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君山風景區

河南老君山風景區

河南老君山風景區,是以河南省老君山為核心區域的省級風景名勝區,景區面積26平方公里,大小景點一百餘個,老君山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城南3公里處,是秦嶺余脈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海拔2200米,原名景室山。後因西周朝\"守藏室史\"李耳到此歸隱修煉,並被道教尊為太上老君而被唐太宗易名為\"老君山\",沿襲至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南老君山風景區
  • 景區面積:26平方公里
  • 海拔:2200米
  • 原名:景室山
概況,文化地理,氣候氣溫,主要景點,老子文化苑,老君山道教文化區,追夢谷生態觀光區,

概況

老君山同時是三江併流風景名勝區的主體部分之一,是雲嶺主脈在麗江、劍川、蘭坪、維西等縣區內的總稱。老君山連綿盤亘數百里,層層疊疊,時起時伏,主峰海拔4240米,被歷代史家稱為“滇省眾山之祖”,因傳說太上老君曾在此煉丹而得名。景區內綠樹成蔭,龍潭連成珠串,奇花異草叢生,每年春夏交替時節,山花燦漫,成片的杜鵑林,艷如紅霞。冬季樹掛銀花,一派冰雪世界,四周可遙望層巒疊嶂的玉龍雪山及其他山嶺,讓人動情不已。
1997年由國務院批准建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現為國家4A景區。老君山歷代香火旺盛,被尊為道教聖地,天下名山。老君山原貌保存良好,它記錄著十九億年來華北古陸塊南緣裂解、離散、增生、聚合、碰撞、造山等構造演化過程,被稱為地質公園,具極高科學研究價值。

文化地理

老君山地處橫斷山脈南段,雲嶺中支,呈半月牙形,由岩漿岩和三迭系砂頁岩等構成侵蝕山地,主峰4247.2米,其餘山峰連綿盤亘,氣勢磅礴,森林覆蓋率達70%以上,另有20%左右的高山草場、草甸
景區處於玉龍雪山、叄江併流、蒼山洱海三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結合部,是玉龍雪山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景區內有豐富的高山植被。景區主要由老君山九十九龍潭、金絲廠、玉湖、黎明美樂丹霞地貌、新主天然高山植物園等片區(景點)構成,總面積715平方公里,是正在規劃開發中的生態旅遊勝地。它與玉龍雪山遙相呼應,形成麗江旅遊資源的東西兩翼。
在老君山主脊線北東側海拔3800米以上的山地坳里,有湖泊、沼澤數十個,沿溪流成串分布,被稱為"九十九龍潭"。潭水來自春天的融雪和夏季的降雨,清澈冰冷,水質優良。湖水溢出後,匯成小溪,形成瀑布,集為小河,穿越原始森林,最終奔向金沙江瀾滄江。這些冰蝕湖泊,形狀各異,湖水幽深九十九龍潭神秘,在陽光和花木的映照下呈現出藍、橙、黃、綠的絢麗色彩。其中最大的黃龍潭,深不可測,潭中有棵紅珊瑚樹露出水面,不時泛起紅波。

氣候氣溫

老君山位於熱帶與溫帶氣候的交替地帶上,群山連綿,以險見長,草木蔥鬱,松柏薈萃,四季常青,匯集著秦嶺所有動植物種類,又居於五嶽之一的華山之陽。處於陝西關中陝南交通要道:待建的洛(南)--潼(關)二級公路的進山關隘上,歷史上的巡檢鎮是陝南進出關中的商貿重鎮和軍事重鎮,設定巡檢司管轄,至今在潼峪嶺上的驛道和遍布的驛站記錄著昔日的繁榮。隴海鐵路開通後,一直是重要的商貿集散地。但在計畫經濟時期,為了防止這裡豐富的林木資源外流,人為地限制道路建設,加上地理阻隔,使老君山周邊地區成為一個死角。到了20世紀末,隨著旅遊興省戰略的實施,時任洛南縣旅遊服務中心經理的費宏偉同志發現了這一塊能做大生態旅遊產業的聖土,造就了老君山旅遊開發的實施意向和基本構想,並逐步形成開發方案,又到陝西省商標管理部門辦理了商標註冊登記手續,至此“老君山”旅遊品牌也就應運而生。

