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信息化促進“四化”同步發展的意見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大幅提升我省信息化水平,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特制定如下意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信息化促進“四化”同步發展的意見
  • 地區:河南省
  • 發布部門:河南省人民政府
  • 目標:加快推進信息化
一、深刻認識加快推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信息化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綜合實力和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誌,是全球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是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戰略舉措。當前,世界範圍內的信息技術突飛猛進,以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和移動網際網路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催生了一大批新套用、新業態、新產業和新的生產方式、管理方式,引領著全球新一輪技術創新,不斷激發新的消費需求,持續影響著經濟社會變革,信息化已成為提高區域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手段。近年來,我省信息化發展步伐明顯加快,基礎設施不斷加強,產業規模迅速壯大,融合套用日益廣泛,正處於全面滲透、深度套用的提速期。但應當看到,我省信息基礎設施支撐能力不足、信息產業特別是新興業態總量偏小、產品和服務創新能力不強、信息化整合和套用水平較低、發展機制和環境不完善等問題依然突出,信息化水平低已成為制約四化同步發展的突出短板。
把握全球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發展的歷史機遇,加快信息化建設,對促進我省科學發展、後發趕超具有重大戰略意義,有利於擴大有效需求,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形成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新動力;有利於提升“一個載體、三個體系”(以產業集聚區為載體,現代產業體系、現代城鎮體系、自主創新體系)建設水平,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有利於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融合互動,促進民生改善,加快實現富民強省。因此,必須切實把加快推進信息化放到重要的戰略位置,充分發揮信息化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作用,科學謀劃,破解瓶頸,拉長短板,跨越發展,在推動“三化”協調的同時促進“四化”同步發展。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以糧食生產核心區、中原經濟區和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為依託,以大幅提升信息化水平為目標,強化開放創新,完善體制機制,把增強基礎設施支撐能力放在優先位置,集中力量推動信息消費、智慧型產品跨越發展,打造全國重要的信息網路樞紐、區域電子商務中心和全球重要的智慧型終端產業基地,建設以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型化為主要特徵的智慧河南,在加快推進信息化中促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三化”協調、“四化”同步發展,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富民強省。
(二)基本原則。
———基礎先行,超前發展。把信息基礎設施放在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的突出位置,將寬頻網路作為戰略性公共基礎設施納入經濟社會優先發展領域,加快建成適度超前的下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夯實信息化發展基礎。
———開放引領,創新發展。以開放促創新、促發展,積極引進優勢企業、新興業態、優秀人才和行銷、管理、服務模式,加快關鍵核心信息技術和產品研發與套用,加強套用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和機制創新。
———市場主導,改革發展。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和管理創新,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實行負面清單管理,推動資源開放共享和企業公平競爭,鼓勵和吸引各類社會資本參與信息化建設,促進技術和產業結合、產品和服務結合、產業和套用結合,增強信息化發展內生動力。
