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農業學校

河北保定農業學校

河北保定農業學校目前是保定市唯一一所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學校坐落在保定市朝陽路南端,占地250畝,總建築面積6.3萬平方米,(其中教職工宿舍20125平方米)學校現有教職工230人,在校學生3228人。共開設農學、植保、果林、農產品加工、農藝與生物技術、果樹蔬菜、農業教育、鄉鎮企業管理、財會、文秘、微機套用、土地管理、環境保護、電化教育、農業經濟、法律、園林花卉等專業;1999年3月,保定市委、市政府決定在我校基礎上組建保定職業技術學院,並於當年實現招生,現高職共設有農業經濟管理、環境保護與監測、計算機信息管理、影視製作與廣告策劃、服裝工藝、旅遊管理、農藝與生物技術等七個專業。學校實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分工負責制。學校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工作,把德育放在首位,團結廣大教職工,“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注重教育與生產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斷深化教學改革,著力培養基礎知識紮實、專業技能熟練、實踐能力強的技術、管理人才,建國以來累計培養本科、專科、中專畢業生1.5萬人,舉辦各類培訓班,累計結業近萬人。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已成為所在單位的業務、技術骨幹,有相當一部分走上了各級領導崗位,地師級幹部近20名,縣團級幹部約200名,保定市22個縣(市)的鄉鎮幹部,保定農校畢業生占55%左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北保定農業學校
  • 創辦時間:1935年創建於易縣
  • 類別: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
  • 所屬地區:河北保定市
  • 主要院系:農學、植保、果林、農產品加工、農藝與生物技術
發展歷程,師資力量,外界評價,發展前景,

發展歷程

保定農校於1935年創建於易縣,始稱河北省高等農業學校,1940年遷至保定。建國後學校改稱河北省立保定高級農業學校,隸屬河北省農業廳;1958年學校改稱保定專區農學院,培養大學本科生;1959年學校改稱保定農業專科學校,培養大學專科生;1965年改為保定農業耕讀專科學校;1969年學校改由保定地區領導,稱保定地區農業專科學校;“文革”後至94年學校雖使用河北保定農業專科學校名稱,但一直培養中專生;1994年5月為參加全國重點中專學校評估,改名為河北保定農業學校。學校曾於1956年、1980年、1994年三度被教育部評估 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1994年被農業業部授予“中等農業教育改革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師資力量

學校是由資力量雄厚,教學設施先進完善。164名專業技術人員中,高級職稱36人,中級職稱87人;圖書館建築面積1600平方米,藏書14萬冊,專業書籍占80%以上,閱覽室擁有座位300人;校內實驗農場80餘畝,校外實習基地20餘處,校內27個實驗室,儀器設備總值600萬凶,建有高標準語音室1個、多媒體教室2個及微機網路室2個,並添置了顯微電視等一批先進的教學設備,特別是93年以來,每年投資50-60萬元,重點裝備了計算機、電教、環境保護、農產品加工實驗室,河北省農業中專電教中心、河北省農業電視節目製作中心、河北農技電波簡訊、河北省社會心理學會大專心現諮詢研究中心均設在我校;學樣建有400米跑道操場,體育器材齊全。

外界評價

八十年代以來,學校積極探索中等農業教育主動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有交往機制,成功地走出一條“教學、科研、農技推廣”三結合的辦學道路,每年學校派出三十餘名教師,數百名學生深入農業、農村生產第一線,在全市建設各類服務基地40萬畝,舉辦培訓班200期,推廣農業技術120項,參與全省科教興村,受益民眾100萬人次,獲經濟效益數億元。電教中心為全省74個農技電波試點縣培訓人才200多人,舉辦全國農技電波培訓班兩期,為20多個省(市、自治區)培訓了人才,為全省及全國農技電波入戶工程做出了重要貢獻,得到農業部同度評價和社會各界廣泛讚譽。

發展前景

按照學校“九五規劃”,到2000年,學校辦學規模將達到3500人,逐步建成以培養中等專業人才為主,能夠培養初級、中級、高級三個層次的多科型綜合型的農業學校,使其總體水平在全國中等農校中處於領先地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