主要景點

老子文化苑

老子文化苑是2008年9月23日動工,規劃用地南北長450米,東西寬220米,總面積10萬平方米,歷經一年零八個月,總投資9000萬元,2010年5月16日正式開園迎賓。老子文化苑是傳承和弘揚老子思想的聖地,採用漢代建築風格,主題思想是“大道行天下,和諧興中華”。沿中軸線,從闕門向上依次由12項建築,始終縕含著“道行天下,德潤古今、尊道貴德、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理念。
老子文化苑的主要景點有崇玄館,三重太極合和廣場,老子銅聖像等構成。老子銅像呈立站式,像高38米,通高59米,錫青銅鑄造,重達360噸,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露天大型老子銅像。該銅像整體法身造型氣勢磅礴,堅毅沉著,厚重靈動,老成而無為傲氣,謙躬而不失威嚴,穩健而又有飄然出塵,仙風道骨之感。
河南老君山是老子歸隱之地,鑄造巨型老子銅像,傳承了中國幾千年的華夏文明,使每位到老君山的人都能時時被喚醒塵封中的記憶,領悟老子博大精深的哲理玄奧和道行天下之法則,感受老君山的生態自然之美和深邃的道家文化內涵。並為人們提供了瞻仰、祭拜的紀念載體,積極回響了溫家寶總理提出的振興民族文化產業,更為老君山打造河南文化產業集群打下了堅實基礎。老君山人將始終不渝地堅守“大道行天下,和諧興中華”的理念,弘揚老子精神,傳統道法文明,將老子文化打造成為世界文化聖地旅遊名牌。
老子像相配套的還有老子生平故事牆,包括聖哲降生、孔子問禮、紫氣東來、函谷著經、歸隱景室等傳說兩千多年的生動故事,以教育人們學道、傳德、讀經。