———融合互動,同步發展。從信息技術驅動和新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需求牽引兩個角度,加大信息技術推廣套用力度,推動跨部門、跨系統、跨行業的業務協同和資源共享,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在更大範圍、更高水平上滲透、互動與融合,使人民民眾切實享受到信息化帶來的便利與實惠。
———完善環境,安全發展。加強統籌規劃、頂層設計和政策引導,規範發展秩序,加強信息技術廣泛套用和普遍服務,不斷縮小區域、城鄉“數字差距”,逐步消除信息孤島,加強網路治理,切實保障網路與信息安全,營造安全誠信有序的發展環境。
(三)發展目標。到2015年,全省信息化整體發展水平在全國的位次明顯前移,基本形成基礎設施水平顯著提升、示範帶動效應突出、重點套用效能明顯、產業規模迅速壯大的良好局面。初步建成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寬頻、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城市和農村家庭寬頻接入能力分別達到20Mb/s(兆比特/秒)和4Mb/s,基本實現城市光纖到樓入戶和農村寬頻進鄉入村。“兩化”(信息化、工業化)深度融合取得階段性成果,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控技術套用率達到50%。農村信息服務覆蓋全省所有行政村,建成14000個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站。基本實現政務和民生信息化,80%以上行政許可項目和70%以上公共服務實現線上辦理。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8000億元,電子信息製造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000億元,躍居中部地區首位,信息服務業占服務業的比重顯著提高。
到2020年,全省信息化總體達到或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基本建成基礎設施完善、套用水平領先、產業集群發展、安全總體可控的智慧河南。基本建成覆蓋城鄉、服務便捷、高速暢通、技術先進的信息基礎設施,城市和農村家庭寬頻接入能力分別達到50Mb/s和12Mb/s,下一代移動通信網和基於IPv6(國際網際網路協定第6版)的下一代網際網路實現規模商用。信息技術在經濟社會領域廣泛套用,“兩化”深度融合成為新型工業化重要特徵和創新驅動主要動力,農業農村信息化全面引領新農村建設,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電子化、網路化全面推進。電子信息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電子信息製造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萬億元,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3萬億元。
三、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堅持規劃引導、集約建設、資源共享、規範管理,實施寬頻河南建設工程,加快信息基礎設施演進升級,突出融合發展、智慧型化發展和平台建設三大重點,為“四化”同步發展提供基礎支撐。
(一)推進信息基礎設施一體化。加強信息基礎專業規劃與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體系的有效銜接,實現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竣工驗收,保障寬頻網路建設與通行。做好信息基礎設施與交通、電力、水利等公共基礎設施的共建共享工作,推動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公共機構等所屬公共設施及市政設施、公路、鐵路、機場、捷運等公共設施向寬頻網路設施建設開放,統籌城市地下管線規劃,促進光纜、管道、基站等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推進通信機房、無線室內覆蓋系統、住宅區光纖寬頻網路等一體化建設,創新合作模式,探索套用新技術,促進資源節約。
(二)建設下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加快推進光纖寬頻網路升級改造,規範城市住宅小區和住宅建築網路設施的建設行為,禁止違規設定城市住宅小區網路進入壁壘。持續擴大3G(第三代移動通信)網路覆蓋範圍,推動4G(第四代移動通信)網路擴大規模,擴大重要區域和公共場所無線區域網路覆蓋範圍,構建覆蓋全省的高速光纖寬頻網和移動網際網路。積極開展國家下一代網際網路示範城市建設,加快骨幹網、城域網、接入網和網際網路數據中心、支撐系統演進升級,推進下一代網際網路規模商用工作。加快建設鄭州國家級網際網路骨幹直聯點,提升鄭州信息集散中心和通信網路交換樞紐地位。全面推進“三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網際網路)融合,加快有線電視網路數位化和雙向化升級改造,完成廣播電視信號由模擬向數字轉化,本著對等開放、合理競爭的原則,實現廣電、電信業務雙向進入和網路互聯互通。支持智慧型終端、網際網路電視企業參與“三網”融合建設。
(三)構建基礎服務平台。突出抓好數據中心、呼叫中心、雲計算平台建設,積極爭取電信、金融、證券、保險、物流等後台服務中心落戶我省,形成區域競爭新優勢。加快數據中心建設,重點依託中國聯通中原數據基地、中國移動(鄭州)數據中心、中國電信河南數據中心等,引進網際網路、物聯網、雲計算企業設立總部或區域基地,建成全國重要的區域性數據樞紐。大力發展呼叫服務產業,加快中國移動(洛陽)呼叫中心、中國電信(信陽)呼叫中心等項目建設,努力打造全國規模最大的呼叫服務產業基地。積極引進大型雲計算數據中心,推進雲計算平台建設,建設處理能力強、存儲容量大、安全可靠、布局合理、適應不同套用需求的雲計算基礎設施。
