徑8.2厘米,通體飾饕餮紋;銅戈長26厘米,窄圍,刃部較直,系二穿式。還有一件陶鬲,高15.6厘米、口徑15厘米。這些出土文物均具有商代後期和西周初期器物的特點。
河窪遺址內經常出土典型的商代後期和西周早期的青銅器,遺址周圍還有類似“十八下代”等村名,這可能與商周遺址有一定關係。該遺址的發現,為研究和探討商周時期寧陽的歷史提供了重要的資料依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