老君山道教文化區

靈官殿 靈官殿是道教監壇護法神王靈官之所。原殿始建於唐貞觀年間,因年代久遠而頹廢,靈官殿是在唐代舊址上復建的,占地3750平方米,於2010年元月3日開光。其主題建築採用中國古建遞進式三進院,建築風格為明清古建築。
靈官殿
中靈索道
中靈索道因上站至中天門,下站位於靈官殿東側而得名“中靈”,2009年公司投資1.2億從奧地利引進目前世界上最先進,速度最快的多貝瑪亞索道,於2010年正式投入運營。單線全長2713.5米,14個支架,35個吊箱,每個吊箱可以同時乘坐8位遊客,最高時速6米/秒,上山需要8—10分鐘。
淋醋殿 關於淋醋殿有一則民間故事流傳至今。說的是有一年瘟疫流行,山下的村莊死了不少人,有一個姓林的老太太,和她的兒子兩人相依為命,然而瘟疫流行,她的兒子未能倖免,臥床不起,病情沉重。因為那個時代缺醫少藥,老太太只好上山求太上老君,到了老君廟,老太太就燒香磕頭並許下心愿。待祈禱完畢,出得廟門行至一石頭旁,老太太便坐下歇腳,沒想到由於老太太年歲已大,加上上山勞累,坐下沒一會便睡著了,夢見一個鬚髮皆白得老漢給他說:“下面的山腰有一眼泉水,接回去用小米做醋,喝了可以救你兒性命,快下山去吧!”老太太醒來,知道是老君應驗指點迷津,於是急忙下山接了泉水回到家裡做醋,讓其兒服之果然奏效。一傳十,十傳百,附近得病的老百姓都來向林老太太求醋治病,林老太太母子為了救助大家,於是就搬到半山腰泉水處,開了個林家醋店。林老太太死後,鄉鄰為了感激她救命之恩,在這裡蓋了這座廟,取名淋醋殿。
淋醋殿
捨身崖 捨身崖是自然風光景點。民間傳說古時山下有一個叫春女的孝媳,公公、婆母身染重疾,久治不愈,聽說老君靈驗,便登山拜老君求醫。在向老君祈禱的過程中,孝媳許願說只要雙親病癒,願捨去自己的性命來報答神靈。果然,當返回家中時,公公、婆母都已康復,且已下地幹活。於是春女還願來到山上,毫不猶豫的從此處跳下深淵。石老漢夫婦見天黑了媳婦還沒有回來,便打聽,後來有人說見到她上山了,於是夫婦兩人就請了十幾個小伙上山尋找,在捨身崖的下邊山谷里找到了媳婦的屍體,用木匣往回抬,越抬越沉,好不容易抬到石家門口,卻看見春女容光煥發,端著熱茶從屋裡走出來,嚇得小伙子們撂下匣子就跑。一傳十,十傳百,都說石家出鬼了。圍觀的人很多,這時候一個白眉毛白鬍子的老道士來到當院給村民說“此家有孝媳,精誠感天地,黃金賜千兩,增壽七十七”,說罷拂塵一揚,木匣自開,黃亮亮的黃金滾了出來。老道化作一縷青煙不見了,這時圍觀的人才明白過來,原來老君顯靈,人們跪地叩頭不止。後人為了紀念的春女的孝道,就將此處命名為捨身崖。
捨身崖
玻璃觀景台
玻璃觀景台為河南省第一個懸空玻璃觀景台。2010年老君山景區又投資在山頂馬鬃嶺下邊建設了一個更大的方形玻璃懸空觀景台。站在觀景台上向西邊看,首先我們看到的這座山叫中鼎山,稍遠一點的叫華室山。中鼎山海拔2052米,山頂上大家可以看到一個透亮的山洞。實際上是崖石形成的一個門狀石孔,下面有一堆巨石,當地老百姓叫它亂中鼎,在它的周圍,柱狀石峰林立,有高有低,上面蒼松疊翠,苔蘚掛綠,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再遠一點的叫華室山,俗稱娘娘垛,海拔2072米,有20多座山峰並排站立,上面石松倒掛,氣勢非凡。伏牛三鼎,雄偉不失其秀麗,端莊逾顯其婀娜。這裡還流傳著二仙占山的故事。說是太上老君騎著青牛雲遊,遠遠看見中鼎山雄奇險秀,便落下雲頭,準備開闢道場傳經布道。道德天尊有九鼎之重,一腳下去,頂峰坍塌,老君急忙踩住西邊山頭,拔出寶劍,插在峰頂作為記號算是占住了華室山。