(四)建設安全可控的網路與信息安全體系。加強對全省網路與信息安全的統籌協調,推動信息化與信息安全保障設施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運行。完善網路與信息安全基礎設施,加強信息通信基礎網路安全防護,落實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涉密信息系統分級保護和信息安全風險評估制度,強化基礎信息網路和信息安全監管,提升風險隱患發現、監測預警和突發事件處置能力。充分發揮電子政務密碼保障基礎設施作用,推動密碼技術在保障重要信息系統和資料庫安全方面套用。完善網路信任體系,建立網路與信息安全工作責任制,大力發展身份認證、網站認證和電子簽名等網路信任服務,強化重點領域和重要系統信息安全保障,構建安全可信的生產、運行和消費環境。依法依規加強網路管理,健全基礎管理、內容管理、行業管理以及網路違法犯罪防範和打擊聯動機制,健全網路突發事件處置機制,形成正面引導和依法管理相結合的網路輿論工作格局。
四、擴大信息消費需求
緊緊抓住國家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機遇,以電子商務、物聯網、雲計算、移動網際網路等為重點,培育發展信息技術新興業態,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生產方式轉變與商業模式創新,不斷激發新的消費需求。
(一)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和示範基地建設,實施電子商務套用示範工程,建設中西部重要的主體集聚、業態多樣、環境優良的區域電子商務中心,構建電子商務、快遞物流、交通網路、金融結算協同發展的區域競爭新優勢。加快電子商務市場體系建設,探索建立實體企業、電子商務、信息網路和物流配送“四位一體”融合發展機制,大力推動電子商務由產品銷售向產業鏈上下游採購、分銷延伸。加快引進和培育一批區域性、行業性電子商務服務平台,鼓勵大型企業電子商務平台向行業平台轉化,支持和鼓勵企業運用電子商務創新商業模式,重點推動有條件的生產資料經營企業和專業批發市場建設大宗商品電子商務交易平台,推動綜合性農產品電子商務平台建設和專業化、特色化網路零售平台做大做強,培育中小網商,推動中小企業普及套用電子商務。利用新一代移動通信、物聯網、雲計算技術拓展電子商務套用,推動移動電子商務發展。開展電子商務公共信息服務、支付服務、跨境貿易服務、產品交易追溯服務等套用試點,促進電子商務有序發展。加快智慧型物流骨幹網核心節點建設,推動物流配送網路向縣城延伸,儘快形成以鄭州為核心、覆蓋中原經濟區的物流配送網路。依託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加快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發展和電子口岸建設,促進知名電商及物流企業集聚,形成電子商務和現代物流一體化優勢,打造國際航空物流中心。依託產業集聚區建設電子商務“園中園”,發展電子商務專業服務,培育形成一批具有電子商務特色的產業集群。
(二)積極拓展新興信息服務業態。搶抓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機遇,積極培育壯大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移動網際網路、衛星導航等新興信息服務業規模。大力發展移動網際網路產業,發揮智慧型終端製造優勢,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的移動軟體及套用企業,推動移動網際網路和各種終端、行業融合,培育智慧型終端、軟體及套用研發、內容與服務一體的產業鏈。發揮產業聯盟協同創新優勢,建設物聯網技術支撐、公共服務和統一標識資源管理三大平台,面向企業供應鏈管理、交通、環保、物流、食品藥品溯源、精準農業等領域開展物聯網重大套用示範,探索建立物聯網產業鏈上下游協作共贏的新型商業模式。積極開發滿足不同需求的雲服務模式,推動雲計算服務在智慧城市、電子政務、工業製造等領域商業化運營,支持雲計算服務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開展大數據套用,鼓勵行業、企業深度加工套用資料庫,提供數據挖掘分析、精準行銷和商業智慧型等大數據套用服務。完善北斗衛星導航基礎設施,推進北斗衛星導航和授時規模化套用,拓展位置信息服務和地理信息服務市場。
(三)豐富信息消費內容。積極發展動漫遊戲、網路視聽、數字內容、新興媒體等現代信息服務業。加快鄭州國家動漫產業基地建設,推動建立動漫網遊產業聯盟,支持動漫製作軟體和網路遊戲產品聯合開發與整合行銷。大力發展基於新型傳輸方式的網路視聽、新興媒體產業,推動發展IPTV(互動式網路電視)、網際網路電視、手機電視、視頻等融合業務,形成網路出版、網路視頻、移動多媒體等新興產業鏈。發展生活資訊業,建設面向餐飲、娛樂、購物、旅遊等日常生活消費的資訊服務平台。整合新聞媒體資源,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加強數字文化內容產品和服務開發,鼓勵各類網路文化企業提供健康向上的信息內容,構建積極健康的網路傳播新秩序。
五、增強信息產品供給能力
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承接產業集群式轉移為抓手,以大力發展智慧型終端產品為主攻方向,推動特色電子信息產品創新能力和軟體業支撐能力提升,引領和帶動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
