沱江龍化石

沱江龍tuojiangosaurus意為「沱江的蜥蜴」,是生活於侏羅紀的劍龍科恐龍,這是一類中等大小的劍龍,生活於侏羅紀晚期的四川盆地。因其化石標本首先首先發現於沱江流域的自貢市而得此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沱江龍化石
  • 外文名:tuojiangosaurus
  • 生活於:侏羅紀晚期
  • 生活地區:四川盆地
簡介,沱江龍詳細信息,

簡介

沱江龍tuojiangosaurus意為「沱江的蜥蜴」,是生活於侏羅紀的劍龍科恐龍,於中國四川自貢大山鋪上沙廟組所發現的。沱江龍在形態上十分類似北美洲的劍龍屬(stegosaurus),也是目前所知最多的中國劍龍類。沱江龍身長7公尺,高2公尺,體重約4噸。
沱江龍的體型比劍龍小,唯一的一個種多背棘沱江龍(Tuojiangosaurus multispinus)於1977年被命名,正好是美國的劍龍屬被命名的100年後,目前只有發現兩個標本,其中一個是超過一半完整的骨骸。
沱江龍的頭顱骨低矮、背部高聳、四肢結實。沱江龍體長7.5米;頭小,頂部低平,嘴較小而尖。背部高高拱起,尾巴拖在地上,整個形狀就像我國古代的拱橋。如同沱江龍的近親肯氏龍,沱江龍的肩部擁有尖刺,背部有兩排約15對尖狀骨板,尾巴末端有兩對尾刺,與脊椎之間的角度約為45度角。臀刺與尾刺可能覆有角質。尺骨短而厚重。
沱江龍也是除了劍龍屬和肯氏龍最著名的劍龍類。
沱江龍的劍板較大,且形狀多樣,頸部的輕,薄,呈桃形,背部的呈三角形,薦部和尾部的呈高棘狀的扁錐形。從頸部到薦部,劍板逐漸增高,增大,加厚,最大的一對長在薦部。這些劍板在沱江龍背面中線的兩側對稱排列。劍板的數量比其它的劍龍種類的都多,達15對。尾端還有兩對尾刺。沱江龍主要取食低矮的陸生植物的枝葉。它們生活在茂密的叢林之中,既便於取食,又便於隱蔽自己。

沱江龍詳細信息

生活在中國的沱江龍與同時代生活在北美洲的劍龍有著極其密切的親緣關係。沱江龍從脖子、背脊到尾部,生長著15對三角形的背板,比劍龍的背板還要尖利,其功能是用於防禦來犯之敵。在短而強健的尾巴末端,還有兩對向上揚起的利刺,沱江龍可以用尾巴猛擊所有敢於靠近的肉食性敵人。你能夠想像得出恐龍日光浴嗎?沱江龍的背板也是用於採集陽光的。它們就像太陽能板那樣,吸取熱量。在這些背板中血液的溫度升上來時,熱量就通過血管流遍全身,就像水在暖氣管道中流動一樣。沱江龍的牙齒是纖弱的,不能充分地咀嚼那些粗糙的食物,因此它們可能是在吃植物時一起吞咽下一些石塊,這些石塊可在胃中幫助將食物搗碎。1974年,重慶博物館主持一項計畫,進行四川境內,自貢附近五家埧的系統挖掘工作,經過三個月的挖掘,從上部沙溪廟組的侏羅紀晚期岩層中,清理出106柳條箱,重達10噸的骨骼化石。這些標本經過董枝明研究,復原了兩具峨眉龍的骨架,一具四川龍的骨架,以及一具沱江龍的骨架。其中沱江龍是亞洲有史以來所發掘到的第一隻完整的劍龍類骨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