太上老君剛回太清仙境,王母娘娘也從這裡經過,並且一眼看中了華室山,王母落下雲頭一看太上老君已插劍為號,便心生一計,急忙脫下繡鞋,往山上一放,撥出老君的寶劍,往繡鞋上一插,回靈霄寶殿去了。
時過不久,老君搬來煉丹爐,王母娘娘帶著眾仙女同時來到華室山,二仙為了誰先占山爭執不下,就請來元始天尊評理,元始天尊說:“你們二位同是道家仙源,謙讓為好。若論起理來,劍插繡鞋,是鞋在先劍在後,道德君就以景室為道場吧,”事已至此,老君只好東遷景室,後人稱曰老君山。西鼎華室山為王母所占,取名“娘娘垛”。中鼎被老君踩塌,取名“壓塌坪”。
老子騎牛石雕 老子騎牛石雕是根據司馬遷在《史記》中對老子的描述,在被漢武帝譽為“雕刻之鄉”的河北曲陽用青石雕刻而成。整個像高3.8米,長4.5米,重18噸,因為老子得道成仙了,所以他騎的青牛也是神牛,是有靈性的,因此在這裡流傳著一句話:“摸摸青牛頭,一輩子不發愁,摸摸青牛頸,一輩子不生病,從頭摸到尾一輩子無後悔。”另外大家可以繞著老子坐騎轉圈,傳說“正轉三圈升官,倒轉三圈發財”。
老子騎牛石雕
林蔭棧道 原來救苦殿窪上山的道路只有救苦殿前面的518個台階,但是台階路在夏天由於沒有植被遮擋,又比較陡,所以遊客走著比較吃力和炎熱。
林蔭棧道
救苦殿 救苦殿原建於唐代,清末時被火燒,又集資重建了我們所看到的新殿。殿內供奉的是太乙救苦天尊,《太上三洞表文》中稱天尊有九,即:太乙救苦天尊、十方救苦天尊、九幽拔罪天尊、朱陵度命天尊、火煉丹界天尊、法橋大度天尊、金闕化身天尊、逍遙快樂天尊、寶華圓滿天尊等。太乙救苦天尊居九天尊之首。太乙救苦天尊之職就是「至聖至仁,極慈極愛,乘九師之仙馭,散百寶之祥光,接引浮生」,傳稱,太乙救苦天尊神通廣大,無處不在,無所不能,當人如遇到苦難,只要口中念誦太乙救苦天尊名號,太乙救苦天尊就會隨聲應化,幫助人解憂排難,化凶為吉。對於積功行善、功行圓滿之人,太乙救苦天尊會「乘九師之仙馭,散百寶之祥光」,接引升仙。道教的主要宮觀一般都有太乙殿,供奉太乙救苦天尊之神像或神位。太乙救苦天尊之神像常作天尊騎獅子狀。道教徒通常只是在上中下三元之日或為亡魂舉行黃籙超度道場時,才奉祀太乙救苦天尊。宋元以來,道教科儀中以太乙救苦天尊為主神的,名目繁多。例如:《太乙救苦天尊說拔度血湖寶懺》、《靈寶鍊度》、《九幽燈儀》等等。在此類科儀中,太乙救苦天尊除了接引浮生以外,還主持以水火交煉亡魂、主持清盪血湖地獄、破獄拔度罪魂等等。
救苦殿
飛來石 走過萬山千水,飛來石無處不有,老君山不同它處,看,它架在古樹杈上,誰也不知它來自何方?傳說每年的三月三王母娘娘都要開一次蟠桃會。有一年盛會結束,各路神仙在向王母娘娘祝壽的時候,有一隻調皮的猴子跑到供桌旁偷了一個桃子抱著就跑。不幸的是卻被王母娘娘身邊的一個仙女發現了,她就順手揀了一塊石頭向猴子打過去,而這塊石頭就正好落在了老君山,構成了老君山小巧玲瓏的飛來石一景。
飛來石
傳經樓傳說太上老君到老君山歸隱之後,有很多信徒前來聽經學道,有一次有幾個虔誠的年邁信徒長途跋涉來到老君山想到山頂聽老君講經傳道,可是當他們大家行至到這個地方的時候卻已筋疲力盡了,老君得知情況後就騎青牛下來,在此處給他們講經傳道,於是此處後來就命名為傳經樓。