(一)加快發展智慧型終端產業。實施智慧型終端(手機)產業集群引進工程,打造全球重要的智慧型終端(手機)產業基地。依託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加快建設智慧型手機製造和電子部件全球採購中心、國際分撥中心,促進智慧型手機品牌商、代工商、配套商、運營商、物流商“五商”並進,培育全鏈條、全服務、全要素、無障礙的“三全一無”產業集群,構建以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為核心、多點支撐的智慧型終端(手機)產業布局。積極承接新型顯示、平板電腦等產業集群轉移,鼓勵整機企業與晶片、器件、軟體企業協作,研發智慧型手機、智慧型電視等各類新型信息消費電子產品,增強產業配套能力。支持電信、廣電運營單位和製造企業通過定製、集中採購等方式開展合作,促進終端與服務一體化發展。
(二)創新發展電子信息產品。立足現有基礎,依託特色電子信息產業園區,引進和培育骨幹企業,推動產業鏈整合,重點發展汽車電子、電力電子、新型顯示器、新型節能光源、新型電池等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擴大產業規模,構建全鏈條競爭優勢。以市場為導向,重點支持通信網路設備、計算機設備、無線射頻識別(RFID)系統、感測器、晶片、標籤、讀寫器及套用軟體、數字家庭、信息安全等領域關鍵產品的創新設計和研發,著力突破核心技術,提升製造能力和技術水平。以重點整機和信息化套用為牽引,多渠道引進電子元器件、核心晶片及積體電路技術和企業,引導產業資源向有基礎、有條件的企業和地方集聚,形成規模效應。鼓勵電子信息企業向高端終端方向發展,支持製造企業向製造服務一體化轉型。
(三)加快提升軟體業支撐能力。實施軟體業集聚發展工程,以適應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業態套用需求為重點,引進國內外大型知名軟體企業落戶我省,鼓勵本土軟體企業適應市場需求,擴大滿足工業、交通、電子商務等領域需求的行業套用軟體、嵌入式軟體、基礎軟體產品規模。加強智慧型終端、智慧型控制、智慧型分析、數據處理、信息安全等關鍵軟體開發套用,鼓勵企業面向國內外市場開展信息技術外包及軟體研發外包服務。支持軟體套用商店、軟體即服務等服務模式創新,引導軟體企業向提供綜合解決方案和信息技術服務商轉變,引進和扶持一批信息系統諮詢、規劃設計、運行維護企業,提升綜合集成套用和業務協同創新水平。加大政策引導扶持力度,高水平規劃建設軟體園區,提升產業集中度和整體實力。支持鼓勵大中型企業剝離信息技術研發機構,面向行業、社會提供信息化綜合服務。
六、切實提升信息化套用水平
堅持全面融合、深度套用、拓展提升的發展方向,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與城鎮化協同發展、與農業現代化廣泛融合,提高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信息化水平,努力形成“四化”同步發展新格局。
(一)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圍繞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和轉型升級,實施“兩化”深度融合示範工程,推動製造模式向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型化、服務化轉變。加快傳統產業升級改造,運用先進數位化裝備、工業軟體和行業綜合解決方案改造傳統設施、裝備和生產工藝,重點在鋼鐵、化工、有色、建材、紡織等高能耗、高物耗和高污染行業,建設行業節能環保公共服務信息平台、企業能源管理中心和環境信息資源中心,加強對能源利用、污染排放的實時監控和精細化管理。加快信息技術在製造業中的套用,推動研發設計數位化、生產過程自動化、裝備製造智慧型化、經營管理網路化及全流程集成,全面推行企業資源計畫、供應鏈管理和客戶關係管理,重點支持製造企業積極發展線上檢測、實時監控、遠程診斷、線上維護、位置服務等新套用,創新發展工業控制晶片、高端數控工具機、工業機器人等智慧型裝備和智慧型產品,促進傳統製造向“現代智造”轉型升級。加快信息技術在生產性服務業中的套用,支持和鼓勵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現代物流、工業設計、金融服務等領域廣泛套用,深化會展、創意、租賃、技術服務外包等領域的信息化套用。依託產業集聚區和重點企業,推動建設專業信息服務平台,面向行業、企業提供信息諮詢、技術研發、產業鏈協同等服務,打造一批“兩化”融合試驗區和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建設中小企業信息化綜合服務平台,加快中小企業信息化推廣套用。
(二)推進信息化與城鎮化協同發展。圍繞新型城鎮化建設,實施智慧城市示範工程,促進城市建設規範化、城市管理精細化、城市服務智慧型化。重點發展智慧型交通、智慧型電網、智慧型水務等智慧型系統,加快推進供排水、供氣、供暖、防災、橋樑、道路等基礎設施管理智慧型化,提高面向殘疾人的信息無障礙服務能力,大幅提升城鎮基礎設施智慧型化水平。以城市地理空間信息系統為基礎,統籌城鎮規劃、市政、交通、住房保障、應急指揮等系統資源,構建協同、高效、安全的城鎮運行管理體系。整合政府公共服務資源,建設城市公共服務平台,創新教育、就業、社保、醫療和文化服務模式,構建廣覆蓋、易使用、惠民利民的公共服務套用體系。整合城市社區服務資源,建設綜合服務平台,提高格線化管理和服務水平。積極推進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工作,力爭在頂層設計、打破信息孤島、公共服務雲平台建設、健全投融資機制等方面取得突破,重點推動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智慧港區”和洛陽智慧城市示範市建設並逐步推廣。