連心石 八百里伏牛山百草為藥,古時候山下的村民們大多是以採藥為生。傳說山下村裡有一對夫婦為人心地善良,經常施藥救人。有一次夫婦倆人帶著小孩一起上山採藥,突然天降暴雨,山洪爆發,洪水沖走了孩子。父母為了搭救自己的孩子,被卷進土石流,結果全家都被洪水奪去了生命。村人得知噩耗之後,就到處尋找他們的遺體,尋找多日毫無結果。後來人們在這裡發現了這三塊非常人性化的石頭,老君爺託夢因為他們平時行善積德,已經把他們度化成仙了。再後來為了紀念他們一家三口就把它命名為“連心石”。
連心石
觀音殿 觀音殿殿內正中供奉的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其實菩薩是佛教對其的尊稱,而在道教里她卻被尊稱為慈航真人,據《歷代神仙通鑑》記載:相傳商王時期,在普陀山落伽潮音洞中有一位女真人,發願要普度世間所有男女。她經常以丹藥及甘露水濟人,南海人稱之為慈航真人。另據李善注引《靈寶經》說:禪黎世界墜王有一個女兒,其名姓音,她生下來直到四歲仍不能說話,墜王就將她拋棄在南浮桑之阿空山之中。姓音沒有東西吃,便靠咽氣、引月服精等功法來延長生命。有一天她在丹凌之舍遇到一位神人,姓音不能說話,便用右手在赤石上寫了一些文字。神人看到她寫的文字文辭美妙,便讓她用心回憶自己所寫的文章。姓音一面回憶,一面焦急的總想說出來,不知不覺竟然說出話來。因為神人經常來看姓音,因此後人也稱其為觀音。觀音出山回到國中,國家正有災難,地上就像著火了一樣,而且許多人都因為天旱缺水而死去。於是姓音就祈禱上天降雨,沒有多久天上就下其了甘雨,地上也湧出了靈泉,草木得到滋潤,田禾也巨豐,因此被人們所信奉。北京白雲觀和青島嶗山太清宮都供奉有慈航道人的聖像。
飛來峰 “飛來峰”為地質術語,意即外來岩塊。在上世紀20年代,我國地質學家在四川彭州首次發現老地層逆掩在新地層之上的“飛來峰”現象,經中外地質學家研究確認後將“飛來峰”作為專業術語錄入地質教科書中。老君山這裡借用“飛來峰”這一專業術語,用來描述發生於老君山花崗岩體內部的推覆構造現象。其形成過程是,隨後強大的構造應力首先將岩體剪下成薄片狀的岩片,隨後逐級推動岩片脫離原地,逆掩覆蓋在岩體邊緣之上。
飛來峰
老君廟 這裡是老君山正頂,亮寶台、玉皇頂雙峰對峙,中留一門叫南天門,寓意其高,門內平台,前建老君殿,後蓋藏經樓,明清兩代都叫老子樓。原建築始於北魏,歷代重修,唐代尉遲敬德曾監工重修一次,明朝最為鼎盛,鐵椽鐵瓦、大鐵鐘、銅牛,一片金碧輝煌,五十年代初期被毀壞。
老君廟
前殿叫“金頂太清觀”,金頂是太陽普照,光芒四射的意思,殿內供奉著太上老君及配享香火諸神,後殿道德府是藏經的地方,明萬曆皇帝下詔書頒經卷至天下名山。在這裡有塊“詔諭碑”上說的清楚明白。老君山在唐貞觀年間就被封為天下名山了,有殘缺石碑為證。另有明萬曆十九年(1591年)鑄造的大鐵鐘高1.5米,口徑1.3米,厚3.7公分,重約2噸左右。
六丁六甲神將 大殿兩側鐵制的六丁六甲神將是國家二級保護文物,在老君廟附近發現宋代遺留下來的,我們看到的都是經過修復之後的文物,老君山六丁六甲神將的出土是我國發現古代六丁六甲最完整的一處,然後是河南的嵩山,但是非常遺憾,嵩山只發現了六丁而沒有六甲。六丁六甲在道教里與四值功曹、二十八宿、三十六天將七十二地煞等同為道教的護法神將,經常在禳災中被道士召請,厲行風雷,制伏鬼神。六丁為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是為陰神。