(三)加快信息化與農業現代化廣泛融合。圍繞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實施國家農村信息化示範省建設工程,深化信息技術在農業農村各領域的套用,支撐現代農業和城鄉一體化發展。積極開展精準農業示範,加快農業基礎設施、裝備與信息技術全面融合,加強農業生產環境及防災減災監控、農業投入品監管及農產品生產流通環節監測,建立農資和農產品追溯體系,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和質量安全。大力發展農業電子商務,構建以特色農產品交易為核心的農業電子商務服務體系,發展城鄉一體的現代流通方式和新型經營業態。依託農村黨員現代遠程教育網路,整合各類涉農信息資源,建設資源整合、共建共享、管理規範、機制完善的農業農村綜合信息服務平台。加強農村信息員隊伍建設,開展農村信息化知識和技能培訓,提高農村信息技術教育普及率。
(四)深化電子政務套用。圍繞服務型政府建設,加強資源共享和業務協同,提升政務效率和服務水平。加強統籌規劃和頂層設計,構建全省完整、統一、安全的電子政務網路,完善電子政務區域網路平台,擴展電子政務外網覆蓋範圍和服務功能,加快推動已有專網業務向省電子政務網路遷移。開展基於雲計算的電子政務公共平台試點建設與套用工作,推進信息基礎資源共建共享,為各部門提供按需申請、彈性化的信息計算、存儲、傳輸和基礎服務資源,構建集約化、低成本、高效協同的電子政務發展新模式。加快基礎信息資源和業務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整合公共數據資源,重點推進人口、法人單位、空間地理、巨觀經濟和文化等信息資源庫建設,促進社會大數據套用。黨政機關政務信息系統建設要統籌規劃,統一組織實施,防止重複建設和頻繁升級。建立共享共用機制,加強資源整合,推動重要政務信息系統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降低軟體開發、系統維護和升級等方面費用。積極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行無紙化辦公。
(五)提升社會領域信息化水平。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設覆蓋城鄉、惠及全民的社會信息服務體系,提升公共服務均等普惠水平。構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的有效機制,建成省級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台,實現寬頻網路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和網路學習空間人人通。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進優質醫療資源縱向流動,建設省、省轄市區域衛生信息平台,加快數位化醫院建設,推進遠程醫療試點工作,推廣套用“居民健康卡”,建設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信息資料庫。加快建立食品原產地可追溯制度和質量標識制度。建設全員人口統籌管理信息平台,深化人口信息共享與套用。加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建立公共就業信息服務平台,推進社會保障“一卡通”工作,建設醫療保險異地就醫管理系統和社會保險資源資料庫,建設覆蓋鄉村社區、實現多險種跨區接續和跨部門套用的社會保險服務信息系統。建立全社會房產、土地、信用等基礎數據統一平台,推進部門信息共享。推動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建設文化產業公共信息服務平台,完善公共文化和文化產業信息服務體系。建設旅遊服務雲平台和運行監測調度平台,構建全省旅遊公共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完善生態環境地理信息系統和基礎信息系統,建立健全涵蓋環境質量動態監測、污染源控制、生態保護的環境監控體系,及時公布環境信息。
七、創新體制機制
以集約、高效、開放、競爭為重點,完善發展機制,整合要素資源,強化創新驅動、人才保障和政策支持,最佳化建設環境、消費環境和營商環境,不斷增強信息化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一)轉變管理方式。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實行負面清單管理,推進工商註冊制度便利化,非禁即準,鼓勵大膽創新先行先試。進一步完善財政投資信息化項目分級管理機制,信息化主管部門和相關部門按照規定許可權,加強對財政投資信息化項目的綜合平衡、論證評估、審批核准和過程監管,加強對政府部門信息系統運行維護費用的預算管理,推動部門間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避免重複建設。
(二)強化政策支持。各級政府要加大投入,統籌信息化投資,優先支持基礎性、公共性重大示範項目建設。逐步擴大信息化發展專項資金規模,充分運用各類財政專項資金,支持信息化關鍵技術研發、試點示範等。積極落實自主創新財稅政策和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落實營業稅改徵增值稅和小微企業減免稅政策,落實鼓勵軟體和積體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制定我省促進信息消費、發展電子商務、推進智慧型終端產業集群引進的配套政策。