六甲為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是為陽神。據說六丁六甲為天帝役使,能“行風雷,制鬼神”。道士可用符籙召請之。六丁六甲為六丁神和六甲神的合稱,其神十二位,道經中說他們最初是真武大帝的部將,《重修搜神記》載:元始命玉皇上帝陣詔,喝玄武披髮跣足,金甲玄袍,皂纛玄旗,統領丁甲。丁甲之名來源於天干地支,丁神六位: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甲神六位為:甲子、甲戌、甲申、申午、甲辰、甲寅。丁神六位支為陰,蓋為女神,甲神六位支為陽,蓋為男神。《續文獻通考》:“丁卯等六丁,陰神玉女也。甲子六甲,陽神玉男也。
六丁六甲神位雖小,但在道教中卻非常重要,經常被道士所役使。《後漢書·梁節王傳》記載,漢代方士已經有役使六丁六甲的方法,先行齋醮,然後召六丁神,“可使致遠方物,乃知吉凶也”。梁節王曾用這種方法來“占夢”。《後漢書·梁節王暢傳》:“性聰惠,然少貴驕,頗不遵法度。歸國後,數有惡夢,從官卞忌自言能使六丁,善占夢,櫥數使卡筮。”注曰:“六丁,謂六甲中丁神也。若甲子甸中,則丁卯為神;甲寅甸中,則丁巳為神之類也。”唐韓愈《調張籍》詩曰:“仙官敕六丁,雷電下取將。”張萬福《傳授三洞經戒法籙略說》:“陰陽翕闢,萬二千物具而有神焉。主之者,六甲也……六甲者,一切之綱紀也。”
南宋王契真編《上精靈寶大法》卷二:丁丑延我壽、丁亥拘我魂、丁酉制我魄、丁未卻我災、丁巳度我危、丁卯度我厄;甲子護我身、甲成保我形、甲申固我命、甲午守我魂、甲辰鎮我靈、甲寅育我真。如今《道藏》中存有《靈寶六丁秘法》和《上清之甲祈禱秘法》,且《靈寶六丁秘法·後序》中稱六丁“能長能短,能有能無”。道教還有一種六甲符籙,用來“驅惡驅耶”。《雲笈七羲》卷十四稱:“若辟除惡神者,書六甲、六丁等持行,並呼甲寅,神鬼皆散走。”後來此就演變成六丁六甲神。
玉皇頂 道觀中供奉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在人們心目中是最高天神天帝,也就是人們經常提到的“老天爺”。玉皇大帝有稱“玉帝”或“昊天上帝”,或“玄穹高上玉皇大天帝”、“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大帝”等尊稱。玉皇大帝是道教中最高級的神明之一,地位僅在三清尊神之下。但在世俗的心目中,玉皇大帝卻是中國最大的神祗,是眾神之王。道教認為玉皇為眾神之王,在道教神階中修為境界不是最高,但是神權最大。道經中稱其居住昊天金閥彌羅天宮,妙相莊嚴,法身無上,統御諸天,綜領萬聖,主宰宇宙,開化萬天,行天之道,布天之德,造化萬物,濟度群生,權衡三界,統御萬靈,而無量度人,為天界至尊之神,萬天帝王。簡而言之,道教認為:玉皇總管三界(天上、地下、空間),十方(四方、四維、上下),四生(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六道(天、人、魔、地獄、畜生、餓鬼)的一切陰陽禍福。每年的臘月廿五,玉皇要親自陣聖下界,親自巡視察看各方情況。依據眾生道俗的菩惡良莠來賞善罰惡。正月初九為玉皇聖誕,俗稱“玉皇會”,傳言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在這一天都要隆重慶賀,玉皇在其誕辰日的下午回鸞返回天宮。是時道教宮觀內均要舉行隆重的慶賀科儀
亮寶台 亮寶台傳說是太上老君展示寶貝的地方。有一年四月初八,各路神仙來景室聽老君講經,之後神仙們要求看看老君的震山之寶,老君上到峰頂拿出了陰陽扇、太極圖、煉丹爐。三件寶物金光閃閃,繞老君飛旋三周落到老君手上,眾仙讚不絕口。最初建造1.3米高純金製作的放光金殿,如今金殿是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現存於欒川文物局,現頂上改建一小殿,奉祀財神。財神分為武財神趙公明、關羽和文財神比干范蠡。這裡供奉的是武財神趙公明。民間所供趙公明財神像皆頂盔披甲,著戰袍,執鞭,黑面濃須,形象威猛。周圍常畫有聚寶盆、大元寶、寶珠、珊瑚之類,以加強財源福輳之效果。而姜子牙在《封神榜》里卻是封趙公明為金龍如意正乙龍虎玄壇真君,率領招寶天尊、納珍天尊、招財使者和利市仙宮等,統管人世間一切金銀財寶。
亮寶台
南天門 南天門是南陽人上山拜老君的唯一一條道路,在山下觀望老君廟如在天上,此門形容其高。當初修南天門天梯時,曾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數位民工正在施工,天突降暴雨,還夾著狂風。民工們躲也沒處躲,藏也沒處藏,新架起但未焊接好的鐵梯也有被大風吹倒的可能,萬般無奈之中,有個民工喊:“我們為什麼不求求老君爺呢?”於是他們一齊跪下來祈求太上老君保佑。霎時,風停雨止,雲開霧散。民工都說,老君爺顯靈了,老君爺顯靈了。這一現象,是偶然的巧合,還真是太上老君施了法術?大家到老君廟裡,拜一拜老君就知道了。
南天門
曬人場 近處這座山峰,峰頂平坦,四周陡峭。峰頂松樹成林,鬱鬱蔥蔥,取名叫曬人場,傳說是大地上原來沒有人,道德天尊請來洪鈞老祖捏造泥人,曬乾以後撒向十方淨土,大地上才有了人。有一天洪鈞老祖正在曬人場上晾曬泥人,突然狂風暴雨大作,洪鈞老祖來不及一個一個收拾。慌亂之中用手一搓,撒向空中,造成一些瞎眼少耳朵,折胳膊斷腿的殘疾人組成了人類社會。
曬人場
馬鬃嶺 馬鬃嶺,是老君山得最高峰,海拔2200米,是觀賞老君山自然風光得最佳處。站在馬鬃嶺上,我們大家應該都有體會到了,杜甫登上泰山在《望岳》中寫到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站在馬鬃嶺向北望去,我們可以看到縣城的街道,房子好像沙盤模型,再往北看,群山逶迤那就是鵝羽嶺和熊耳山脈。縣城的潭頭、秋扒、獅子廟、白土、馬超營一線以北的熊耳山主峰,是由距今35億年至10億年的地層組成,形成秦嶺造山帶北緣的後陸逆沖斷褶帶。
石林 老君山的石林與雲南的石林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從地質角度講,雲南石林屬於典型的石灰岩岩溶地貌,老君山的石林屬於海底火山岩及火山沉積岩系。其地質術語為:“花崗岩峰林”。老君山石林,刀劈斧削,犬牙交錯,披綠掛紅,植被茂盛。看上去更加雄偉壯觀,多姿多彩。這是由於老君山花崗岩體與其它花崗岩的不同造成的。老君山的岩體是由“斑狀黑雲母二長花崗岩”組成。它是在距今1.4—0.8億年間秦嶺造山帶抬升造山過程中形成的相對年輕的花崗岩體,被國內地質專家命名為“老君山岩體”。老君山岩體就位後,經長期的構造剝蝕作用,造就了當今奇峰異谷,挺拔秀麗的地貌景觀。因此,世界地質公園評審專家趙遜先生稱:老君山南坡石林是“迄今為止世界範圍內發現的規模最大的花崗岩峰林奇觀。”