(三)最佳化市場機制。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完善以企業主體的多元投融資機制,拓寬融資渠道,吸引各類企業和資金參與信息化建設。完善信息服務業創業投資扶持政策,引導創業投資基金支持軟體、信息技術和信息服務企業創業。鼓勵民間資本參與信息基礎設施和重大信息化項目建設,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募集資金用於智慧城市建設的企業債。鼓勵金融機構針對信息技術和信息服務企業特點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開展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和集合信貸業務,為中小網商提供小額貸款服務。金融機構按照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各項金融政策,對信息技術和信息服務小微企業予以優先支持。鼓勵融資性擔保機構幫助信息技術和信息服務小微企業融資增信。
(四)著力科技創新。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信息技術創新體系,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和重大科技專項,加大對信息技術創新的扶持力度。強化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實力,重點加強信息技術領域協同創新平台、公共檢測中心、產業聯盟建設,培育創新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提高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加強標準和規範建設,推動建立和實施電子商務、電子政務、信息安全、大數據、北斗導航等標準規範,完善信息資源交換與共享規範,加快重點及新興信息消費領域產品、服務標準體系建設。加強信息技術和產業領域的智慧財產權創造、運用和保護,營造信息技術創新環境。支持省內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行業知名度的企業“走出去”。
(五)建設人才隊伍。落實人才強省戰略,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培養領軍型、創新型、複合型人才和戰略運營團隊,重點引進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高級技術專業人才。依託高校、科研院所、骨幹企業等,培養造就一批能夠突破關鍵技術、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推動我省產業價值鏈上移的高層次創新型科技領軍人才。充分發揮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的學科、人才優勢,建設軍民結合高層次人才培訓基地。大力實施全民技能振興工程,整合各類教育培訓資源,通過校企合作、訂單培養、專項培訓等形式,吸引國內外知名企業在我省建立實訓基地,形成穩定的高素質信息技能人才隊伍。對引進的高層次信息化人才優先協助解決其居住、配偶就業、子女入學等問題,鼓勵技術入股、專利入股,支持知識、技術、管理、技能等要素參與分配。建立信息化專家諮詢委員會,發揮信息化專家的智囊作用。加強領導幹部信息化知識培訓,開展信息化基礎性、前瞻性重大問題研究,提升領導信息化建設的能力。
八、組織實施
加快推進信息化是複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加強組織領導,凝聚各方力量,抓好試點示範,強化督促落實。
(一)加強組織領導。充分發揮省信息化和信息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的作用,加強對信息化工作的指導和統籌協調,研究解決信息化發展中的重大問題,不斷完善有關政策措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要切實履行省信息化和信息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做好總體規劃、組織協調、政策制定、項目管理、督查考評等工作,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各級政府要把推進信息化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結合本地實際紮實推進。各部門要強化協調配合,研究制定貫徹落實本意見的具體措施。充分發揮中介組織、行業協會的服務作用,組織調動社會力量合力推進。
(二)開展試點示範。圍繞信息化建設中心任務和關鍵突破口,加大資金、技術、政策支持力度,重點在“兩化”深度融合、智慧城市、農業農村信息化、電子政務、信息惠民等方面,謀劃一批帶動性強、關聯度大的項目,示範帶動全省信息化套用水平提升。在智慧型終端、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領域,支持新型信息消費示範項目建設,培育形成新的經濟成長點。組織開展以推進信息化為主題的宣傳推廣活動,大力宣傳各行業、各領域和典型企業的成功經驗和有效做法。開展信息化f優秀工程評選和傑出人才表彰工作,營造推進信息化的良好氛圍。
(三)加強督促檢查。將各級、各部門信息化任務完成情況納入政府年度目標考核,建立跨部門聯動的信息化動態監測機制、績效評估和考核激勵機制。積極探索建立信息化第三方獨立評估體系,引入公眾評價機制,對政府入口網站、信息公開和涉及民生領域的信息化套用等進行評價。開展電子商務和信息消費統計監測,推進區域“兩化”融合水平評估和企業信息化水平評測工作,加強分類引導和推進,確保信息化快速、健康、協調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