追夢谷生態觀光區

追夢谷是一條人跡罕至的大峽谷,這裡十里長峽原始次生林遮天蔽日,鬱鬱蔥蔥,奇山秀水,飛瀑流泉,淺溪深潭,怪石幽谷,藏在深澗人未識。因亡明太子朱慈隱居老君山時常到這裡尋幽追夢,把這裡當作北京的御花園並從這裡上山朝拜老君而得名。先秦時期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東周王朝圖書館館長李耳先生西出函谷關到茫茫伏牛山腹地尋找歸隱之地,就是從這裡開始一步步跋山涉水,最終成就千古之師,道教始祖。
追夢谷總長9公里,往返需要3個小時左右。追夢谷里奇峰壁立,谷壑潭幽,煙波浩渺,瀑布斜飛,步換景移,無不成為淋漓的水墨,令人流連忘返,有文人雅士稱其為“中原峽谷、十里畫廊”。該景區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據統計調查,區內管束類植物總計121科、726屬、2268種、野生動物中獸類62種,鳥類213種,兩棲類動物14種,爬行類動物31種,菌類27種,昆蟲3000種。被列為國家保護樹種66種,野生保護動物31種。中藥材800餘種,其中名貴中藥材237種。
祈福橋 祈福橋,又名嘯龍橋,材質為漢白玉,傳說在此橋可以聽到龍嘯的聲音。在此橋祈福得福。
祈福橋
老龍窩 傳說老龍窩最早沒有沖開,是個大深潭,潭中藏有孽龍,經常變成人形禍害百姓,平時要求附近村民投食獻物,更甚者還要人們每年獻給它一位新娘,否則鬧的誰也不得安生。太上老君路過此地,村民們紛紛訴說,老君聞言大怒,動用道法制服了孽龍,劈開山岩,闖入龍宮救出了姑娘,然後命白龍留潭護法,黑龍閉門思過,後來多做善事,造福一方,老君命其各山巡視,專管下雨差事,至今山川谷野多有黑龍潭黑龍廟,即緣於此。
老龍窩
老龍窩景點像珍珠一樣把追夢谷貫穿起來,顯得雅致、秀美而靈動。在八百里伏牛山,唯有此處山崖地柏如此之美。傳說是天宮仙女在老龍窩沐浴,被王母娘娘得知,一怒之下拔下金簪將山崖壁為兩半,仙女起身過急,披風落入谷澗,故形成綠蔭復蓋,紅葉點點。
神龜峰、碧玉潭 相傳一隻龜在老龍窩已居住了幾千年,由於得不到真經一直得不到升仙的機會,一次它聽蝌蚪說太上老君在景室山道德府講道,眾仙相聚,於是就早早起程,行至半路遇一群仙鶴從仙山歸來,說說笑笑熱鬧非常,老龜打探太上老君講經時間是否真實,一仙鶴見老龜愚笨也不想逗它,實情告訴:初八日講經已畢,那是四月初八,今日五月初八,已時過境遷了。老龜聞聽已晚一個月,頓時頭蒙,血壓升高,一頭栽倒,逐變為大石。登山朝聖不成化為石頭,成為千古遺恨。第二年老子在講經會上得知此事,深表遺憾,逐點化其為引渡使者,專為學道者指點迷津。後人稱其神龜。蝌蚪誤傳信息,得到懲罰,被點化至老龍窩,永世不得進化,名曰:枕流蝌蚪。步道東有一潭稱曰碧玉潭。傳說西王母娘娘,常在此沐浴。潭水清澈見底,魚兒自由遊動,如仙境勝地。如有雅興坐下來垂釣如神仙光景。城裡人說山里魚好釣、魚不精,其實山魚常年只能靠山上衝下來的微生物及爛果生活,一但有美味佳肴它可不管三七二十一,咬住就吞,豈不知只貪口福反丟了卿卿性命可悲可嘆.山里魚肉嫩入口香,魚雖不大但多的很,任你是神手也釣不完,帶上你的朋友休閒度假追夢谷,天天有鮮魚吃,那可是正宗的老君山牌綠色食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